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贞观俗人 >

第109章

贞观俗人-第109章

小说: 贞观俗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琅却把重点放在玉箫的字上,字写的非常好看,只是这记账的手法有点复杂,秦琅觉得不是很简洁。

    “为夫教你一个更便捷好用的记账方法,再交你一些记账符号,教你一个算数工具。”

    秦琅让玉箫取来纸笔,然后把账本上的几笔账按照后世常用的记账法记录,一边是进账,一边是出账,有收有支,一目了然。

    尤其是他采用的还是表格式,并直接把阿拉伯数字用上了,这样原本那几笔账记了数页,而现在秦琅只用了一页就记得清清楚楚了,有收有支,收支平衡,来可追踪去可查。

    玉箫以前人称长安女校书,才艺了得,不但吹拉弹唱都会,就是这算账也功夫很好,秦琅把这些符号一教,她很快就推一反三的理解了。

    甚至不到半个时辰,简单的纸上算式也会用了。

    “这算式真好用,比起算筹好用的多。”

    此时的人,计算的时候,都习惯用到算筹,一个小袋子,里面装了一大把算筹,有长有短,通过摆弄这些长短棒来计算,不算复杂,但计算能力一般。

    秦琅的算式无疑是更清晰快捷。

    “等我回头再给你做个算盘,那有更复杂的珠算口诀,掌握之后,这加减乘除可就易如反掌了,甚至能够同时算两笔三笔数。”

    “三郎,这算数方面我只是一般,若是十三娘还在,她肯定学的更快,她现在齐国公府还好吗?”

    “今天见到她了,她现在那边做先生,教弟弟妹妹们开蒙,崔大娘子挺喜欢她的。”

    秦琅没有多谈郑十三娘的事,他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对玉箫道,“如今突厥人正在退却,很快关内就会重新安定。朝廷肯定马上就会下令让百姓返回乡里,你给大家登记一下,看看他们的家在哪里,若是已经可以回去的,我们给他们准备一份盘缠,结算下这些日子的工钱,再拿一些油茶和料包做为干粮,送大家回乡吧。”

    “那人都走了,我们这作坊呢?”

    秦琅笑笑,“作坊开也行不开也行,其实现在我们有了这成熟的技术,回头在城南找一二处宅子,再招些人手,重新开起作坊来也行的。”

    “三郎,之前我去亲仁坊请安的时候,大娘子有意无意的提起,说博陵崔家也想跟着一起做这油茶、料包的事,还说他们崔家地多粮多奴仆也多,若是我们愿意带他们一起做,这买卖就能百倍千倍的扩大规模,到时利润也能递增,还说他们只要三成利。”

    秦琅挺佩服那些世家豪门的,哪里看到点机会,便会如猫闻到了鱼腥一样挤过来。

    其实这油茶并不需要什么高深的技术,秦琅相信崔家看中的可能是秦家在军方的关系,若是秦琅把这油茶和料包的买卖做到军队,利用自家的关系地位,让秦家作坊向军队提供这些干粮,那里面的利润确实是非常惊人的。

    只是秦琅却从没有想过要这样做,他虽然也赞同了之前玉箫在东西市开的两家干粮铺子,但想的也只是多开发出一些炒面、料包的种类,做成一样精致的点心小吃,也算是点小买卖,能让玉箫开心一下。

    他从没有想过说,要把这商品打入军队,要向军队贩卖这种干粮,他早就已经开始向军队提供了数种炒面和料包试吃,若是军队看中哪种,他完全可以向兵部无条件的提供配方和生产加工方式。

    这种钱,没必要赚,也最好不要赚。

    崔家却想赚这钱,还想拉着秦家一起赚,他们想用秦家的关系,然后他们的粮食人手来合伙。

    “你就说可惜他们说晚了,我已经把这方子献给陛下,交给兵部了。”

    秦琼说要为秦琅辞去镇抚使的差事,结果他第二天真的就前往东宫求见皇帝。两个老伙计私下喝了一壶茶,聊了许久,皇帝难得抽出宝贵的时间陪着兄弟聊天。

    “陛下,如今突厥已经退去,陛下即位至今也快一个月了,尚还未册封皇后和太子,臣斗胆,请陛下早日册封后宫之主和储君。”

    李世民端着茶杯,笑道,“是啊,这一继位千头万绪,都没时间举行封后和册封太子的仪式,你提的很及时啊,我看明日九月初一,可给长孙皇后金册宝符。至于承乾,九月初九日,举行册封仪式吧。”

    “老伙计啊,说实在的,你现在就缩在家里,真不厚道啊,朕整天忙的四脚朝天,你却在家享清福呢。”皇帝向秦琼提出了一个请求,“承乾年幼,这孩子向来聪慧,朕十分喜欢,可太子为国之储君,不可懈怠。朕思来想去,想让你来当太子太傅。”

    太子太傅与太子太保、太子太师并称东宫三师,太子太师教,太子太傅教武,太子太保保其安全。

    这是从一品的职事官,专职教导太子,极为特殊,有时也做赠官加衔,或是宰相们的兼衔。

    而眼下李世民要授此职给秦琼,却明显是要秦琼真正的教导未来太子承乾,主要是负责教导武艺军事这块。

    毕竟论打,秦琼称的上是大唐一等一的猛将。

    “陛下,臣岂敢为太子师。”

    “你啊,别推辞,你在家里教子侄是教,顺带到东宫教下承乾。”

    “陛下,其实臣今天来,是有一个请求。”

    “你说。”

    “臣觉得三郎人太年轻,读书少,因此做出不少年少轻狂之举来,惹得朝堂非议,之前在河北就引得无数官员弹劾,是陛下爱护才未治罪。现如今突厥退却,朝中总算暂时安定,臣想让三郎辞去镇抚使差事,安心在家读几年书。”

    李世民听了发笑道,“三郎这本事还需要读书?朝中多少学富五车的大儒,也未必有三郎这本事啊。三郎虽读书少,可不学有术,难得的人才呢。镇抚司是在他手里一手组建起来的,立功不少。”

    “陛下,三郎年少,实不适合一直担任镇抚使。”秦琼请求。

    李世民愣住,然后皱眉深思起来。

    “你是嫌镇抚司这差事不好?对怀良前途有影响?影响声誉?”

    秦琼低头不语。

    “既然如此,那朕考虑一下。”他望向秦琼,“叔宝啊,你觉得朕该给三郎安排个什么差事较好?”

    “陛下,臣觉得应当让三郎先读几年书,也好沉淀沉淀,省的他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浮躁不安。”

    “好,朕会仔细考虑的。”

    次日。

    皇帝诏敕,册封长孙氏为皇后。

    九月初九日,皇帝正式册封嫡长子承乾为皇太子。

    诏封萧瑀为太子太师,封德彝为太子太保。

    随后,又降敕授封左卫大将军、齐国公、平章事秦琼太子太傅。

    诏封房玄龄为太子少师,杜如晦为太子少傅、李纲太子少保。

    以高士廉、宇士及、长孙无忌、陈叔达加太子宾客。

    诏授太子少保李纲任太子詹事兼崇贤馆学士。

    同日,中书舍人至平康坊翼国公府传旨。

    授翼国公秦琅兼崇贤馆学士。

 第155章 秦学士

    东宫。

    显德殿。

    皇帝李世民坐于御榻之上,八岁的承乾刚被加封为皇太子,今日就坐在李世民御案前。

    殿中监豆卢望站在殿下宣读诏令。

    东宫三师、三少,詹事府、左右春坊一众东宫官皆授与大臣。东宫三师为左仆射萧瑀、右仆射封伦,平章事秦琼。三少则是检校中书令房玄龄、兵部尚书杜如晦、和废太子建成的老师李纲。

    东宫三师三少,相当于皇帝的三师三公,这都是辅佐太子的官,另有太子宾客四人,全都是朝中宰相、参政。

    一员员重臣上前,跪接敕旨。

    每颁一道敕旨,太子承乾便要上前扶起一位老师,然后行拜礼。

    三师三少四宾,这十位太子之师,全是李世民的宰相参政重臣。

    接下来是詹事府和左右春坊,这相当于是朝中的三省六部。

    做过北周齐王参军,隋朝杨勇太子冼马,唐废太子建成太子詹事、太子少保的李纲,一位八十多岁的老臣,可谓是太子杀手,可李世民跟李渊一样,都认为李纲忠厚耿直,虽然辅佐的太子都被废被杀,可这不是他的责任。

    李世民左挑右选,最终还是选了这位老臣再次出任承乾的太子詹事兼崇贤馆学士,并加太子少保。

    左春坊左庶子,授给了于志宁和张玄素,右庶子授给了孔颍达和赵弘志,这四位都是饱学之士。

    紧接着是授予尉迟恭、程咬金等人东宫三寺十率府职。

    程咬金依然兼任太子左卫率之职。

    李靖被授太子左司御率,已改名李绩的并州行军总管李世绩授为太子左清道率,侯君集兼太子家令寺太子家令。

    “授李纲、秦琅崇贤馆学士!”

    随着这一声宣喝,秦琅扶着八十多岁的李纲,上前受封领旨。

    经过已经得旨的秦琼身边时,秦琅心里真的很无奈,自己都被李世民称过不学无术了,现在却成了崇贤馆学士。

    这崇贤馆学士不就是皇家东宫小学的校长吗?

    另一个校长李纲都八十多了,走路都颤颤微微的,还得人扶着,又身兼詹事、太子少保等职,他这个校长估计也管不了崇贤馆的事了。

    无奈啊。

    最不想跟承乾有太多牵扯,结果现在成了承乾的小学校长。

    写有敕旨的明黄敕书装在黑漆盒里,秦琅看着这漆拿无奈收下。

    “臣秦琅领旨。”

    “老臣李纲领旨!”

    八岁的承乾走到二人面前,先伸手把李纲扶起,然后到了他面前,居然还冲着他做了个鬼脸。

    今天这仪式,承乾觉得很繁琐冗长,满殿都是不认识的人,尤其是李纲于志宁等这些胡子很长的官儿,个个板着脸,他一点也不喜欢。

    唯有秦琅是个相熟的,平时也算聊过,还是他喜欢的人,这可是自己的妹夫,如今倒成自己的学校老师了。

    “秦学士请起!”

    秦琅无奈的苦笑,赶紧起来。

    一名又一名的东宫官员上前受封领旨,很快显德殿都站了一殿。

    李世民对八岁的承乾还真是很喜欢,一册封就给他配齐了东宫官属,三师三少四宾詹事府左右春坊三寺十率,连内宫的司闺、司则、司撰诸司也都一次性配齐。

    东宫的十率府,左右监门率和左右内率府不掌外府兵外,其余六率,每率都各配五府,实际就是三十个卫府,另外左右率还辖有亲勋翊内府各三府,实际上李世民给太子承乾划拔了三十六个军府。

    平均一个军府一千人,太子承乾拥有三万六千军队,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军权啊,不受南衙十二卫四府管辖的府兵,分布于关内近畿,轮番到东宫宿卫。

    秦琅甚至敢说,南北朝以来,李承乾的东宫官属军队配备是最齐全的了,完全就是一个小朝廷了。

    李世民看着满殿东宫官,却是十分喜悦自豪。

    那是他的太子,这些人是他给太子配的官属,将来,这些人里面会有许多成为承乾的肱骨之臣。

    秦琅却在暗暗思量,幸好现在承乾还年少,才八岁,待他成年,估计起码还有十年时间可以缓冲。

    李世民在殿上发表讲话,意思就是大家以后要好好辅佐教导太子云云。

    等好不容易这仪式结束了,秦琅陪着李世民送承乾去他的宫殿。

    因为太上皇李渊还占着太极宫,所以现在皇帝李世民屈居东宫,因此太子承乾,自然也就只能占据东宫一侧的偏殿了,承乾的东宫属官们自然也就只能在那里办公,好在承乾还年幼,没有嫔妃后宫,倒没多少不便。

    另一方面,东宫三师三少四宾、六率等都是朝中重臣兼职,所以实际上也就是偶尔过来给承乾上下课,检查下作业了,真正负责辅导承乾的,就还是李詹为首的一府二坊三寺诸官员们。

    因为承乾还刚开始读书,所以秦琅这个崇贤馆学士,便显得差事挺重要的。

    李世民指着东宫新建好的一处建筑道,“这是刚修缮扩建的崇贤馆,后殿负责藏书,前殿是太子与学生读书之处,中殿便是你这学士和其它老师们的办公之所。”

    对于这所新建的皇家小学,李世民极为看重,他亲自挑选了学生,递给秦琅一张名单,正式学生只有三十六个,全是宰相、王公嫡子,不是嫡子的庶出都没资格进来,若按这条件,秦琅这样的庶子是没资格来读书的,另外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年龄在七到十三岁的孩童。

    除了这三十名根正苗红的王公宰相高官子弟外,另外还挑选了一批学生,既有勋官将士子弟,也有中阶品官子弟,甚至还有少量的庶民子弟,这些人其实应当算是陪太子读书的,但不是侍读,因为侍读是个官职,太子身边也仅几个名额,如今分别授给了长孙无忌、秦琼、房玄龄、杜如晦几个重臣的子弟。

    仔细看过那几十个陪读的,其实也都是大有来头,其中免不得有山东五姓七家子,也有裴柳薛韦杜萧王等大士族子弟,另外也有一些豪酋子弟,如岭南冯盎的孙子,还有河西豪族子弟等,真正称为庶民子弟的还真没有,最次那也是功勋烈士子弟。

    再看了下李世民挑选的那张老师名单。

    李世民亲自挑了十八名老师,全是当时名士大儒了,只不过秦琅觉得李世民这样挑有些偏科严重,都是些经史子集的著名大家,可格物等方面就没有了。

    光教些儒家经典哪行啊,你不得教点数学、天、地理啥的?物理、化学呢?美术、体育、音乐呢?

    再看下课程表。

    十天一休沐,跟官员们是一样的,另外各种假期不少,只是没有寒暑假。

    虽说是新设,可这学校级别高。

    大唐此时有六学二馆,六学指的是隶属于国子监下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相当于是国子监大学的六个专科学院,然后二馆就是弘馆和崇贤馆了。

    学士是校长,下面的十八个先生是直学士。

    另外还有从九品下的校书二人,令史二人,典书二人,搨书手二人,书手十人,熟纸匠三人,装潢匠五人,笔匠三人。

    不但要教学生,还要负责掌管校理图书。

    秦琅实际是东宫皇家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