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汉明 >

第514章

汉明-第514章

小说: 汉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下人越多,就越难。

    人心之复杂,诉求每个人都不同。

    能答应吗?

    吴争真得为难起来,王一林外柔内刚,心性倔强、自傲。

    从梁湖卫所吴争晋升指挥使时起,就没见王一林给自己下过跪。

    如今王一林突然下跪,还磕三响头,怕是真已经被逼到了要疯的地步。

    可问题是,吴争能吗?

    如果答应了王一林,就等于全盘否定了自己既定的部署。

    而且,接下来,会死更多的人,从而导致与郑成功之间,不可避免的战争。

    吴争咬咬牙,转过身,挥了挥手。

    卫兵一涌而上,将王一林拖了出去。

    眼睛血红的王一林,嘶吼道:“吴争,人心都是肉长的,你不能如此绝情……!”

    人是被拖出去了,余音锋在耳边。

    张名振在边上轻声道:“王爷,虽说此事确是末将与王伯爷擅自行动,酿成大错。但郑家欺人太甚了。”

    吴争蹩眉冷冷道:“若非王一林心里想着抢夺郑家战船,哪来这么多事?郑芝莞也不可能出动水师主力紧追不舍。”

    张名振道:“可战事的起因在郑芝莞,虽说是咱们设计,派了商船船队诱之,可若这次不是设计,而是咱大将军府旗下普通商队呢?王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郑家已经有了这举动,其实王伯爷抢不抢他们的战船,并不是关键哪!”

    吴争沉默了许久,问道:“如今那支遁逃的水师在什么海域?”

    王一林道:“末将派了一队快船尾随,如今大约的位置在钓鱼屿和赤尾屿之间。”

    “此次海战,吴淞水师可有损失?”

    “没有。”张名振想也没想回答道,“王伯爷勇猛,他以己部生生牵制了郑家水师,我部仅仅是耗损了三成弹药,不曾是战船和人员损失。”

    吴争又沉默了一会,问道:“王一林部伤亡如何?”

    张名振叹息道:“如果算上在台山水域被留下断后的战船及人员,怕是伤亡过半……说起来,末将判断失误,否则王伯爷部不会有这么大的损失,主要战事发生在夜里,落水之人到天亮我部到达战场时,几乎都……。”

    “别说了!”吴争心烦意乱地厉声喝道,“把郑彩提来。”

    “是。”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此消彼长

    PS:感谢书友“00000富贵感”、“蔯眞”投的月票。

    郑彩突然变得颓丧了。

    从被吴淞水师救上船,他就一副颓丧的模样。

    也难怪,做为旗舰,身为主将的他落水,竟无一条船回头救他。

    换成任何人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号,也就是说,他被水师抛弃了。

    抛弃他的不仅仅是郑芝莞的人,也有他的嫡系心腹之人。

    吴争没有理会郑彩一副木然表情。

    在吴争看来,郑彩不过就是个活死人罢了。

    因为郑彩杀了郑芝莞,就等于自绝于郑成功,这种脑后长反骨的人,吴争根本没有兴趣。

    “想死还是想活?”吴争面无表情地问道。

    郑彩木然地回答道:“蝼蚁尚且贪生,自然是想活的。”

    “有办法控制向东北遁逃的水师吗?”

    郑彩愕然看了眼吴争,苦笑道:“若还能控制,我又为何落得这般田地?”

    吴争并不失望,其实心里早就猜到,只是不甘心地随口一问罢了。

    “延平王是否决有意,令郑家水师进入浙东?”

    郑彩摇摇头道:“未曾听说。”

    “胡扯!”吴争沉声喝道,“若无此意,为何劫我旗下商船船队?你若再不老实,别怪本王把你扔下海去!”

    郑彩也急了,“吴王息怒,到了此时,我也不敢哄骗您哪……延平王确实有反制您的意思,那是因为您截断了郑家水师向北面贸易的通道,如今郑家水师想要对北贸易,只能绕行倭国,再转西经朝鲜,才能入大沽口,这样一来,利润至少减了大半。此次劫掠,郑芝莞确实是说,奉了延平王的谕令,可延平王人在潮阳,恐怕是郑芝莞借王爷之名,想劫掠自肥罢了。”

    郑彩是真不知情,虽说与郑成功是族兄弟,可郑成功没把当自己人哪,毕竟郑成功暗杀了郑彩的兄弟,抢了厦门和郑彩的兵权,自然不会将郑彩看作自己人。

    所以,郑彩虽然被郑成功任命为郑芝莞的副职,但兵权根本没有。

    吴争思忖了一会,道:“你是否愿意去劝降遁逃的水师?如果愿意,本王可以给你一条生路,否则你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本王将你交给延平王,换回前夜在台山被俘的我方人员。”

    郑彩苦笑道:“其实郑某愿意投入吴王麾下,可吴王想必已经知道,这支水师大都是郑芝莞的人,他们能弃我于不顾,想必也不会认我这个主将……吴王,非我不愿,实为不能啊。”

    吴争摇摇头道:“未必。本王已经问清楚情况,当时吴淞水师已经逼近至十里距离,他们若是救你,根本逃脱不了……事太紧急之时,自然想着先保自身,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你去劝降,还是有机会的。”

    吴争的话,就象给郑彩打了一针强心剂一般,郑彩的精神顿时不一样了。

    “吴王……此话当真?”

    吴争心里厌烦,可需要用他,不得不周旋道:“自然当真。”

    “那郑某若是劝降成功,吴王准备如何安顿这支水师……和郑某呢?”

    吴争冷冷看了郑彩一眼道:“成功了再说吧。”

    可郑彩不依,“还请吴王明示……这样郑某也好以此说服水师将士。”

    吴争顿了顿,挥挥手道:“本王要想想……你先下去等着。”

    郑彩被带下去后,一直在边上听着的张名振,惊讶地问道:“王爷当真要收编那支水师?可这样一来,郑成功岂能善罢干休?”

    吴争看着张名振道:“在你眼里,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不许敷衍,实话实说!”

    张名振一愣,随即郑重答道:“在末将心里,王爷是英雄!”

    “英雄?”吴争仰头呵呵一笑,然后低下头来,面色古怪地道,“见过说话不算数的英雄吗?”

    张名振惊愕了,这什么意思?

    他是真不明白。

    吴争悠悠道:“君子欺之以方,小人诱之以利。本王对郑彩没兴趣,对那支船队也没兴趣。本王有兴趣的是,如何不让舟山、吴淞水师兵不血刃,化解今日之事。”

    张名振瞬间恍然大悟,可他却反对道:“王爷,名振心中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

    “一山不容二虎,大海虽广,可难容舟山、吴淞水师与郑家水师共存……王爷与延平王之间,必有一战。”

    吴争眉毛一挑,但没有说话。

    张名振继续道:“今日逃遁的是郑家水师至少三成的主力,就算王爷对之没有兴趣,也不可拱手于人,将他们放回南边。如此,等于是资敌。”

    吴争眉头紧锁起来。

    “在末将看来,最好是收复,如此一来,此消彼涨,试问延平王还有何实力,敢与王爷为敌?”

    吴争终于开口道:“那王一林那,岂会善罢干休?”

    张名振道:“杀郑彩,既能平王一林心中怨气,又能安抚逃遁水师将士军心,一举两得。”

    吴争摇摇头道:“王一林要是想灭了这支水师,又怎肯杀一个郑彩就了事?”

    张名振道:“王爷,王伯爷想要的不是灭了那支水师……敢问王爷,王伯爷冒大险,擅自行动,为得是什么?无非是郑家水师的战船,如果王爷收编了这支水师,将它置于王伯爷麾下,然后杀了郑彩,王伯爷自然就心平了。试想,他还能一把火烧了已经是自己的战船?还是下令斩杀这些已经是他麾下的士兵?”

    吴争心里一动,不过没有说话。

    张名振道:“这样既安抚了王伯爷,也避免了舟山、吴淞水师伤亡,更可震慑延平王,可谓一举三得之事。”

    吴争思忖了一会道:“你去问问王一林的意思,再来回话。”

    “末将遵命。”

    看着张名振出舱,吴争坐了下来。

    张名振话中“此消彼长”四个字,确实打动了吴争。

    确实,这支遁逃的水师,几乎都是主力舰,占了郑家水师的三成。

    就算船上的火炮都是过时货,那也是大型战船不是?

    能杀人的武器,都是好武器。

    没有人被杀死时,还去嫌杀死自己的武器太过简陋。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有些不要脸

    :感谢书友“书友20190102151451055”的打赏。

    而真正打动吴争之处在于,一旦郑成功损失了这支水师之后,他与自己的海上力量对比,开始迅速扭转。

    也就是说,往后郑成功在有所动作之前,得想想,他有没有这个与自己对峙的底气。

    这,便是最好的震慑。

    虽然有些不要脸。

    吴争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苦笑起来。

    也罢,不要为了一个“英雄”的虚名,置自己于被动了。

    吴争被张名振的话,说服了。

    此时,张名振引着王一林进来。

    吴争板起了脸,看着王一林。

    王一林显然已经被张名振以同样的话说服,一进来就红着脸,闷声朝吴争躬身道:“属下鲁莽,冲撞了王爷,请王爷责罚!”

    吴争“哼”了一声,没好气地道:“怎么,立马不想为死去的弟兄们报仇了?”

    王一林有些急了,高声道:“弟兄们在天之灵,要是知道这支水师归了咱们,定会瞑目的。”

    眼见这厮又急眼了,吴争暗骂一句,真他的不经逗。

    “好了这事交由你与张名振去办吧。”吴争挥了挥手。

    王一林与张名振齐齐行军礼道:“遵命!”

    吴争哼了声,“别高兴得太早,罪记着,待此事了后,再作处置!”

    王一林应道:“但凭王爷处置,属下绝无怨言!”

    瞧瞧,就这德性。

    吴争摇摇头,对张名振道:“通知王朝先,舟山水师即刻移师至蒲门所以东海域,派快船向南侦察,严防郑成功率水师突然来犯。”

    “是。”

    “至于郑彩。”吴争古怪地看了王一林一眼,“你自己看着办,就别再来问了。”

    “是。”

    。

    与子同游,动辄覆舟。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论起来,郑成功与吴争有一面之缘,当初还形如“知交”。

    当时隆武帝及皇后、皇妃、皇子们被清军擒获,在黄道周的恳求下,吴争率当时还是定海水师,千里奔袭,救下了隆武帝及一众朝臣。

    正好郑成功领数千人奉诏回援,加上李成栋随即反正,这才重新攻下福州城,做为隆武朝的栖身之所,延续了隆武朝多存在了半年时间。

    吴争与郑成功在当时一夜畅谈。

    可也正是因为这一夜畅谈,吴争坚定了自己对郑成功的判断和认识,这不是一个可以依为后盾之人。

    郑成功的格局太小,偏安一隅,是他的追求。

    历史上三次北伐,几乎每次北伐都是被逼的。

    永历朝逼的,李定国逼的,还有被时任兵部尚书的张煌言逼的。

    这不是在贬低郑成功,而是性格决定一个人命运。

    郑成功已经成年,郑家的海盗生涯及其父亲郑芝龙的作为,影响了他的心性。

    郑芝龙不是个有大格局的人,做海盗是个“伟大”的职业,无本万利。

    可在明朝水师数次围剿而不得的时候,郑芝龙接受了招安,成为了明臣。

    从这就可以看出,郑芝龙其实想要的,真得不多。

    而明亡之后,郑芝龙主动拥立隆武。

    为得并不是有一日北伐,可以想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可问题是,郑芝龙格局太小,他是想学曹操,可没曹操的本事和胸襟啊。

    任人唯亲、大权独揽,这样的权臣倒是有三分象曹操。

    可郑芝龙贪得无厌、睚眦必报,这就和曹操完全是两回事了。

    曹操的胸襟可容天下,绝非郑芝龙可比拟的。  /gt;

    而且时局也不一样,曹操那时挟天子时,是诸侯争霸,是内患而非外敌,所以,不管攻打谁,都没有法理上的缺失。

    可郑芝龙那时不同,北有外敌南下,无论是明军、先前造反的民军,还是举旗抗清的义军,都不乏法理上的大义。

    加上浙东有鲁监国,西南永历登基。

    三个方向,各有各的追随者,郑芝龙想挟隆武令诸侯,能令得动吗?

    譬如大西、大顺军残部,他们鸟郑芝龙吗?

    譬如鲁监国,称隆武为皇叔父,只认亲戚,根本就不承认隆武的地位,连皇帝都不认,那郑芝龙算个球啊?

    所以,郑芝龙是东施效颦,三不象。

    之后,郑芝龙坐拥数十万大军,加上几乎在当时无敌于东亚的水师。

    可在清军南下进入闽粤时,竟几乎没有丝毫抵抗,直接就降了。

    导致隆武朝如同风卷残叶般灭亡。

    这使得整个闽粤的明军,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于是出现了今日是明军,明日成了清军,过几日又反正了,简直乱成了一锅粥。

    这样的家族,能有郑成功这样,出淤泥而不染的,已经着实不错了。

    但这种家族对郑成功心性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譬如,隆武亡后,郑成功自恃身价,不承认永历地位整整两年多时间。

    非得永历派钦使册封异姓王爵延平郡王之后,就立即改旗易帜,遵奉永历了,这吃相太难看,简直就是待价而沽啊。

    其实,这一点上,并不能说郑成功错了,人为不己,天诛地灭。

    想得到名份,其实没有什么,可觉得令人难堪的。

    但既然已经不遵奉永历,那就一竿子硬到底,哪怕自封个闽王抗清,也在大义之内,这天下本就四分五裂了嘛。

    可朝三暮四,这样的行径,确实令人诟病。

    接受册封之后,手下三十万大军,却毫无建树。

    非得在张煌言使用“非常规”手段逼迫之后才进行北伐历史上当时鲁监国流亡海上,后去投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