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842章

刘备的日常-第842章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遍观天下,距青州最近,又心向董侯。当属公孙二雄无疑。更有甚者,半岛并漠北,久无战事。诸如高车十二侯国,三郡乌桓,皆由辅汉大幕府领护。北疆安全无虞。

    更加公孙瓒,师出蓟王同门。恩师卢植今为蓟国少保。公孙度二子,公孙康、公孙恭皆为蓟官,共辟海外荒洲。小女公孙氏,亦妻市舶令田骅。必与蓟王,休戚与共。当可一用。

    “原来如此。”刘备这便醒悟。亦难免心生慨叹。天下三分,群雄逐鹿,在所难免。

    见蓟王无语,二人难免心生惴惴。此番南下,是福是祸,尚未可知也。然比起困守北疆,一郡之地,为蓟王所辖。渡海青州,一展抱负,与群雄,共逐鹿。乃大丈夫,平生之志也。

    “知否。分明世界,多少经纶,莫轻回首。平生抱负。金銮殿,有新奏。”

    后人诚不欺孤。

    少顷,蓟王言:“可。”

    “谢王上。”公孙二雄,如临大赦。

    “逢孙破虏飞云舰队,泊于泉州。可乘飞云渡海。”蓟王又道。

    “喏。”蓟王美意,二人无不应喏。

    终不虚此行。

    觥筹交错,宾主尽欢。

    送客门下署鸾栖馆,一夜安睡。翌日,公孙瓒又早起,拜谒恩师卢植。备说前事。

    卢少保一声轻叹:“此乃王子师,‘投石卜路’之计也。”后世又称“投石问路”,言指行夜路,先投以石子,借以探知情况。

    “恩师何以知之?”公孙瓒求问。

    卢少保却并未言明:“且奉命行事,不日当知。”

    “喏。”恩师当面,公孙瓒自不疑有他。

    待公孙瓒自去,卢少保矗立廊下,神情坦然,久久无言。

 1。38 兼督四州

    甄城,太师府。

    “太师。”不其侯伏完,奉命入府。

    亦如寿春。甄城内外,脚手林立。兖州良匠齐聚于此。正增筑皇宫,修造官府,扩建外郭。如前所说,朝廷赋税,半钱半钞。皆存入钱堡赀库。朝廷只需携天子六玺,便可随时随地支取。

    年初献费,蓟王一家便足纳近十亿。足够支付。更何况,西距蓟王马贵人封邑滎阳,沿大河水路,不过七百里。一日来回。滎阳敖仓港,乃蓟王屯粮,贩运天下之所。如此钱粮无忧,足可久持。

    “太仆且看。”王允取敕令视之。

    伏完双手捧过。徐徐展开,不由暗自心惊:“太师……何意?”

    “天下三分,朝中乏力。四方诸侯,多有不臣之心。老夫遍观群雄,唯蓟王一人,足可托付。与我等,同匡汉室,共举社稷。”

    “太师所言极是。”伏完这便醒悟:“蓟王三朝元老,托孤重臣。恪守臣节,从不僭越。归国就藩,只因不忍见叔侄相争。亦是疏不间亲,卑不谋尊,亲疏之别也。且曹孟德迁都于此,亦为背靠大河,依附河北。”

    “太仆所言,与老夫同。”王允笑道:“今心腹大害,乃叔侄二人。汉中、寿春,一日不灭,人心一日不服。何言九州一统,天下归心。”

    伏完心领神会:“太师亦有取舍也。”

    “正是。”王允一声长叹:“时局崩坏如斯,唯有权衡利弊,取其轻重。”

    伏完言道:“太师欲命卑下,(出)使河北乎?”

    “然也。”王允答曰:“可与太尉同行。”

    “喏。”伏完这便领命。

    王允乃蓟王外舅。太尉马日磾亦是蓟王姻亲。于公于私,皆可信赖。

    稍后,董侯,使太尉马日磾、太仆伏完,并持节,至蓟国,赐蓟王朱户、纳陛,兼督幽、冀、并、凉四州。

    朱户、纳陛,皆为九锡之一。前者,民众多者赐之。后者,能进善者赐之。

    朱户,便是朱漆门户。

    纳陛,又是何物?

    注曰:“纳,内也,谓凿殿基际为陛,不使(外)露也。”又曰:“是用锡君纳陛以登。”

    乃是在宫殿“基际(台基边际)”处,居中凿“陛(天子之阶)”,专供蓟王行走。如此,将居中陛阶,与两侧百官台阶隔离。使(蓟)王,身不外露。

    《墨子·备城门》:“(一阶)陛高二尺五,广长各三尺,远广各六尺。”《礼记》:“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台基)九尺,诸侯(台基)七尺,大夫(台基)五尺,士(台基)三尺。”按,天子之陛九级。

    如此算来,九级陛阶,远高九尺台基。故“(陛)升高阶”。铺设时,需将斜坡拉长。与台基相配。如此一来,殿前台阶,左右短陡,而居中斜长。呈上下高差。故能使王,身不外露。至于两侧,卧棂栏杆,究竟是石阑,还是木栏。且看被赐纳陛者,位居何位。诸侯王,多是石阑,大夫以下,多是木栏。故《宋史·吕端传》:“又以(吕)端躯体洪大,宫庭阶戺(jiē  shì,台阶两旁所砌斜石)稍峻,特令梓人为纳陛。”梓人,木工也。

    自先帝时,蓟王三拒加九锡。历代帝王,遂将九锡拆解,逐一赐予。九锡,蓟王已得其六:车马、衣服、虎贲、斧钺、朱户、纳陛。足见恩宠。

    更有甚者,兼督幽、冀、并、凉四州!

    诏命既出。灵辉殿中,群臣骚动。

    蓟王肃容叩拜:“臣,遵命。”

    然如王傅、国相、国老、谋主等,皆面色如常。幽、冀、并、凉,本就唯蓟王,马首是瞻。且四州吏治民生,皆与蓟国比同。四州官吏,多出蓟国吏制。谓同心同德,亦不为过。董侯此诏,不过明授耳。

    待礼毕。蓟王设国宴款待二使。

    比二千石以上,皆作陪。

    马日磾、并伏完二人,始见蓟国吏治之盛。许多如雷贯耳,恨不能早识。

    意气相投,莫过如此。推杯换盏,不觉已大醉。

    翌日,举国皆知。

    “朝堂何意?”国老齐聚王子馆求问。

    儒宗答曰:“因失传国玉玺,故王子师,亡羊补牢。”

    “原来如此。”众国老纷纷醒悟。

    “是福是祸?”门下署鸾栖馆,报馆丞陈琳,私问好友许攸。

    “无谓福祸。”许攸答曰。

    “王太师何意?”陈琳又问。

    “假赐加九锡之二,乃为正本溯源也。”许攸一语中的。

    “乃使我主,心向董侯。”陈琳心领神会。

    “然也。”许攸笑道:“天下三分,各为其主。董侯背倚大河,需提防史侯东出,合肥侯北进。先前诏命公孙二雄,兵抚青州,便为此诏也。”

    “原来如此。”陈琳幡然醒悟。日报当有评议。

    许攸忽摇头一笑。

    正苦思一篇佳作的陈琳,急忙问道:“子远,何故发笑。”

    “只叹王子师,‘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许攸答曰。

    “愿闻其详。”许攸大才,虽尚不入谋主之列。然指日可待。陈琳焉能不细问情由。

    “诸夏之大,又止于十三州乎?”许攸言道:“世人皆知,我主辟江表十港,凿穿内外水路。海市往来,舟行天下。然究竟获利几何,不可尽知也。利有大小,益分长远。眼前不过小利。待我主三十而立,造诸王子海船。开疆拓土,开枝散叶。放舟四海,皆成诸夏。乃利益长远者也。更加幕府领护四裔,隔绝蛮荒之地。远交近攻,合纵连横。神器易主,为时不远矣。”

    初闻国策外交,陈琳心思振奋,脱口而出:“先小再大,前短后长。先取四州,再得天下。”

    许攸亦笑:“可也。”

    蓟王都西宫,增城二重殿。

    “臣等,叩见太皇。”马日磾并伏完,入宫觐见。

    “卿等,免礼。”窦太皇言道:“赐座。”

    “谢太皇。”二人再拜落座。

    “陛下赐加朱户、纳陛,兼督幽、冀、并、凉四州,乃谋国之举。甚善。”董太皇言道。

    “太皇明见。”马日磾答曰。

    “卿等,此行,陛下可另有交待。”

    “禀太皇,陛下特命臣等,求问(太皇)归期。”

    “陛下当有此问。”帘后四目相对。早有定计。

    董太皇答曰:“未定归期。”

 1。39 妾无异议

    “臣等,遵命。”马日磾再拜。

    主臣有序,长幼有别。二位太皇不定归期,自不可勉强。且兖州四战之地,左右皆虎视。更加宫禁远未造毕。此时回朝,确显急迫。不可强为。

    “王允王佐之才,曹操治世能臣。无外戚黄门掣肘,陛下当可安心。待元服亲政,必四海克定,切莫心急。”毕竟亲手哺育。董太皇对董侯,甚是关心。谆谆善诱,暗自告诫。权臣当道,当徐徐图之。急于亲政,取祸之道。合肥侯并史侯二废帝,便是前车之鉴。

    “喏。”马日磾,当可体会。董太皇言外深意。

    叩别太皇。又顺下天梯,觐见王太后。王后、秦后、并马贵人,齐聚帘后。省下诸多礼数。

    甘夫人,自当避嫌。

    待二使,礼毕出宫。暂居增城三重殿的甘夫人,奉王太后命,入一重殿相见。

    除马贵人先归外。二位义王太后,王后、秦后皆在。

    “拜见(蓟)王太后、王后,秦后。”甘夫人先行礼。举止从容,毫无芥蒂。已与先前何后,判若两人。

    “夫人免礼。”王太后撤帘相见:“请坐。”而非“赐座”,足见礼遇。

    “谢太后。”甘夫人亦不曾失礼。

    “蒙天子赐九锡之二。逢二宫太皇未归。宜当上表,求赐大婚。”王太后所言,乃甘夫人所盼。

    日思夜想,缠绵悱恻。求之而不可得。不料今日成真。

    “妾,实无异议。”甘夫人心如鹿撞,险至失语。

    “世人皆知,你出身仙门,乃麟子‘义母’。故当以王后之礼聘之。可称‘甘后’。”

    “妾,实无异议。”得蓟王家如此善待,甘夫人夙愿偿矣。

    “甘泉宫,制非常模,耗时颇久。可先居于北宫。王上已命人,改筑‘发越殿’。”

    如前所说。蓟王宫,七重错落,一里之回。北宫大殿,皆三重。蓟王合欢殿,居正中,据五六七重。顶阁瑞麟。凤凰殿、椒风殿,一右一左,居四五六重。七妃安处殿,慧妃常宁殿,居三四五重。马贵人蕙草殿,安贵人无极殿,并吴房君,茝若贵人华妁所居茝若殿,据二三四重。馆多二重,舍为一重。

    华妁贵为太后赐婚。先前并未参与秦汉和亲。

    蓟王本欲携秦后,南下象林,度完蜜月。再娶华妁不迟。不料变生肘腋,乃至延期至今。

    至此。前汉未央宫,后宫十四殿:昭阳、飞翔、增成、合欢、兰林、披香、凤凰、鸳鸾、安处、常宁、椒风、发越、蕙草、茞若。再加无极,合称“蓟宫十五殿”。

    再改造毕的北宫。椒风殿、凤凰殿、发越殿,左、中、右,居四五六重。

    “妾,实无异议。”甘夫人,喜极而泣。

    “此次大婚,茝若贵人华妁,同嫁。”赐婚来之不易,当多多益善。

    “妾,实无异议。”甘夫人,心悦诚服。

    王太后此时行事,正当时宜。

    先前时局未定。若娶麟子义母,恐遭天下猜忌。今董侯赐加九锡之二,兼督幽、冀、并、凉四州。与蓟王划河而治,谈妥利益分配。此时再行婚娶,天下皆无异议。

    若董侯所赐,蓟王皆辞。必有人心思,蓟王所求乃大。远非四州之地,能够满足。再娶阿斗之母,必遭猜忌:莫非蓟王欲求天下乎。

    故先受后娶。明示天下也。

    董侯先赐,蓟王后求。一来二往,一唱一和。如此,天下皆可安心。

    “媵者何?”王太后必有此问。

    “妾,尚未虑及。”甘夫人实言相告。

    “何不,问你父。”王太后一言点醒梦中人。甘夫人,出身仙门。号“神智夫人”。乃千秋三师之甘始之女。“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凡仙门,皆是同道之人。甘始无女,同道从之。

    “妾,敢不从命。”甘夫人,言听计从。

    出一重殿。甘夫人,神情恍惚,犹未回魂。

    直升三重殿,拂面凉风,悠悠回魂。事不宜迟。急命人召,千秋三师、赵忠、何苗,入宫相见。

    “王太后何意?”何苗不解。赵忠、何苗二人,自主持甘泉宫营造,颇为上心。无事不离半步。

    赵忠叹道:“王太后为夫人,身后计也。”

    甘始亦醒悟:“夫人,入我门墙,以绝俗尘。先前种种,皆可弃也。”言下之意,入仙门,自断出身。诏告天下,毋需提及。告庙列祖,无需避讳。

    汉人事死如事生。何况蓟王家。如此,仪轨完满,别处差池。毕竟,乃王后之礼聘。大婚后,称甘后。位逊公孙王后,与秦后平。足见礼遇。

    且出身仙门而为后。亦有笼络天下仙门,尽归己用之意。

    如此,蓟王三后,公孙王后,统人望;秦后,御地望;甘后,执天望。三才齐聚,大利家国。

    既定出身,又纳仙门。甘后,裹挟利益之大,何人敢小觑。

    一国之君,言行举止,必言利益。蓟王亦不例外。

    王太后问,媵者何?

    便为点醒神智夫人:如何行事,方能最大得利。

    必是仙门无疑。

    何苗一声慨叹:“太后善心远虑。我等凡俗之人,远不及也。”

    甘夫人,这便收拾心情:“敢问阿父,可有合适之选。”

    此声“阿父”,已证出身。

    甘始险泪目。急忙收拾心情,斟酌答曰:“时至今日,仙门中,能配蓟王者,片羽吉光(意同‘凤毛麟角’注①)。”

    自入殿,便苦思无语之青牛师封君达,忽言道:“我思,有一人。”

    “是何人也?”何苗忙问。

    “西州张姜子。”封君达言道。

    “可是张济之妹。”甘始亦知。

    “然也。”封君达又道:“自幼出家,修行山野。数年前偶遇,惊为天人。”能被封君达称为“天子”,必然仙姿佚貌,佳冶窈窕。

    “人何在?”何苗忙问。

    “当在汉中。”封君达答曰。

    “如此,某亦思有一人。”东郭延年笑道。

    “上师,所思何人?”何苗再问。

    “西蜀李真多。”

 1。40 不义不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