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汉明 >

第368章

汉明-第368章

小说: 汉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天色渐渐亮起,老张头事先准备打一场歼灭战,生生变成了一场僵持。

    僵持成啥样呢,这么说吧,四兄弟扯着喉咙大声在喊:“大哥,我这边拿他们没辙,你那边咋样?”

    “大哥,清兵太难打,咱好几个弟兄死伤,咋办啊?”

    听听,这就没辙了。

    而且,有不少人还在偷偷地往后退,这正常,江湖人打群架,可不就是打顺风仗嘛,一见势头不妙,就溜之大吉。

    见这帮子乌合之众不经事,清兵已经在跃跃欲试,向外试探着突。

    还是老张头有尿性,一见情况不对,在那大吼道:“各位兄弟,且看我老张头怎么杀贼。”

    他对身边人喝道:“随我一起冲,看这些狗贼能砍杀咱几个!”

    一说完,暴喝一声,还真拎着一根臂粗的木棍往前冲去了。

    他身边几些弟兄傻眼了,忙不迭地后退,这咋冲?还没冲先被你木棍拎死了。

    不过这些人算是老张头的拥趸,他们也只是慢了两步,还是遵照老张头的命令冲上去的。

    话说老张头确实有力气,他这一拎,还真砸翻了两个清兵。

    可这一砸翻,老张头木棍的势头也就尽了,随即清兵就对着老张头出刀。

    老张头棍势已尽,慌乱之下,左手放开木棍向上一挡。

    “嚓”地一声,刀锋直接斩断了老张头的左小臂。

    后面冲上来的人这时总算反应及时,将老张头生生拖后两步,才让老张头死里逃生,避开了第二刀。

    速度太快,直到这时,老张头才觉得疼痛,嘶声狂吼起来。

    但也确实因为老张头这拼死一攻,清兵慌乱了。

    被随之冲上前去的民众一顿辟里拍拉的死揍,眼看没人能活了。

    这一幕落在老张头那四兄弟眼中,那就是一颗火星,瞬间点燃了他们的怒火。

    于是一个个学着老张头的样,率身边人向清兵发起了进攻。

    一场惨剧上演。

 第八百三十章 吴争及时赶到

    他们终究只是平民,哪怕是混江湖的平民。

    老张头之所以能成功,不完全是因为他勇猛,而是他这边的清兵只剩八个了,被他一通子乱棍一抡,还恰好砸翻了两个,防御圈的空缺一时难以垫补,随即被民众一涌而上,这才被攻破、歼灭。

    可那边三处不一样啊。

    每处二十清兵,还未有大量损伤。

    民众大呼着向前冲,被清兵以团队配合迅速瓦解,随之而来的就是有组织地反击。

    许多民众甚至连手上的家伙什都没有抡一下,就被砍中,倒在血泊里。

    老二、老三没有老张头那么好运,被清兵一次合击,就砍中了脖颈,鲜血喷涌,眼见是不能活了。

    老四和老五是合在一处的,相互照护,倒没有受伤。

    这样的惨象,让攻势为之一顿,老二、老三那边的民众开始恐惧,他们在后退,而清兵在向前逼进。

    老张头拉倒地喊叫着,让他那边的人手前去支援,可码头不小,赶过去也未必真能顶得住。

    眼看前一场屠戮就要发生,这时,陈洪范和孙正强赶到了。

    二位主将及时赶到,自然是好事,令码头清兵精神、士气为之一振,他们准备一鼓作气,杀尽这码头上的乱民。

    可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陈洪范策马越过,口中大喊,“撤……撤,本官命令,全撤!”

    得,这下清兵愣了。

    眼看着陈洪范、孙正强策马至一艘大船边,弃马登船。

    清兵在一愕之间,纷纷移动起来。

    而此时,民众已经失去了对抗、阻拦的勇气,特别是老二、老三那边的民众,还不由自主地给清兵让出一条道来,清兵连绕都不用绕了。

    这幕景象看在老张头眼中,他肺都快气炸了。

    “老四、老五,你两个狗曰的……你们的二哥、三哥还在地上躺着呢!要是让这伙狗贼逃了,你们再不是我老张头的兄弟!”

    于是,老四、老五突然暴起,领着身边人挡住了他们那边的清兵。

    这个时候,清兵已经没有了战意,两个主将都登船了,万一船一开,他们就成了弃子了。

    所以,几乎每个清兵都是散开的,他们向左右奔逃,再无配合的可能。

    可这一逃,就是死路,再强悍的一个人,面对十几根砸来的扁担、木棍,也只能是个怂人。

    就这么一功夫,老四、老五这边的清兵倒下了一半,另外一些被民众们跟撵兔子般地追赶。

    榜样的力量确实很大。

    老四、老五这边出师告捷,老二、老三那边的民众心里有了些底气。

    一些胆大些的人就试探着“嚯……嚯嚯”从着清兵嚷,这是种试探。

    清兵没有反应,他们急着赶路。

    于是,就有了更多的民众参与到这种打落水狗的行列。

    码头乱了,三股人如同转圈般地在码头这个区域里你追我赶起来。

    天色全亮开了,当吴争率百人赶到码头时,其实所部士兵都很累。

    从坍塌处入城,赶了二十里至县衙,冲杀了一阵之后,再马不停蹄赶二十里至码头。

    可吴争在看到码头这副景象之后,依旧下达了进攻命令。

    但吴争的进攻命令并不针对码头那些清兵,而是直指那几条已经装满货的大船。

    这些船随时可以启航,能抢下一条是一条。

    吴争率军到来,让清兵们更加惊慌,他们逃得更欢实,奈何这时的民众,摆明了要落井下石了,但凡有几个逃得不想逃了的清兵,回身刚摆出拼杀的姿势,就被无数的扁担、木棍砸得头破血流。

    而陈洪范一见吴争带兵追来,就跺着脚地大喝,“开船……快开船,他x的本官命令开船……。”

    看到船未动,陈洪范才发觉身边除了孙正强,没有任何传令兵。

    他只得一撩袍子,往船头去。

    可刚一迈步,他就听到“呛啷”一声,还来不及回头,就被一把钢刀架住了脖颈。

    陈洪范全身汗毛倒竖,他不敢回头,只是道:“孙大人,你这是要做什么?”

    孙正强慢慢地移动身体,来到陈洪范面前,“陈大人,我们跑不了了。”

    陈洪范跺脚道:“此时开船,还来得及啊!”

    孙正强摇摇头道:“来不及了,陈大人不该上大船,大船装满了货物,速度慢,明军只要几条快船,就能在半个时辰截住。若是方才陈大人直接找条快船,或许还能逃得出去。”

    陈洪范一愣,他确实失算了,正如孙正强说的,应该找条快船。

    可陈洪范心里毕竟还是想带走一些货的,这至少能让他的罪责能小一些,聊胜于无嘛。

    陈洪范怒道:“看来你是早就有了这心思……。”

    孙正强道:“没错,在县衙门前那场战斗时,我已经有了这心思。陈大人,我不象你,我没作什么恶事,仅仅是降清,只要拿了你,应该能保命。”

    看着孙正强没有表情的脸,陈洪范几乎要哭出来了,“孙大人,咱可是多年的交情了,你不能这样做啊?”

    孙正强冷冷道:“交情?当年出使北方,若不是陈大人密信与多尔衮勾通,我岂会被俘降清?虽说我确实是怕死,可若没有你,我也不会主动降清……今日拿住陈大人,换我一条活路,也算是你我两不相欠吧!”

    陈洪范一听这话,知道孙正强是打定了主意,要拿自己换活路了,一时心中恐惧,两腿一软,瘫倒在地。

    孙正强反倒被吓了一跳,连忙收刀,他还不想杀死陈洪范,因为他知道,一个活着的陈洪范,才能真正换他一条命。

    可饶是如此,刀刃依旧割破了陈洪范的皮肤,血液顺着脖颈流入衣裳里,可陈洪范已经恐惧、麻木,没有丝毫反应了。

    此时码头上,清兵已经无暇顾及,吴争率部直驱如入无人之境。

    直到顺利突破,看到船甲板上仅有二人,吴争这才下令,分出大部分府兵,去支援码头上民众,而他自己仅带十人登船。

    登上船的那一刻,孙正强将手中刀一丢,“扑通”一声跪在甲板上。

 第八百三十一章 活秦桧被生擒

    孙正强拜伏道:“罪臣孙正强擒获清廷太仆寺少卿陈洪范,献于王爷!”

    吴争是被孙正强的话惊到了,惊得不是孙正强乞降,而是那个背对着自己,瘫坐在甲板上的那堆“烂泥”,竟是陈洪范。

    陈洪范?老熟人啊!

    吴争一愕之后,迅速走上前去。

    围着陈洪范转了一圈,没错,就是这厮。

    吴争用脚尖挑了挑陈洪范的下巴,确认是陈洪范没错,“来人,将这活秦桧拿下!”

    上来四府兵,两个迅速将陈洪范按压之后,再拎着他的后脑勺的发辫,将他的头拽起,另两个将刀左右交叉,架于陈洪范脖颈。

    吴争笑道:“没想到吧,陈洪范,本王与你又见面了。有道是,不是冤家不聚头,你想想,这次本王该怎么拾掇你?”

    陈洪范脸色苍白,两腿簌簌发抖,惊惧地看着吴争。

    吴争的手刚伸出,陈洪范就急叫起来,“别打我……别打我……。”

    吴争哑然失笑,“看来你在清廷混得也不舒坦啊?多尔衮仅用区区一个四品太仆寺少卿就将你打发了?”

    陈洪范哭了,涕泪交流,他抽噎道:“罪臣知错了,罪臣愿意反正……。”

    吴争轻轻叹息道:“虽说在弘光朝时,你也不招人待见,可终究是一个正经的太子太傅……好好的人不做,偏要做活秦桧,让本王奈何?”

    就算是傻子都明白,但凡位越高者,遇到这种情况暴怒还好,一旦平静,结局可想而知。

    陈洪范急得拼命挣扎道:“王爷……王爷……,容我把话说完,罪臣有无数清廷机密禀报王爷……只求王爷能饶我一命。”

    吴争哂然,轻挑眉毛道:“哦?”

    不想,边上趴伏的孙正强突然开口道:“罪臣禀告王爷,陈洪范所知之事,罪臣都知道,罪臣愿意毫无保留地向王爷全都吐露出来。”

    吴争哈哈大笑,手一摊对陈洪范戏谑道:“瞧瞧……瞧瞧……本王对你也爱莫能助啊。”

    陈洪范冲着孙正强大骂道:“狗贼,枉我视汝为友……你就如此想要置我于死地乎?”

    孙正强抬头反诘道:“呸……与你为友,不如与畜生为友,来得更安全。陈洪范,今日若换作是你先起意动手,做得定会比我更绝,你这等卖国、卖友之徒,某羞于汝为伍!”

    陈洪范突然意识到,孙正强走了这一步,断不会容自己活下来。

    这换作是自己,也会这么作。

    可陈洪范确实不想死,他不再理会孙正强,嘶哑着嗓音,对吴争道:“王爷……王爷容我说完,我还有孙正强不知道的事,可以说与王爷听。”

    这下孙正强诧异了。

    吴争呵呵笑道:“哦?说来听听。”

    陈洪范立马腆着脸道:“还请王爷许诺,饶罪臣一条狗命。”

    吴争仰头打了个哈哈道:“本王都不知道你要说得是什么事,如何来判定值不值得换你活命?”

    陈洪范是真不知死活,他道:“我知道清廷摄政王多尔衮和太后之间的密事。”

    吴争愕然,这厮是真不知羞耻啊。

    竟想拿着这等男女私事来作为活命的筹码。

    吴争突然脸色一寒,喝道:“多尔衮与布木布泰的私情,对本王来说毫无兴趣……本王此时感兴趣的,是该怎么发落你……来人,将他严加看管!”

    “王爷饶命……罪臣还有许多秘事……。”

    吴争朝码头上望了一眼,战局已经非常明显,随着八十多府兵生力军的加入战场,清兵已经被有效地集中起来,控制在一处,歼灭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于是走到孙正强面前,沉声喝道:“抬起头来。”

    孙正强依言战战兢兢地抬头,可目光却不敢正对吴争。

    吴争打量了一眼道:“你与陈洪范为何会出现在秀水?”

    “罪臣与陈洪范奉清廷之命,来南边购置火器。”

    吴争皱眉道:“鞑子也想组建火器军?”

    “是。清廷已经筹建三千九百火枪新军,这才命罪臣和陈洪范前来购置火器……对了,之前清廷从海路已经购置过一批,不想在陈钱山一带水域遭遇海盗,船带货尽数被劫,清廷无奈之下,才传令让我二人由陆路购置,再从运河转运北上。”

    吴争心里一动,这么说来,王得仁还真干了几笔大买卖了?

    不过脸上不动声色,继续问道:“你们经陆路购置了多少火器?”

    “回王爷话,共计火枪五千五百杆,大小火炮七十八门……王爷,此时这些火器除了用于东、西城门之外,皆囤在码头,罪臣可以引王爷前去查验。”

    “不必了。”吴争微微皱起眉来,“这么大数量的火器,你们又是从何购得?”

    孙正强见吴争皱眉,唯恐吴争突然变脸,心惊胆颤地答道,“是太常寺少卿汤若望联络的南边红番(葡萄牙人)购置的,因怕被海盗海路劫掠,由番商以战船将火器运至乍浦,再由我们派人经平湖运至秀水,本是分批从运河北运的,可陈洪范想省些沿途打点银子,就……。”

    汤若望?吴争有些震惊。

    这名字对于吴争而言,非常熟悉。

    汤若望是罗马教会的传教士,说起来,与卫匡国是“同门”,只是国籍不同,卫匡国是意大利人,而汤若望是德国人。

    崇祯七年,汤若望协助徐光启、李天经编成《崇祯历书》一百三十七卷。又受命以西法督造战炮,整理出大炮冶铸、制造、保管、运输、演放以及火药配制、炮弹制造等原理和技术,由焦勗整理成《火攻挈要》和《火攻秘要》。

    崇祯九年,汤若望奉旨设厂铸炮,两年中铸造大炮数十门。

    想着鞑子可以从南边轻易购置如此巨量的火器,还差点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北运,吴争心里冒出一股子邪火。

    看了一眼孙正强道:“本王可以赦免你,但你须得把从乍浦接手火器后,沿途所有与火器转运有关之人,一一列出名单……能做到吗?”

    孙正强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