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汉明 >

第423章

汉明-第423章

小说: 汉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银子从百姓处向钱庄聚集,然后经朱慈烺的授意,由户部拨款给兵部,充作军饷、器械和扩军之用。

    按明面上,供养原十万大军近两年,加上八万新军七、八个月,这银子花得也没有什么异常。

    但问题是银子不是食物,吃到肚子会变成屎。

    就算真有人吃银子,恐怕拉出来的,还是银子。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今的江南,有三种钱庄,一是吴争占股的莫家钱庄,二是江南商会麾下钱庄,再一个就是朝廷户部的钱庄。

    这三个钱庄,都没有等量银子流入,那银子去哪了?

    大批的军饷拨付出去,到每个士兵手里,就不是巨银了,每个人也最多也就二、三两,将领多些,三十、至八十两不等。

    除了日常开销、赡养家人,有积余的,依旧会存入钱庄,能生利息嘛。

    至少在朝廷挪用钱庄储银之事暴露前,百姓对钱庄是信任的。

    既然三类钱庄,都没有等量的银子流入,很显然,银子一定是被转移或者在某处被囤积起来了。

    想通了这点,朱慈烺的脸色一变,他意识到,自己很有可能被当作冤大头了。

    朱慈烺的脸色变化,吴争看在眼里,知道朱慈烺想通了。

    “那依你的意思,朝堂之上,有人贪墨?”

    “贪墨是肯定的,而且不会是一人或者几人,而是许多人,甚至……大多数人。”吴争毫不留情地捅穿了这层纸。

    “这伙贼子……强盗……无良匹夫!”朱慈烺咆哮起来,“朕要将彻查到底,将他们一个个全都扒皮植草,方消朕心头之恨!”

    朱慈烺有恨的理由,也难怪,他确实也在做事,可惜只是方向和方法有欠妥当。

    只是朱慈烺此时显然忘记了他在“闭关”。

    在吴争浅浅的笑容下,朱慈烺很快意识到了这点。

    他颓然坐倒,看着吴争道:“你能替朕做好这事的……对吗?”

    吴争说道:“我问这个问题,只是想告诉陛下,用错误的方法做事,越努力,离正确就越远。不少官员失踪,包括原户部尚书钱谦益,想要追查很难,至少短时间做不成……但有一点,这事绝不是靠钱谦益,和失踪的十几个官员能一手遮天的,显然朝堂之上,许多重臣都参与了,这个时候追查,怕义兴朝就乱了。”

    “那依你之见,当如何?”

    吴争定定地看着朱慈烺,一字一字地说道:“换人。一个个地换。”

    朱慈烺脸色再变,他霍地起身,眯起眼睛盯着吴争道:“换你的人?”

    “若想根治,必须如此!”吴争直视朱慈烺的眼睛,不卑不亢地说道,“还有,须陛下亲自颂下旨意。”

    朱慈烺慢慢坐下,脸色渐渐回复平静,“朕不能,那些都是朝廷柱石,朕不能寒了忠义臣子的心……无非是些银子罢了,就当是朕赏赐他们的。”

    吴争心里叹了口气,起身道:“既然陛下已经决定,我就不强人所难了……至于此次亏空案,我会在离开京城之前替陛下抹平,日后如何,陛下自己看着办……吧。”

    吴争行礼,转身向外走去。

    身后传来朱慈烺的声音,“其实长公主的建议可行,朕可以册封你为亲王爵,在天下平定之后,你可与皇室共享天下……你若不信,朕可以在太庙当着文武百官立下誓言、勒石为证!”

 第九百五十五章 准备痛打落水狗

    吴争虽然停住了脚步,却没有转身,道:“四年多了,我带兵征战不下数十次,有那么两、三次,差点丧命……陛下,你可知道,我为何而战?”

    “当然是为国而战、为朝……。”

    “对!我只是为国而战!”吴争打断道。

    “我的心性,相较于为官,我更喜欢游山玩水,吴家人丁也不多,没有许多人要养活,吴庄有田,始宁街有铺子,做个民间少爷,日子反而轻快、滋润……官爵、银子对我而言,并非必须,有自然好,没有也不强求。那我拼死而战,也只能是为国了,若还有其它的,也就是不忍看见同胞被异族欺凌……恳请陛下,不要亵渎我的一片为国之心!”

    朱慈烺此时,有些动容,他似乎带着哽咽道:“朕或许是错怪你了……不过眼下不晚,你我还可以重新来过。”

    吴争依旧没有回头,“如果陛下说重新来过,是想和我交个朋友,我不反对,但要论君臣……可惜,经过两次民乱,陛下已经无法让我放心,山河破碎,天下汉人再经不起又一场人祸了……请陛下见谅!”

    说完,吴争抬腿走向殿门。

    “吴争。”身后朱慈烺轻呼道,“长公主身边有暗卫。”

    吴争身形一滞,讶然道:“长公主殿下有随扈,也是常理。”

    “暗卫名叫夜枭,主事者乃长公主身边内侍郑三……宫中内侍、宫女万人之中,夜枭人数已有千人之众。”

    吴争有些惊愕,“陛下为何不制止?”

    “朕也曾制止过,差点就杀了郑三……可惜,朕终究不忍对长公主下狠手,只能任由夜枭壮大。”朱慈烺轻叹道,“和你说这事,朕并非要对长公主不利,只是想……让你留点心,也劝劝她,毕竟是女子之身嘛。”

    朱慈烺当然不会和吴争说,并非是念及兄妹之情放过郑三、放任夜枭壮大,而是与朱媺娖暗中的交易。

    当然,朱慈烺确实也没有对朱媺娖不利的意思,毕竟是唯一的同胞妹妹,若非丧心病狂,谁能去加害亲妹妹?

    吴争此时的心中却是波涛汹涌,想起之前与朱媺娖的那番谈话,两厢印证,吴争品出了一些不对劲。

    可吴争没有说什么,这本是人家家事,与己何干?

    “多谢陛下相告,只是做为臣子,我无法评价此事……臣告退。”

    ……。

    曾经的镇国公府,如今已经换上了“会稽王府”四个镏金大字。

    王府正堂,此时成了临时衙门。

    倒不是吴争也想效仿多尔衮,在府中建个小朝堂。

    原本是在书房议事的,可惜来的人有些多,书房显然是容纳不下的,就改在了正堂,也算是相互尊重了。

    先议的,自然是军事。

    “陈胜,说说北面战事。”

    陈胜拱手道:“尼堪所部已被击退,但尚有四万之众,此时占据大胜关负隅顽抗。我军火器弹药已经有用尽快,无力对大胜关发起进攻。”

    吴争转头看向夏完淳,微笑道:“夏存古,此次你算是立了大功了,若非是你及时赶到,皇城危矣……说吧,想要什么,趁我眼下手中有权,好歹给你升个官晋个爵啥的。”

    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确实,以夏完淳此战之功,足以晋公爵了。

    夏完淳微笑道:“多谢王爷……先打完这仗再说吧。”

    吴争又看向廖仲平,“廖将军也别沮丧,这事是我战前预判断有误,错不在你……北面不还有四万敌军嘛,够你汲取战功了。诸位,接下去的战事,可想着廖将军些,别和他抢功啊?!”

    诸将领又是一声大笑。

    原本有些沉默的廖仲平,微红着脸,拱手道:“多谢王爷,末将并不是因为此战没有立下战功,而是因自己赶赴京城增援拖延,差点酿成大错而自责……还请王爷降罪。”

    “都说了,错不在你。此事不许再提!”

    “是。”

    陈胜的话,其实已经让吴争心里踌躇起来。

    这一仗,打掉了军工坊几个月生产的库存,可眼下弹药几乎是直接从军工坊匠人的手中运来补给的。

    问题是,吴争下令将弹药优先补给给了江北北伐军。

    因为那边更紧要。

    所以,陈胜部想要补给,估计得一个月后了。

    吴争知道陈胜提这事,为得是想让自己优先补给沥海卫,可产量就那样,哪能补给的了?

    同时,吴争还意识到,这场战事未必能占到太大便宜。

    大胜关还在清军手中,清军有四万之众,实力不可小觑。

    打到现在还活着的,那基本就都是精锐了。

    加上清军掌握着大胜关,江对岸源源不断地补给,足以支撑这四万大军,可谓进可攻、退可守啊。

    这是要与义兴朝打一场僵持战了。

    想到此处,吴争正色道:“大胜关必须收回,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诸将神色一正,安静下来。

    “夏完淳、廖仲平。”

    “末将在。”

    “令你二人率己部出定淮门,由南绕行至大胜关以南,派有力之一部,对江岸进行攻击、封锁,余部向大胜关发起攻击。”

    “末将遵命。”

    “记住,攻大胜关是将要的,主要是封锁江面,我会调王朝先舟山水师一部前往江浦水域配合你们。”

    “是。”

    “王一林。”

    “属下在。”

    “令你率水师一部,前往江浦水域。”

    “是。”

    “王朝先。”

    “末将在。”

    “你率水师封锁瓜埠至仪真水域,不可让清军得到补给。”

    “遵命。”

    “陈胜。”

    “属下在。”

    “京军暂时归你指挥,你要做的,就是严密防御大胜关清军突然出关进攻,期间,不断地对大胜关进行骚扰。”

    “是。”

    “还有,你给我省着点弹药……那可都是银子。”吴争蹩眉道,“江北二万多大军,在敌人腹地呢,他们比你急。”

    陈胜不好意思地答道:“属下明白了。”

    “好了,我在这拜托诸位了,打仗时还请多动动脑子,少死一个士兵,民间就少一家挂孝,别死脑筋地只知道冲锋。”

    “是。”

 第九百五十六章 快刀斩乱麻

    等将领们退去,一众文臣进来。

    “讲讲民乱情况吧。”

    黄道周应道:“经太平候动员明社成员进行劝说,莲花桥、太平桥一带民众已经散去。如今只有北门桥一带尚有数千民众不肯散去。另外,这几日经过核对帐册,户部钱庄亏空之数为二千一百九十余万两……。”

    吴争默默地听着,他x的,两年的功夫,亏空二千多万两,这笔银子要是自己得到,恐怕此时真能一鼓作气北伐了,吴争此时摊子铺得大,可内在虚啊。

    不过,事情应该还没有糟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毕竟义兴朝的架子还在。

    在来的路上,吴争其实已经有了大概的处置方略。

    其实吴争也有想过,趁此机会直接让义兴朝“寿终正寝”,重起炉灶,一样能做饭。

    可转念一想,知道这行不通。

    不是自己定能维护宗室,而是万事得要个名头,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史上坑了大明朝的吴三桂造反,还得借助复明的旗号呢。

    如果此时义兴朝“寿终正寝”,那么至少原本朝廷所辖十二府半之地,就乱了。

    吴争无法控制这十二府半,因为那儿的官员都是朝廷任命。

    义兴朝能支撑到现在,还真不是主要仰仗吴争。

    它的存在,有它的道理,譬如说,不被吴争搭理的那些前朝文臣,东林党、复社残余。

    事实上,这些人的势力是相当大的,遍布各州各县,因为他们掌握着这世上最大的势力——人才。

    基本上读书人,都与他们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就算吴争把大将军府辖下九府之地,进行过一场清洗,并断然拒绝了张煌言等人开科选士的请求,可举荐,一样能将这些人慢慢渗透进来。

    吴争无奈之下只能建立江南学院,培养一批新人,来遏制东林党、复社余孽的渗透。

    所以,在没有足够的可用人才之前,吴争还丢不开义兴朝这面大旗。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北岸强敌环伺,内乱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吴争必须要挽救这场内乱!

    “黄大人,户部已经没有能力来偿还这笔亏空,对吗?”

    “是。至少三年内,朝廷是弥补不上这个窟窿的。”

    “那就售卖户部钱庄。”吴争淡淡地抛出这么一句。

    “什么?”黄道周大愕,“王爷或许不知道,户部钱庄库房中根本没有余银。”

    黄道周的意思是,户部辖下钱庄,仅留下一个空壳子,无非是各府县,几十间店铺罢了,能卖多少银子?

    吴争微笑道:“义兴朝辖下,有三家互不统属的钱庄,官府对其管理欠缺,才导致这种挪用之恶性事件发生。我的意思是,将三家钱庄进行整合,并为一家,如此既可壮大,也可以出售户部钱庄来垫补亏空。”

    黄道周想了想道:“王爷的意思是,从此户部钱庄与朝廷无关?”

    “对。官府本就不该涉及商业经营,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这才是正确的做法。江南商会、江南莫家都是商业精英,让他们来做就行,官府可以进行监督,但不要再涉足其中了。”

    黄道周迟疑道:“可……可钱庄也卖不了多少银子啊?”

    “能卖多少,我现在也说不好,不过我已经派人传召莫执念及江南商会几个管事来京,到时谈过之后,再商议也不迟……这事先放下,说说失踪官员情况。”

    黄道周应道:“失踪官员各部都有,共计十六人,户部官员最多,有九人。他们就象是事先商量好的,几乎在同一日,连同家人一同失踪。”

    “派人搜捕过吗?”

    “全城搜捕三天,一无所获。”

    吴争沉吟了一会,道:“这些人原籍可还有族人?”

    “有些有,有些没有,更有一些官员原籍是在江北。”

    “那就先把有族人的抓了。”

    “这……王爷是要株连?”

    “先抓了关起来再说,不过别刑讯,仅关着就行。从事件暴发至今,十来天的功夫,现银恐怕还运送不了多远。”

    黄道周点头道:“听王爷的。只是未必是事发之时,才运银子,或许是早就开始了,毕竟钱庄挪用时间已经有一年之久了。”

    吴争点点头道:“你说得是有可能,但事发之前,有两笔银子挪用,一笔是战争暴发后,陛下亲自带去犒赏三军的,另一笔却说是支付所欠几月军饷的。这两笔占了亏空总数的两成。”

    黄道周思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