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751章

刘备的日常-第751章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停孤岛、危楼,皆如实记录,上报汇总。凡南阳境内。大小城邑,乡村野聚,皆有详尽安排。且在渤海湾中,演练多次。务必万无一失。

    蓟王对恩师言,十之八九。皆非夸大其词。

    且蓟王从不白用人。僦船一里一钱。来回数千乃至万里。蓟王足额支付僦费。

    百万南阳流民,何方归宿。

    多此一问。自是蓟国无疑。

    便是宛城中居民,新帝亦默许放行。

    水衡都尉周晖,游艇入城,好言相劝。然新帝却不愿离去。

    此战,胜负已分。南阳尽毁,根基全无。即便举家逃往蓟国,新帝亦难东山再起。洛阳少帝,许已稳坐江山。成王败寇,亘古不变之真理。

    “不能为帝,与死何异?”新帝言尽于此。

    知苦劝无用,留下粮草辎重,周晖只身返回游麟号。

    从目瞪口呆的四方将军营,接走最后一批流民。水衡都尉舰并海市,拔锚起航,返回蓟国。

    如何安置流民,蓟国官吏,驾轻就熟。

    先入各处大营,调养隔离。再分批迁入各城安居。各城大建遂已完毕,然营城筑楼,从未止息。与先前一片白泽之中,万丈高楼平地起,迥异。四百城港,均摊不过二千五百人。实不值一提。

    南阳帝乡,人杰地灵。尤其出能工巧匠。大利匠人城,如获至宝。

    天下先是惊闻南阳倒灌,基业尽毁。本以为必是饿殍遍地,万民饥流。忽又悉知蓟国万舟齐发,将百万性命救回。

    一惊一喜,短叹长吁。

    少帝为制胜一击,无所不用其极。蓟王亡羊补牢,救百万黎庶于洪水。

    若说,先前大汉国祚,还云山雾罩,扑朔迷离。

    时至今日,蓟王已天下归心。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然能信以为真者。普天之下又有几人。

    稍后统计。知救回百万有余。饶是恩师,亦不禁泪目。多日忧心,一朝冰释。

    获救南阳百姓,更是感激涕零。皆呼“(蓟)王(尚)父”。

    “东谒王父,西谒王母”。言指“东王父”也。亦称“东父”。“扶桑在碧海之中,地方万里,上有太帝宫,太真东王父所治处”。又曰:““东王父者,清阳之气也,万神之先,治东方。”

    蓟王如何被顶礼膜拜,南阳百姓如何死里逃生。少帝皆无暇顾及。

    知新帝困守孤城,并未逃脱。连下诏命,催促四方将军,速战速决。定要毕其功于一役。

    恰逢漫长雨季。南阳大水未退,千里泽国。洛阳天使泛舟而至,入坂上行营,草草颁诏。

    后将军董卓,见天使面露不悦,恐进谗言。遂与诸将军商议,于中军大帐设宴。为洛阳天使,接风洗尘。前将军臧旻,右将军田晏,左将军夏育,久历朝堂,自当心领神会。

    宴请乃其一,笼络乃其二。

    话说,熹平六年,护羌校尉田晏,因事获罪。恰逢鲜卑连年寇边,于是贿赂中常侍王甫,怂恿先帝北伐鲜卑。对接人待物,人前人后之事,自当心知肚明。

    这便命麾下军士,尽心操办。

    见董卓等人,颇知进退。洛阳天使,亦多欣慰。舟车劳顿,终归不枉此行。

    洗漱更衣,入大帐与众将校欢饮。

    席间,觥筹交错,其乐融融。借离席敬酒,众将礼单悄然入天使囊中。遮袖细观,天使顿时眼笑眉开。众将窥见,亦暗自松气。

    操劳多日,难得欢聚。你来我往,皆有醉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便在此时,但见董卓手捧耳杯。

    徐徐直立。

 1。122 养虎成患

    自后将军董卓,将手中耳杯重掷在地。

    洛阳天使,便意识涣散,目光游离。独自捧杯,端坐榻上。任由残肢断臂,血肉迸溅。数百刀斧手,一拥而入。将帐中将校,悉数剁翻在地。

    刀砍斧劈,鬼哭狼嚎,血气冲天。

    目光所及。顺着白面无须,滴落杯中的血珠,正扩散成一朵猩红的血花。

    麻木入口,竟有一丝甘美的腥甜。

    待将杯中血酒饮尽。杀戮忽止,嘈杂皆歇。

    耳畔忽闻一声长吁。浓烈的酒气刮面而过,直灌耳鼻。

    毛骨悚然,受此一激。

    洛阳天使,当场便溺。

    刀锯余人,本就受损。惊惧之下,如何能忍。淅淅沥沥,时缓时急。

    “上使安坐。”董卓吐气开声:“某乃奉命行事,并无二心。帐内一干人等,妇人之仁,抗命不遵。故杀之以谢陛下。”

    “咕咚!”洛阳天使费劲吞咽,却未能出声。

    便有中郎将牛辅,将前将军臧旻,右将军田晏,左将军夏育,三人首级,依次陈列在案。

    “卑下幸不辱命。叛将皆已授首!”

    董卓遂取少帝诏书:“天子诏书在此,劳烦上使出帐宣诏。”

    “奴婢,奴婢……”闻天子诏书,洛阳天使猛然回魂。然挣扎数次,却浑身无力,断难下榻。再开口,已是哭腔:“不胜酒力,无力行走。”

    “无妨。”董卓龇牙一笑:“抬上使出帐。”

    “喏。”刀斧手一拥而上,将洛阳天使,连人带榻,抬出帐外。

    大营制霸丘脊,四面环水,孤立无援。董卓有心算无备。骤然发难,臧旻等人猝不及防。与一众心腹,皆身首异处。

    更有洛阳天使,出帐宣天子诏。

    各系人马,群龙无首,又置之死地。不得已,纷纷俯首听命。亦有抗命不遵者,怒急而起,捉刀与袍泽对峙。然,待见臧旻三人首级,遂面如死灰,弃刀乞降不提。

    稳坐大帐。

    牛辅等人,捷报频传。三日后,数路人马,皆被董卓所并。

    得精兵数万。若连留守兵卒,不下十万之众。

    董卓大喜。

    一声令下,精锐尽出。乘舟船围攻宛都。

    “陛下,陛下!”宫中人等,早已如鸟兽散。许多更混入城中流民,远赴蓟国避难。唯剩袁术、黄纲等心腹,留守至今。

    “何事惊慌。”数日不见,新帝竟两鬓斑白,未老先衰。足见心气饱受摧残。

    “大事不好!”袁术急报:“后将军董卓,摔杯为号。将前将军臧旻,右将军田晏,左将军夏育,一并砍成肉泥。今已并其部,率大小舟船数百,齐攻宛都而来。”

    “董卓?”新帝微微一顿,忽笑道:“妙极,妙极。”

    “大祸临头,陛下何故发笑。”袁术亦顾不得许多。

    “吾侄养虎成患。四方将军,已去其三。待攻灭南阳,朝堂上下必为董卓所胁。”

    “闻董卓乃奉诏行事。未见有二心。”袁术言道。

    “天下粗定,兵强马壮。西奉大驾,居拥八关。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新帝言道:“便是蓟王,亦投鼠忌器。轻易不与其争。”

    “原来如此。”袁术猛然醒悟:“大水没城,城垣多处损毁。城内守军,亦散去大半。只剩我等寥寥数人,如何与敌。何不,何不……”

    “如何?”新帝反问。

    灵光一现,袁术言道:“何不重返合肥,再谋复起。”

    新帝轻轻颔首:“尚有合肥,一席之地。”

    “然也。”袁术苦劝:“国中尚有数千兵马可用。南阳已成死地,陛下正值盛年,且后继有人。焉能坐以待毙。”

    “如此,且回合肥暂避。”比起先前意冷心灰,斗志全无。闻袁术一席话,尤其尚有封国、子嗣,可以为继。新帝忽起求生之欲。

    “陛下明见!”袁术已备好快舟,皇后袁氏、贵人程氏,并襁褓幼子,已先行登船。待袁术并新帝登船。众人稍得心安。

    见船舱甚是逼仄。新帝问道:“此船不堪大用,恐难逃脱。”

    “陛下且安心。”袁术言道:“此船名唤‘青雀舫’。乃南阳良工仿蓟国鹢首龙舟所造。轻便如雀,迅捷如飞。断难追上。”

    “可惜南阳百万之众。”新帝一声叹息,不再言语。

    不等董卓大兵压境,一艘快船已载满新帝家眷,悄然逃离。

    洛阳,南宫,玉堂殿。

    “报,南阳大捷!”

    少帝霍然站起:“速速呈来。”

    黄门令左丰不敢怠慢,急忙转呈少帝座前。

    “哈哈!”少帝大笑三声。待细看,又不由嗟叹:“合肥侯弃城而逃,不知所踪。可惜,可惜!”

    史夫人乘机进言:“后将军此战,颇有功勋。宜当重赏。”

    “嗯。”少帝深看养母一眼:“阿母所言极是。”

    “水淹南阳,根基尽毁。关东群龙无首,当乘胜击之。”史夫人又道。

    “淮泗大雨,南阳倒灌。”少帝转而言道:“群臣上表。皆言,反常则妖。朕当如何,堵悠悠众口。”

    “此事易耳。”史夫人笑答:“先前,陛下已治水有功,拜南阳樊陵为太尉。今南阳大水,宜当罢免之。”

    “樊陵为太尉,不过一月。何其急也。”少帝斟酌言道。

    “事急从权。若被天下所知,乃樊陵穿渠筑堤,引水倒灌。悔之及也。”史夫人劝其当断则断。

    “也好。”少帝当机立断。

    “报——”便在此时,又有军情送达。

    由史夫人转呈少帝当面。

    拆封视之,少帝面色微变:“假接风宴,后将军摔杯为号,诛杀前将军臧旻,右将军田晏,左将军夏育等,将校百余。”

    闻此言,殿中无不屏气。

    少帝颓然瘫坐。少顷,又问道:“四方将军麾下,有多少兵马。”

    “每部数万不等。”史夫人亦莫名惊惧。

    “换言之,后将军已握精兵十万。”少帝乐极生悲。

    “恐,只多不少。”便是黄门令左丰,亦知事大。

    “后将军人在何处!”少帝厉声呵问。

    不及答话。再有信使,殿前通禀:“报,后将军先锋,已入伊阙关!”

    “何其急也。”少帝惊呼。

 1。123 呼之欲出

    南阳郡,秦置。

    前汉分十三部,南阳归荆州部,时辖三十六县。今汉仍属荆州部,郡治宛都,领县三十七。封南都,尊帝乡。云台二十八将中,又多达十一人出自南阳。户五十二万八千(528551)口二百四十三万(2439618)。

    历经战乱,仍余过半。

    本以为黄巾乱后,天下始安。岂料飞来横祸,家园尽毁。

    便是安贵人汤沐邑之淯阳县,亦同毁于大水,片瓦无存。蓟国南阳官吏众多。前有郦城令阴修,三举乡党。王傅黄忠,亦出南阳行伍世家。

    出仕蓟国,家人虽举族北上。宗亲四邻,仍遗留众多。

    得蓟王万舟齐发,悉数运抵国中。虽被分置各处大营,仍想方设法,托言投帖。求广开方便之门。

    书报门下署。由门下属吏,逐次答复。好言相劝,以安其心。

    如前所说,南阳乃帝乡。贵胄众多。逃难时积财无从携带。急切间,唯有将一两件传家宝从密室抢出,随身带来。

    入营方知,一切花销全免。汤药白粥,足量供应。确无隐疾,便会分户各城。户户得田一顷,宅院一座。

    举族来投,亦无妨。不欲散居亦可。

    自蓟王大兴稻作始,蓟国年年皆有新民落户。尤其东部安北、辽海二郡,乃屯民重区。知南阳百万之众,无家可归。安北守阎柔、辽海守郭芝,先后上疏。欲迁南阳民众,入治下安居。

    安北郡,先得扶余四加四十万众,后又陆续迁入十万众,再加汉民十万,船民十万。夕阳、昌城、骊城、絫县,计有七十万众。无论通渠圩田,筑路营城,皆不短人手。

    然辽海郡,沓氏、金州、海阳、临渝,四县地广人稀,人口之和,远不及国中一县。先前虽将二十万高句丽,分置海阳、临渝二县。然沓氏、金州二县,一直苦无充足人手可用。多为国中青壮,短期客庸。

    宜将二郡人口,填满百万。

    取三十万迁入安北。汉人占比,亦足有半数。再取六十万,填入辽海。开发半岛。剩下十万匠人,入籍大利城。数万贵胄,分置楼桑、南广阳等,通都大邑。权且栖身。待南阳水退,再重返故土不迟。

    至于普通民众,当此生无望。唯有久居蓟国。试想,户户美田一顷,稻鱼二季。蓟王轻徭薄赋,足可安居。

    新得百万南阳民众,蓟国二十七县,终得圆满。

    蓟国上下,皆大欢喜。好似占了天大便宜。

    然普天之下皆以为。百万流民得蓟王善待,何其幸也。

    家臣尊蓟王“主公”。国人尊“王上”。南阳百姓,皆唤“主父”,“王父”或“东父”。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六月,罢太尉樊陵。

    少帝欲盖弥彰,本欲堵悠悠众口。然天下有识之士,倍思前后,多已窥破天机。淮泗大水,为何倒灌南阳,先不提。四方将军不造云梯攻城,反造海量竹筏,亦毋论。

    且说,蓟王万舟齐发,八方驰援。莫非未卜先知?

    既如此,为何不广而告之,令南阳民众,先行躲避。细思恐极。必牵扯二帝之争。蓟王故恪守臣节,未曾逾越。

    换言之。此乃人祸,非是天灾。

    二帝为争汉室正朔,无所不用其极。

    蓟王身为人臣,唯退而求其次,保住百万黎庶。

    英明如斯,却饱受昏君掣肘,不能毕尽全功。

    当如何破?

    答案,呼之欲出。

    非但天下皆如此想。蓟国上下,无论高官少吏,鸿儒白丁,老弱妇孺,亦如此想。尤其蓟王广开言路。太学、大学,值用人之际。海内大儒,纷纷来投。

    《蓟国大百科全书》,编撰日益精进。虽未成书,却已蜚声海外。蓟国大儒学,亦广为流传。引海内学子,纷至沓来。

    或有人言,蓟国纵强盛一时,亦不过千里之土。一州之地。如何能与十三州相抗。今南阳新帝,一败千里。洛阳少帝稳坐大位。只需十年修养,十年生息。更加二十年后,蓟王百子长成。推恩令下,千里封国支离破碎,不复先前状貌。

    那时,少帝如日正中,合十三州之力,能制衡蓟国乎。

    便有大儒笑道:时,高祖入汉中称王,亦不过千里之土。亦数败于项羽。终一战而胜之,立四百年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