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宋朝败家子 >

第90章

宋朝败家子-第90章

小说: 宋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飞燕夹着尾巴带着下人狼狈逃走了,周围人响起一阵热烈掌声。

    石小凡和曹小梅相视一笑,二人大概都是同一种感觉,第一次揍人迎来了掌声。

    “老薛,你怎么惹了这么个泼妇?”石小凡问道。

    薛昆脸色通红,这事还真是够丢人:“那个,她、她是我前妻。”

    “啊?”石小凡吃了一惊,这就明白了,难怪这女的暴走了。

    “多谢了。”薛昆有些郁闷,同样有些惭愧。

    本来石小凡是想和薛昆聊聊明年开织布厂的事,曹小来了他就没心情了:“行了,没事你们逛逛街吧。小梅啊,走我带你去吃火锅去。”

    曹小梅不懂什么是火锅,但只要是石小凡说的她便会同意:“好啊好啊,我正好饿了。”

    “吃货。”石小凡说了他一句。

    曹小梅撅了噘嘴,很快还是跟在了石小凡后面。

    薛昆怔怔的看着他的背影,杨婉兮过去拉了拉他:“走吧,我想回家。”

    经过这种晦气事,俩人都没了兴致。薛昆抱起豆花:“走,咱们回家咯。”

    豆花气哼哼的说了一句:“小姨娘坏。”

    薛昆微微一笑:“对,小姨娘坏,我们豆花好。”

    杨婉兮听他这么一说,也是坦然一笑,心中云淡风轻。

    嗯,再出门的时候,也得多带些家丁出来,薛昆心道。

 第二百零二章 深宫寂寞

    曹小梅,她出来玩远远就看到石小凡带着狗腿子们晃悠。

    可是隔得人群太远了,她挤过去的时候石小凡已经不见了。

    待找到他,陈飞燕已经闹起来了。

    双儿是个恋窝兔子,石小凡带她出来她死活不肯。赵嫕更别说了,自从她和赵祯出来过一次,再也没露过面。

    夜市能遇到曹小梅,石小凡自然高兴。

    “小凡哥哥,什么是火锅?”

    “火锅就是古董羹。”

    曹小梅撇了撇嘴:“古董羹有什么好吃的,难吃死了。”

    在西北边关的时候,古董羹军中常备。就是架起铁锅,烧上一锅水。将食物随煮随吃,速度快,但是味道实在不敢恭维。

    “等你吃了,你再说好吃不好吃。”石小凡说着带她来了樊楼。

    樊楼的厨子依样葫芦,已经成了招牌菜。石小凡一来,掌柜的便如迎接天神一般。

    “小公爷您来了,快快里面请。”掌柜热情如火。

    石小凡看着一屋子的铜炉:“怎么,这就吃上了?”

    掌柜一脸掐媚:“这不是托您的福,这道美味火锅已成了酒楼招牌菜。小公爷您说怪不怪,自从您露了这么一手,厨子不管怎么做都做不出您的味儿。”

    这可是马屁了,其实石小凡做的未必多么好吃,他只知大概配方不会掌握火候。

    要说火候,还是樊楼厨子做的好。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石小凡“嗯”了一声:“生意可还好?”

    掌柜的立马笑脸相迎:“好好好,好的简直不得了。不瞒您说,前日宫中的御厨都来了,说是特意来学这道菜。”

    石小凡愣了一下:“宫里的厨子,你们教了没有?”

    这自然是赵祯派来的了,他吃过一次,看来是喜欢上这味道。

    掌柜忙不迭点头:“自然是倾囊相授,官家要的菜,小人怎敢隐瞒。”

    “废物!”石小凡生气起来:“记住,以后谁来也不能教,这可是樊楼招牌菜。你都教出去,旁人都会了咱们吃什么。再说,宫里来的怎么了,火锅是老子发明的,谁来也不好使。”

    樊楼石家是有股份的,每年还会有不少的分红。难怪这些时日没出来,多半窝在宫里吃火锅吧。

    掌柜的唯唯诺诺,你说的轻巧,可宫里来的厨子谁敢得罪。

    这败家子猜的还真是没错,此时赵祯正在张贵妃哪里吃火锅。

    “陛下,这叫个什么名堂,怎地普通食材入汤一煮,竟然如此美味。”张贵妃也不禁赞叹起来。

    “哦,这是盐铁使发明的一道菜,叫什么火锅。朕吃过一次,甚觉美味,就让厨子做来让你也尝尝。”赵祯随口一说。

    盐铁使?不就是那个败家子么,一听说是他,张贵妃脸色立刻变了。

    她放下筷子:“臣妾胃口不佳,已经吃饱了。”

    赵祯一愣:“适才好好的,你却又是为何?”

    “哼,那个盐铁使屡次与臣妾作对。臣妾伯父好不容易在朝中任个职,本想升上几级为朝廷出些力,也让人看看我张家不止是吃闲饭的。谁知道就是被那盐铁使收了做什么徒弟,搞得颜面无存。”张贵妃生气道。

    一说起这个,赵祯微微一笑:“这个朕知道,那是他二人赌约,张尧佐输了,自然得认账。”

    张贵妃越发生气了,她冷笑道:“陛下还不知道吧,就是那个败家子,他让曹国公府的那个嫡女带着那些琉璃镜子贿赂后宫,现在宫中所有人都在夸他曹家恩宠,臣妾看,他们都不把陛下放在眼里了。”

    “砰”的一声,赵祯愤怒的扔掉了筷子。

    张贵妃吓得慌忙跪地:“臣妾该死,臣妾不该多嘴。”

    赵祯怒道:“哼,盐铁使虽然胡闹了些,但觉不至于是心存不忠小人。他给曹家琉璃又有何不可!后宫皇后还姓曹,皇后掌管六宫,本就是六宫之主,何来贿赂之说!”

    自来后宫归皇后所管辖,皇帝管朝臣,皇后理后宫。如非特殊必要,皇帝一般不会驳逆皇后的决断。

    张贵妃仗着赵祯宠幸,逾制僭越赵祯不是不知道,皇后一直包容忍让赵祯也看在眼里。

    可张贵妃蹬鼻子上脸,居然说出这番话,赵祯怎么不怒。

    张贵妃自知说错了话,吓得不停跪地求饶:“臣妾该死,臣妾一时糊涂,还请陛下不要怪罪。”

    “哼!”赵祯气的一甩袖子,离开了张贵妃寝宫。

    张贵妃跪地上,死死的抓着地上的地毯,对石小凡更是咬牙切齿。

    赵祯余怒未消,出了贵妃寝殿,不自觉抬头看天:“去文德殿!”

    曹小梅送了陈琳一对水晶锦鲤,陈琳感恩,更看在石小凡面子上,他斗胆对赵祯说了一句:“陛下,您已许久没去皇后娘娘哪儿了。今夜无事,何不去皇后娘娘那里看看。”

    一席话将赵祯说的一怔,曹皇后,自己几乎把她忘了。自觉对皇后亏欠良多,当下叹了口气:“好,摆驾崇政殿。”

    陈琳大喜:“奴婢这便去通报迎接。”

    赵祯想了想:“慢着,不必惊扰皇后,咱们直接过去吧。”

    曹皇后正在刺绣,后宫的女人是寂寞的。尤其是晚上,帝王嫔妃众多,不可能每晚都临幸。

    而有的被冷落的嫔妃,更是难得见皇帝一面。寂寞夜晚如何打发时间,女红成了她们首要选择。

    曹皇后崇尚节俭,甚至在宫中养蚕织布都由自己亲自动手。

    节俭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她必须给自己找些事做,这样才能打发时间。

    烛光下,曹皇后正在刺绣。昏黄的灯光下她绣的不是女红,而是寂寞。

    赵祯来的时候,曹皇后并没有发觉,她轻轻的哼着小曲儿,一针一线是那样的认真。

    突然赵祯心中一痛,他感觉冷落这个皇后实在是太久了。这漫漫长夜她都是这么度过的,或许无数次她在盼望着自己能来看她一眼。而自己,竟然是许久都没有来。

    曹皇后身后的宫女发现了赵祯,赵祯对她轻轻摇头,那宫女吓得慌忙后退。

    这终于让曹皇后发现不对劲,她一回头看到宫女一脸惊恐的样子,再转过头,只见赵祯正怔怔的看着自己。

 第二百零三章 忠言逆耳

    曹皇后吓了一跳,随即又惊又喜,慌忙起身迎接:“臣妾见过陛下。”

    “快,快坐下。”赵祯拿起桌子上的刺绣,没话找话:“你绣的?”

    曹皇后轻轻一笑:“臣妾愚笨,只会绣一些花花草草,让陛下见笑了。”

    “很好看,”赵祯看着她的屋子:“怎地如此刺鼻味道?”

    曹皇后身边宫女再也忍耐不住,噗通一声跪下,涕泪横流:“求陛下替皇后娘娘做主。”

    赵祯一惊:“却是为何?”

    那宫女哭着道:“内东门司那几个杀胚,将每日供奉的石炭好的挑出来送到坤宁殿,而将挑剩下的才送到这仁明殿内。”

    仁明殿,即赵祯口中的崇政殿,并非南宋大庆殿。

    原来这石炭受制于开采以及洗煤技术限制,大多数是有烟的。

    无烟煤快也就是皇宫专供,而这些所谓的无烟煤更多的是倾向于半烟煤。内东门司几个宦官巴结张贵妃,竟然斗胆将好的煤块挑出来给张贵妃,剩下的才给皇后。

    皇后乃是六宫之主,下面的人竟然敢如此放肆,那也是怪赵祯宠妾压妻的原因了。

    内东门司,宋宦官官署名。属入内内侍省。原名内东门取索司,景德三年改内东门司。堂承接机密实封奏牍,并检查宫禁人物出入,向有关机构取索宫廷所用宝货及其他物品,发给皇亲赐衣节料,以及宫廷修造、筵宴等。

    难怪赵祯一来,便闻到屋子里有股煤烟味道。

    自石小凡发现西山石炭以来,宫中寝殿都建了一座座石炉,石炉放上石炭,可昼夜不熄。

    若是烧木炭自然无烟,可木炭价格昂贵,且制热不如石炭。赵祯为了节省开支,命各宫烧石炭取暖。

    赵祯越听越怒,对张贵妃也是越痛恨,恨自己当初对她太娇纵:“陈琳,陈琳!”

    陈琳吓得慌忙过去,躬身道:“陛下有何吩咐?”

    “将内东门司那几个宦官全部缉拿,通通赶出京城,并下朕内诏。皇后乃六宫之率,胆敢再有僭越者,格杀勿论!”

    陈琳心中一颤,慌忙躬身道:“奴婢领旨。”

    曹皇后也吓了一跳,她没想到赵祯竟会如此回护自己。

    赵祯心痛道:“皇后,苦了你了。”

    曹皇后珠泪宛然:“陛下,臣妾不苦。这些臣妾都不在乎,臣妾只想陛下有空能多来这仁明殿走走,臣妾便心满意足了。”

    “会的,朕以后定然会常来。”

    赵祯留在了仁明殿,而是接连几日,下朝后他都会去皇后那里。

    毕竟,皇后是正妻,赵祯也渐渐发现,在这里才会有一种家的感觉。

    然后张贵妃在屋子里摔了花瓶摔杯子,大吵大闹了一阵,也就算完了。

    毕竟是当朝天子,宠幸你的时候你可以无法无天,冷落你的时候你最好还是恪守本分,否则冷宫伺候。

    忠言逆耳,眼看年关将至,这日曹皇后对赵祯说道:“陛下,臣妾有句话想斗胆冒犯天颜。”

    “你与朕是夫妻,有什么话不能说的,说罢。”赵祯并没有在意。

    曹皇后似乎下了很大决心,半响才道:“陛下能来看臣妾,臣妾心中万分感激。可是,陛下应该雨露均沾,能否、能否也去看看净妃?”

    一提净妃,赵祯立刻变了脸,他冷冷的看着曹皇后。曹皇后心中惊惧,但还是说道:“陛下,哪个女人跟了您不是一心一意,净妃虽然做过错事,可她,可她毕竟也是关心陛下的呀。她只是,只是太在乎陛下,所以、所以才……”

    “别说了,”赵祯打断她:“净妃的事,朕不会原谅。陈琳,摆驾去文德殿,朕还有许多公务要处理。”

    赵祯之所以这么生气,是因为曹皇后所说的净妃乃是废后郭皇后。

    郭皇后善妒,曾经给了赵祯一大耳括子,这可是翻上的大罪。

    皇后敢打皇帝,亘古未有的奇闻,却真真实实发生在赵祯身上。

    天圣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郭氏被立为皇后。

    郭皇后仗着刘太后撑腰,性格妒忌,严密监视宋仁宗的行踪,使他不得亲近其他宫女妃嫔,宋仁宗心中十分愤怒,却不敢明言。

    明道二年三月甲午太后刘娥驾崩之后,宋仁宗也不再理会郭皇后,这使她寂寞难耐,醋意大发。

    本来赵祯看上的是蜀人王蒙正的女儿,这女子姿色冠世,入京备选,仁宗一见倾心。

    刘太后见了却认为此女过于妖艳,恐对少主不利,就将她改配给自己的侄子刘从德。

    眼看绝代佳人成为他人之妇,仁宗久久不能释怀,然也无可奈何花落去。在准备正式立后之时,仁宗属意于张美人,但刘太后又坚持立平庐军节度使郭崇的孙女,胳膊扭不过大腿,仁宗只能顺从母意。

    其实刘娥未必就是歹意,自来少主沉迷于美色无法自拔者不胜枚举。红颜祸水,她不想大宋江山重蹈覆辙,就选了郭皇后。

    而这段没有感情的婚姻注定会生出波澜,刘娥死后,赵祯便开始冷落郭皇后。

    郭皇后也是个烈性子,岂肯就此罢休。当时赵祯宠幸的是一个尚美人,一个杨美人。

    这后宫女人多了就出事,赵祯正抱着两个美人花前月下呢,尚美人嘴贱,开始数落郭皇后嚣张跋扈,旁边杨美人在一旁添油加醋。

    正巧,被敢来的郭皇后听见,这郭皇后自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冲过去就要弄死这俩贱人。

    郭皇后伸出手,想给尚美人一个大嘴巴子。赵祯见势不妙去拉架,结果这一巴掌打在了赵祯脸上,竟然还挠出了血痕。

    这一下炸锅了,赵祯暴怒之下早朝的时候跟群臣显摆:“看,皇后挠的。”

    终究是太年轻,吕夷简等人趁机劝赵祯废后,赵祯想了想答应了。

    当时范仲淹孔道辅极力劝阻,后无过,不得废。

    正在气头上的赵祯将孔道辅范仲淹等人贬出京城,在吕夷简操纵下,终究还是废了郭皇后。

    这事是赵祯心中一道伤疤,此时曹皇后旧事重提,自然让他火冒三丈。

 第二百零四章 瑶华宫

    好不容易帝王帝后的关系缓和了,重新关系又紧张起来。

    赵祯在文德殿大怒:“她还敢提净妃,她是不是以为朕不敢废了她!”

    旁边陈琳吓得慌忙跪下:“陛下息怒。”

    自古帝王最无情,郭皇后本是赵祯心中的一道伤疤,这段姻缘是刘太后给他定下的,他一直在抗拒。

    赵祯颓然坐了下来,哪有半点心思批阅奏疏,少年天子的回忆一幕幕涌上心头。

    净妃并非对自己不好,而是太好了。她仗着刘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