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150章

刘备的日常-第150章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宫门走去。

    北宫经历代先王增修加建,如今已是一座规模庞大,气势恢宏的宫殿群。四面辟有宫门,和南宫一样以四方之神相称。即南为朱雀门,北为玄武门,东为苍龙门,西为白虎门。位于中轴线上的大殿有温錺殿、安福殿、和欢殿、德阳殿、宣明殿、平洪殿。宫殿雄伟,门阙高峻,气势磅礴。另在中轴线两侧,还有殿观近二十座。

    其中最为恢弘的便是德阳殿。离洛阳四十三里的偃师城,尤可望见德阳殿及朱雀阙,郁郁与天相连。

    东汉大赋,李尤德阳殿:“开三阶而参会,错金银于两楹;入青阳而窥总章。历户牖之所经。周阁迥匝,峻楼临门。嵯峨概云,青锁禁门;廊庑翼翼”后汉书亦有:“{德阳殿周旋容万人。陛高二丈,皆石作坛,激沼水于殿下,画屋朱梁,玉阶金柱,刻缕作宫掖之好,厕以青翁翠。”

    可见德阳殿有多宏伟。

    无需学百官宫外下车,刘备车驾一路驶入宫中,就近下车。小黄门一直陪行在刘备左右。带他抄近路,穿左掖门,抵达德阳殿。

    正月旦会,乃是一场开年盛会。人来人往,场面空前。其中汉胡相伴,乡音互杂。人山人海,蔚为壮观。

    此时,陛下与武百官尚未出现。

    聚拢在大殿周围的,多是赶来朝贡的蛮、貊、胡、羌使节,郡、国上计吏,还有与会的宗室诸刘。

    立在殿前中阶,指挥一众小黄门安排朝贺队伍依次入列的,可不正是黄门令左丰。

    实在是挤不进去。小黄门只得踮着脚尖,远远的呼唤。

    左丰闻声抬头,一眼便看见了鹤立鸡群的临乡侯其人。

    好一个人中刘备。

    这便低声嘱咐身边亲随,在禁中卫士的护佑下,穿过人流,赶来与刘备相会。

    正欲伏地行礼,却被刘备一把托起:“有劳少令。”

    “君侯哪里话。奴婢恨不能插翅飞出宫去与君侯相会。无奈诸事繁杂,着实难以抽身。还望君侯勿怪。”

    刘备笑答:“无妨。你我何须如此客气。正事要紧。”

    “如此,奴婢去去便回。”左丰行礼后,退步转身,分人流自去。

    难怪会如此混乱。除了往来朝堂,按兵不动的上计吏,和多次参会的宗室诸刘。最乱了便是蛮、貊、胡、羌使节。藩属汉庭的南匈奴、三郡乌桓还好。远道而来的蛮、貊、胡、羌,尤其是西域使团,甚是嘈杂。左丰倒是面色如常,不疾不徐。年纪虽轻,却身居要职。堪称位高权重,在内官中已是佼佼。

    在黄门令的调度下,乱哄哄的人群,终于开始分流。

    “周旋容万人,陛高二丈。”

    此句的意思是说,德阳殿周围可容纳万人。而并非是说殿内能容万人。

    于是乎:

    宗室诸刘,立于殿前西侧,面朝东。

    蛮、貊、胡、羌外藩使团,立于殿前东侧,面朝西。

    郡、国计吏,立于殿前南侧,面朝北。

    三支参与正月旦会的队伍,围绕圣上驾临的前殿轩陛,呈三面围拢之势。

    空出的中庭,则立武百官。

    中庭,乃是指庙堂前阶下正中部分。为朝会或授爵行礼时臣下站立之处。

    “正月旦,天子幸德阳殿,临轩。”

    临轩,意为陛下不坐正殿而御殿前。殿前堂陛之间近檐处两边有槛楯,如车之轩,故称临轩。

    换句话说,整个仪式是在殿外露天举行。德阳殿只充当背景。

    刘备身份特殊。不仅是汉室宗亲,还是给事黄门侍郎兼领胡骑校尉,号辅汉将军。又将参与临乡上计。故而东、西、南,三支队伍,皆可容身。小黄门却领着刘备径直去了殿前西侧,列在宗室诸刘的队伍之中。

    足见恩宠。

    见小黄门亲领刘备入列。宗室诸刘纷纷耳语,不知是何等人物。

    待列队齐整。抬头看天,曙光初露。

    钟鼓奏响,三通之后。

    陛下携公、卿、将、大夫、武百官,入场。

 1。18 岂若麒麟

    陛下身着朝服,自德阳殿内走出。端坐龙榻。

    百官自殿前两侧入场,立于中庭。

    三公居首,领百官面向皇帝。

    赞礼之太常{九卿之一,掌宗庙礼仪,高声唱喝:“跪”

    群臣双膝跪地,直身,双手持笏,平举。

    “拜”

    群臣弯腰,手至地,笏横置地上。

    “稽首”

    群臣伏地,首至地。

    “起”

    群臣站起。

    “跪”

    群臣双膝跪地,直身,双手持笏,平举。

    “拜”

    群臣弯腰,手至地,笏横置地上。

    “稽首”

    群臣伏地,首至地。

    “起”

    一连三次。行三叩九拜之礼。

    太常又高声唱喝:“皇帝为君兴。”

    临轩高坐的陛下,这便起身。以示对三公礼贺的敬谢之意。

    三公跪伏,皇帝坐下。

    汉代,皇帝对三公的礼敬仪节称“兴”。是以起立作为对三公进见的迎接礼,或对其叩拜的还礼。

    皇帝册、授王、公爵时,王、公拜谢,皇帝也以起立作答礼。

    汉礼有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其中稽首是重,是臣拜君之礼。”。周礼春官大祝中说:“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九拜”属于大礼,礼记郊特性:“大夫夫臣不稽首,非尊家臣,以避君也。”意思是说,稽首是大臣拜见君王之礼,家臣不可行此礼。

    时人“席地而坐,引身而起,则为长跪。首至手则为拜手{跪下行礼时,两手拱合到地,头靠在手背上。手至地则为拜。首至地则为稽首。”

    所以,三叩九拜之礼,并不是说跪三次,磕九个头。而是根据场合的不同,选择九拜中的一种。

    好在刘备练习纯熟,未有半分差池。

    黄门令左丰送上名册,太常这便高声唱喝:“贵霜王使觐见”

    蛮、貊、胡、羌,等国宾,先行朝贡。

    贡品不可能拉到现场。已交由大鸿胪属下治礼郎,清点入库。

    贵霜使节也没少在治礼郎的督导下,暗下苦功。觐见礼仪甚是周全:先跪地行礼,再说贺词,最后上呈礼单。

    礼单由黄门令左丰当场诵读。

    觐见朝贡的走位为:西入东出。后进后出。

    无论立于哪支队伍之中,皆要如此走位。

    朝贡礼单,不可谓不隆重。然而朝廷赏赐亦重。一进一出,汉庭其实占不了多少便宜。

    开始刘备还有些紧张。随着三郡乌桓使者和南匈奴王等人,先后入场朝拜。便不紧张了。

    “百蛮贡职”之后,便是“众郡奉计”的重头戏。

    却并未像刘备想的那样,群臣口诛笔伐,各种质疑批斗,驳斥的体无完肤。陛下更未亲自受计。郡、国上计吏,各自陈词。言语简练而又瑰丽。暗藏许多颂扬、溢美之词。

    虽说辞华美,听多了却也让人乏味。

    刘备埋首于队伍之中,有些昏昏欲睡。

    话说,宗室诸刘重在参与。正月旦会其实并没有宗室什么事。与有荣焉罢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

    忽听一声清喝:“临乡侯刘备。”

    刘备浑身一凛。猛然清醒。

    “臣在。”

    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这便迈前一步,走出队列。又转而向南,从队列之末,入场。这便是后进后出的走位。

    刘备身高八尺。站在一众混吃等死的宗室诸刘之中,本就出众。此时,所有人皆站定。但见一人走动,陛下居高临下,只眼便已注目。临乡侯刘备之名,朝廷百官早有耳闻。就连混吃等死的宗室诸刘之中,亦有人听说。

    目光聚集,刘备越发松弛。

    容姿趋步,有出于众。

    待入场,陛下甚至抄起面前垂旒,细细观看。

    群臣、百蛮,亦纷纷扭头窥探。

    “臣,刘备。叩见陛下。”

    “免礼。且上前来。”距离还是有些远,看不清容貌,陛下这便命他上前。

    刘备这便上前数步。

    “再上前。”

    刘备又上前数步。

    “再上前。”

    再上前,便是一池碧波。要掉沟里了,陛下。

    后汉书:“{德阳殿陛高二丈,皆石作坛,激沼{池水于殿下,画屋朱梁,玉阶金柱。”

    刘备正想着该如此上前,黄门令左丰已奉命走下陛级,前来引路。

    沿西陛过池水,立于坛中。

    诏臣如此之近,已经年未见。

    何谓近臣?

    近身之臣也!

    “抬起头来。”陛下又道。

    刘备这便缓缓抬头。目光由下而上,仰视当今圣上。

    入目是一张清秀又机敏的脸。还有些许的稚气未退。

    刘备暗暗打量陛下,陛下亦细细打量着他。

    “果是吾家麒麟子。”陛下眼中尽是欣赏之色:“临乡今季如何?”

    原来,陛下要亲自受计。

    刘备躬身答道:“启禀陛下,赖祖宗庇护,临乡本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民可暖衣足食否?”

    “民颇富足。皆温衣饱食,藏新食陈;市帛充用,牛马成群。”刘备答道:“今已纳民百万,得田六百万。”

    “方圆几何?”

    “界东西三百四十一里,南北两百九十五里。”临乡集薄刘备早已铭记于心。

    “三百里地,却能活百万之众。卿,劳苦功高,朕心甚慰。”陛下金口玉言:“赐舆马衣服,驳犀具剑,佩刀、紫艾绶、玉。以示嘉许。”

    “谢陛下。”刘备再跪行礼。

    舆马亦作“马”。意指车马。吕氏春秋:“夫玩好货宝,钟鼎壶滥,马衣被戈剑,不可胜其数。”

    驳犀亦作“斑犀”。东汉观记陈遵传:“陈遵破匈奴,诏赐驳犀剑。”

    紫艾绶,便是指紫绿色绶带。

    以示荣宠。

    叩谢后,黄门令左丰又亲领刘备入列。

    目视刘备远去,陛下忽顾左右曰:“朕之仪貌,岂若麒麟?”

    左右近臣,闻言大惊。皆谄媚赔笑,不敢多言。天子竟和刘备自比!

    礼毕,由太官上食,赐群臣酒食。小黄门吹三通,谒者{yè zhě,大长秋属官,掌宾赞受事的近侍引公卿群臣再拜。恭送陛下入德阳殿。卑官在前,尊官在后,宗室诸刘、百蛮贡职、众郡奉计,依次徐徐退场。

    整个正月旦会宣告落幕。

    被小黄门领上马车,刘备终于松了口气。

    出宫门。白日高悬。

    两位义弟,三位家臣,数十虎贲,正翘首以盼。

 1。19 君前臣名

    除去三叩九拜。“君前臣名”,亦是君臣称谓之礼。

    乃是说:臣下在皇帝面前自称必须用其名;在皇帝面前提及其他大臣,也须称其名。

    循从尊卑有别,是君臣之礼的核心原则。“卑”身臣子,在“尊”身皇帝面前,须谦称己名,以示尊敬。如若某位大臣被破例允许不称其名{不包括自称,则属于君对臣的极高礼遇了。

    “赞拜不名”、“诏书不名”。便属此例。

    被赐予“赞拜不名”的特权者,朝仪叩拜,赞礼官在皇帝面前不像宣其他官员那样唱出其名,而用官职或爵位替代。因是在天子面前,且多是正规的朝仪场合,所以官员们视其为恩遇殊荣。

    被赐以赞拜不名者,往往还赋予君臣礼制其他方面的特权。

    “入朝不趋”:入朝上殿时,不像一般朝臣那样快步趋行,可漫步缓行。

    “剑履上殿”:一般官员要遵从上殿时去佩剑、脱履的尊君礼制,而有此特权者可着履、佩剑上殿。两汉时,得此殊荣者不乏其人。如西汉之萧何,汉末之董卓、曹操等。

    这一时期,皇帝对近臣常以字相称,不称其名。如高祖曾于众臣面前称赞张良:“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之外,子房功也”。景帝对窦婴称呼其字“王孙”等。

    言归正传。

    “大哥!”

    “主公。”

    “二弟三弟,诸位辛苦了。”刘备掀帘笑道。

    “皇帝陛下,可曾提到大哥?”张飞问道。

    “嗯,陛下亲自受计。”刘备笑答:“还赐下舆马衣服,驳犀具剑。”

    “嘿!俺就说。大哥内济流民,外伐鲜卑。便是在这洛阳城中三岁小儿,亦知大哥名号。陛下焉能不问!”张飞嘿声笑道。

    “三弟言之有理。”关羽亦笑:“大哥当世人杰,陛下自当持重。”

    三位家臣亦感同身受。关羽之强,这几日早有体会。或许放眼临乡,只有威天神将黄忠,能与之敌。

    大汉只有痞气。

    何为痞气?便是任侠之风,江湖草莽之气。

    自皇帝以降,上到王侯公卿、下到贩夫走卒,皆有侠气,皆重忠义。故而,煌煌天汉,高有朝堂,远有江湖。身居高位,当礼贤下士。远在江湖,亦为知己者死。

    可简单理解为,时人皆有两种身份。等级森严,不得僭越的官方身份。还有意气相投,不避生死的江湖身份。

    故而朝堂结党,江湖结义。

    任侠之风,唯有强汉。后世王朝皆不见踪迹。甚是可惜。

    于是,母亲义结金兰,刘关张桃园结义。皆传为美谭。

    时人亦不觉得有何不对,又有何不可!

    君以国士待我,当以国士报之!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报之!君以草芥待我,当以仇寇报之!

    细细品味,比起只有奴才顺民的后世王朝,先秦两汉是何等的快意恩仇。

    这股痞气,贯穿始终。

    痞从何来?微末江湖。

    无论身居庙堂,还是避世山野。这股与身俱来的痞气,从未消散。一言不合,拔刀相向。心悦诚服,纳头便拜。

    “得千金不如得季布一诺。”

    细想,有两个收获。首先,钱不是万能的,解决不了时下所有难题。其次,钱办不到的事,豪侠却能办到。于是比钱财更强大的,便是江湖豪侠的千金一诺。

    再看此句:“儒以乱法,侠以武犯禁。”

    韩非子将儒生和侠客等量齐观。亦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