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1187章

刘备的日常-第1187章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安之,其德音足以化之,得之则治,失之则乱。”

    唯一所悖。董侯已为天子。此时若立嫡长子刘封为太子。甄都天子,既是庶出,又非长子。当如何自处。

    皇上据此,求问儒宗,已解心忧。儒宗奏曰,待嫡长子元服,可先为蓟王,再立玄帝不迟。

    蓟王又言,漠北苦寒,北海更是苏武牧羊之地。分封嫡长子,与流徙何意。

    儒宗谏言,闻苍海郡,黑壤肥沃,风土类同。主上何不立为一州,为玄帝基业。假以时日,皇长子当可,以此为基,拓土万里。

    皇上言善。才有析分苍海,苍州早立。

    前苍海守张昭,儒宗赞其,乃“上公之材”。皇上擢升为苍州牧。又命右相,甄选良臣循吏以牧之。再遣将作寺,开凿五百里漕渠,连通大漠南北,续接千里蓟国渠。便为嫡长子,筑玄帝之基也。

    乃至于。君流之路,皇上亦亲为嫡长子,丈地拓土也。

    世人皆知。前汉最盛,后汉稍逊。再观季汉国祚,恐前所未有也。两汉之和,亦不足相提并论。

    何以见得?

    天下五帝。

    季汉十九州,海内震动。第二十州,呼之欲出。论富有四海,倍于两汉。

    三日后。

    门下主簿孙乾,中书仆射蔡琰,各携属吏,共组庞大使团,乘金乌船宫,出北港。绕行明渠,与列队南港之干支海市汇合。浩浩荡荡,顺下巨马水路,出渤海,驶往扶南。沿途江表十港,皆可停靠。来回月半足矣。

    季汉机关轮船,远涉重洋,无往不利。更加海渠通航,毋需绕行顿逊海崎,过云壤港,直入西蛮湾。再逆狼牙修国,丽水入海口,驶向扶南王都。

    效皇上假神鬼之力,灭林邑。周公瑾略施小计。以法烛涂抹兵刃,胆敢捉刀相向,必受天火焚身。扶南民众,皆视女王柳氏,为女神天降。顶礼膜拜,驯服无比。

    凡女神口出,皆为神谕。扶南民众,无不唯命是从。

    围陷王都,女王敕命:效先祖柳叶,嫁皇上为妻,共治扶南。

    先王共治,珠玉在前。扶南吏民,皆欣欣然,无有异议。

    。

 1。230 才气锋爽

    鸾栖馆,和乐舍。

    初试、复试,两场秋闱,陈琳携报馆属吏,禁于馆中,刊印考卷。累日无出。今得见天日。沐浴更衣,邀好友许攸,舍中小酌。

    知好友心牵秋闱。许攸遂手抄进士及第名册,与好友一观。

    不料名册足有十二人:

    司马懿、蒋琬、杨修、潘濬、诸葛瑾、张承、步骘、严畯、许辅、马伦、习询、习竺。

    转念一想,这便了然。三郡乌桓有四部,泰山四寇计五人。江表十港出十二。秋闱前十取十二,亦是常情。君子一笑了之,无伤大雅:“皆何所人也?”

    “零陵湘乡人蒋琬,字公琰。武陵汉寿人潘濬,字承明,师事大儒宋忠。二人为中表兄弟。襄阳宜城人马伦,字伯常。汝南许辅,字叔龙,门下许(靖)功曹次子。

    徐州彭城人张承,字仲嗣,乃新任苍州牧张子布长子,少以才学知名。琅琊阳都人诸葛瑾,字子瑜,金州港令诸葛珪长子;临淮淮阴人步骘,字子山;徐州彭城人严畯,字曼才;四子皆出儒宗门下,齐名友善,共入太学,又同入秋闱。

    另有襄阳习询,字伯究;习竺,字子笃;才气锋爽。”南閤祭酒,专掌人事。许攸自当,如数家珍。

    “司马懿,必魁首也。”陈琳慨叹。太学四子,闻名遐迩。且自司辰令庞德公,收四子入门墙。传授安邦定国之奇术。因四子居云台之上,容身四海仙馆。故有传闻,四子所学乃经天纬地,神鬼奇术。若非周公瑾先行出仕。首季秋闱,必拔头筹。

    言及周公瑾,许攸又道:“主上已封周公瑾为宁州牧。”

    “嘶——”陈琳不由惊问:“周公瑾,年方十八。如何能牧扶南大州。”

    “因功受禄也。”许攸微微一笑。

    “公瑾虽之谋,何以居首功?”陈琳后知后觉。话说,假托神鬼,实则法烛。欺南州蛮夷,不通方技之术,罢了。何受真二千石高俸。

    “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许攸为好友解惑:“捉刀相向,神火天降。乃至扶南蛮兵,皆不敢捉刀。如何言战?”

    “子远,所言是也。”陈琳这便醒悟。周公瑾,略施小计,乃至扶南军心涣散,不敢与敌。故一败涂地。篡位王范氏,虽有精兵,却不堪一击。百日之间,兵败如山倒。王都陷落,身死族灭。

    此等奇谋,如何不居首功。

    先前,孙策、周瑜二人,皆为守令。皇上论功行赏。孙策必得长史正位。

    四方都护,皆与西域比同。省“将兵”,称长史。加都护府号,如西域长史杜畿,赐支长史傅燮,漠北长史窦宾,岭南长史孙策。先前,幕府封国,数定品秩。都护长史,为二千石俸。

    然,今时不同往日。皇上由辅汉大将军,加无上将军。麾下“大将军”,位同上公,皆为万石君。故太上宫府品秩,亦次第擢升一等。

    无上将军营下,先前四辅将军,皆升上将军,位同上卿,秩万石。辅汉偏将军,各具名号,如麴义号“先登将军”,高顺号“陷陈将军”,各秩中二千石,辅汉裨将军,升偏将军,秩真二千石。营中五校,秩比二千石,如旧。军司空、军正,总领营事,皆为万石。另有大行令、公车令、军市令、符节令、武库令、典仓令等,各秩千石,分曹治事。

    原辅汉大将军府幕僚,本由左、中、右三丞,分掌内外事宜。左、右幕丞,分掌四大都护府,内政外交。中丞,总掌辅汉大将军府事。

    左右二丞,秩万石,设左、右仆射,计四仆射,各秩中二千石,分掌各具体事宜。

    中丞贾诩,拜太上九卿之少保,独享万石,双食高俸。总领无上幕府。其下左、右将兵长史,为幕僚之长,秩中二千石,若遇军情紧急,将兵长史,可入四大都护府,代行兵事;再下设左、右从事中郎,分掌诸曹,秩真二千石。协理治粟都尉部,水衡都尉部,及江表十港,并海外荒洲,治粟,水衡二都尉部,亦同升秩一等。不称都尉,改号“都督”。

    都督,出脱于督军御史。《晋书·职官》:“东汉光武建武初,征伐四方,始权置督军御史,事竟罢。”亦号“督军”,灵帝时首称“都督”。季汉三兴,皇上亦钦定“都督”,与“都护”品秩相同,秩真二千石。一言蔽之,地上称都护,水岸称都督。以示区分。

    若积功再升,可加“大”字。称“大都护”,“大都督”。

    太上宫府,三公九卿,渐得其主。且多出国老重臣。

    先前,皇上专为诸王子,立王子馆学。

    以四少师为国老,传四书五经,经世治学之道;左右国相为少傅,当传率众驭下,治国之道;卢少保,文武全才,乃传安身立命,自保之道;中丞贾诩,亲传识人辨物,安邦之道。

    谓“兼三才而两之”,正奇相佐,亦是正道。

    四少师,荣升太上九卿,不出意外。然左右国相,当为太上三公之太宰。不可再领少傅之职。且皇上已改封杨彪为少傅。必四少师,皇帝当另择贤能以充少傅之位。

    且太上宫府,二轨并行。无上将军幕僚,亦不可只称“丞”。

    皇上求问儒宗。儒宗进言,可立“大司士”。

    《礼记·曲礼》:“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儒宗注曰:“此亦殷时制也。”历代皆有沿袭,然职属,各有不同。

    古为今用。无上幕府,设大司士,以代太尉,掌天下兵马。

    皇上言善。不日当下诏,除辅汉将军府中丞,为无上将军府大司士。仍秩万石。左右二丞,改号左右司士。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南閤祭酒许子远,将内外要是,娓娓道来。报馆丞陈孔璋,醺醺然,酒不醉人人自醉。身为人臣,自当与主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太上宫府,建制齐备。陈琳与有荣焉,转而问道:“子远,封何雄职?”

    许攸笑答:“未可知也。”

    。

 1。231 幕府九卿

    循例。太上宫府,双轨并行。

    皇上,既有意,改幕府三丞,另号“大司士”。可知:无上将军幕府,与太上皇廷,并驾齐驱,各司其职之势不减。

    毕竟,殷商时,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并为天子五官。

    太上三公,地位超然。总家国大事,顾问天下。可比皇上为蓟王时,所设国老独坐。

    上公之下,分置上卿,各领宫府之事。

    若无上幕府,不在太上九卿之列……

    虑及此处,陈琳忽问:“主上,欲置幕府九卿乎?”

    “未可知也。”许攸话虽如此,然幕僚间早有风传。虑及太上皇帝,乃天下共主,即便甄都天子元服亲政,皇上放权。然四方幕府,内附属国,徼外方国,仍需幕府统御。换言之,太上皇廷所辖,或可酌情减免。然无上幕府职能,不可轻动。

    再思。皇上欲分封天下,立五帝。若不总海内,百万雄兵。五帝若起纷争,天下大乱矣。

    若如此想。立幕府九卿,实乃势在必行。

    须知,六大谋主,俱在幕府。

    谋主三人,中丞贾诩,右丞荀攸,左丞李儒。军主三人,军师祭酒戏贤,军司空田丰,军正沮授。今俱为万石高俸。秩与上卿同。

    满打满算,幕府九卿,还余三人。

    或有幕僚言,南閤祭酒许子远,恐亦位列其中。

    试想,同僚之间,无事不谈。许子远,亦多有耳闻。今好友问起,许攸难免,心生波澜。

    “‘枳句来巢;空穴来风’”陈琳又问:“主上既立大司士,并左右司士。如军正、军司空、军师祭酒,可另有名号?”

    许攸答曰:“闻,主上欲改军正为大司正,军司空为大司刺,军师祭酒为大司命。”

    司正,周朝及晋等诸侯国置,为宾主宴会监礼官。《仪礼·乡饮酒礼》:“作相为司正,司正礼辞许诺。”儒宗注曰:“作,使也。礼乐之正,既成,将留宾,为有懈怠,立司正以监之。”

    司刺,周朝已置,掌刑罚。《周礼·秋官》:“(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赞司寇听狱治。壹刺曰讯群臣,再刺曰讯群吏,三刺曰讯万民。”

    司命,本文昌第四星。《周礼·春官·大宗伯》:“以槱(yǒu柴)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注曰:“司命,文昌宫星。”后新莽置五威司命,监察上公以下,凡不用命者、大奸猾者、铸伪金者、骄奢逾制者、漏泄省中及尚书事者、谢私恩者皆在监察之列。

    陈琳心领神会:“如此,幕府九卿,定矣。”

    许攸要道:“又闻,主上欲更五学之令,为司成。”

    司成,周时为司徒属官。《礼记·文王世子》:“大司成,论説在东序。”儒宗注曰:“司成即大司成,司徒之属,师氏也。师氏掌以美詔王、教国子以三德三行及国中失之事也。”

    许攸此语,大有深意。

    五帝之学,上庠、成均、中雍、瞽宗、东序,五令。皆号司成。

    上庠、成均二令,乃儒宗并皇上恩师兼领。今为上公,当另择贤能。话说,天下士子,齐投蓟太学并蓟大学。若二上公,久居此位。乃至门生故吏,遍及天下。过犹不及,与国祚不利。

    皇上欲令天下英才,尽入彀中。五帝之学,断不可,一家独大。诚然,儒宗并恩师,汉室忠臣,断无二心。

    然终归,防微杜渐,有备无患。皇上行事,一贯如此。

    试想,若董侯非出皇上九子。而被曹司空所害。皇上亦可另立麟子阿斗为帝。亦可尊太上皇帝,加无上将军。临朝称制,无有不同。

    日前,少傅杨彪,为甄都遣使。董侯诏命既出。太上皇帝,亦随之昭告天下。各上尊号,另立公卿。建制之完备,杨彪汗颜。

    本以为,蓟国人才济济,大贤云集。实则,贾文和早有谋划。

    时有人言,中丞之所以,已备万全,乃因麟子在北。太上皇帝,无上将军,早有所谋。是故,顺理成章,毋需见怪。

    然待增成公审,贾文和,剥丝抽茧,将十年悬案,大白于天下。众才恍然大悟。“万全之备”,非为麟子,乃为董侯是也。

    智多近妖,贾文和。直令人,惊为天人。暗藏不轨,心怀叵测之辈,无不敬如神鬼。如许攸这般,足智多谋,亦皆拜服。

    固有海内高士慨叹。人臣如斯,非明主,不可相容也。

    卢太保三子卢毓,才有“君明臣直”之叹。

    “臣直”者,“直臣”也。毋需明哲保身,更毋须藏拙辟祸。

    心念至此,陈琳涣然冰释。与好友把酒言欢,不醉不归。

    北宫,瑞麟阁,天枢顶。

    琉璃宝顶下,《寰宇转运图》,居中陈列,相时而动。皇上携阁妃,观瞻以娱。

    出脱于将作寺所绘《寰宇山海图鉴》。乃皇上命马钧、诸葛亮等人所造之大国重器。

    既设墨门木圣张平子,『漏水转浑天仪』,又合西林少年马钧,《漏水运寰宇行船仪》。皆以水运机关驱动,浑天、行船,二仪合一。

    日升月沉,阴晴圆缺;旋转开合,昼夜交替。与之相对,百二十干支海市,往来经停,日夜连动。神工鬼斧,因时而变。观者无不,瞠目结舌。

    皇上另设“天枢署”,择少府女官,入署看护。

    首任天枢署长,乃国令黄承彦长女,黄芝,字灵女。年方十四,尚未及笄。故未入本季春闱。另有小妹黄瑛,字月英。闻亦聪慧。无出意外,黄月英乃丞相夫人,皇上不欲夺人所爱。

    见金乌船宫,已至中山洲,暂避风浪。

    皇上若有所思:“中丞若号‘大司士’。左右二丞,不加大乎?”

    皇上所虑,幕府中丞,若改尊大司士。左右二丞,为左右司士,而不称大。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