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贞观俗人 >

第450章

贞观俗人-第450章

小说: 贞观俗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进军西域,打通丝绸之路,威服西突厥,然后再调过头来收拾高句丽,谁让他趁着中原之乱,不但夺了汉辽东四郡,还偷摸的一直往辽西蚕食侵略?

 第647章 日出处天子致书日落处天子

    李世民现在只剩下了两个敌人,西突厥和高句丽,至于其它的,都不配做他的对手,也威胁不到他。

    西南夷也好,岭南俚僚也好,再南边点的占城蛮等,其实都不被他放在眼里,天高地远的,这些山蛮们根本不可能如草原上的游牧部族一样威胁到大唐。

    秦琅也不能说李世民的想法是错的,只能说就算是李世民,也要受限于时代。事实上,北方游牧部族确实威胁最大,哪怕是辽东的半农耕半渔的高句丽人,也威胁大的多。

    “东瀛使者犬上三田耜,苏我仓麻吕,物部连子,土师日向,药师惠日,拜见大唐天子!”

    李世民听了,笑问身边的宰相秦琅,“是那个当年隋朝时遣使来中原,上书称日出处天子致日没处天子,无恙乎的那个倭国吗?”

    “陛下博闻强记,此东瀛确实就是当年那个无礼者。当年倭王这话惹怒隋炀帝,被斥为蛮夷书无礼,不复闻。故此之后,大隋不再让东瀛遣使来朝。大唐立国以来,这是东瀛国第一次来使!”

    “时隔二十余年,再次来浮海东来,所为何来?”皇帝问。

    “名实朝贡,其实也为贸易而来,更想偷师学艺。”秦琅直言。

    “偷师学艺?”

    “我大唐不论是典章制度,还是化艺术,都是当今天下之最,东瀛小国,蜗居小岛,哪有什么章人物,因此便想来我中原偷师学艺,上到国家典章制度,下到字语言,诗词歌赋,圣人经典,乃至于是佛经道藏,器物技术,无不想偷学。”

    李世民对这番话倒有些意外,同时又觉得自豪,大唐强大啊,四夷都想来学,这是好事啊,正应当推广啊。

    “陛下,有些东西可以传授给蛮夷们,比如说这佛经道传啊,这诗词歌赋啊,都可以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但有些东西,是国之利器,不可轻示。上到国家制度典章律法,下到军工制造农业生产,这些切不可轻示,否则就是养狼虎为患。”

    李世民笑笑,心里倒觉得没这么严重,比如说建筑设计这些,能有什么隐患的,教给他们大唐的建筑建造技术,把大唐的宫殿房屋等样式传播到蛮夷,不也挺好?

    “这个犬上三田耜姓犬上?名字这么奇怪?”

    “回陛下,倭人姓氏与华夏有些类似,其实倭国与我中原早有交流,早在秦汉之时就已经开始有往来交流了,所以他们取名也基本上跟我们相似。”

    “倭国以前实行的是八色姓制度,包括真人、朝臣、宿弥、忌寸、道师,臣、连、稻等。以前四姓最贵重。”

    “贵族官僚有姓氏名字,而普通倭人则只有名没有姓氏,比如这几个使者,苏我仓麻吕,姓苏我,这是倭国有名的臣姓,比如苏我之外,还有春日、平群、葛城、巨势等姓,都是大官贵族。”

    “而物部连子,来自物部家族,物部出自连姓,物部本意是造工具的,那个姓土师的使臣,他这个姓本意是挖坟的,还有中臣、忌部就是掌管祭祀的。”

    说白了,真人、朝臣等八姓,其实有些类似于中国上古八姓如姬姜妫嬴姚妊等。

    八大上古姓,又分出了许多姓。

    所谓苏我氏等臣姓,有些类似于公孙啊公叔啊这些姓,而物部啊土师啊,则类似于司徒啊司空啊这些姓,公孙公叔这些姓,来源于国公的孙子或是叔父,另立门户后另起的姓,便以身份为姓。

    而司徒司空这些原本都是官职,于是以官职为姓,这样的情况很多。

    倭人也走的这条路子。

    至于后来倭人的什么松下、犬养、井田等等姓,自然就是越说越远了。

    李世民听说那个使土师的使者,祖上居然是倭国里原来挖坟的,不由的觉得很晦气,一个挖坟的跑来当什么使节。

    “倭国使团来了多少人?”李世民皱眉问。

    “回陛下,倭国使国在扬州港登岸,登记人员一共二百余人,乘船两艘。使团官员是正使、副使、判官和录事。使团成员约半数是舵师、水手,不有阴阳师、医师、画像、乐师、通译、史生、主神、卜部,以及造舶都匠、船师、船匠、木工、铸工、锻工、玉工等各行工匠,另外还有随船的留学僧侣、留学生,还有部份担任护卫的射手。”

    “这一行人登陆扬州后,搭乘运河船一路来到长安,政事堂暂时只允许了使团官员进入长安,其余人等,都暂时由鸿胪寺安排在长乐坡的蕃馆里居住,未得允许不得离开。”

    李世民先前还不太相信说倭人是来偷师学艺的,可听秦琅这般报菜名一样的说出倭人使团中的那大批的工匠后,也不由的信了。

    来朝贡进献,居然还带史官,甚至连阴阳师都带来了,更别说弄来这么多各行各业的工匠。

    “倭人提出什么要求吗?”

    “他们希望能够派留学僧、留学生留在长安,学习佛经,和大唐先进的典章制度律法,以及章礼乐服饰建筑等等,还希望大唐能够传授他们先进的造船、建筑、耕种、造纸、印书、开矿、冶炼、铸钱等技术。”秦琅笑着说道。

    李世民一听,马上不高兴了,“倭人也太贪得无厌也!”

    “这些倭人,他们带了什么贡品前来?”

    “银和铜,还有一些金子,另有美女二人。金银铜大约能值百八十贯吧,此外还有一些鱼干和兽皮。”秦琅笑道,李世民脸都黑了。

    “果真是无礼也,这些倭人便交给你来处理。”李世民气恼的道,若不是看在今天是正旦大朝会,一定要叫侍卫把这些不懂礼的倭人给叉出去。想了想,皇帝又道,“这些倭人虽然无礼,可毕竟是远道而来,海上风高浪急也不容易,稍加教训就是了。”

    “臣遵旨!”秦琅奉命。

    “教训归教训,该给的回赐还得要有。”

    “臣明白。”

    别看这倭使抠索的只送了这么点东西,可实际上那几个使臣却都个个还有许多金银在身上呢,都是要来长安采购夹带回去的私货的。

    不过秦琅也不在意他们的那点钱,他看中的是倭国这个很大的海上贸易出口市场,倭国虽说是个岛,可却盛产白银和铜,这两项原料偏偏是极值钱和大唐稀缺的。倭国本身生产技术落后,所以大唐的船、丝绸、糖、酒、药材甚至是书籍等,对倭人都是有极大吸引力的。

    只要能打开这个市场,可是前景巨大。

 第648章 倭奴

    长安城中,四方馆内。

    几名矮小的倭国使者坐在火炕上直叹气,虽然这外面寒冬飘飞里面温暖如春确实惬意,可一想到自己在那辉煌万分的太极宫大朝会上被大唐天子如此冷遇,便不免灰心叹气。

    今日四方来贺的蕃邦酋长,外国使节等多达一千多支,不论是西域的波斯国还是拂菻国,又或是法兰克国,又或者是他们熟练的高句丽、新罗、百济等,都受到了大唐隆重接待,得到皇帝的厚赏封赐。

    就连那什么南蛮二谢这样的小酋长,也得得到封赏。

    可偏偏他们东瀛使者,不畏辛苦浮海西渡而来,结果却受尽冷遇。

    “中原皇帝莫不是因为当年圣德太子致书之事记恨在心”犬上三田耜紧皱着眉头问。

    副使苏我仓麻吕认为这根本不可能,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而且当时中原是杨氏隋朝当政,如今却是李氏唐朝了。

    当时是推古女皇在位,由圣德太子和苏我仓麻吕的叔父大臣苏我马子执政。

    圣德太子是用明天皇的儿子,用明天皇和推古女皇都是苏我坚盐媛所生,苏我马子则是苏我坚盐媛的兄长。

    故此在推古女皇时代,圣德太子摄政,而苏我马子执政,政权相对稳定,推古女皇一直在位了三十六年,直到一年前七十多岁时病逝,这个时候圣德太子和苏我马子其实都已经早几年先后去世了。

    推古女皇刚去世一年,东瀛就赶紧派使者来中原,恢复了相隔了几十年的派使朝见,也是有原因的。

    “我听说大唐开国皇帝是当初圣德太子致书那位天子的表兄。”物部副使道。

    “若是如此,那我们此次岂不是白来?”犬上望向苏我仓麻吕,虽然他是正使,可实际上此次使团,却是以仓麻吕为主,皆因仓麻吕正是苏我马子的侄子。

    虽然苏我马子早几年就病逝,但苏我氏如今由马子的儿子虾夷当家,并且在去年推古女皇病逝后,拥立了新天皇舒明天皇。

    当时有传闻说推古天皇病逝前,曾召圣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王遗言传位,然而苏我虾夷继承苏我马子后,早就权倾朝野。他更想立田村皇子继位,觉得田村皇子比山背大兄王好控制。

    群臣意见不一,苏氏虾夷派儿子威胁山背大兄王主动放弃,苏我仓麻吕对这种行为有些不满,而虾夷的叔父却坚持要拥山背大兄王继位,愤怒的苏我虾夷直接派兵杀了叔父,再无人敢反对,最终田村皇子继位,是为舒明天皇。

    因为之前反对过虾夷,因此苏我仓麻侣这次被授为遣唐副使,虽说是略做惩戒,可他毕竟是苏我家族的,前来大唐,还是奉有苏我虾夷的使命,想要与中原大唐结交,更重要的是,想要与大唐展开贸易往来。

    推古天皇在位三十六年,东瀛安稳,发展迅速,尤其是圣德太子主导的改革下,使的东瀛实力大涨。

    推行改革,推行冠位十二阶,订立十七条宪法,并尊崇佛教,加强皇权朝廷,限制贵族豪强。

    对外,东瀛继续控制朝鲜半岛任那一些地方,并以此为大本营,联合百济,进攻新罗。在数次战争中,攻下新罗五城,迫新罗国求和,并利用新罗百济战争,成为了百济的盟友,让百济朝贡,并派王子入倭为质。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东瀛有些膨胀。

    当年圣德太子派使者到隋朝,写信说日出处天子致信日落处天子,无恙乎,还说听闻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故遣使朝拜,兼沙门数十人来学佛法等。

    杨广对海西菩萨天子的称呼倒还接受,毕竟他确实崇佛,可倭王自称日出处天子,却说他是日落处天子,他就觉得不好了,一来日落处天子听着不太吉利,二来倭王有何资格跟他并称天子?

    杨广还特意派人询问倭国风俗,官员回奏称倭王以天为兄,以日为弟,天未明时出听政,日出便停理务,云委为弟。

    本来就很不高兴的杨广一听,倭王居然这么狂,以天为兄以日为弟,马上训斥其此太无义理。

    要知道中原皇帝号称天子,那就是天的儿子,你倭王却说天是兄长,那岂不是占杨广便宜,自认为是中原天子叔父了?

    从另一边讲,天子天子,君权神授,这是皇权统治的根基法理,现在倭人也跑出来讲天是兄长,这岂不是要乱?

    虽然第二年倭人又派来使者,这次还带来了推古女皇的信,称隋朝为海西有大隋,礼义之国。而自称为我夷人,僻在海隅,不闻礼义。说派来使者,学习海西大隋等等,绝不再提什么日出天子之类的,这才让杨广舒服了些,也派出了使者回访日本,前去宣旨册封。

    推古女皇和圣德太子遣使入隋,其实并不是因为要什么册封,因为他们一开始派使者来朝时,对双方的关系定位就是对等的。

    他们来使,主要也是因为当时朝鲜半岛的局势危机,杨广继位后,有意征讨辽东高句丽,而倭国早在没有史料留传只有传说的上古时期,就有神功皇后征讨三韩的传说。这个三韩,指的就是半岛上的土著辰韩马韩弁韩。

    到了隋朝时,半岛上此时已经变成了高句丽和百济与新罗三国并立的局面,百济和高句丽其实都是从辽东南下的扶余人建立的。

    只有新罗国才是当年的三韩之后。

    在隋朝准备攻打辽东的时候,倭国此时也还在岛上有自己的势力,他们占据了任那国,只是倭国虽说早就万世一系,一统诸岛,可实际上也一直是动荡不安,在苏我氏和物部氏还在为崇拂抑佛相争,并最后因为拥立新天皇而全面内战的时候,原本与百济结盟对抗高句丽的新罗,却突然跟高句丽结盟,安稳了北边后,胆气十足的出兵突袭任那,并开始陆续吞食诸城邦国。

    任那是倭人在半岛上立足的要地,失去任那,倭国就有被赶出半岛的可能。而倭国数百年来就一直有向北夺取半岛的野心,哪能甘心放弃。

    于是倭国想要发动反击,但又担心中原隋朝,这才派使者前来,目的还是想试探大隋的态度,想要跟大隋结盟,毕竟新罗与高句丽结盟,而大隋却要准备讨伐高句丽,敌人的敌人,自然是朋友。

    虽然倭国的思路没错,可惜他们没明白中原王朝一直以天朝自居,就算面对强大的突厥时,也都没放弃过这种观念。

    倭人来结盟,本是好事,但对于杨广来说,倭国只是小小岛夷蕃国,哪有资格跟大隋天子并称,那是僭越。

    后来推古天皇第二次来使,使者变狡猾了,他们把天皇的称呼改成了多利思比孤,其实还是天皇的音译称呼而已,只是欺骗隋朝的。

    结果杨广还真以为天皇已经臣服,于是国书称为倭王,或是多利思比孤王。

    后来杨广三征高句丽,倭国也乘机发兵渡海,进攻新罗,连夺新罗数城,迫使新罗王求和。

    而这一次苏我虾夷派堂弟苏我仓麻吕过来,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试探大唐对朝鲜半岛的态度,因为新罗国已经向大唐入贡请封。大唐武德五年,新罗就遣使入贡,请求册封。大唐武德七年,皇帝派使者入新罗,册封新罗真平王为柱国,乐浪郡王,新罗王。

    同时还册封了高句丽王和百济王,唯独没理会岛夷东瀛。

    在武德九年,李世民继位之初,新罗和百济上书告发高句丽南侵,李世民派使者朱子奢前往海东三国调停,高句丽被迫允诺与新罗修好。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先例在,苏我虾夷虽然已经在倭国各地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