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汉明 >

第362章

汉明-第362章

小说: 汉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听,这价码开的,一百两,按眼下衙役一月一两二钱的俸禄,都得干三十年。

 第八百十六章 黄驼子出狱

    刘二根呵呵大笑起来,左右一顾,道:“兄弟们,听听,五百两,咱们要真能得五百两,啥事都能干不是?”

    边上几个衙役陪笑道:“二根哥说得对,要真有五百两,就算造反也值得。”

    郑有德一听有门,喜道:“兄弟们放心,本官言则有信,只要你们送本官到码头,库房里的银子,你们自取!”

    刘二根突然就变了脸,“我说兄弟们哪,咱是想赚银子,可若真照了这老狗的话做了,怕是有命赚没命花啊。郑有德,你莫以为咱兄弟便是见钱眼开之人,咱兄弟可都是本地人,家中父母妻儿都在,你若是贪个脏、枉个法,咱兄弟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谁让咱是小的呢,可你不该反叛啊……也罢,你的银子咱赚不到了,不过将你拿下,王爷的银子咱还是赚得到的,那银子拿着,夜里睡得踏实……兄弟们,将这老狗拿下,找王爷领赏银去!”

    “好!”衙役们一起哄笑起来。

    郑有德一见不妙,转身拔腿就逃。

    刘二根一声大喝,带着几人飞扑上去,将郑有德一把按倒在地。

    ……。

    蒋全义带着李小柱刚过仪门,就与刘二根他们撞个正着。

    “刘二根,人抓住了吗?”

    “见过蒋大人……郑有德拿住了,哝……就在后面。”

    刘二根身后的衙役将郑有德推搡出来。

    郑有德一见蒋全义,两腿发软,跪倒在地,哀呼道:“蒋大人,饶命啊……!”

    蒋全义心里大松一口气,郑有德捏在手里,那就等于这场叛乱到此结束了。

    自己这份首功,怕是三只手指撮田螺,十拿九稳了。

    想到高兴处,蒋全义围着郑有德转了两圈,嘿嘿笑道:“好你个郑有德,之前某想见黄驼子兄弟一面,你推三阻四,今日落在某手里了吧?”

    “是,是。下官糊涂,郑大人大人不计小人过……。”

    “黄驼子人呢?”

    “就在牢里。”

    蒋全义招呼李小柱道:“去,把人给放出来。”

    李小柱带人去了。

    蒋全义指着郑有德道:“你这狗贼,连王爷都敢加害,这胆子还真大啊?”

    郑有德吓得混身发抖,“下官一时糊涂,蒋大人……饶命……。”

    蒋全义厌恶地啐了一口道:“呸……也罢,给你次将功赎罪的机会,你先令码头停止装运,叛军缴械投降,然后随我去西城,令那些顽抗的守军投降,迎王爷入城,到时我在王爷面前替你美言两句。”

    郑有德泣道:“下官……下官做不到啊。”

    蒋全义大眼一瞪,喝斥道:“郑有德,别敬酒不吃吃罚酒,你以为凭那些守军就能挡住王爷大军?王爷仁慈,只是不想见百姓受池鱼之灾,若是等明日金山卫赶到,这些宵小就如土鸡瓦狗般,立马灰飞烟灭。”

    郑有德是真哭了,他涕泪交流道,“蒋大人,下官都生死一线了,是杀是剐就在大人一念之间,怎么可能还敢与王爷、大人对抗……实在是,不管西城守兵还是码头的那些护院,他们都不听下官的……下官是真无能为力啊。”

    蒋全义闻言大寒,急问道:“那这些护院听谁的?”

    郑有德泣道:“他们只听陈大人……啊不,陈洪范和孙正强的。”

    “陈洪范和孙正强是谁?”蒋全义一时没有会意过来,“不就是城里商贾吗?”

    蒋全义是完全没有预料到秀水竟然藏着清廷细作,更没想到,所谓的护院会是渗透进来和清兵。

    “陈洪范和孙正强是清廷派来的细作。”

    蒋全义一听混身汗毛直立,他抬脚朝郑有德当胸一踹,怒骂道:“你还真敢降清?”

    郑有德原本跪着的身体,被蒋全义全力一脚,踹得飞出二、三尺远,嘴里发出“噢……”地一声惨叫,昏厥了过去。

    蒋全义根本不理郑有德死活,厉声大喊道:“集结!备战!”

    百名府兵闻声纷纷围拢过来。

    蒋全义大喊着,发出一连串的命令道:“弓弩手上墙……余者收集石块、木头封住官衙大门……。”

    府兵奉令而动,场面一团混乱。

    此时,李小柱带着被囚在牢中的黄驼子过来。

    黄驼子一见蒋全义,急呼上前道:“蒋大人……。”

    蒋全义脸色一缓,围着黄驼子转了一圈,然后用力拍拍黄驼子的肩膀道:“还行,倒是没受委屈。”

    这话指得是黄驼子没有受刑。

    黄驼子热泪盈眶道:“我在牢里好着呢……这狗官不但没折腾我,还每日酒肉款待。”

    蒋全义一愣,道:“这是为何?”

    黄驼子嘿嘿道:“卑职不是一怒之下杀了郑荣和潘氏吗?原本确实想将郑家一门杀绝,只是杀完郑荣和潘氏之后,惊动了郑家护院……我想着家中还有坡儿,也就转身逃了。天亮后,我来衙门自首,之后,这狗官来狱中找我,说只要我认下杀了郑家满门,就会照顾坡儿直到成年。我才知道,郑家被灭了门……想着反正自己横竖都是个死,能为坡儿留线生机,也就答应了……。”

    蒋全义听完大怒,“你个不知死的混球,你可知道,就因你这事,逼得我去找王爷说项?”

    黄驼子一下跪在蒋全义面前,“呯呯”嗑了两头,然后抬头道:“我黄驼子若是不死,绝不忘大人救命之恩!”

    蒋全义“啪”地甩手一记重重地耳光,他指着黄驼子气得直发抖,“你……你……你可知道,为着你这事,王爷和按察使亲来秀水调查案情,差点就被这狗贼给害了?好嘛……你这混帐倒是在牢里有吃有喝……!”

    黄驼子听得愣了,浑然不知道脸上的疼痛,“蒋大人,王爷……为我的案子来秀水了?”

    蒋全义怒哼道:“王爷、按察使还有马知府,此时都在城外呢!你可知道,这狗官竟勾结清廷细作,城中竟藏有数百清兵,这事王爷直到现在还不知情……你说,这事实情若是被王爷知晓,你……你就想着怎么死去吧!”

    黄驼子一听蹦了起来,朝着昏厥的郑有德冲去,使劲踢了两脚之后,大喝道:“某杀了你这狗贼!”从边上李小柱的手上抢过佩刀,直向郑有德胸口捅去。

 第八百十七章 案情原委(一)

    蒋全义迅速赶上几步,抬脚冲黄驼子的屁股蹬了一脚,直将黄驼子踹了嘴啃泥,“发什么疯?”

    黄驼子不敢顶撞蒋全义,起身愤愤不平地道:“这狗官诳骗我,差点害了王爷和大人们,剐了他也不为过。”

    “此时杀他,便宜他了,我还有话要问。”蒋全义沉着脸道,“来人,泼醒他。”

    这样的隆冬,半夜里被一桶水浇了个通彻,只要还不是死人,反应可想而知。

    郑有德发疯般地惊叫着从地上窜起,又被衙役们按在了地上。

    蒋全义上前,有意无意地一脚踩在了郑有德撑地的手上。

    郑有德再次嘶声狂叫起来。

    蒋全义道:“说说吧,此案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又怎么和陈洪范、孙正强勾结上的?”

    郑有德惊惶地左右乱瞅

    黄驼子上前一步,指着郑有德骂道:“狗贼,某以为你不过是想假我的名义谋取郑荣家财产,这才答应你揽下郑家灭门案,不想你饱藏祸心,竟与敌勾结,差点加了王爷和大人们……还不老实回答蒋大人问话,若敢不说实话,某一刀一刀活剐了你!”

    郑有德见黄驼子在场,知道啥也瞒不过去了,于是一五一十、从头至尾地将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个透。

    四年前,吴争光复杭州、嘉兴、松江三府,因朝廷当时还在绍兴府,在没有适合官员的情况下,大都是留用了之前的官员。

    但因为吴争非常不待见这批留用官员,在之后大将军府成立后,基本断绝了这些留用官员的升迁之路。

    也就是说,做得好,原职干到死,做得不好,滚蛋,贪脏枉法,那就下狱。

    郑有德就是这么个留用官员。

    在清军南下前,他是明朝县令,明朝亡,他是清朝的县令,吴争收复嘉兴后,他又成了庆泰朝,后来是义兴朝的秀水县令。

    郑有德家家底还是盈实的,在知道自己再也无法升迁时,郑有德原本想辞官回籍。

    可这时,正好吴争在应天府与洪承畴谈判,期间一时“失手”,打废了陈洪范,当时因陈洪范伤势严重,不得不就近救治,这就留在了江南。

    也正是陈洪满了伤势需几个月静养,不仅是吴争,连义兴朝也渐渐忘记了此人。

    由此,在陈洪范伤势好了之后,便悄悄地奉洪承畴的命令来到了秀水。

    为什么独独选秀水呢?

    因为郑有德曾经是洪承畴门下学生。

    当然这门下学生,不是指真在洪承畴家里就读,而是指中举前,郑有德投贴自荐,欲拜入洪承畴门下,只要洪承畴点头,就成了弟子。

    这本就是自科举以来渐渐盛行的弊端。

    大臣监一次考,就有无数门生,就象郑森(郑成功)是钱谦益的弟子一样。

    陈洪范找上郑有德后,就在郑有德的庇护下,隐姓改名,在秀水落了籍,以经商为生。

    慢慢地开始串连秀水本地商人,然后形成了一个商人团体,郑荣就是这些本地商人之一。

    这商人团体,以向北方运送官府禁榷物资以牟取暴利,加上有清廷暗中支持和大开方便之门,在短短两年内,势力迅速壮大。

    财力更是雪地打滚般地膨胀,期间对秀水周边县衙及府治官员,更是大手笔、不计得失地进行贿赂。

    也正是如此,府衙和周边县衙对秀水商人招募护商队的规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其野蛮生长、壮大。

    可他们哪知道,这些招募来的护院,没一个人是江南籍人,皆来自北方清廷的汉八旗。

    本来,区区一县,自然成不了什么气候,但京杭运河途经秀水,成了它的天然优势。

    就算两朝交战,商人互贸也没有太大影响,双方心里都明白,断绝商贸是把双刃剑,南方需要北方的煤炭、矿石等物资,北方需要南方的粮食、茶叶和从西洋贩运来的货物,所以双方几乎是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忽略商人互贸。

    这就造成了运河南下北上,只要运河上各个关卡打通,检查几乎形同虚设。

    无数的物资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往来江北和江南,变成白花花的银子。

    郑有德说到这,嘴唇开始发紫,冻的。

    他颤抖着恳求蒋全义给他床被子,蒋全义同意了。

    裹上被子之后,郑有德暖和了一些,继续往下说。

    陈洪范等人实力的壮大,间接导致了郑有德对秀水县治权的失控。

    但郑有德并不介意,反正是没了升迁之路,能多赚些银两,也能抚慰一下自己失落的心。

    况且在郑有德看来,这事不算太大,就算事发,也有嘉兴知府马士英顶着,这些年孝敬了不少银子了。

    所以,郑有德默认了陈洪范等人对秀水县衙的越殂代疱,平日里他就象个傀儡,甚至于连衙门三班都掌握在陈洪范等人的手里。

    可在不久前,清廷突然令陈洪范向南边番商购买火器。

    向番商购买火器不难,特别是向占据东番(台弯)的荷兰人购买,有银子就行。

    其实从天启年间,东番(台弯)已经不在明朝掌控之中。

    而是被荷兰人,也就是那个臭名远扬的东印度公司侵占了。

    天启二年时,荷兰人甚至攻占了澎湖。

    天启四年,明军经过八个月激战,才收复澎湖,将荷兰人击退,但荷兰人始终占据着东番(台弯)。

    同时,荷兰东印度公司还占领了原本是葡萄牙占领的马六甲海峡。

    也就是说,基本上西欧的远洋贸易,都是东印度公司把持着。

    陈洪范有钱,购买火器不难,难是难在北运。

    火器和粮食、茶叶等禁榷不同,它是被明令禁止的货物。

    这就造成了原本运河关卡已经打点通的官员,坐地起价,勒索更多的过路费。

    饶是陈洪范财大气粗,也随不了这种勒索。

    于是,他只好将分批次从荷兰人那购买得到的火器,囤积在秀水,这样,一次启运,就只要付一次“过路费”,以此来减少成本。

    可问题是,马士英已经觉察到了。

 第八百十八章 案情原委(二)

    ps:感谢书友“江山输尽”投的月票。

    马士英数次派人来秀水察探,甚至亲自来秀水暗访,引起了陈洪范的警觉。

    陈洪范不得不改变计划,决定先将囤积了一半的火器北运。

    可就在这个时候,郑荣因“分脏不均”与陈洪范等人起了争执,声称要向马士英告发。

    陈洪范决定除掉郑荣。

    说来也巧,正好黄驼子回乡,见家中惨遭变故,奋起杀人。

    于是,在黄驼子报官之时,陈洪范等人就已经决定趁机下手,也就是补刀。

    因为杀郑荣对他们而言,最轻易不过了,郑家的护院,本就是他们的人。

    黄驼子杀了郑荣和潘氏,逃在郑府后,根本没有心思再回头查看,其实黄驼子只要一回头,或者站住聆听一下,就会听到后面隐隐传来的惨叫声。

    而黄驼子天亮时的主动投案,更是契合了陈洪范等人的心意,有道是饿时见馒头,来得正是时候。

    陈洪范让郑有德进牢里说项,以照抚黄驼子儿子生活为代价,诱黄驼子认下灭郑荣满门之罪。

    如此一来,这案子就天衣无缝了。

    可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黄驼子不是普通百姓,他是军人,而且有一个肯为士兵拼命的上司蒋全义。

    蒋全义听说黄驼子犯事,就来了秀水,因要见黄驼子被拒,与郑有德大闹了一场。

    争执时还甩下话,说要向大将军府陈情。

    这下陈洪范就急了,令护院密切监视进秀水城的每一个异乡人,同时开始将货物悄悄装船,但因为毕竟码头人多眼杂,陈洪范无法做到一手遮天,只能在夜深人静时装船,加上人手不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