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796章

宋朝败家子-第796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耶律重元不想做皇帝么,想,而且是很想。

    那他当初萧太后要废了耶律宗真,立耶律重元为帝的时候,耶律重元为什么要出卖母亲,将秘密告诉了耶律宗真呢。

    那是因为,当时的萧太后毫无亲情可言,她想的是自己大权独揽。

    耶律重元不想做个傀儡皇帝,与其被扶上帝位,倒还不如将实情告诉哥哥。

    这样一旦事情败露,自己还会撇的干干净净。

    耶律宗真宫变不成功,自己还是个傀儡皇帝。

    耶律宗真宫变成功,自己就是功臣,一举两得。

    最后耶律宗真成功了,他来了个反杀,把萧太后的谋逆计划给粉碎了。

    当时耶律宗真对这个弟弟是感激涕零,甚至说出朕百年之后让位与你的话来。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时的耶律宗真只是一时兴起,可耶律重元却当了真。

    后来的耶律宗真把帝位毫无悬念的传给了儿子,耶律重元坐不住了。

    说好的百年之后传位与我的呢,不讲武德啊,耶律重元本想劝哥哥一句耗子尾汁,奈何当时的耶律宗真已经驾崩。

    于是,耶律重元谋反了。

    谋反的结果也是失败而告终,可见他并不是不想当皇帝,而是很想。

    但此时耶律宗真嚷嚷着要誓死留在中京,自己若有个三长两短,就让弟弟耶律重元在泰州继皇帝位。

    耶律重元脸上丝毫不敢露出欣喜的表情来,他必须装的沉痛无比,必须装的痛哭流涕。

    “皇兄万万不可,臣弟留下,皇兄您去泰州兴复我大辽雄风。

    臣弟留在这里,绝不会让宋贼踏进城门半步!”

    耶律重元跪在地上,义愤填膺。

    按照他的想法,耶律宗真应该过来把自己扶起来,然后劝勉几句:好做,好做。

    可谁知这耶律宗真不按套路出牌,他突然点了点头:“也好,太弟你留下,朕相信你会挡住宋人的。

    朕去泰州,继续召集各部,定将这些宋人赶出我大辽!”

    这耶律重元傻了,怎么会这样。

    不是说好的,咱们只是做做样子互相谦让一下么,怎么好端端的说让我去泰州继承大统,突然你就变了脸,把我留下送死,你躲得远远的去了呢。

    这怪就只能怪耶律重元太过做作了,大概是演戏太投入,以至于给了耶律宗真一种错觉,弟弟也是个誓死不降的人物。

    既然弟弟如此刚勇,那把他留下也未尝不可。

    再者说了,去泰州继皇帝位,许多人未必服他。

    尤其是西北那些草原部族,那些蒙古人根本就不会买弟弟的账。

    倒不如让弟弟留在此地玉石俱焚,自己去泰州从长计议,只要自己这个皇帝还在,那些各部落的部族都会给自己点面子。

    收复大辽全境是别想了,到时候实在不行守住半壁江山做个寄人篱下的皇帝也好。

    北方苦寒,想来宋人也没啥兴趣。

    只要能保住自己的草原和森林,大不了称臣纳贡,宋人战线拉的太长,多半也能答应。

    但提前是必须打痛宋人,这一路打下来,契丹只有挨打的份儿。

    只有在中京打痛宋人,哪怕是付出巨大的代价,也让宋人知道辽军不是那么好招惹的。

    只有这样,将来才能有谈判的资本。

    耶律宗真以为弟弟会和自己一样,一腔肝胆照日月,誓死保卫大定府。

    可事情完全就不是那么回事,耶律重元压根就不想守什么中京。

    他不过是推辞谦让,毕竟哥哥要杀身成仁了,自己就要继承大统了。

    但凡禅让的帝位,都是再三请辞。

    直到群臣第四次劝谏的时候,自己才勉为其难的坐上皇位。

    嘴上还得嘚吧嘚吧的说些冠冕堂皇的话,我不想当这个皇帝,都是你们逼的。

 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烂摊子

    做人要厚道,说好了的,让我去泰州,你留在中京抵御宋军。

    皇帝说话不算数啊,把一个烂摊子扔给了我,这那里守得住。

    耶律重元想哭,他哥哥倒是潇洒的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可我呢,你把我留在了这里,这不是等死呢么。

    就宋军那犀利的进攻,谁他娘的挡得住。

    耶律宗真说走咱就走,风风火火闯泰州。

    走的时候耶律宗真唱啊唱的,无非就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之类的唏嘘感叹。

    长使英雄泪满襟,中京城外,耶律宗真紧紧地握着弟弟的手:“太弟,朕这一去,不知何年何月得尝所望。

    你要守住中京,守住祖宗的家业。

    若能守住此城,朕将来大位必传与你。”

    传你妹,我能活着就不错了。

    耶律重元满腔怨气,可又不敢跟哥哥说。

    这个时候不但不能发牢骚,还得表面上装着很乐意的样子:“皇兄放心,臣弟定会守住此城的。”

    既然是演戏嘛,大家都是做做样子,耶律宗真也跟着点点头:“嗯,很好,中京就交给你了。

    兄弟主意安全,可守不可战。”

    这不是废话呢么,可守不可战。

    能守住就不错了,还主动出战?

    你当宋军手里的火器是烧火棍么。

    可表面上,耶律重元还得配合着继续表演:“臣弟当领皇兄教诲。”

    然后耶律宗真没有再废话,他倒是拖家带口的,后宫嫔妃一大堆,还有三省六部的各部官员,能收拾的,都跟着去了泰州。

    留下来的自认倒霉,不过众人其实也没有怎么过分担心。

    因为他们都已经听说,宋军是一支仁义之师,不会滥杀无辜。

    这才是最致命的,宋军的过度仁慈,使得中京的文武百官毫无抵抗力可言。

    打仗,要么是尽忠报国,要么是抵御外辱。

    如果来的外族对你足够尊重,他们不以烧杀掳掠为目的,只为了实现华夏大一统,这会让契丹将士丧失斗志。

    更严重的是,大宋太过强大,根本打不过的。

    其实耶律宗真也知道打不过,他之所以把弟弟留下,就是不想逃得太难堪。

    只要是到了泰州,有了一丝喘息的机会,那就有和谈的希望。

    大不了,大半国土都给你们,我去西北蛮横吃沙子,只要保留我大辽这个国家就好了。

    你们大宋兵不血刃,何乐而不为。

    当然,谈判也得需要筹码的,至少你也得有个底气。

    比如,把大宋给打痛,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好惹的。

    耶律宗真走了,带着他的皇室成员,还有用的上的那些文武百官。

    本来契丹的国制他们的都城就是随时可以变换的,丢掉中京,大不了去泰州再建个都城。

    留下来的,都是走不了的要么就是没多大用处的。

    这些文武百官,跟着耶律重元镇守中京城。

    原本热闹隆重的皇宫,此刻显得倍加冷清。

    可这有些空荡荡的大殿,耶律重元五味杂陈。

    前来议事的臣子们,也都是面色沉重,他们都在等着皇太弟的指示,如何守住中京,一切都听皇太弟的。

    说实话,这中京其实是很坚固的。

    毕竟作为一个足可以和大宋抗衡的国家,作为一个曾经要比大宋势力更大的国家。

    他们的都城修缮的坚固异常,这是一个国家的心脏,皇帝的老巢,中京有着厚厚的城墙和坚固的防御工事。

    这些城墙,足以挡得住火炮的轰击。

    如果死守,石小凡他们不会那么轻易攻得下来。

    就连狄青都说:辽军厉害之处不在于来州,而在于京城的坚固工事。

    若是辽军固城死守,宋军在中京城下会吃大亏。

    所以中京的文武百官也都在等着耶律重元表态,你是想死战呢,还是就坡下驴呢。

    一切,都取决于皇太弟耶律重元的态度。

    皇宫大殿之上,龙椅还是原来的龙椅,只是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

    耶律重元就站在龙椅的下面,最前首的位置。

    虽然这把龙椅近在咫尺,可却并不属于他。

    所以他只能站着,身后是一干文武百官。

    没有人说话,都到这个功夫了,说什么都是扯淡。

    一切,唯皇太弟马首是瞻就对了。

    气氛有些尴尬,耶律重元当然也知道,你们这是推举我做背锅侠啊。

    守得住,对自己也没啥好处。

    守不住,自己还成了千古罪人。

    是誓死守城做个忠臣,还是大开城门,做个卖国贼,这是个问题。

    你们想把皮球踢给我,耶律重元当然不买这个账,他看着旁边的一干文武:“诸位同僚,宋军已经抵达来州,不日便到我中京城下,诸位可有什么退敌之策?”

    没有人说话,傻子才开这个口。

    众人集体失声了一般,都低着头垂着手,似乎眼前的一切都与我无关,我就是来打酱油的。

    耶律重元暗暗有气,这帮子狗官,皆该死。

    “诸位同僚,你们就没有人出来出个主意,如何守住这中京城么。

    别忘了,你们的家人也都在城内。”

    耶律重元又问了一句。

    依旧是没有人回答,那又怎样,谁都知道宋人不会为难我们的。

    我们只要不和他们作对,就能保住自己的家人,你皇太弟不管怎么问,我们就是集体失声。

    耶律宗真愤怒了:“好,你们不肯说,那本王就不客气了。

    萧多英,你身为北院枢密使,你来说。”

    一个老臣站了出来,他是被耶律宗真提拔上来的北院枢密使萧多英。

    这个老家伙年老德迈,耶律宗真北上泰州的时候,并没有带上他。

    老而不死视为妖的老狐狸萧多英,颤颤巍巍的站了出来:“回皇太弟的话,陛下已将中京之事尽数交给了您,下官等皆听皇太弟您的吩咐便是。”

    “对,皇太弟如何,下官自当遵从。”

    “陛下将京城交给了皇太弟您,下官自当尽力辅佐。

    至于如何御敌,下官皆以皇太弟为马首。”

    这些百官们急于撇清干系,你想怎么干是你的事。

    皇帝把京城交给了你,你想战还是降,我们都听你的。

    耶律重元冷笑一声:“好啊,都把烂摊子交给本王,那本王就说上几句。”

 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耗子尾汁

    众人眼巴巴的抬起头看着,不知道这位皇太弟要发表一番什么样慷慨激昂的演讲,是热血澎湃的尽忠报国呢,还是说,要不咱们开城投降吧。

    耶律重元清了清嗓子,轻咳一声:“诸位同僚,本王是陛下钦点,由本王全权处置中京城一应大小事务,刚才有个同僚问我发生什么事了,那本王就说说说,怎么回事,给本王那几张地图,本王一看!原来是昨天,有两个股宋军,西路军,南院大王的军队,人数众多,善于野战,他们说,有一个说完了,来州城被他们攻下来了怎么办,皇太弟咱么应该怎么办,中京城能不能守得住。”

    下首的群臣面面相觑,皇太弟这是要干啥?

    只听耶律重元继续说道:“我说可以,我说宋军用攻打来州的办法打中京,不好用,他不服气。

    我说小兄弟,南院大王和狄青两路军想打我中京,他们打不动。

    他说你这也没用。

    我说我这个有用,这是化劲,传统打法是讲化劲四两拨千金。

    善于攻城的南院大王,都打不动我中京一个手指头。

    如果宋军非和我试试,我说可以。

    咱们就打一架试试,很快啊!宋军的进攻无非就是一个火器一个大炮一个攻城车,我全部都能防出去,防出去以后自然是宋军不敢再进攻,本王就可以大开城门带着大军杀将出去,本王说一下,守城咱们绝对守得住,绝对能守得住。

    就这时间,宋军攻不动城池的时候,咱们大开城门杀出去他们就已经输了,如果咱们的将士够猛,直冲进他们的大营,千军帐中取上将首级,咱们绝对能赢。

    问题是本王不想打了,因为宋军还有个东路军,若是东路军的狄青他突然袭击。

    分左右两翼包抄咱们,啊,我大意了啊,没有闪,他的左翼给我堵咱们的后路,但没关系啊,打不过咱们就不打,如果是南院大王一路军,咱们可以打的,可以打。

    可问题是对方还有个狄青,他们两拨军队,东西两路军,这便是不讲武德,本王决定还是不打了。”

    说了半天,你这是想投降啊。

    群臣登时沸腾了起来,皇帝耶律宗真把中京城交在你手里。

    就算是你打不过,至少也得抵挡一下吧。

    这样一来能和国人有个交代,二来也不至于被宋人瞧不起。

    可听耶律重元的意思,是想不战而降。

    原因很简单,如果只是石小凡一支军队,我耶律重元根本不怕他,看我吊打石小凡。

    可石小凡不讲武德,他分成了两路。

    另一路还有个狄青,两拨人我耶律重元就打不过了。

    打不过,那就投降吧。

    大概也是觉得自己投降太过丢脸,因为群臣没有一个同意的,耶律重元只好尴尬的咳嗽一声:“不是本王不想打,也不是本王不想守住中京城。

    而是他宋人不懂规矩,宋人是乱打的,他们可不是乱打的啊,南院大王和狄青两路军,训练有素,他们一支队伍本王是丝毫不放在眼里的。

    可他二人一合兵,两支军队,啊,看来是有备而来!这两个人不讲武德,来骗,来偷袭,我中京城被两拨人攻打它能守得住么,这好吗?

    这不好,我劝这些宋人耗子尾汁,好好反思,以后不要再犯这样的聪明,小聪明,啊,其实两国要以和为贵,要讲武德,不要搞窝里斗,不是本王不想打,是他们不懂规矩!”

    耗子尾汁?

    留在中京城的官员,本就个个怨气冲天。

    你耶律宗真带着人窜去了泰州,把咱们哥几个留下来送死。

    如今这皇太弟显然是怂了,耶律重元想投降了。

    那怎么办,皇太弟都不想打了,我们还抵抗个屁。

    这次的朝会,群臣集体失声。

    几乎是耶律重元一个人的单方面表演,你想投降那就投降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