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汉明 >

第416章

汉明-第416章

小说: 汉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泰州百姓,向吴争献上了他们数千子侄,而如今吴争麾下火枪兵中,有不少就是泰州子弟。

    所以,听闻北伐军到来,几乎挨家挨户,都涌出城外欢迎自己的亲人。

    一个老者上前来,他噙着一眶浊泪,“大将军乃信人!一年不到,王师再返泰州城……敢问大将军,此次还走吗?”

    “大将军,此次还走吗?”数以万计的百姓大声问道。

    这其中包含着多少的期盼和多少煎熬!

    吴争是真的犹豫了,他是真不知道,这场战争并非在计划之内,而是完全失控了。

    原本只是一场清军的报复战,明军只是防御,最多只是主动防御。

    可现在,当多尔衮摆出这么一副不依不饶的决然架势,这场战争越来越向着决战奔去。

    问题是,吴争还没准备好。

    为了这场战争,军工坊赶了近四个月工,才装备了八千火枪兵。

    昨日一战炮击,打掉了库存近三成的小炮炮弹。

    粮食、物资补给都没筹备。

    怎么回答?

    吴争的沉默,让百姓们一阵唏嘘。

    那老者抿着掉光了牙齿的瘪嘴,抹了把泪,转头对乡亲们道:“有什么好哭的,王师一年间两次攻至泰州,日后就会有三次、四次,真正光复之日不远矣!”

    说到这,老者转过头来,近乎以乞求般的眼神望着吴争,“大将军,老朽说得对吧?”

    吴争的心里被狠狠地一揪,一阵酸楚,让吴争不得不低头、抬手、抹眼,来掩饰自己的失控。

    “不对!”吴争猛地抬头,大声道。

    老者如遭雷击,呐呐道:“难道……难道王师不再北伐吗?江北将从此沦为异族土地?”

    “不对!”吴争深吸一口气道,“因为,这次,我们不走了!就算战死在泰州,北伐军也不走了!”

    这话一出,在经过短暂的寂静之后,震天的欢呼声响起。

    有百姓、有士兵,无数的人在雀跃,父母寻找着自己的孩子,孩子自己的爹娘,然后拥抱在一起。

    这种热烈感染着每一个人,不是泰州籍的士兵们羡慕地看着。

    而这时,无数的民众涌向这些士兵,他们热烈地拥抱着。

    对,或许他们都不认识,可这时,他们都是亲人,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汉人。

    吴争破天荒地没有下令去阻止这一团的混乱。

 第九百三十九章 故人已去

    吴争弯腰搀扶着老者,随口问道,“敢问老丈,之前在衙门口,与我交谈的老者,为何今日没见?”

    “老族长……走了。”

    “走了?”吴争一时没有会意过来,讶异地问道。

    “大将军有所不知,当日王师离开泰州城南返后,清军重回泰州……百人之中,必有败类。不知道是谁告发,清军得知是老族长率民众欢迎王师,还为王师召集了数千青壮,于是拿了老族长问罪……哎,老族长性子太倔,老朽人等早就劝过他,让他去泰兴,乡亲们还为他凑了数十两银子盘缠,可他死活不肯走啊……说是故土难离,要在泰州看王师北伐……。”

    吴争心中突然升起一股莫名惆怅。

    他想起那老者曾经小心翼翼地问自己,“敢问大将军,王师北伐之日,老朽还能看见吗?”

    自己当时却沉默着不答。

    为何不答呢?就算说谎,也能给都老人一种安慰。

    善意的谎言,未必就会伤害人。

    可自己却没有给一个老人最后的安慰。

    自己是不是太自私了?

    一直想着打有把握的仗,做有把握的事,可真等到一切都有了把握,江北渴望王师北伐的人,怕都该没了。

    还有什么比人心向背更重要?

    此时的百姓们,谁还不知道战争的可怕,哪个州府还没被鞑子凌辱?

    民众现在最需要的是信心、希望,坚持熬下去的信心和希望啊!

    没有什么是有绝对把握的,绝对的把握也是来自于真正想要王师北伐的民众支持。

    这样的人死光了,最大的把握也是无水之鱼。

    或许在这一刻,吴争的思想开始真正有了一种自省,对这四年之中的战略和所做的一切,开始了反省。

    ……。

    “金川门被攻破?”

    刚刚沿大运河赶到淮安府的多尔衮一阵惊喜,他在徐州是坐立不安,明军过长江,攻入扬州府,这对清廷的压力太大了,况且不是普通明军,而是死对头吴争的北伐军,去他x的北伐军,一听这“北伐”二字,多尔衮就一股无名火上来。

    这不是存心恶心人嘛?!

    祁充格躬身道:“得到的战报确实如此,不知为什么,原本顽强抵抗的明军,在今日凌晨寅末卯初时分,金川门部分守军突然哗变,撤离城墙,敬谨郡王尼堪抓住战机,于卯时下令攻城,一战而下。”

    多尔衮诡异地一笑,“没什么可奇怪的,南蛮人永远是这样内讧,若非如此,大明朝何以灭亡?”

    “王爷说得是。”

    “尼堪可有禀报接下去的打法?”

    祁充格躬身道:“如今有近八千人自金川门突入应天府,据敬谨郡王所报,因事先没有准备,金川门外没有足够的人马,只能向神策门方向调兵增援……。”

    “为什么不就近向钟阜门方向调兵?”多尔衮厉声问道。

    “敬谨郡王的意思是,由突入应天府的八千人向西攻仪凤、钟阜二门,与二门外我军内外夹击,只要二门中有一门突破,那就可挥师直取皇城。”

    多尔衮脸色和缓起来,这主意确实不错,他点点头道,“尼堪还是有脑子的!东面喀尔楚浑所部如今情况如何?”

    祁充格头低下,一时不敢答话。

    “说话!”多尔衮瞪眼道。

    边上刚林上前轻声道:“多罗贝勒喀尔楚浑所部情况有些……不妙。”

    “怎样不妙?”

    “据溃兵讲述,多罗贝勒喀尔楚浑所部在运盐河至口岸镇附近的石桥被莫名火雷阻击,当时大军前部近万人溃败,好在事后多罗贝勒尽力收拢溃兵,伤亡减员在近五千人之数。”

    多尔衮的脸色越来越阴沉。

    刚林干咳一声,声音更低,“随后,多罗贝勒按王爷部署,率军直取泰兴,包围并有望攻下泰兴城。不想吴争率他的北伐军正好赶到……多罗贝勒所部被击溃。”

    “呯”一只细瓷碗盏在地上碎得四分五裂,多尔衮脸色阴沉地欲滴水,“泰兴城有多少明军?吴争又带了多少人增援?”

    “泰兴城有明军约七、八千人,吴争援兵八千人……。”

    多尔衮愤怒的咆哮道:“喀尔楚浑所部有五万人,就算他遭遇伏击,伤亡五千人,那也有四万五千大军,短短半天时间,就算是四万五千头猪……。”

    多尔衮骂不下去了。

    “王爷息怒,据溃兵讲述,吴争带来的八千援兵是火枪兵,不仅火枪犀利,还有一种小炮,虽说单门威力不大,奈何它多啊……。”

    “多?多是多少?”

    “约三、四百门。”

    多尔衮听了倒吸一口凉气,他是知道火炮威力的,虽然没见过祁充格口中所描述的小炮是啥样,可数百门火炮同时射击的景象,多尔衮还是能脑补想象出来的。

    “如今喀尔楚浑部在什么位置?”

    “……不清楚,据溃兵讲述……。”

    “什么都是溃兵讲述,斥候呢?都死光了吗?”多尔衮愤怒地喘了几口气,“继续说。”

    “是。溃兵讲……多罗贝勒率部向东转进。”

    “向东?”多尔衮诧异地翻看着地图,“他不向西至江都与我军会合,去东边做什么?……通州?”

    祁充格是真不想说,可知道瞒不过,“王爷,通州我军一万人,已经……全军覆没。”

    多尔衮头“嗡”地一声,眼前一阵发黑,一口鲜血迸出,颓然倒在榻上。

    “王爷……王爷……。”

    “快来人……传军医!”

    约过了一柱香的时间,多尔衮幽幽醒来,他一醒来,就急道:“立即派出斥候……多派几队,找到喀尔楚浑……令他立即出海,由海路北上至蛤蜊港登陆,转来与本王会合。”

    “是。”

    “立即传令给尼堪,令他不惜一切,尽早攻入应天府皇城,就算短时攻不下,也要死死围住义兴朝皇城……同时向朝廷传书,让洪承畴、范文程等,组建使团南下,准备……停战议和……!”

    说到这,又一口鲜血迸出,多尔衮嘶声道:“我恨……恨这身子骨……不争气啊……!”

    话还没说完,身子一僵,头一仰,又晕厥过去了。

 第九百四十章 会晤朱媺娖

    仗打到这份上,多尔衮已经很清楚,再打下去,恐怕也只是个两败俱伤之局。

    清军根本就没有做好南下与义兴朝决战的准备,无非就是想打义兴朝一个措手不及,趁机收回泰兴、靖江,同时报吴争一箭之仇。

    可眼下的战局,显然是不能够了。

    除非有奇迹,否则以应天府的防御兵力,就算尼堪突破一门,清军的兵力也不足以短时间聚集到一起攻破皇城。

    一旦四面守军回过神来,进行合围,只会是一场费时费力的僵持战。

    可问题是,泰州喀尔楚浑所部的五万人马,一旦覆没,那整个扬州府,乃至淮安府,就会一片糜烂。

    因为这两府之中,再无有建制的清军来阻挡吴争北上的脚步。

    而战争持续下去的后果是,就算真的有老天相助,尼堪最后能攻灭义兴朝,可一旦扬州、淮安丢失,这对清廷是不可承受之重,也就是说,顺天会的南门已经处于北伐军兵锋的威慑之下,这让清廷君臣如何安睡?

    多尔衮深知,义兴朝的灭亡,其实对吴争的影响不大,义兴朝朝廷和杭州大将军府基本就是一块牌子,却是两套班子。

    也就是说,义兴朝的存亡,对于北伐军北攻,没有多少影响。

    这样一来,清军占领应天府,乃至周边镇江、常州等府,也不会对吴争起到威慑作用。

    甚至,没有了义兴朝,吴争势力就会如同脱缰的野马,无法猜度他将要攻击何处。

    在这兵力、财力捉襟见肘之际,多尔衮想不到还有什么将这场战争继续下去的理由。

    况且,吴争还有水师,两支水师啊。

    多尔衮在病发之时,唯一想到的就是尽快结束这场该死的战争,最好是体面地结束。

    ……。

    战争的开始,多尔衮无须知会吴争。

    可是,怎么结束,就得经过吴争同意。

    吴争能同意?

    自然不能,至少,吴争没有在歼灭喀尔楚浑之前停战的打算。

    虽然吴争内心也是想结束这场已经失控的战争。

    但既然打到这份上了,不如多打一会。

    因为自己还能打得下去。

    打到打不下去时,再想别的,也不迟嘛。

    ……。

    然而,很多事情,都不是双方主帅事先能把握的。

    譬如,多尔衮彻底对喀尔楚浑失望。

    如果喀尔楚浑能发挥的稍微好些,就算没有占领泰兴,能守住泰州,那情况就会变得不一样。

    五万大军的存在,据城固守,这对于吴争那区区一万多北伐军而言,绝对是短时间啃不下的骨头。

    那么应天府方向的收益就成了绝对获利。

    就算最后停战和谈,多尔衮就可以狮子大开口了。

    可惜,情况正好相反,喀尔楚浑的五万大军覆没,东面就是一片空虚,这样,就算应天府方向获利,恐怕都不够让利的。

    再譬如吴争,他倒很满意麾下蒋全义、池二憨等将领的表现。

    可他一样想不到,兴国公王之仁,会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殉国。

    而王之仁让王一林带来的责问,让吴争确实无法原谅自己,虽然舟山水师已经出发西进,但这是在掩护了靖江卫登陆之后才出发的,大半天的拖延,让舟山水师根本来不及增援王之仁。

    这种心中沉重的负罪感,让吴争无法面对王一林疯狂的咒骂和推搡。

    在这一刻,吴争感受到了心累。

    平心而论,这事本没有对错,本身是一种选择,选择自己的利益,还是朝廷的利益。

    吴争选的,是自己的利益。

    本无可指责,但吴争心中的负罪感挥之不去。

    ……。

    当天傍晚,吴争接到了张名振急报,长公主朱媺娖已至江阴,急召吴争回江阴。

    吴争虽然不知道发生何事,但在应天府遭受清军猛攻的情况下,朱媺娖还冒险至江阴,定是有重要的军情。

    于是,将队伍指挥权交给宋安后,吴争带人连夜赶去。

    天亮时,风尘仆仆的吴争在江阴见到了翘首以盼多时的朱媺娖。

    看着一脸憔悴的朱媺娖,吴争心里有些不忍。

    朱媺娖看着近在咫尺的吴争,双目热泪夺眶而出。

    如果不是有人在场,或许就扑向吴争,尽诉离愁了。

    “臣吴争,见过长公主殿下。”

    吴争的这一声,惊醒了泪眼朦胧的朱媺娖,这顷刻之间,她眼睛的湿意淡去,脸色回复如常。

    四年多的阅历,让这个女子,学会了两个字——从容!

    “会稽郡王不必拘礼。”朱媺娖平静地说道,“郡王为国操劳,征战沙场,辛苦了!”

    “守土安民、为国尽忠,臣之本份,不敢言辛苦。”

    朱媺娖冲左右挥挥手道,“本宫与会稽郡王有大事商议,你们都退下吧。”

    吴争也向随扈施以眼色。

    瞬间,屋里就只有朱媺娖和吴争二人了。

    吴争道:“长公主千金之躯,何以冒险前来江阴?若有要事,派人知会一声便是……。”

    朱媺娖突然打断道:“无须客套,军情紧急……本宫有话就直说了。”

    吴争一愣,道:“臣,洗耳恭听。”

    朱媺娖随即将昨日,京城民乱之事与吴争说了一遍。

    吴争听了暗暗心惊,虽然事先有所心理准备,可祸起萧墙,这还是出乎了吴争的意料。

    这狗x的钱谦益!吴争暗暗骂道。

    可吴争明白,这事要完全怪到钱谦益之流的头上,也不尽然。

    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