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汉明 >

第789章

汉明-第789章

小说: 汉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衡阳卫脱离战场保全下来。

    很奇怪,池二憨从衡阳见刘放第一面时,就一直很照顾刘一手,这可能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吧。

    刘放这人没什么本事,衡阳古镇街头一个老混混,如果不是北伐军遇过衡阳,那么,刘放这辈子或许就是一个巡检司役差,做到头了。

    或许日后体制改革,撤除了巡检司,那刘放就还得下岗。

    可风云际会,一朝遇水化成龙,区区一个巡检司不入流的临时工,短短几个月,就做了衡阳卫指挥使,再一跃成为正经的昭勇将军,可谓是人生如梦啊。

    但刘放立下的军功确实可能彪悍史册。

    而且刘放还讲义气。

    也对,讲义气是江湖人最须有的本色,否则,混不了江湖嘛。

    但凡一个没义气的人,连混子都嫌弃。

    刘放虽说是个大字不识一箩筐的主,可好赖事分得清。

    他知道此战的险恶,池将军是在照顾他和衡阳卫,这迂回的路上,那是整天里都在盘算着,有道是受人滴水之恩,须涌泉相报,自己怎么才能报了此恩。

    这一路上,刘放充分发挥了他的“号召”力,用随军携带的军粮,加上他的“口灿莲花”,还有说过就忘的各种许诺,着实忽悠了不少人。

    队伍在不断地膨胀,当然,刘放此时也有了些许忌惮,轻易不去“招惹”良家子弟,只是这沿路府县中的混子、地痞,那是一股脑地忽悠进了队伍。

    也对,这才叫“意气相投”嘛。

    到沈丘城下时,刘放手中已经了近三万人,占了沈丘城,立马就开官仓放粮,一时间,周边民众,特别是那些本来就游手好闲的混混们,那将刘放夸得呀,仿佛天下唯有“刘圣人”了。

    刘放高兴啊,大手一挥,近三万人哄然出动,顺手就占了项城、新蔡。

    可怜那两县的守军,加起来拢共不足千人,见“大军”来攻,忙不迭地献城降了。

    于是乎,刘一手刘将军连克三城、救济贫苦,一时风光无量。

    原本,刘放是打算去攻光州的,这是池二憨与刘放分手前的约定。

    攻敌身后,也算是奇兵,可化解正面战场的压力。

    然而,新蔡距离固始近了,从逃难而来的民众口中得知,池二憨在固始陷入苦战。

    这下刘放立马就改了主意,就他而言,什么君命什么军令,哪有义气重要?

    恩人有难而坐视不管,何以为人?

    于是刘放大手一挥,三万大军如洪流般倾泄而下,直扑固始。

    衡阳卫到达战场时,池二憨正亲率第一军向敌骑发起殊死一搏。

    这倒不是池二憨莽撞,不知避其锋、保存实力。

    事实上,长林卫的情报出了差池,吴争部署池二憨由凤阳城驻囤两府边界时,尚不知阿济格已经到了汝宁府,并与孙可望会合。

    等到吴争到徐州,接到李定国求援消息后,已经来不及调去更多的兵力了。

    当然,吴争认为三路援军,阿济格应该不可能会分兵阻击,这是判断错误。

    按理,屡攻不克,又有三路援军赶来,阿济格应该撤兵自保才是。

    可哪想到,阿济格死猪不怕开水烫,决意攻下商城占据河南为自己的根据地。

    当然,阿济格的这些骑兵,对攻城也没多少用处,闲着也是闲着,去阻击敌援军,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这样一来,三路援军的压力就变得异常巨大了。

    池二憨能退,有火炮阻炮,火枪兵坐船原路返回就是。

    如果池二憨退至史河东岸,敌军骑兵根本无法过河追击。

    可这样一来,敌骑定会转向,奔南闪击建阳卫、左营,如此一来,不用说增援商城,恐怕建阳卫、左营都得折翼。

    殊死一搏,只有背水一战,方可死里求生,是池二憨此时唯一能想到的办法。

    可这种近乎于自杀式的反击,在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同时,更多地是在消耗自身的力量。

    虽然敌骑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可远远达不到崩溃的程度。

    而火枪兵的推进速度缓慢,留给了敌骑足够的整肃时间,回过神来的敌骑,迅速由两翼对池二憨发起了突击。

    接下来的事太过悲惨、残酷,这从战后的伤亡比就能看出,池二憨部打残了,这还是幸运的,如果刘放不及时赶到,恐怕结果会更惨,全军覆没都有可能。

    而刘放率部及时赶到战场,欲救他的池将军,可他突然发现,麾下的军队不动了。

    不是指挥不动,而是怯战。

    从凤阳城出发时,衡阳卫仅一万余人,其中尚有六、七成是刘放从旧县周边忽悠来的。

    而此时,衡阳卫已经有了三万之众,这才前后不足十天时间。

    这多出来的人,哪是能打仗的?

    全是想来混饭吃的,谁让刘一手豪爽呢,来者不拒啊。

    看看这队伍中,头发花白的有,驼背崴脚的有,那边那个……啧啧,这是男的?

    连妇人都混进来了,最可怖的是,竟还有背转身去……怀里有婴儿?

    让这样的军队对着上万的敌骑冲锋,恐怕是这世间最好笑的事了。

    不,这不是最可笑的。

    按理说,昭勇将军军令如山,下令进攻,那就得进攻。

    不攻,消极怠战者,军法从事。

    然而刘放兄看见这些,偏偏啥事都没有。

    他就这么一路走过去,嘴里随口嚷着,“……狗X的,做人总得讲点良心,这一路上吃我的喝我的……怎么,临了都怂了?”

 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固始之战(三)

    “……有道是当兵吃粮、上阵杀敌,那叫天经地义……都给我听清楚了,谁要想吃完了一抹嘴,撒丫子溜了,别怪我刘放日后找上门去,就站在你家祖坟上骂他X的三天三夜,骂遍你家祖宗十八代……。”

    “对喽,男儿在世,别的可能不要,脸得要啊……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富贵险中求啊……到时立下大功,说不定我刘放还得仰仗各位呢……。”

    “……咦,大爷,你急个什么劲,还想着和伢子们抢功啊……省省劲吧,回去回去,少不了你一口吃的……。”

    “你,说得就是你……你一婆姨,拿腚去杀鞑子啊……滚回去,把娃儿照看好了,别给本将军添乱……。”

    古怪的事就这么发生了,在刘一手既骂又煽情地忽悠之后,大军慢慢动了。

    军队这东西很奇怪,它有着强大的自纠和自癒能力,还有一种不可触摸却真实存在的尊严。

    当它一旦动了,就算其中有人想逃,怕都没法自主,只能随波逐流。

    三万人,真正冲锋的最多不超过二万人,有一万人以上留下了。

    这就象大浪淘沙,过筛一般。

    留下的,老弱、妇孺。

    让人震惊的是,上万留下的人中,竟找不到一个青壮,不知道是刘一手确实是惑人的天才,还是此地民风敦实,知晓天可欺,心,不可欺的道理。

    战后,吴争见到刘放时,怒骂刘放是“屠夫”、“刽子手”,拒绝为其述功,并要以军法治其罪。

    可李定国执意力保刘放,池二憨也破天荒地执拗顶撞吴争,要为刘放请功。

    最后,吴争作出了让步,批复为,戴罪立功,以观后效,连降三级,贬为明威将军。

    可怜刘放一心想做大将军的,拼死一战,不升反降,从正三品降为四品,按理说得大闹一场,想当初,他可是敢向吴争当面索要大将军的。

    可这次,他一声不吭地,走了。

    有人说,刘放回了一趟衡阳古镇,在那个曾经力蹶三王的无名山坡下,一个人坐了三天三夜,而那个无名山坡,如今已经立起了七尺碑、成了无数义士的朝圣之地。

    当然,这种坊间传言,吴争是绝对不信的,一个混子、地痞有了思想?

    那叫啥,有思想的流氓吗?

    ……。

    固始之战,严格意义上来说,真的不能算胜。

    池二憨所部八千第一军精锐,战后仅剩不足三千人。

    可杀敌,仅有四千余人。

    这还包括了衡阳卫将士所杀的敌人在内,当然,衡阳卫确实没杀多少人。

    能拼死冲上去,就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

    想要杀敌骑精锐,真得很难。

    他们几乎是拿命在往里填,后退的人有,逃的,一个没有。

    这是一个奇迹。

    可奇迹无法杀人,所以,衡阳卫真没杀多少人。

    相反,衡阳卫死得人很多,多到最后数不清了。

    反正,幸存到敌骑主动撤退战斗结束时,还能站着喘气的,不足万人。

    因为有太多人本意是来混吃的,他们登记造册时就没报真名。

    加上战乱之秋,难民、流民混杂,根本就不可能计算清楚。

    原本这种事不应该出现在军纪严明的北伐军中,可衡阳卫一向是异类,刘放更是异类,他来者不拒。

    被骑兵踩踏过的,有太多无法辨认,最后吴争下令不得不在固始城外,史河西岸,修长起一座巨坟,将所有尸骨都埋了进去。

    然后立下一块石碑,亲笔上书“仗义每多屠狗辈”七个大字。

    ……。

    敌骑确实是主动撤退的。

    他们并没有溃败,但士气已丧。

    面对着这种悍不畏死的进攻,再精锐也抗不住。

    何况,敌骑兵也伤亡近半。

    敌骑向商城方向撤退,而池二憨部经历了这样一场血战,也已经精疲力竭,再无进攻之力,池二憨在那片被鲜血染红的战场上默默流了一晚上的英雄泪,然后下令,固守城池修整待援。

    相较于池二憨心中的痛苦,刘放却还在他的衡阳卫上窜下跳,宣扬着“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的精神,强调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理论。

    直到当天晚上,刘放被十几个夹杂在队伍中的妇人们围殴了一顿后,他终于安静下来。

    一个十一、二岁,毛都没长齐的孩童,一步步走到刘放的面前,当着所有人的面,啐了刘放一脸,然后无惧地瞪着刘放。

    而刘放木然地任由那口水自干。

    那孩子的爹、大哥、二哥,全死在了这场恶战之中了。

    ……。

    阿济格惊闻固始之战,己部精锐骑兵折翼而归,悚然。

    这场战役,彻底动摇了阿济格原本坚定的心。

    虽然敌军没有趁势而攻,可商城以北,等于出现了防御空洞。

    阿济格只能抽调灌水河岸的骑兵向北,去填补这个防御空洞。

    这就给了孙可望一个良机,简直就是天上掉下了大馅饼。

    督战骑兵北向的那个夜里,孙可望令士兵堆起无数个人形草垛,甚至还令士兵脱下军服给草人穿上。

    丑时过后,孙可望率军神不知鬼不觉的,从灌水西岸撤退,方向为南。

    而东岸连攻三日无功的建阳卫、左营,因主力未到,不敢轻易强攻渡河,黑夜里自然不会去留意对岸敌人会溜。

    直到天亮后,发起一轮试探进攻,才发现对岸早没了敌军身影。

    于是,建阳卫、左营迅速过河,直扑商城。

    ……。

    顾此失彼,阿济格此时真正深谙了这个词的含意。

    阿济格号称六万大军,去掉骑兵,不过三万多人。

    强攻商城所受伤亡,并不比城中大西军少。

    身边可用兵力也就二万出头,已经与城中守军相差无几。

    此时灌水防线已破的消息传来,阿济格就已经清楚事不可为,于是一咬牙,传令北向的骑兵返回商城与己会合。

    阿济格这是要准备撤退了。

    当然,他不是溃逃,而是有序地向西北方向汝宁府府治,汝阳方向撤退。

    那里,已经被孙可望经营的非常稳妥了。

    孙可望一逃,阿济格理所当然地接了现成,从这一点上来说,阿济格也不算太吃亏,应该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啊。

 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孙可望撞了大运

    对于阿济格突然撤退,明军、大西军都猝不及防。

    毕竟,阿济格做为攻方,主力并没有受到太大损失。

    特别是李定国,听闻此消息后,长长吐出一口气,接下来,他采取了保守策略,没有下令出城追击。

    或许是白文选和马维兴的二度受伏,给李定国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吧。

    这样就给了阿济格在撤回汝阳之后,有了充足的固防时间。

    接下来的时间里,有着四万多守军的汝阳城,就成了一块硬骨头,一时难以轻易啃动。

    而汝宁府以北,大半个河南,就此落入了阿济格囊中。

    河南战局似乎就此暂时稳定下来了。

    可此时,另一出更荒诞、奇葩的事件,正式上演了。

    ……。

    如果说,李定国在阿济格撤退后,心中的积郁一泄而空。

    那么,接下来发生的变故,让李定国真得是想哭,但哭不出来。

    朱由榔,被俘了。

    永历帝被俘了,这消息如同明天霹雳,将李定国轰得一时失去了主意。

    朱由榔是在麻城以北,阴山关之南被孙可望所俘。

    他身边一万多禁军啊,愣是被孙可望相差无几的兵力,打得一哄而散,溃了。

    也对,一群衣着光鲜的仪仗兵,又怎能是野战兵的对手,这些从云贵征召起来的农夫,接受的是怎么气势如虹、怎么仪态庄重,唯独没有人去教他们怎么打仗、怎么在遭遇战抵抗敌人。

    麻城有三千大西军,距离交战地不足百里。

    愣是没来得及增援,可想而知,这一万禁军是在怎样短的时间里溃的。

    朱由榔是在回逃麻城的半路上,被孙可望骑兵追上俘虏的。

    禁军的溃败,造成的后果巨大,不仅仅是永历帝被俘,孙可望趁势攻占了麻城,并且随即攻占黄安、连克罗田。

    就等于断了李定国的退路,真正的后院起火了。

    当然,以李定国的兵力及战力,只要南下,就可不费吹灰之力夺回三城,问题是,敢攻吗?

    孙可望在俘虏朱由榔的第一时间,就派使者向商城传信,意思很简单——得谈!

    否则就“撕票”。

    李定国生平最重义,皇帝对他青睐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