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贞观俗人 >

第719章

贞观俗人-第719章

小说: 贞观俗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不是承乾这几年自己作死,又有多少人会转投他李泰?

    “最近太子被禁足东宫,只有秦琅得旨可以自由出入,秦琅现在是实际主持东宫事务,太子跟秦琅关系依然紧张吗?”李泰问。

    “据说太子从青海回洛阳这一路上,没跟秦琅说过一句话,而回到洛阳后,太子也依然没跟秦琅说过一句话,秦琅如今每天早午各到东宫一趟,但每次秦琅拜见,他都不理会,关系十分僵硬。”

    李泰听了终于忍不住笑了,旋即收起笑容。

    “给孤送个帖子给秦琅,就邀他到魏王池一会。”

    魏王池是洛阳一景,风光很好。

    在洛阳城,洛河上有天津桥,南接定鼎门大街,定鼎门大街东侧、洛阳大堤之南,从西向东的里坊是尚善坊、旌善坊,此两坊与洛阳大堤之间,有一个湖泊,是当年隋朝大业年间营建东都洛阳城时取土修城形成的。

    秦琅重建洛阳,不但没有把这个湖填了,反而还加以整修,让这个湖成了洛阳的城市中心花园,整个湖泊占地三百亩,修的极为漂亮,本意是供洛阳百姓们游玩之处。

    李世民迁都洛阳,把尚善、旌善二坊之东的惠训坊、道术坊一起赐给了李泰,并二坊之地营建魏王府,还让李泰做河南尹,相州都督,节制七州军事。

    那片三百亩的湖泊,于是成了李泰的私家后花园,被人称为魏王池,甚至北面那条堤也被称为魏王堤。

    在洛阳城郊,皇帝还赐给了更大的一片地给李泰,专门给李泰养猪之用,李泰在那片地方放牧了三千头猪

    魏王池就在李泰魏王府的后边,魏王府所在的道术坊二坊,其中道术坊在隋朝时叫道术坊,入唐后改叫惠训坊,叫道士术的原因是当年杨广多忌恶,五行、占候、卜筮、医药者皆追集东都,置此坊,遣使检察,不许出入,于是称为道术坊。

    当时洛阳汇聚了各种各样的工匠,甚至是三教九流,总共是置十二坊于洛水南以处之,道术坊是其中一坊。

    “将孤编撰的括地志,给秦琅送一套过去。”

 第1030章 功高莫过于拥立

    东都洛阳。

    这座隋朝杨广派杨素全力营建,又毁于隋末战火,然后在贞观年间由秦琅全面重建的都城,豪华大气。

    自重建以来,无数公卿贵族在洛阳开馆列第,多达千余家。

    而且与长安公卿贵族豪宅不同的是,洛阳的权贵豪宅大多有或大或小的园林,不过由于洛阳城中里坊限制,城内园林的规模有限,大多修的小而精。权贵们另在郊区的山林名胜之地修建山庄、别业。

    秦琅做为天子佳婿,圣人宠臣,在东都也有赐第,宅子面积很大,占地百余亩,秦琅便也将其修成了一座园林。与长安平康坊的卫国公府有很大不同,最大特色就是注重园和林,使之居之可乐。

    他的这座洛阳园林,称为樱桃岛,闻名而知义,秦琅把自家百亩大宅建成了一座有湖有岛的乐园,绿水环绕,宅园遍布樱桃树和太湖石。

    而秦琅还买下了洛阳龙门西南伊川涧谷中的一处别业地块,修建了自己城外的庄园,因此处平地上有山泉涌出,于是命名平泉山庄。

    在平泉山庄所在的沟涧中,周边还分布着秦琼、程咬金、马周、牛进达、苏定方、李绩、李靖、许敬宗、贾务本、李大亮等诸多高官勋贵们的别墅。

    不过秦琅的樱桃岛和平泉山庄都修的非常好,但秦琅却没什么机会居住赏玩,这次回洛阳也是临时受召回来,妾侍儿女们都还在广州。

    他一人居住在一个偌大的樱桃岛上,其实倒是觉得有些空虚无聊了,所以大多数时间,秦琅其实住在位于洛阳履道坊的另一处别院里。

    这个宅子更小一些,宅子面积仅十亩,其中五亩建了园林景观,还有一汪荷塘池水,栽了一千竿竹子,故此号称竹园。

    虽然只有十亩地,可有堂有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池中有紫菱、白莲,园中有太湖石,有竹,一个人住着倒是更舒适些。

    这次回洛阳,他便是住在履道坊的竹园,隔壁就是马周家,就隔着一堵墙,两人有时晚上还能在月下小酌两杯。

    李泰为表示诚意,特意选了魏王府参军事杜温去给秦琅送贴。

    魏王府参军事只是个正八品下的官职,而且王府官一般是比朝廷官职要虚些的。但是杜温来头不小,他爹是魏王府长史,同时还是朝廷新任的工部尚书杜楚客,他的伯父便是已逝宰相杜如晦,叔祖杜淹也是已逝的贞观宰相。

    而杜温的姐夫也是宰相,那便是马周,他姐姐杜淑当初正是在秦琅的做媒下,嫁给马周为续弦。

    所以虽然杜温年纪不大,也没有跟堂兄杜荷一样成为皇帝女婿,也不如另一个从兄杜构那般能够直接起家尚舍奉御,袭爵莱国公爵位,然后贞观五年去莱州镀金围剿海贼时,结果还被针梁鱼嘴把左脚筋给戳断了,成了京师笑柄,可人家出身好,爹是已逝开国功勋宰相,自己是嫡长子,就算围剿海贼结果被鱼嘴弄断了脚筋,皇帝不但没怪罪,还升他做了慈州刺史以做补偿。

    但杜温毕竟也是名门子弟,他爹杜楚客这几年仕途也顺畅,先是蒲州刺史,做了两任政绩突出,接着被皇帝选为魏王府长史,然后现在又升任工部尚书。

    爹是魏王党,儿子自然也入魏王府,参军事职虽小,但杜温却也是魏王的心腹。

    他亲自来送贴,也是因为杜家跟秦家关系较好。

    杜温拿着请帖骑着大马一路来到上林坊,上林本是汉魏时洛阳宫苑名,在汉魏洛阳城西,在隋唐洛阳城东。

    位于洛阳城的东北部,南临洛河,临河还有一片沙滩,名为金沙滩,而对岸还有两片沙滩,通利坊边有玉沙滩,慈惠坊边有银沙滩。

    西北边隔着一坊街便是洛阳三市的北市。

    上林坊中还有皇家园林,这里本就是汉魏的上林苑旧地,故此在这坊里居住的基本上都是宰相王公。

    杜温骑着马出了位于洛阳皇城东南的魏王府,先沿洛水南岸大街东行,在慈惠坊边的沙滩过洛水浮桥到对岸,再往上林坊而来。

    进了上林坊,这里遍是王公宰相府第,飞阁重檐,十分森严气派,他主动的下了马,牵马而行。

    在这里已经骑不了马了,因为几乎家家门前都施行马。

    大唐五品以上官称通贵,三品以上称亲贵。

    三品以上官可门内列戟,门前施行马。

    这行马,有些类似是个拒马一样的东西,摆在府门前街上两侧,提醒行人下马缓行。

    当然,若是有高功大勋的重臣,甚至门两侧还有专门敕建的石牌楼。

    杜温一路过来,家家大宅的乌头门前都立着行马,谁家也不敢轻易得罪,便一路牵马而来。

    等到了秦琅的卫国公府前,更有连续几道牌楼立于路边,两面各有三道石牌楼。

    牌楼下还立着涮朱膝的行马。

    甚至还有秦家的家丁着青衣持棒立在牌楼下。

    杜温很客气的说明来意,家丁帮他搬开行马放行。

    经过三道牌楼,六道行马,才来到了洛阳卫国公府前,乌头大宅门,宅门深深,门内列着两排戟。

    两边各八支门戟,一共十六支。

    这是人臣最高规格的门戟数量,只有一品官才能门列十六支门戟。

    没有一品官职,就算是亲王、嗣王、郡王、上柱国等也不能列十六戟,他们若是能带职事二品,才能与各大都督府大都督、大都护、京兆、河南府牧,以及光禄大夫以上、镇军大将军以上阶者一样门列十四戟。

    大唐很重官职,许多待遇规格都是跟着官职走的,光有勋、爵都不行,必须带有相应的职事才行。

    门戟的最高规格是二十戟,宫殿门、庙社门各二十戟,东宫门列十八戟。

    秦琅府第门列十六戟,不是因为他是国公,国公还不够格列十六戟,而是因为秦琅本品为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职事中最高的也是一品的司空。

    如果没这两个一品阶职,就算以他双料大都督职,加宣抚经略使职,再加上检校中书令相职,其实也只能门列十四戟。

    杜温家便只有十戟,他爹虽是工部尚书可也仅是职事三品,并没有上柱国、柱国之勋,也不是上护军带职事二品。他爹能列十戟,还是有一个上护军的勋,否则若仅是三品尚书,都没资格列戟。

    一个门戟,能把满朝的国公们又分出个三五九等来,同样是国公,可有的是世封国公,有的只是实封国公,有的仅是虚封国公,更又有带一品职事者,带二品职事者,带三品职事者,还有加上柱国的,加柱国的,加上护军的。

    反正看下各家门内列的戟数量就知道他们的档次了。

    秦琅府第外有牌楼、有行马,门内有十六门戟,乌头门上的匾额都是御笔亲题的卫国公府,这可必须得是实封国公且带三品以上职事者方能加府字的,一般国公家只能写某某宅某某第,府字是没资格写的。

    杜温站在大门前看了会秦琅这府第的气派,很是羡慕,然后握着请柬绕到一侧边门去投信了。

    如卫国公府这种顶级勋贵家的大门,除非是皇帝驾到,或是圣旨降临,否则是不会开大门迎接的。

    杜温在边门把请帖拿出来,门丁甚至都没让他直接进去,而是让他在那里稍等,他拿着请帖进去报告管事。

    坐在待客的门房茶室里喝着味道很不错的茶,杜温暗暗羡慕,想杜家那也是开国勋戚,甚至一门两宰相,杜家更是关陇六大姓之一,号称京城韦杜去天五尺的顶级世家,可居然还比不上秦琅的气派。

    想想历城秦家以前只是个小士族如何能跟杜家比?可人家秦家就是风头无俩,不管是山东五姓七家,还是关陇六姓,那都是被他压下一头的。

    秦家以军功获勋,父子皆出将入相,说来其实军功固然很重要,但更关键的还是当年秦琼爷俩站的队好,跟着圣人立下从龙靖乱之功,这才有了今天。

    而他杜家虽然也有从龙之功,还出了两个宰相,但两宰相都死的早,这对杜家是很不利的,现在杜家也只他父亲一个工部尚书,加上杜家女婿马周这个专典机密的中书侍郎。

    杜温暗暗的想道,杜家要想再起崛起,重新成为朝中一流的权势贵族,光靠着前人留下的功绩是不够的,必须还得再立新功,一般的新功也不行。

    必须得是从龙之功,拥立之功。

    父亲看中魏王泰,觉得魏王聪慧,必能取代承乾为太子,这是杜家在赌博,也是杜家想重回顶级贵族之列的唯一途径了。

    当年秦琅父子与他们一起拥立秦王做上皇位,如今不知道秦琅是否愿意与杜家再次一起拥立魏王,再重复一次当年之事呢?

    看着这气派森严的卫国公府,杜温突然有些没底气。

    “杜公子,抱歉,我们阿郎今日不在樱桃岛。”

    “请问卫公在何处?”杜温起身。

    管事犹豫了一下,最后看了看那封魏王李泰亲笔写的名贴,魏王的字真是极好,一笔草书那是造诣极高,“我家阿郎最近都没在上林坊的樱桃岛这边居住,温公子可以去履道坊的竹园看看,或许在那边。”

    杜温没料到碰了个空,但还是面带微笑,“谢了,我自去竹园拜访!”

    他拿回请帖出门牵了马而去。

    管事看着他走远,招来一个家丁,“去竹园禀报阿郎,就说杜尚书家的公子要去拜访,拿了魏王的名贴。”

    “何必告诉他阿郎在竹园?”

    “这温公子毕竟是马相公的妻弟嘛。”管事笑笑。

 第1031章 太子还有救吗

    秦琅看着摆在面前的请帖。

    帖子很精美、雅致,不愧是出自魏王李泰府上,用料讲究,款式也经典,更难得的这上面的字都是李泰亲笔所写,那一笔草书真是极漂亮,这绝对已经是大家水平了。

    初唐之时,书法家众多,如名传千古的楷书大家欧阳洵、虞世南、褚遂良等都是当今朝中大臣,就连李世民也是一位书法大家,不仅兵带的好,箭射的妙,这书法也是一绝。

    李世民而且还是位疯狂的王羲之的粉丝,在南北朝之时,天下士人最推崇的还不是王羲之的字,而是其父亲王献之,后来梁武帝萧衍更加推崇王羲之的书法,是他把当时的书学位次由王献之王羲之钟繇改变为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的排序。

    而到了唐代,李世民做为王羲之的超级数丝,疯狂迷恋王羲之的书法,到处搜集王羲之的真迹,甚至把他搜集珍藏的三千副王羲之的真迹拿出来,让当时最有名的书法大家们,集王羲之的字拼凑成一块千字碑,上面三千个字,全都是临摹的王羲之作品的字,且没有一个重复的字。

    不仅三千字都是王羲之作品上的字,且还得保证这块千字碑的整体水平不能呆板等,可谓是费尽了当今一众书法大家的心血,集百名书法大家,耗时十年方才完工。

    最后字碑藏于皇宫,拓本珍藏于秘书监、崇馆、国子监等,还出了雕版印刷,时你称为千金碑。

    李世民的影响下,大唐书法界甚至都受很大影响。

    皇家的皇子、公主们也因此多从小练习书法,且造诣很高,李世民的飞白,李泰的草书,承乾的楷字,甚至几位公主们也都擅飞白。

    据说李泰的字很值钱,外面行情,普通的书法作品,一字起码值一千钱,随便一副作品,都是几百贯钱,这可不仅因为他是皇子,而是他的作品确实很好,而且李泰画画水平也很高,毕竟娶了当今最有名的书画世家阎氏女,丈人可没少指点,得了不少阎氏真传。

    “三郎的字可比魏王的值钱!”

    马周在一边笑道,秦琅的字也很值钱,甚至被时人称为书法大家,不过秦琅书法有名,还是在于世人称他开创了秦体、瘦金两大字体,说他是开宗立派的大家。

    其实这完全就是占了穿越者的便宜,书法这东西,开创字体当然不容易,那得是到了很高的水准之后,才可能真正创新。秦琅以前虽然打小学书法,其实水平只能说一般吧,但毕竟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