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大宋有种 >

第273章

大宋有种-第273章

小说: 大宋有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知道这么干就是在等着当半殖民地啊!

    他得当大殖民者,怎么能等着当半殖民地吗?那他穿越过来忙活什么?就为了不当绿帽子王吗?

    “但是诸侯王”思来想去之后,赵楷还是摇头,“还是不妥!”

    景王赵杞、济王赵栩、益王赵棫都把目光投向了赵植。

    赵植和赵楷是一母同胞,而且这些年一直忠心耿耿的追随他,是宗室当中最受信任的,也知道赵楷的心思。

    而且赵植明白兄弟们的意思——都不想被圈起来当“艺术家”!

    他们这一辈兄弟,都知道当“艺术家”不好了而且他们都已经尝过权力的甘甜了,怎么肯再回去“搞艺术”呢?

    “三哥儿所言极是,”赵植道,“这个诸侯王的确靠不住七国之乱、八王之乱,都市诸侯王弄出来的!”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  公众号【】  现金/点币等你拿!

    赵楷的目光在四个兄弟脸上扫过,心说:朕凶残!你们要敢反,朕灭你们易如反掌!

    赵植并不知道赵楷的心思,还在替哥哥出主意,“三哥儿,而这些诸侯王能坏事,无非是军权民政一把抓了。如果他们只有军权而无民政之权”

    赵植点点头,又道:“那如果只有民政之权呢?只管收税或是监税,不管军队,这能干什么?”

    没有兵权当然就不可能造反了,就算造反了也很容易消灭!

    赵植又言道:“如果三哥儿您南迁至金陵,自可亲自监督收税,下面的人当然不敢逃税了”

    “这不行,”赵楷摇头,“北方之兵更需要朕去照看!”

    兵权不能丢!

    宁愿没钱,也不能没兵啊!没钱不会马上死,没兵那可就离死不远了!

    赵植笑道:“兵权由陛下亲掌,那东南的监税之权,不如就交给值得信任的亲王”

    这好像是个办法!

    赵楷眯着眼睛,心说:明朝先是用藩王戍边,结果搞出了大乱,后来天子去戍边了,藩王就被圈养了,虽然搞不出乱子,但是一点用也没有了。如果换个办法,让藩王参与那些朝廷鞭长莫及的地方的民政呢?

    由藩王帮着收税行不行呢?好像有一定的可行性啊!而且监税的藩王没有兵权,是随便拿捏得,监得不好可以换人嘛!如果官家觉得侄子和兄弟靠不住,还可以让亲儿子去当监税的藩王

 第460章 嫂子不哭还有朕呢(求订阅求月票)

    “可是大哥儿的儿子们除了金陵王已经成年,其他都还年幼,怎么能担当得了一路漕臣?”

    赵楷又提出问题了,而且他也报出了自己的价码是担当一路漕臣,而不是一国诸侯王。

    漕臣就是转运使,是个差遣。依着赵楷的意思,可以让藩王出任转运使,主管一路税赋,这就相当于让明朝的藩王兼任一省布政使。

    譬如那个朱老四当燕王监北平布政使,不掌兵权,也没有护卫(卫所),就负责替建文帝收税。

    当然了,赵楷也不会把北京路这种营田使路交给藩王主持。他拿出来的是东南财赋之地的转运使,比如让赵桓的儿子赵谨当平江王,判两浙西路转运使。

    也就是当苏州的藩王,同时担任浙西,也就是苏州、秀州、常州、湖州一带的转运使。而赵楷设想中的藩王不封地、不治军、不临民,就是一座王府加上万亩王田。如果不担任漕臣或其他官职,不过就是一个富家翁。

    而仅凭浙西漕臣的权力加上苏州大地主,再加一个空头藩王,就去拉队伍造反,那简直和送人头没什么两样只要脑子不残,相信没有谁会放着好好的“油水王”不干去送人头玩的。

    就算有谁真的脑残了,大宋朝廷手里的几十万府兵也不是吃素的!

    所以赵楷并不担心这个安排会惹出什么八王之乱、七国之乱的祸事儿,他现在担心的只是这些担任漕臣的藩王不能尽职赵桓的儿子们还小,啥都不懂的怎么能当漕臣?

    他之所以肯答应让藩王担任东南诸路的漕臣,不仅是为了安抚东南诸路的士大夫和原吴国的官僚(包括军事官僚),还因为他并不信任文职官僚,但同时也不想扩大府兵集团的权力,所以就想到了用宗室去担任一路漕臣,以监督下面的官僚他是真的想让宗室漕臣管事的,而不是只让他们当个泥塑木偶,任由文臣操纵。

    赵杞、赵栩、赵棫和赵植他们哥四个已经明白赵楷的意思了,马上就笑了起来。

    赵杞道:“三哥儿,既然这大哥儿的儿子们还小,那可以先封王而不之国同时任命年长且又干练的亲王去出任漕臣,等三哥儿的儿子们长大后,再让他们之国并且接任漕臣。”

    “年长且又干练的亲王?”赵楷一听这话就已经明白了,眼前的这四位亲王看上去都很干练啊!

    “有道理!”赵楷笑道,“先帝多子嗣,朕多兄弟,其中不乏精明干练之辈啊!”

    赵植笑着说:“是啊!五哥儿、六哥儿、七哥儿、八哥儿、十一哥儿、十四哥儿、十五哥儿、十七哥儿他们都在大哥儿手下担任过实职有些还带过兵!不仅干练,而且还都有些人望。”

    真是花花轿子人抬人啊!

    赵楷瞄了自己最信任的兄弟赵植一眼,笑了笑道:“十二哥儿,你和十八哥儿也不错啊!也是朕之股肱啊!”

    赵植笑得嘴都合不拢了,“三哥儿过奖了,我们几个都是您的亲兄弟啊!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这大宋江山,咱们也有份儿,得替您看着点儿!”

    赵楷连连点头,笑道:“没错啊,自己人总比外人靠得住若是大嫂能答应,那么大哥儿的儿子先一人封国藩王,都给郡王衔,确定好封地,再一人给一万亩封庄,并且尽快开建王府。等他们可以理政之后,就可以之国并充当漕臣或太守!”

    他又稍稍的调整了一下价码,将“充当漕臣”改成了“漕臣或太守”。

    也就是说,赵桓的那些儿子是当一路漕臣,还是当一府一州之太守,还得看他们的才能和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赵杞、赵栩、赵棫他们几个当叔叔的干漕臣干得挺好,那就不必换人了,让赵桓的几个儿子当个知府、知州就行了。

    赵楷接着又道:“而在他们可以理政之前,东南七路,不,再加个荆湖南路,一共八路漕臣,都有金陵诸王代理。东南八路的漕司、刑狱司,以及八路之下的州府军县监等各衙官人,包括八路提刑在内,暂时都由漕臣推荐!”

    他给八路放那么大的人事权(当然是暂时的),其实是为了让他们把东南士大夫和原吴国官僚之中可以合作的精英,都圈进大宋的官衙而让赵杞、赵栩、赵棫等南宋诸王出面,则是因为这几个南宋的大王都是南宋官场的圈内人,足够了解情况,知道谁可用,谁不可用,谁必须要供起来。

    而南宋的那些士大夫和官僚同这几个大王也熟悉,对他们也比较放心,在眼下这个人心惶惶的时候,应该是愿意投靠他们的。

    至于东南八路的安抚使当热得朝廷直接掌握了,最多给下面的州府留点维持秩序的厢兵。

    虽然没有兵权,但听到赵楷的安排,赵杞、赵栩、赵棫自是大喜,不过三人的眉头很快又渐渐的拧了起来,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怎么?”赵楷笑问,“还有什么问题?”

    “三哥儿,”赵杞道,“大嫂和刚刚出生的十五郎,要怎么安排?”

    朱琏刚生的那个孩子是赵桓的第十五子,眼下还没起名儿。

    “就让十五郎袭了吴王之爵,”赵楷道,“再升金陵府为南京应天府,从江东路分出来单列,让新吴王出任南京留守在吴王成年之前,南京留守司和应天一府的政务就由大嫂辅佐吴王处置吧。这样的安排,大嫂应该能满意吧?”

    这下赵杞、赵栩、赵棫三人算是彻底放心了。

    这金陵府地盘不大,但却是赵桓、朱琏费劲心力经营起来的东南帝王家这一个府的税收,换成北方中原的一个路也比不了!

    让朱琏把金陵交出去,无疑是让她把自己的家交出去一般。而且朱琏还在金陵置办了大量的产业,这些个产业也需要朱琏留在金陵看守。

    所以赵楷让朱琏留在金陵,还让赵十五郎以婴儿之身,出任吴王和南京留守,那绝对是很够意思了,朱琏又怎么会不满意?

    毕竟赵桓留在金陵的诸子之中,只有这个赵十五郎才是朱琏身上掉下来的肉!

    所以第二天一大早,从赵杞、赵栩、赵棫、赵植四兄弟那里得知了赵楷所开出的最新条件的朱琏,就从其下榻的一座位于牛首山中的寺庙出发,再入天阙离宫,向大宋官家谢恩了。

    而赵楷这回也一改之前的严肃和高傲,带着随行的官员,亲自出了离宫大门,远远的看见朱琏从马车上下来,就笑呵呵的主动迎了上去,笑道:“大嫂,几位哥儿和你说了小弟的主张了吗?还算满意吧?”

    朱琏则向赵楷行了个福礼,也笑吟吟道:“叔叔果然是仁义之君怪不得先帝要立你为嗣君,你大哥儿实在是不知道此事,才僭越称帝的”

    赵楷笑道:“大哥儿所为算不得僭越而且朕所开之宋,和先帝所传之祚也不一样。朕乃是大宋的光武皇帝!”

    赵楷“重开大宋天”的立场一直没变过!

    在他看来,只有坚持“重开”,才能避免大宋再回到之前重文轻武的路线上去历史的惯性有时候是极大的!

    看看历史上的明朝就知道了,朱元璋留下的绝对不是一个重文轻武的国家。但是发展到后来,也还是入了重文轻武的坑本来是法效汉唐的,结果又入了宋朝的坑!

    赵楷接着又道:“既然朕是宋之光武,那么大哥儿就是玄汉之更始了。”

    听了赵楷的话,朱琏就算吃了定心丸了。她是熟读史书的,当然知道刘秀封了更始帝的三个儿子为侯,而且还为更始帝修了陵墓。另外还有个刘盆子在赤眉军失败后,也落到了刘秀手中。刘秀也没有弄死刘盆子,而是让他衣食无忧的过完了后半生。

    朱琏叹道:“叔叔真仁君也,可惜我夫君小肚鸡肠,必以小人之心度之,是绝不敢北归的,只怕要和南越武王一样,终老岭南了”

    其实赵桓是不可能终老岭南的,终老越南都很难,没准就要终老马六甲的“赵家坡”了不过这个话赵楷是不能和朱琏明说的。

    话说到这里,朱琏又伤心起来了,“看来妾身此生,再无与之相见之日了”

    说完这话,朱琏的眼泪就抽抽嗒嗒的下来了,看着特别让人心疼。赵楷本来也是铁石心肠,但是看见朱琏那么一哭,心肝也跟着疼了起来,忙安慰她道:“嫂嫂莫哭了,见不到大哥儿不要紧,还有朕呢,今后朕一定会好好照顾你的!”

    怎么个好好照顾?朱琏听了赵楷的话语,脸颊都有点红了,再偷眼打量赵楷,发现对方一脸的正经,俨然就是个正人君子啊

    想到这里,朱琏又吸了口气儿,对赵楷道:“官家不如早一些入金陵城吧金陵百姓早就望眼欲穿,等着迎官家的王师了。”

    赵楷点点头,“好的嫂嫂,咱们一起入金陵!”

 第461章 皇帝到达了忠于他的金陵城(求订阅求月票)

    大宋洪武九年八月初一,在金陵城东的江东门外,宽阔的官道两边,挤挤挨挨的都是人头攒动。

    此时此刻,在金陵新旧两座主城的中间还有西边的秦淮河西岸一带,也早就是民舍万家,街道纵横了。

    和北方那座总是让运河卡脖子的开封府相比,金陵城最大的优点就是水运交通实在实在太便利了!

    不仅挨着滚滚大江,而且还直接建在四通八达的秦淮水网之上——这江南水乡的河从来就不一“条”而是一“网”,交叉纵横,覆盖极广,既可以灌溉稻田,又能用于运输。在铁路出现之前,再没有比这种内河水运更低成本的交通方式了哪怕有了铁路,运输成本也不见得能低过用汽船拖拽的水运。即便在21世纪,长江依旧是一条黄金水道!

    金陵新旧两城以西的秦淮河中下游水系,因为河道既宽又深,水网非常密集,不仅可以用来灌溉和搞水运,还可以拿来带动水车,搁在中世纪的中国,利用好了那真是比黄金还珍贵啊!

    不过在赵桓南迁来到金陵之前,因为原来的江宁府城位于秦淮河中上游一带,所以那么好的水道就撂在那里没有得到开发。而当赵桓带着几十万丧了家的北人跑来以后,这片撂在长江边上的好地方立马就升腾起来了。

    先是秦淮河下游以东的金陵新城大工,一座可供数十万人居住的新城,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拔地而起了!

    而在金陵新城大工完成后,深受开封府高房价之害的南宋君臣们又很有远见的开始在秦淮河中下游的西岸囤地搞建设——当时还是“大魔王”的赵楷还在北方和金贼、伪宋大打出手,躲避战火和赵楷的难民一波波而来。

    没过多久,原先经常发大水的河道两岸都修起了坚固的堤坝,然后是码头、工坊、仓库、商铺、酒肆,一座座建筑依附着黄金一般的水道如魔法一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在那里了,又形成了一片占地不亚于金陵新城的宽阔的城区。

    不过南宋朝廷并没有用城墙将这片新开拓出来的城区圈起来,而是在秦淮河西面,被称为秦淮西河的河道的西面,竖起了一道木栅栏——木栅栏不是以河道为天然护城河修的,而是将河道整个圈了进去,因为河道两岸都是新兴的商业区和工场区,土地太值钱了!

    而到了洪武九年秋的时候,金陵新、旧两城加上秦淮河以西,这篇被称为“江东城”(位于长江以东)的新辟城区的人口,只怕已经远远超过了一百万,达到了接近一百五十万的地步!这个数字应该已经超过了开封府极盛时期的人口了。

    而更加让人感到激动的是,这座拥有一百几十万人口的都市的供应极为宽裕,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永远都不必为聚集在这里的一百几十万甚至更多的人口的衣食住行担心因为这座都市本身就位于江南鱼米之乡。

    一百多万市民的口中之食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