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汉明 >

第408章

汉明-第408章

小说: 汉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赶来的宋安道:“我倒是认为清军可能就这么点兵力,之前几仗,清军损兵折将,照道理,从清廷使团回去到今日,短短一月之间,要聚集起十八万大军不易。我认为,十八万可能是清军故意夸大的数目。”

    鲁之域摇摇头道:“不对,据我所知,年前清廷敬谨郡王尼堪所部已经班师,他是随豪格征讨西南张献忠部的,其部虽然数目不明,但既然是凯旋班师,那就有可能主力还在。加上清廷在顺府本就有驻京八旗,调动一部分也是可能的。”

    吴争思忖道:“能不能这么去想,如果清军确实要攻靖江,那么它就不可能是十八万,也就是是虚报。可如果清军主攻目标不是靖江,那么又为何要在泰州、通州两地驻囤五、六万大军呢?”

    被吴争这么一引导,宋安突然一个激零,“那就是牵制,如果清军在泰州、通州两地驻囤五、六万大军是牵制,那么就会有更多的兵力,进攻别的目标,而这目标一定是比靖江更重要的。”

    吴争闻听大惊,这话有道理啊。

    如果真象宋安的,用五、六万大军来牵制自己,那么清军真正的主攻目标方向,兵力就会更多,十八万大军,就不会是虚报,而是真实的。

 第九百二十一章 扑朔迷离

    想到此处,吴争霍地起身。

    他来回踱步,好几圈之后,思忖道:“不对,十八万数字应该不会错,沈致远也不可能会欺骗我……可问题出在哪呢?是假情报?沈致远被蒙骗了?他有那么傻吗?”

    宋安冲口而出道:“或许情报半真半假,譬如说大军人数是真,但目标是假,正因为半真半假,故沈致远才上了当。”

    这话让吴争豁然开朗,对,这很有可能。

    “好!咱们就按这个思路去猜想,清军主力究竟在何处?多尔衮究竟想干什么?”

    宋安思忖道:“其实不难猜,清军以五、六万人作诱饵,那么比靖江更重要的目标只有两个,一是应天府,二是新城。可要攻新城,通州就是主攻方向,清军在泰州有四、五万,反而通州仅一万人,所以,这不太可能,剩下的就只有应天府。”

    吴争思忖道:“可这也不太说得通啊,廖仲平所部调至常州是我建议朝廷的,用来防备万一。调动的也只有一万多人,京城除了原来三万京卫,还有新征的八万新军,加上皇帝自己近万御林军,这兵力尚有近十二万大军,清军能在短时间攻克应天府?要知道,一旦证实清军主攻方向是应天府,只要两天,廖仲平所部就可返回京城,最多三天,我部人马也可增援……多尔衮何来如此迷之自信?”

    这话说得没错。

    应天府是曾经的京城,城池防御很强。

    不用说城中有足够的防御兵力,就算折扣一半,只有六万守军,十二万清军也无法在两天内攻破,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吴争道:“况且,兴国公王之仁的水师尚在,虽说之前折损一半,朝廷因没钱只补充了士兵,没有补充战船、火炮,可有这一半的战船,也能对清军进行阻击,至少能延缓清军登陆南岸。”

    将领们都沉默起来。

    如果这些理由成立,那么之前清军的主攻方向不是靖江的假设就会被推翻,问题又会回到原先的纠结中去,那就是清军究竟有没有十八万。

    吴争确实头痛得厉害。

    这时,一直不吭气的池二憨突然开口,“反正换了我是多尔衮,既然下决心报复,就不可能装样子。”

    吴争一愣,“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池二憨闷声道:“打不过,也要咬死对方。何况多尔衮有十八万大军。”

    “你坚信多尔衮此次真集结了十八万人马?”

    “嗯!”

    吴争怔怔地看着池二憨,不得不说,池二憨的话坚定了吴争内心的猜测。

    没错,吴争此时心里确实侧重于信清军主攻目标是应天府,只是因为无法解释清军怎么可能两天内进攻得手,所以才有了些对心中猜测的动摇。

    可此时难得开口的池二憨,靠着他的本能,做出的陈述,让吴争不得不重视起来。

    这是种战场直觉,与战术、战略能力无关。

    这就象一个没读过书,不懂兵法的老粗,照样能带兵打胜仗成为一代名将一样,直觉和本能,是成为名将不可缺少的前提,否则,就是赵括。

    直觉和本能绝不是空洞和虚渺,这需要天生野兽般的敏锐和久经战场的积累,缺一不可。

    池二憨的话,虽然糙,但这代表着他从一个旁观者的感应和视角。

    吴争不由得重视起来。

    “就按清军主攻方向是应天府设想,诸位觉得,清军会以何种方式,保证在两天内攻破应天府?”

    吴争为这场战前军事会议定了性。

    明日就是战役开启之日,没有时间了。

    既然设定了目标,将领就顺着这方向去想了。

    “既然十八万大军属实,那除了泰州、通州六万人,足够让清军从西、北两面同时对应天府发起进攻,如此,应天府将承受十二万大军两个方向的同时进攻,由此来缩短攻破应天府的时间。”

    “江浦……一定是江浦。”

    “散布谣言,八万新兵可能就会失去战意。”

    “如果城中有内应,时间能缩短。”

    “火炮,大量火炮抵近射击。”

    “对,从江浦上岸最近也最便利。”

    ……一阵七嘴八舌的分析和假设,让吴争惊悚起来。

    本来不可能的事,被这么一说,变得似乎越来越真实。

    真实得就象已经发生一样。

    吴争霍地站起,看着地图的他,沉声道:“如果是这样,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这问题一抛出,一片静默。

    调动三处大军,至少得两、三天功夫。

    人员还快点,火炮怎么办?

    关键是,靖江还在遭受泰州五万清军的牵制,还有通州一万清军。

    能调动吗?

    一旦调动,对岸清军假戏真做怎么办?

    本来北伐军就兵力不足,三万人依靠长江天堑来对抗清军渡江。

    没有人敢开口,就算心中有想法,也不敢开口。

    因为这后果太大了。

    如果调兵救援应天府,江阴至杨舍兵力一空,对岸清军随即渡江南攻,那苏州、松江、嘉兴一路势如破竹,直至杭州府。

    仅靠陈胜的八千沥海卫?

    吴争明白将领们为什么不肯开口,他也不能逼人开口不是?

    吴争自己也在权衡利弊,多尔衮这手,确实太狠了。

    攻其必救不说,还带着声东击西,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这是阳谋。

    保应天府,那苏州、松江、嘉兴一路势如破竹,直至杭州府就会被泰州、通州六万清军如入无人之境。

    保住江阴,那么京城应天府就会丢失。

    吴争怎么选择都是不对,怎么选择都将成为义兴朝势力衰微的开端。

    这个时候,吴争怪自己太轻敌了,太小看多尔衮了。

    可,还有用吗?

    金山卫副指挥使吴易道:“生死存亡之际,我等不是圣贤,只能先保住我军不被重创,以图将来。”

    鲁之域点头认同道:“都保已经不可能,只能取一舍一,只要沥海卫顶住苏州府,严州卫防止从江浦登陆的清军南下,然后王爷招安的忠贞营能震慑住福建清军北上,我军就能守住苏州以南……还请王爷决断。”

 第九百二十二章 蒋全义是个狠人

    宋安看了吴争一眼道:“吴、鲁二位将军所言在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但不管王爷做何决定,我宋安绝无二话,听王爷的。”

    吴争扫了一眼诸将,见没人说话了,于是一咬牙正待做决定。

    此时池二憨闷声道:“依我看,我军如今的装备、实力远胜于清军,清军号称十八万,可真正有战力的无非是那些满蒙旗兵罢了,有多少?一万?二万?最多三、四万吧!他们攻咱们必救,我们何不反攻他们必救?无非是最后拼个你死我活罢了,怕他们作甚?”

    这话一出,不仅是将领惊愕了,吴争也顿时精神一振。

    太对了,他打他的,我打我的,你攻我应天府,我灭了你对岸六万清军,占你扬州府。

    扬州府一失,清廷就得担心山东得失了。

    如果再让吴淞水师配合到大沽轰他x的几炮,清廷怕是要震动了。

    吴争哈哈大笑起来,拍着池二憨的后脑勺夸道:“你小子,还真没看出来,关键时候有急智啊……所以说嘛,我让你读书还是有好处的,瞧,这几个月的军校没白上吧?”

    池二憨嘿嘿笑道:“是,是,少爷的话向来都对。”

    吴争更乐,对宋安道:“听听,听听,咱家池二憨也懂得溜须拍马了。”

    ……。

    “本王令!”吴争做出决定。

    诸将齐齐立起。

    “令,金山卫由吴淞水师掩护,渡江攻通州,须在明日日落之前,击溃通州清军,向如皋挺进,对泰州清军形成合围。”

    “令,杭州卫由舟山水师掩护,渡江占领石庄,然后迅速北上,进逼泰州。”

    “令,蒋全义部,立即渡江占领泰兴,固守待援,等至杭州卫占领黄桥镇后,配合杭州卫两面夹击泰州城。”

    “令,舟山水师在完成掩护杭州卫之后,迅速西进至丹徒水域,配合兴国公水师阻击仪真清军渡江。”

    “令,吴淞水师完成掩护金山卫之后,出海北上,对大沽进行炮击。”

    “令沥海卫立即北上,接管苏州府防务,并派有力之一部,进驻常熟,以防万一。”

    “令严州卫北上至宁国府,防止从江浦渡江之清军南下。”

    ……同时,吴争派人急往应天府,建议夏完淳的建阳卫驻囤大胜关,对江浦渡江之清军进行阻击。

    ……。

    这是局部战略设想。

    至少吴争现在,并不认为,这是一场真正的北伐。

    充其量是围魏救赵。

    但吴争看好这设想的前景,池二憨说得没错,真正有战力的八旗军,没有多少人,多尔衮更不可能把精锐部署在佯攻、牵制北伐军的泰兴、通州方向。

    那么,在自己对面的清军,就算有六万之众,也是纸老虎,一场迅猛的突击战,足以击溃这些原本应该是自己的降清明军或者汉人武装。

    只有打疼了多尔衮,打疼了清廷,清军才会主动收缩,由此来缓解应天府的压力,其实这方法,在之前镇江、丹徒防御战时,吴争也用过,异曲同工罢了。

    六月初一子时刚过。

    靖江蒋全义部先头三千人组成的突击队,以六十多艘船只,向北岸发起了突击。

    半个时辰之后,先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荡平了沿江数百封锁江岸的清兵,在丑时初,向泰兴方向挺进。

    寅时初,天色还是漆黑一片,金山卫、杭州卫同时渡江,近千条大小船只,密密麻麻地布满在江面上,甚至连临时征集的百姓家中门板、床板都用来拖在船只后面运送物资器械了。

    但经过训练的两卫士兵忙而不乱,他们有条不紊地按序列登船,在黑夜中,搭着前头士兵的肩膀行军,甚至可以说连咳嗽声都没有。

    寅时三刻,先头部队登岸,在对沿岸小股清军实施击溃和驱逐之后,随即分成数队,向五里方圆实行警戒,以掩护后续大队人马登陆。

    从泰兴至通州,三个方向,在三个多时辰里,有近二万大军顺利登上对岸。

    然后形成三个箭头,向北挺进。

    ……。

    卯时初,清军在多尔衮的部署下,按预定时辰,以三个方向,向南发起了进攻。

    泰州清军攻泰兴。

    仪真方向、江浦方向,有数千条船只出现在岸边。

    这是一场双方都认为是奇袭的战役。

    而主攻目标,也恰恰是对方战前无法预料的方向。

    吴争以为沈致远传来的情报是正确的,从而错误地部署了兵力。

    而多尔衮以为吴争已经上当,却不想吴争在临战前一天多的时间里发现了不对劲,从而改变了战术,迅速由被动防御,转变成主动进攻。

    这完全是一场不对称的战役,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看谁最后坚持不下去。

    ……。

    蒋全义是个狠人。

    他原本不是狠人,但在之前仪真这样一场惨绝人寰的防御战之后,再佛性的人,恐怕也会变成狠人。

    这狠,发自内心,刻骨铭心。

    他被吴争安排在军校学习了半年,此时因战争突然暴发,被临时调回靖江指挥他的部队,他的部队还没有完成换装,唯一已经装备的就是手雷和地雷。

    这两种东西训练使用所需要的时间,远比火枪训练更短。

    说难听点,就算是个目不识丁的,也能在两、三天内学会使用,当然,精通就不可能了,而战场上也不需要精通,会使用就足够了。

    从江岸至泰兴,和泰州于泰兴,距离要近一倍以上。

    也就是说,在蒋全义所部占领泰兴时,泰州南下的清军先头部队,才走了一半的路。

    经过惨烈战场的将领,胆子确实比普通人大。

    此时蒋全义手中仅三千人,后续部队还在路上。

    按吴争的命令,蒋全义应该在泰兴城部署防御,固守待援,以等后续部队到达,配合杭州卫袭击泰州清军。

    配合,这就是主次,打胜了,首功是杭州卫。

    当然,蒋全义也明白这不是吴争厚此薄彼,而是无论从装备、训练还是兵力满编程度,杭州卫都无胜于己部,杭州卫担任主攻,并无不妥。

 第九百二十三章 三千人打五万大军的伏击

    ps:感谢书友“缘醒”投的月票。

    可蒋全义内心不服气啊。

    他知道,要想在吴争手下出人头地,那就得建奇功。

    能从仪真那座血肉磨坊中活下来,被清军追击辗转千里幸存下来,蒋全义已经没有一丝佛性。

    杀,或者被杀。

    他麾下三千精锐,也是这样的老兵。

    于是,蒋全义留下一小队人,做为联络他后续部队之用,自己率部迅速前出。

    他要打一场,伏击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