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刘备的日常 >

第912章

刘备的日常-第912章

小说: 刘备的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是所谓“支渠四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转运石笼,机关船吊,居功至伟。砾石又是蓟国特产。多年来,为造玄楼白院,巨马水两岸,积石如山。皆是淘取白石后,所剩。日积月累,蔚为壮观。只因自蓟国四百城港筑毕,国中再无大建。日常所需,不过杯水车薪。

    东境开发,尤其治水。于石商而言,可谓久旱逢甘霖。将多年积石,消耗大半。

    江海陂湖,山林园池,皆归王所有。由少府掌管。采石需缴假税。同样,东境大建,亦是国库出资,足量贩购。

    蓟国轻徭薄赋,假税与三十税一相差无几(5)。

    《九章算术·均输》题二四:“今有假田,初假之岁三亩一钱,明年四亩一钱,后年五亩一钱,凡三岁,得(钱)一百,问田几何?”

    荅曰:一顷二十七亩,四十七分亩之三十一。

    以上种种,皆可例证。即便复杂计算,时人亦不逞多让。普通人之数学储备,于时人而言,并无优势可言。

    时下工匠常用“算筹”来计算,复杂算式。称“筹算”,亦称“筹策”。《汉书·货殖传》:“即铁山鼓铸,运筹算。”乃是以刻有数字的算筹,记数、运算之法。约始于春秋,直至明时,才被珠算彻底取代。

    所谓算筹,乃是一根根同样长短粗细之短棍,长不过六寸,粗不过数黍(一黍为分),多用竹木、兽骨、象牙、金玉等制成。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随囊袋系于腰间。

    算筹记数法: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再用纵式,千位再用横式,万位再用纵式,以此类推,遇零则置空。如此,从左及右,纵横相间,可示任意自然数。

    刘备亲眼得见,震撼无以复加。此乃“十进位制”。

    其优越性,显而易见。横向对比,罗马数字系统没有位值制,只有七个基本符号,如记数稍大,便相当繁难。玛雅人虽懂位值制,但却是二十进位;古巴比伦人亦知位值制,却多至六十进位。一般而言,二十进位,至少需十九个数码,六十进位,则足需五十九数。

    如此记数,运算十分繁杂。远不如,只用九数便可示任意自然数之十进位制,来得简捷方便。华夏古代数学,之所以成就卓越,远超时代,理应归功于十进位制之筹算法。

    遍翻《九章算术》。诸多例题,多出自买卖交易。换言之,商家必精通筹算。于是乎,华夏先进算法,经丝路传至后世西亚地区。经由十进位制,演化出阿拉伯数字。进而催生出现代数学。

    正如神灭无鬼与外科手术,互为佐证。筹算法与案比上计,亦是相辅相成。统计所用,复杂计算,皆得益于十进位制筹算法。

    知晓筹算,再思“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谋主所谋,并非大而化之。而是类比数学层面的“精打细算”。

    谓“熟能生巧”。诸多数理大家。甚至可弃算筹实物,“心算”得解。

    再思少时,宗祠大考。一碗清水,童子们手指蘸来,横横竖竖,书于桌上。此时,应当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了吧(注①)。

    后世如何,蓟王未曾亲临,不得而知。然就时下而言,数学一般带平常。别再孤面前,丢人现眼了吧。

    “启禀主公,东境诸郡县长吏,先前皆居于公船。今渤海冰封,注水冻结。往来出行,皆需雪橇车驾。东境地广人稀,积雪过膝,乃至没顶。马车出行不易。今有夫馀国,献‘夫馀犬’,壮如牛犊,可比乘马。”右相奏曰:“然公车颇重,犬力不及。可否请将作寺,另制乘犬橇车。”

    《周礼·秋官·犬人》“凡相犬、牵犬者属焉。”疏曰:“犬有三种:一者田犬,二者吠犬,三者食犬。若田犬、吠犬,观其善恶;若食犬,观其肥瘦。”故而,养犬何用,当先思而后行。

    国人皆知。右相,性诙谐。乘犬橇车一出,百官窃笑。

    蓟王亦道:“可也。”定制轻量车身,于蓟国将作寺而言,不过举手之劳。清钢琉璃,取代坚木包铁。板簧避震,改为机簧减震。岭南棕垫,代替麻垫。辅以软革折叠车棚,内衬钢丝网帘,再适量缩减机关乘用器,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既适量减重,又不失防护。

    稍后,乘犬橇车,兴于东境。又有冬季乘犬橇车大赛,风靡北国。引国人趋之若鹜。

    单乘犬橇车一项,便知蓟国治政,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猛犬胜狼。”蓟王又叮嘱道:“需防撕咬伤人。”

    “喏。”将作令苏伯,持芴跽奏。驾驭猛兽之术,譬如周官中有犬人。象林苑中亦多虎豹。将作寺必有其法。

    右相先陈此疏,活跃殿中气氛。百官松弛心神。可谓张弛有道。稍后,再将东境诸事,依次道来。

    蓟王或乾坤独断,或集思广益。

    逐条批复。

    见时辰已至。中书令赵娥,请开宫宴。朝议暂罢,君臣同殿而食。

 1。198 封侯庙食

    先帝好驴,乃至驴同马价。

    犬橇大行其道,亦事出有因。谓“无事不登三宝殿”。扶余属国,年年遣使奉献,今季尤其多,蓟王回赠亦足丰厚。然必有所求。

    果不其然。待诸事毕。右相上呈扶余国书。

    扶余乃属国,隶属辅汉幕府。本应归于幕府所辖。然扶余毕竟北疆大国。且先前刘备攻略半岛,迁扶余四加南下,又在半岛之上,立苍海郡。扶余四加,今皆为蓟人。与故国千丝万缕,断难割舍。故不可等闲视之。

    “扶余王何所求。”蓟王居高下问。

    右相对曰:“回禀主公。今大辽水疏通在即,水运之利当显。尤其辎重粮草,可经万石大舡,直输塞北。故高车与扶余,皆欲在其上游枝津,修筑港津。”

    大辽水出塞外卫白平山,东南入塞,南至安市入海。其水路,本自西向东,横贯塞北草原,入塞时,陡然南下。如神龙摆尾。故大辽水,自古便是东胡族系与濊貊、肃慎族系,天然分界。今乃高车与扶余,二国界河。

    “高车,扶余,皆欲筑港何处。”蓟王笑问。

    “高车筑港于饶乐水并乌侯秦水口(通辽)。扶余欲筑于南苏水口(双辽)。”右相奏曰。南苏水,乃后世东辽河。《汉书·地理志》载,高句骊“有南苏水,西北经塞外”,即此。

    中书令赵娥,遂命人取来幽州北境山川地形图。标注二港所在。

    “并无不可。”蓟王观后言道:“扶余心忧港跨两岸,窃据高车国境。”譬如阳渠双市。凡河港,多两岸对建。上下通行,方能最大运力。若遇二水枝分,三叉水口,更助运力。

    扶余只筑此岸,空置彼岸。是为顾此失彼也。

    “主公明见。扶余正有此虑。”右相奏对。

    “此事易耳。命扶余、高车,对岸筑港。各得其利。”蓟王言道:“先筑此港,二国共用。筑毕,再各择新港不迟。”

    “喏。”右相拜服。扶余本求割地。然蓟王却命二家,共筑一港。泾渭分明,乃免灾辟祸之道也。因边界不清,而两国交恶。古往今来,不胜枚举。

    自蓟国因水而兴。塞外草原,获利丰厚。如青储饲料,此等既重又廉价之物,若以车马输送:车载二十五斛,僦费一里一钱。可想而知。故于僦车而言,“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运费太贵。

    然千石河船,亦一里一钱。于牧民而言。单僦费一项,便节省良多。

    正因船运,僦费及其便宜。蓟国青储饲料,除输往西林、安次等国中农牧诸县。大量北运。反哺草原。

    谚曰:“兔子不食窝边草”。

    塞外牛羊不吃草。看似笑谭,实则当真如此。

    诚然,稻草亦是草。杂粮亦是粮。

    待南苏港筑毕,遂成北疆中继大港。可通行万石大舡。往来船舶,非只出蓟国。四海船商,皆可由渤海,经通辽港,逆进大辽水。泊于南苏港。再由千石河船,输往各处枝港。塞北亦渐繁盛。

    《吕氏春秋·禁塞》:“早朝晏罢,以告制兵者。”后指明主,勤于政事。

    蓟王治政,亦是如此。五日小朝,十日大会。君臣共治,受益匪浅。“家国天下”与“家天下”,一字之差,云泥之别。

    散朝后,百官鱼贯出殿,列队登车。相约小酌亦不在少数。蓟国稻作,季季大熟。且酿酒多已改用海外三登谷,但饮无妨。翠玉琼浆太过醇美。多饮则醉。松泉酿,饮至微醺。神清气爽,才情不减。当浮一大白。

    待人去殿空。少府女官,撤去席位。收物拾遗。而后清扫大殿。薰香通风。以待下次朝会。此亦是宫人之日常。

    蓟王更换便服,入无极殿晚餐。琉璃枝灯,堆光如昼。入目国色天香。秀色可餐。

    三后携群妃,起身恭迎。

    “王后免礼。”唯公孙长姐,称王后。

    群妃皆在,蓟王唯称皇后。余下皆省。大汉乃分餐制。“大丈夫居世,生当封侯,死当庙食”。便是时人,平生所愿。配享王庙,归葬王陵。便为人臣之道。

    无极殿所陈珍馐美馔,出自五湖四海。“肴旅重叠,燔炙满案,炰鳖脍鲤”,“列金罍,班玉觞,嘉珍御,太牢飨”。“穷海之错,极陆之毛”。只为顾全众口。

    佐餐美酒,便有多种。

    大致可分四类:谷酒、果酒、药酒、奶酒。

    如稻(米)酒、黍酒、秫酒、蔗酒、蒲桃酒、挏马酒等。又如椒酒、柏酒、桂酒、菊酒、兰英酒等。上品美酒,多取美名。如春醴、秋酿、冬酸、甘酒、香酒、金浆醪等。亦有产地命名,如宜城醪、苍梧清、中山冬酿、酃绿、酂白、白薄等。

    北疆诸妃,喜挏马酒。西域诸位,爱蒲桃酒。岭南诸妃,嗜金浆蔗酒。凡有所好,必有所应。蓟人待客,宾至如归。可想而知,蓟王宫,又岂不如百姓。

    衣食住行,呵护备至。

    无奈,夫君不愿多生。否则日幸七妃,又岂无所出。

    话说,夫君祖上,中山靖王,亦嗜肉好酒。有百二十子。偌大封国,支离破碎,亦不足分。夫君深以为戒。为三百子嗣,皆可得享衣食无忧。不惜东征西讨,南征北伐。辟海外十港,犹不足分。又欲南下身毒,尽得一季三登,丰腴沃壤。

    更有甚者,待嫡长子及冠,便要提前传位。

    古往今来,为人父者。可比肩夫君者,能有几人?

    四百年炎汉,家国天下。“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故之于明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缺一不可。

    虑及出处,甯贵妃乎目视秦后。眼中深意,一闪而逝。不料却被秦后察觉。四目相对,莫逆于心。

    秦后尚且如此,更别说甘后其人。

    甯贵人不禁心生慨叹。小弟后宫,皆非等闲。若无公孙长姐,举重若轻,如有神助。宫闱之祸,足可破家覆国。

    “金华殿筑毕否?”蓟王忽笑。

    “尚未筑成。”甯贵妃脱口而出。

    待醒悟,已覆水难收。正不知该如何补救。

    却见。蓟王笑容如初见。正是三墩当面。

 1。199 孤心甚慰

    如同野兽冬眠前,需四处觅食,堆积脂肪。已备蜷缩冰封洞窟,熬过漫漫寒冬。

    凛冬至矣。汉室三分,亦如此般。

    水陆交通,几近断绝。偶有旅人,亦形单影只。唯独江东,偏安一隅,不见雪落。南下还好,却也无从北上。关东亦大雪纷飞。大河上下,早已冰冻三尺。昼短夜长,彻骨极寒。自扫门前雪尚且不暇,如何惦记旁人瓦上霜。

    纵然北国千里冰封。蓟国渠仍可通行。巨马水路,船只往来。蓟人走亲访友,辞旧迎新。四百城港被一条碧水串联。城外积雪如华盖,山川皆白。人间至美之景,莫过如此。

    国中学校,已放年假。八王子结伴回宫。蓟王少考课业。多问馆中衣食住行,日常诸事。有无结识好友,可曾仗势欺人,诸如此类。

    王子馆并非只教八王子。另有名臣子弟,并属国侍子伴读。如卢少保三子卢毓,便是其中佼佼者。高车十二归义侯国,奢延鲜卑、高句丽,扶余、沃沮,远至五溪蛮,等众属国,并西域五十五国,皆有侍子入学。侍子与王子,根基不同,学识有别,故需分堂受课。遇大课,方才同堂。

    紫渊王子馆,前为冀州六国馆。黄巾乱时,冀州六国主,逃入蓟国避难。蓟王将紫渊别馆,增筑为六国邸,供诸王栖身。

    可想而知,馆舍众多。内中许多馆阁,已空置多年,除去馆中官婢,日常打扫。并无人居住。料想,无需多久,便会人满为患。蓟王宫婴儿潮后,即将迎来入学潮。

    待蓟王百子入住,王子馆当日渐兴盛。

    自此往后十五载。王子馆,便是诸王子宫外居所。故馆中,汤池、客舍、茶馆、列肆、游泳馆、蹴鞠场等,各式附属建筑,一应俱全。除(王子)馆市外,诸多游玩嬉戏之所,多半为六王所建。换言之,紫渊王子馆,乃是一座功能齐备的王子馆城。

    蓟王将百子置身其中。事关家门传承,国祚维系。可想而知,守备何其森严。乃由追随蓟王最久之绣衣顺阳卫,领白毦精卒,四时拱卫。

    紫渊王子馆,位王国之中。四方皆有雄城以扼国境,自当固若金汤。

    话说。自楼桑始兴稻作,每逢稻秋,必如临大敌。楼桑武卒,谨防宵小。不曾有一日之疏。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最早追随刘备的顺阳卫,有人已年过半百。赳赳武夫,两鬓斑白。遥想当年,为避仇家追杀,举族迁入楼桑。刘备于清溪之上,架桥楼安居。遂成楼桑八景之桥楼归市。如今家门兴盛,诸子各有所长。或出仕,或经商。亦多承袭家传武艺,为新一辈顺阳卫。

    正如农耕文明,一季辛劳,终有所获。自刘备定下,积功升爵之路。有了稳定的封地,才让追随他的家臣邑民,日积月累,皆有收获。从数百刘氏宗亲,到今日千六百万民。十里封地,扩为千里封国。亦是二十年,所结累累硕果。

    二十年,顺阳已有新卫。待嫡子及冠,锦绣江山,后起之秀。足可期待。

    初来时,刘备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