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756章

刘备的日常-第756章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书仆射荀采,往来楼桑并临乡。通传和亲细节。

    自与蓟王订立和亲之礼。罗马皇后鲁琪拉,声名远扬。便是域外诸国,亦经由居延外道商贾,悉知详情。曾亲赴西海,拯救鲁琪拉的安息王子,亦不远万里,遣使来贺。引沿线诸国,纷纷效仿。

    时人遣词造句,皆有大文章。域外,多指西域之外。徼外,多指岭南之外。并各有引申。

    再加九九重阳,太妃钦定姻亲同聚。凡蓟王亲家,皆请来相聚。故和亲典礼,亦定在九月。

    话说,蓟王和亲,始于高车副伏罗氏。有感于此,蓟王诏命,加号高车副伏罗妃、乌桓妃等,“阏氏”。王妃公孙氏,号“大阏氏”。

    蓟王和合之举,不言自喻。东胡各部,纷纷遣使来贺。

    入乡随俗。蓟王此举,尽收东胡人心。尤其漠北都护府,各部皆奉命行事。无有忤逆。

    正如我家陈丞相,四百年前行汉匈和亲。四百年后,匈奴归附,漠北无王庭。

    一言蔽之。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加法还是减法,因地制宜,因时化育。

 1。133 金针拨障

    “如此隆重,世间罕见。”黑夜女王英妮娜,不禁赞叹。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作为陪嫁媵妾,英妮娜亦需对典礼流程,默记于心,倒背如流。历经多次演练,万不可出错。

    如前所说。凡典礼,皆有表演性质。万众瞩目下,一步错,步步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实不为过。

    丢人事小,失礼事大。

    “蓟国千里沃土,二十七县,四百城港,千二百万口。典礼自当隆重。”入乡随俗。圣火女祭司阿奇丽娅,亦是媵嫱之一。家国大事,岂容儿女私情。个人得失,皆弃一旁。为匹配和亲大典,妃嫔媵嫱,缺一不可。

    平心而论。罗马皇后鲁琪拉此举,大有深意。

    众所周知。罗马神话,深受希腊神话影响。参照希腊主神,构建罗马神系。并从邻国宗教中,不断吸纳新神。如埃及生殖女神伊希斯(Isis),冥神奥西里斯(Osiris),波斯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s),小亚西亚古国弗里吉亚之萨巴神(Sabazi),叙利亚之阿塔伽神(Atargatis),皆先后传入罗马。为人顶礼膜拜。

    可见。对于神话,罗马人始终秉持开放兼容。并非一元神系。

    《平乐会盟》时,汉人将罗马皇帝,归属为白帝之子。鲁琪拉经多方权衡,亦准备将罗马神系中的第三代神王,代表天空、雷电、农业及正义。对应希腊神话中宙斯(Ze)的天帝朱庇特(Jupiter),与汉人神话中的白帝相对应。

    兄弟之邦,神界一统。

    对罗马皇后而言,利远大于弊。

    须知。高祖斩白蛇起义,定四百年大汉江山。太史公书录,人尽皆知。赤帝之子,误斩白帝子也。今白帝子嗣,国恨家仇,孤身东来。焉能袖手旁观。义之所向,有求必应也。

    罗马天帝朱庇特,为白帝说。已在绿洲兄弟会,“罗马的弃儿”间传开。

    以一己之力,融会贯通二国神系。圣火女祭司,任重道远。

    “闻蓟王在渤海湾中,操练万艘民船。此举必有深意。”鲁琪拉言道。

    “中书仆射言,乃与淮泗梅雨相关。”英妮娜答曰。

    “蓟国有二百万船民。其中以僦船为生者,约有二万户。万艘乃为一半。”鲁琪拉问道:“规模如此之巨,与淮泗梅雨有何干系?”

    “中书仆射,并未言及。”阿奇丽娅答道。

    “许是为转运流民。”鲁琪拉果然聪慧:“若淮泗大水,必有无数流民,无家可归。”

    “皇后所言极是。”阿奇丽娅亦如此想。

    “你与希雷娅的约定,如何处置?”鲁琪拉笑问。

    “尚未顾及。”阿奇丽娅轻声言道。时过境迁,罗马角斗场的约定,已难实现。

    鲁琪拉却喃喃道:“待重归罗马,再做计较。”

    家园故土,爱黑情仇。朝思暮想,魂牵梦萦。如何能轻易释怀。

    众皆无言。忽听后院群马嘶鸣。

    蓟王家马,皆豢养与后院大马厩中。历经改良,槽头匹匹皆是千里神驹。后院仓楼,便是王家籍田仓。

    换言之,时下陆城侯府后院,亦有家马令、籍田令等,官吏常驻。

    “白龙。”英妮娜忽道:“近日生疾,嘶鸣不止。”

    “青駹马亦生此疾。”阿奇丽娅叹道:“可惜了一匹宝马。”

    鲁琪拉亦道:“闻此马性格温顺,异常神骏。白马公孙,年年索要。蓟王皆婉拒。言,乃为一人所留。”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三人久居此宅,对宅中一切,皆耳熟能详。

    “为何人所留?”英妮娜随口一问。

    “不得而知。”鲁琪拉随口答曰。

    后院,马间。

    问过兽医,家马令苏双一声叹息。白龙之事,唯苏双尽知。

    今双目染疾,恐至失明。不能辨物,如何乘骑。安抚好神驹白龙,苏双这便入宫,通禀蓟王。

    “目不能视?”不料一匹马,竟牵动蓟王。

    苏双答曰:“今尚有目力,久恐盲矣。”

    细问白龙症状。刘备心知,此乃白内障。

    时下医书,并无无白内障之名。唐时《外台秘要》将本病称为“脑流青盲眼”。谓:“无所因起,忽然漠漠,不痛不痒”,“小珠子里,乃有其障,作青白色,虽不辨物,犹知明暗三光。”

    最迟唐代,已可手术治愈。术法,称之为“金篦术”。又称“金针拨障术”。

    金篦术,典出《周书·卷四十六·孝义列传·张元》。金篦,形如箭头,用来刮眼膜。据说可使盲者复明。

    白居易曾作七律诗,言及眼疾:案上漫铺龙树论,合中虚贮决明丸。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蓖试刮看。

    传说,白居易四十岁后,即患眼疾。如诗中所言,白居易正阅读眼科专著《龙树论》,药盒中存放着准备服用的『决明丸』,并虑及,若服药无效,便转用金蓖术,刮除眼中障翳。

    杜甫亦有“金蓖空刮眼,镜象未离铨”。刘禹锡诗曰:“师有金蓖术,如何为发蒙。”足以证明,金篦术最晚在唐代,已相当成熟。

    “金针拨障术”,最早见于唐王焘《外台秘要》一书:“此宜用金蓖决,一针之后,豁然开云而见白日。针讫,宜服大黄九,不宜大泄”。

    后世眼科学家,黄庭镜集前人成就并结合临床经验,著成《目经大成》一书。将金针拨障术,归为八步骤。称「八法」:审机、点睛、射复、探骊、扰海、卷帘、圆镜、完壁。

    此足可例证。中医亦善外科手术。

    北周时,始见录,至唐时大成。然时下有无此术?

    刘备急召太医左令华妁,入殿询问。

    “回禀主公,家父却有此术。然多为治人,未曾治马。”华妁答曰。

    “有术便好。”刘备喜道:“速请太医令当面一观。”

    “喏。”苏双领命自去。

    华妁不禁问道:“敢问主公,何马竟如此持重。”

    刘备答曰:“少时相约,不敢忘也。”

    原来如此。”华妁心领神会。

    太医寺亦在楼桑。华大夫于百忙之中,奉命前来。为白龙诊治。言,目中障翳尚浅,待生厚方可施术。

    稍后得闻,刘备遂安心。

    话说,子龙当出否?

 1。134 鲜卑利亚

    话说。大鸿胪司马儁一门,因蓟王身居高位。数年前,遣长孙司马朗等,家门子弟,北上蓟国,拜入蓟学坛。欲学成,就近出仕蓟国。

    司马朗,字伯达。淳朴宽惠,忠厚君子。年十六被举出仕。替田畴为葛城令。千石出仕,轰动学坛。司马朗就任,常粗衣简食,俭以率下。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治政满载,境内白波皆服。

    时有城中爵民,迁徙都城。后蓟王征各城百姓造船。迁走爵民,唯恐人手不足,于是彼此相邀,同返相帮。遂令司马朗,声名远扬。

    蓟王闻之,遂将所造新式大海舡,取名“白波”。海市白波大舡,遂相沿成习。又加封司马朗王宫行人,以为嘉许。

    凡有宫职傍身,皆可获门籍。出入宫廷,面君奏事。

    所谓南橘北枳。无恶劣之壤,如何能滋生劣果。蓟王不信。司马八达,此生会背主篡逆。

    蓟国豪商田韶,因贩运辽东盐渍木,积财万贯。后又造船一万丈,为大海商。闻象林百年巨木,极利造船。遂上疏蓟王,求开山林之禁。

    象林多丛林。正因植被茂盛,故林邑无良田。蓟王重开象林县,五十年来,历代林邑王四面征讨所得,未列入县境。遂被蓟王划归象林苑所辖。其中多为广袤雨林,皆可供开伐。然象林苑乃蓟王家所有,无诏不得砍伐。

    造大舡龙骨,唯取百年大木。正因如此,田韶这才斗胆上疏。

    蓟王欣然允之。由水痕都尉府,酌情收取假税。“假,犹租赁。”

    皆大欢喜。

    王母言,中夏地薄。待南州物产,源源不断,贩抵国中。国人感同身受。方知此言不虚。更有甚者,白山黑水之苍海郡。冰雪之下,黑土丰镐。太守李进,试种蓟稻多年。驯田毕后,肥力尽显。季季大熟,取名“渤海寒谷(卢城稻)”。其米重如沙、亮如玉、汤如乳、溢浓香,被誉为稻中极品。一时闻名遐迩。与蓟国长粒香,并著于世。

    引周遭野民,纷纷出山稻作。不出数载,已聚拢十万农人。其境内大小城邑,皆蓟国营城术所造。采暖保温,稻作育种,各式机关齐备。

    再加南倚半岛珠链,背靠北乌稽港。兼有水运陆运之便。不出数载,渤海当大治。

    太守李进,一代名守,文武兼备。更加老当益壮。年近七旬,耳聪目明,健步如飞。待任职期满,蓟王当上表,调入国中。加封少保。与恩师一道,辅佐诸王子。四方馆长朱建平言,有百岁之相。

    又言,人活到老,必有神助。

    有无神助,两说。蓟王爱才之心,足见一斑。

    苍海郡,扼边陲。与北海东宫,互为犄角。知苍海稻作大成,蓟王都护漠北之雄心,再无掣肘。无需经由蓟国千里转运,都护府就地取食。六氏高车,亦可就近贩来足量青储饲料。如此,逆进冰原,驯化毛人。源源不断贩来蓟国。不出百年,北疆遂成铁板一块。

    蓟王可将汉境,由长城向北外扩数千里。直抵冰原。这片广袤无垠,被漠北各部称为“鲜卑利亚”之地。“利亚”乃地方之意,即鲜卑人之地。后鲜卑南下,高车西迁,据拥此地。鲜卑既灭,高车顺势南下。剩下六氏,难舍故土,世代所居。

    《神异经》有载:“北方有层冰万里,厚百丈;有溪鼠(海象)在冰下土中,其形如鼠,食冰草,肉重千斤,可以作脯。”

    南下北上,开荒拓土。稻作不及,还有青稞麦。只需诸多防寒技艺大成,何愁无地可耕。蓟国《圩田制》,最饱受质疑之处,便在“地有尽时”。

    “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

    分户不析产。助推天下流民,蜂拥而至。家中诸子长成,必得美田一顷,良宅一座。千里国土,如何够分。不出三代,地利尽矣。

    然自蓟王立开拓车队,开荒舰队。荒洲诸情,广为人知。尤其开造掠海大舡,封海外诸王子国。国中大儒,涣然冰释。

    加之,本为千里冰封,不化之地的苍海郡,竟亦可稻作。重重利好,更助人心。

    反虑千万国民,不足人手。更忧王上百子,力有未逮。

    无妨。蓟王春秋鼎盛。螽斯衍庆,绵绵瓜瓞。何愁膝下无子。

    婚期既定。罗马皇后自非外人。

    诸多礼祭,皆邀其列席。人前人后,言谈举止,并无失仪。

    国人皆赞之。

    春华秋实,四季交替。从立春后,整备水田,到育秧,插秧。再到碧水青禾,一望无际。肉眼可见的收获,滋养着蓟人,从容自若,谋定后动的泱泱大国风貌。

    自并六县为国,到今日横亘幽冀。蓟国千里国土,欣欣向荣。与日薄西山,江河日下,仍内斗不休的今汉朝廷,成鲜明对比。

    四方馆虽无人升顶黄金阙。然良才不断。再加太学、大学,士林学子,学优则仕,足补吏治之缺。

    及六月淮泗大水。

    蓟国万舟齐发,接回百万流民。蓟王声名之隆,旷古烁今。

    当真“解百姓于倒悬,救黎民于水火”。

    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只差天时并地利。

    凡蓟人,皆如此想。

    经由各处大营,调养生息。百万流民,分批安置安北、辽海二郡。蓟国人口,悄然破一千三百万。

    二郡再兴大建。

    引国中青壮,齐来客庸。毗邻辽东,盐渍木足量供应。月起重楼千栋。

    蓟国营城,便是如此神速。

    楼桑,陆城侯府,后院大马厩。

    自白龙双目生疾,家马令苏双,便亲自看护。不敢有一日之疏。麾下属吏亦知此马兹事体大。竭尽所能,生怕疏漏。

    饲料调配、坐卧起居,皆由苏双亲自掌管。

    渡过了初始的不适,白龙似也习惯了朦胧透光的世界。目力受损,听力必然增强。嗅觉亦变灵敏。

    诚如青駹马虽砂一目,实无大碍。马之平衡,皆靠“耳水”调节。并不影响奔逐。

    甚至骑兵冲锋时,还需佩戴眼罩。且白龙并非目盲,尚有光感。

    当不误骑乘。

 1。135 四时充美

    蓟王都,北宫无极殿。

    天光微亮,宫人便早起忙碌。三餐菜品,先已订立。少府胞(庖)人长,庖人丞,领庖宰、庖人,烹煮美味。“廪人继粟,庖人继肉”,“庖宰烹杀胎卵,煎炙齐和,穷极五味”。翩翩衣袖,跹跹罗裙。皆是少府女吏。

    海味山珍,珍馐美馔。顺下白粥一碗。百吃不厌。

    天光三殿美人齐聚。蓟王后宫,终于齐整。美人天南海北,八方乡音。众口难调,汇聚一堂。菜品丰盛,适量供应。

    无极殿一重,美人陆续光临。三三两两,各就各位。“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而望幸焉”。蓟王七幸。妃嫔更迭,并无固定。彼此坦诚相见,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