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373章

刘备的日常-第373章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痕迹明显,断不会有错。”绣衣吏亦觉此事蹊跷。

    “前去一观。”眼见为实。

    刘备还真想见识一下,会攀岩的雪狼。

    众人这便沿绣衣马队蹚出的雪径,攀上缓坡,徐徐抵近麦积山。

    仰望积满冰雪的皑皑山头,刘备怀揣疑问,翻身下马。

    走进山岩,果见爪痕。

    爪痕攀着崖壁上凹凸不平的山石,蜿蜒向上,消失在视线可及的反光处。

    麦积山,相对高度不过六十丈余。然在群山环抱之中,忽见孤峰直立,如鹤立鸡群。自当万众瞩目。

    “上去一观。”刘备岂能死心。

    蓟王一声令下。便有善飞檐走壁之绣衣吏,解衣卸甲。着冬季戎服,戴鹰爪(指)套,虎掌(鞋)尖,腰系飞龙爪,飞身上崖。动若灵猴,一路攀爬向上,直升山顶。

    越过山腰反光处后,闻一声惊呼:“主公,山顶大半处,凿有石穴。”

    如前所说。大半,是接近山顶五分之三的高度。

    “麦积石穴。”不禁让刘备联想起,后世名扬天下的麦积石窟。可时间显然不对。时下,佛教不过刚刚传入中原,还未兴起。更谈不上兴盛。不可能有人在此处,大张旗鼓的开凿石窟。

    另外,从深度而言,石窟显比石穴更深才对。所谓深窟浅穴,深浅亦不相符。刘备扬声问道:“内中可有他物?”

    “有口古棺。”崖上绣衣答曰。

    “古棺?”刘备更是一愣。何人竟将先人棺椁,高置在山崖石穴之中。此等奇特葬俗,绝非讲究“入土为安”的汉民。

    “主公,此崖乃是一处先民墓穴。或是……‘悬棺葬’!”

    刘备倒是听闻,少数异族有“悬棺”传统。后世亦有“僰人悬棺”的传说。

    “切勿轻动!”刘备这便言道:“速放绳索。”

    “喏!”绣衣吏固定好飞爪,遂将绳索抛下。便有崖下绣衣吏,锁住腰间登山滑轮,飞身而上。不多时,第二条钢丝绳,即被坠下。

    “带上甲胄。”刘备叮嘱。

    “喏!”绣衣吏遂将先登之人甲胄,背在身上。

    随一伍绣衣吏先后登临石穴。崖壁时有碎石掉落。须臾,又听一声惊呼:“主公,崖壁石穴极多。乃被人用碎石与泥浆封堵。色与山崖相同,遥不可辨!”

    换句话说。悬棺石穴开凿在前,佛门石窟挖掘在后。

    此二事,可有关联。

    示意众人在此守候。怀揣疑问,刘备欲亲登石穴一观。

    史涣自领绣衣吏,从旁护佑。

    “主人,小心。”女王柔声叮嘱。

    “大哥小心。”关张二人亦叮嘱。

    “各自小心,切莫大意。”刘备这便攀绳而上。

    麦积山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待攀上石穴,探身下看,亦觉险要。

    “主公。”先登绣衣吏,已穿回甲胄。引刘备入石穴深处:“石穴本互相通连,却以夹墙遮掩。故而显浅。”

    一堵碎石与泥浆混合垒砌的石壁,已被众绣衣吏破开条裂隙。

    “必是用开凿石穴遗落的碎石,碾碎封堵。”先登绣衣吏言道:“因闻风声,进而发现石壁裂缝。尝试破之,果见墙后中空。”

    刘备轻轻点头。乃因碎石墙壁,先有裂缝,引空气对流,这才被绣衣吏发觉。

    石置古棺,背后却别有洞天。换句话说,这口堂而皇之,摆放在石穴中的古棺,不过是遮掩。

    刘备已先行看过,古棺由整段大木,刳制(ku zhi,剖凿大木,使其中空)而成。绘满石穴的岩画,亦符上古之风。

    麦积山,处秦地。秦人在不远处的渭水河谷,还曾设“燔史关”御守。

    然悬棺葬制,却非秦人所有。

    难不成,此处墓穴,比秦人还要久远。

    “开棺。”刘备取呼吸面罩在手,示意众人打开棺椁。

    “喏!”史涣等人纷纷戴上呼吸面罩,合力移开棺盖。

    刳木工艺,多见于先民。比如独木舟。便是由整根大木,刨挖而成。此棺亦是雷同。唯一区别,乃是先将原木,从五分之三处横着据开。底下大半刳制成棺椁,剩下少半则雕刻成棺盖。如此便严丝合缝,如整木之初。

    大汉审美,以高为极。却不知,是否受此地先民影响。

    后世有人解释悬棺葬制的成因。有“弥高者以为至孝。”之句。简而言之,或有先民认为,将先人葬高近天,以尽其所能。乃是至孝的表现。亦不知与“仙人好楼居”,有无呼应。

    再联想,在洛阳安葬酒家安氏时,听说的安息天葬习俗。以及来自后世记忆的巴比伦塔的修建。刘备恍惚觉得,上古时代的先民们,或并非后世所想的那样,各自与世隔绝。或许,在很早很早之前,散布于世界各地的人类,便有了交流和联系。

    棺盖徐徐移位。刘备天马行空的思绪,随之重聚。

    “这是……”棺椁中,陈列着一具头戴骨质面具,身披玄色鸟羽衣的上古干尸。

    “主公,此乃羌人,巫祝之棺。”便有博闻绣衣吏,一眼辨出。

    “巫祝之棺。”巫祝身份,不难窥破。刘备细细看过,这便问道:“何以知是羌人?”

    “悬棺葬,乃出羌族。传说羌人先民,为大禹后裔。大禹率众治水,功高于世。夏禹逝后,夏人将其遗体,挂在绝壁悬棺中。此后,羌民皆仿效此法,施以悬棺葬。以求肉身悬空,灵魂飞升。获无上神力,庇佑子孙后代。”

    “原来如此。”刘备轻轻点头:“盖棺。”

    “喏!”

    原封未动,重合棺椁。刘备这便命人破壁。

    史涣进言道:“先民墓地,时之久远,恐施巫术。主公千金之躯,不宜轻易涉险。”

    刘备答道:“公刘所言极是。然事已至此,不破雪狼之谜,心实难安。”

    说着,刘备又指眉心:“一箭贯颅,如何能不死。”

 1。94 不虚此行

    绣衣吏合力破除墙壁。举火一照,别有洞天。

    内藏一座硕大墓室。与逼仄的巫祝独棺,可谓天壤之别。

    墓室四周立满上古异神异兽雕像。当中安置一石棺,与石窟浑然一体。绣衣吏举火查看。言,此棺乃是在洞窟内开凿。

    换而言之,工匠或就地取材,用窟内天然巨石,凿成石棺。或在开凿石窟时,刻意留下一块巨石,用来凿成石棺,亦未可知。

    高悬在窟顶的岩画,亦比先前所见,更加古朴生动。内容包罗万象。刘备能辨认出骑射、舞蹈、宴会、战斗、及下葬。略作回想,恍然大悟。岩画乃是述说墓主之生平。

    从岩画中的细节来看。墓主人应是位古代王者,且是战败身亡。身首异处,被国人草草敛葬于麦积山上。

    “主公。”正当刘备仰观岩画时,史涣亦有发现。

    待刘备绕行到石棺正面。只见,陈列在阶上的数个龟形石盘内,摆满了祭祀用品。

    居中放置,用于主祭的大石盘内,十分醒目的陈列着一把谷物。颜色尚青,似刚被人摆放其中。此还不是关键。

    关键是。此谷似麦,却比小麦穗大,麦芒更长。刘备取来细观。又碾出麦粒,迎火再看。顿时激动不已。

    此谷,或正是他苦苦搜寻而不可得的“青稞麦”!

    不料竟被人随手取来,陈列在祭祀盘中。再从充作主祭品的青稞麦来看。麦积山之名,或另有深意。

    “主公,此麦乃是新割。”史涣言道:“或不久之前,刚有人前来祭祀。”

    “公刘之意,此墓还另有入口。”

    “正是。”

    “命人细细搜寻。一切陈列,切勿轻动。”

    “喏!”

    奈何绣衣吏寻遍整座石窟,仍一无所获。

    “禀主公,并无出口。”史涣来报。

    “知道了。”刘备将青稞麦小心碾碎,麦粒逐一收入囊中。想了想,又取随身佩玉,放入龟形石盘,作为回赠。人死如灯灭,并无神鬼。然“不告而取谓之窃”。以随身玉佩交换,便是以物易物。想必。祭祀之人再来,亦不会怪罪。

    囊袋入怀。刘备心满意足:“原路返回。”

    “喏。”

    见此墓穴。前因后果,刘备已想通。

    既是王者之墓,必有守陵之人。先前射中,或是身披雪狼皮的守陵人,亦未可知。

    原路坠下。见刘备喜上眉梢,众人纷纷来问。

    早等不及,要亲上山崖的三弟张飞,面见刘备,这才除去腰缠绳索,赶来迎接。

    “大哥无恙否?”

    “无妨。”刘备笑道:“终不虚此行。”

    此语一出,张飞大喜。喜过再问:“何事不虚此行?”

    刘备笑道:“回营再说。”

    “唉!”张飞这便扶刘备上马,再去寻乌骓不提。

    冬狩祭祖。虽未曾亲手射到半只飞禽走兽。然得此物,亦足可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终我大汉一朝。皆未能逆进高原。所缺,并非别物,正是青稞麦。要说大汉屯田,又岂始于蓟王。穿渠校尉、宜禾都尉、农都尉,皆是主屯田之官。

    武帝时,自敦煌至辽东,均“设屯戍以守之”,“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戍田之”。

    今汉初,马援在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主营屯田,安置流民十余万。

    “复建西海郡县,规固二榆,广设屯田……殖谷富边,省委输之役。”

    “后金城长史上官鸿上开置归义、建威屯田二十七部,侯霸复上置东西邯屯田五部,增留、逢二部。”“以湟中地广,更增置屯田五部。”顺帝时,在西河、北地、上郡等地屯田,“省内郡费岁一亿计”。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守边备塞,劝农为本”,“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列位看官,种田重不重要?

    便是白石障,周围亦辟有梯田。汉人凡占一地,必先筑城,设烽堠,再行屯田。只需站稳脚跟,后续汉人便源源不断而来。将此地,纳入帝国版图。

    何为“版图”。乃“木板地图”也。最早之版图,便是燔史关北侧,小陇山放马滩秦墓出土的《松板地图》。

    只恨未得青稞麦。否则逆进高原,又如何能轮到刘备。

    中军大帐,温润如春。

    关羽、张飞,等人围坐一圈,各个屏气凝神。

    刘备从怀中取出锦囊,将囊中麦粒,徐徐倾出。目视颗颗麦粒,滚落漆案。瞪大环眼的张飞小胖,不由得重重吞着口涎。

    关羽言道:“敢问大哥。此是……何物,如此要紧。”

    “料想此物,便是青稞麦。”刘备越发笃定。

    “便是大哥所说,长于冰川冻土,五谷绝迹之地的青稞麦?”饶是关羽,亦不禁动容。

    “然也。”刘备取一麦粒,递给身旁李儒。李儒置于掌心,细细辨认。这便言道:“此麦,儒,确是初见。”

    “只需令匠人潜心培育。如此反复,不出数年,当获足量青稞麦种。”刘备欣然笑道:“此次冬狩,足可告慰先祖。”

    张飞亦喜的直搓手。

    “恭喜主公,逆进高原,驯化西羌。指日可待也。”李儒等人纷纷行礼。

    “哈哈,同喜,同喜!”饶身居高位,渐已喜怒不形于色的蓟王,亦难免喜色溢于言表。遂乘兴下令:“来人,传孤口谕,大摆宴席,犒赏营士。”

    “喏!”史涣这便去传令。

    须臾,欢呼四起。

    众人为夜宴,各自忙碌。先前未及开启的四座望楼马车,亦被启封。

    插入摇杆,众人合力摇动齿轮。齿轮带动链条。拉动“回”字形嵌套车厢,节节升起。待车盖最后升起,变为屋顶,四座通体坚木包铁,覆满搪瓷甲片,高六丈五尺余(15米)的望楼,遂在营地四角立起。

    车盖四檐,皆下悬白琉璃风灯。

    营地一时亮如白昼。

    趁亮支起夜宴大帐。居中掘火塘,燃炭火以驱寒气。函人马车旁,早立满营士。等着将剥去毛皮的野味,搬运到厨房马车。数辆厨房马车圈起的厨篷空地,已摆满行军大锅。庖正领一众庖宰,将狩猎所得,开膛破肚,分门别类,切丁剁块,亦或整只投入大锅。先去膻腥,外涂料汁,内塞香包,再行炙烤烹饪,摆上食案。

    忙忙碌碌,已近天黑。

    望楼内白毦精卒,正待喝下一口烈酒驱走寒意。眼角忽有绿光闪过。

    急忙运足目力。

    只见一只巨兽,缓缓步入灯下。

    似虎非虎,似豹非豹。冷风一吹,毛发遂被捋顺。现出原貌。

    竟是一头巨大无比的雪狼。

    身如猛虎,气势凶猛。

    不断流涎的兽口中,犬牙交错。似还衔着一物。

    “切莫动手。”说话之人,正是典韦。

    见典韦龙行虎步,步步向巨兽逼近。

    众人无不捏一把冷汗。

    “士佩小心。”刘备亦闻讯出帐。

    张飞却笑:“少时逐虎过涧。区区野狼,又岂比猛虎。”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九天神皇:

 1。95 白虹贯日

    巨狼或许便是女王口中的狼王。

    作为这片山谷的主宰,自有一股与生俱来的生猛气息。

    然而典韦却无所畏惧。看不出发力,甚至看不出刻意加重呼吸。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走向巨狼,全无防备。

    掠食者的世界,许亦有尊卑。

    巨狼与典韦,皆在一步之遥,停下脚步。

    巨狼抬头,典韦低首。四目相对。须臾,根根直立的狼毫缓缓收拢。典韦亦徐徐散开半握的拳锋。

    巨狼先将口衔之物,放在脚边。嗅了嗅典韦的气息,重又衔起。从典韦身旁越过,亦步亦趋,走向刘备。

    典韦猛然握拳。似感受到来自背后的杀气,狼毫再次竖起。巨狼止步,缓缓回望,再将狼毫收拢,以示温顺。

    “勿动。”借着亮光,刘备已看清巨狼口衔之物。

    身旁绣衣吏、白毦卫,刀剑并举,如临大敌。四周不下数十把追魂弩,正瞄着巨狼首级。凡有风吹草动,当即射杀。

    气氛凝重无比。陪在刘备身边的关羽、张飞,等一众悍将,却如典韦一般轻松写意。区区雪狼,有何可惧。

    按理说。孤身入营,面对眼前这群“强人”,巨狼的惊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