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汉明 >

第929章

汉明-第929章

小说: 汉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主传子,教化主传贤。国主为君,教化主为师。若然,则二柄难于兼合,即泰西亦虑之矣。”

    听听,听听,这种思想,正好契合了东林党、复社那些大儒、文魁们,这是何等的诱惑啊?

    由此,东林党、复社的政治主张吸收了耶稣会思想的产物,开始体现了耶稣会的意志。

    同时,东林党和复社开始鼓励自己的学生们学习西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譬如被时人敬称为媿林居士、被后人称为民族英雄的瞿式耜,在他老师钱谦益的指引下,成为了西法派有巨头,他也有着一个教名——托马斯(也有说是多默)。

    而韩爌,这个崇祯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在他的默许下,他的弟子袁崇焕与号称西学军事精英的孙元化等人开始有了合作。

    明朝文武百官,几乎在十多年间,先后沦陷。

    这整个就是和平演变啊!

    而耶稣会不满足于此,他们不但攻陷了东林党,连东林党的死对头浙党魁首沈一贯等人,也是他们的重要目标。

    沈一贯原本是佛教徒,可随着儿媳、孙子被吸收为耶稣会教友,也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了。

    简直是无孔不入啊!

    可所有人都忘记了一件事,就算西学军事再厉害,明朝皇帝能同意政教分离吗?

    万历不上朝,何尝不是被这些人逼的?

    而崇祯杀袁崇焕,除了心胸狭隘之外,未必没有这一因素在内。

    什么都能忍,唯有皇权不能动,自古亦然。

    吴争被靳良玉的叙述震撼了,这一切,都是他从来不知道的。

    可靳良玉只是耶稣会的一个中层角色,他知道得也仅止于此,再也挤不出什么来。

    虽然浓雾并未能散开,但吴争,已经清晰地意识到了,幕后的黑手,已经慢慢开始现形!

 第二千九十八章 人鬼难辩

    吴争走出牢房,立即传宋安来见。

    “可知卫匡国现在何处?”

    宋安答道,“自从少爷给他结清了当年旧帐,卫匡国很少来杭州府了。”

    吴争皱眉,道:“他想在江南传教,不得本王允准吗?”

    宋安古怪地看着吴争,“少爷不是已经下令,允许卫匡国在江南各府布道传教了吗?”

    吴争一愣,“有这事?”

    宋安哭笑不得,“少爷敢情是忘记了……当年拖欠了教廷二、三百万两购买火枪、火炮的银子,卫匡国三番两次前来追讨,少爷不是以允许卫匡国,便宜在江南各府传教为条件,换取教廷同意逐年还钱吗?”

    吴争怒目而视,好半晌,悻然道:“好象是有这么回事……哎,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这下……砸了自己脚丫子了!”

    宋安不解地道:“少爷这话何意……难道卫匡国做了不利于少爷的事?”

    吴争仰头长吁一口气,恨声道:“哪是不利于我……他们的狼子野心,所图者大啊!”

    宋安不禁惊悚起来,“少爷所说……当真?”

    “我能哄你?!”吴争没好气地道。

    “那可糟了!”宋安跺足道。

    吴争一怔,“还有更不堪之事?”

    “不,不!”宋安摇摇头道,“我的意思是……这下……麻烦了!”

    “直接说……什么事!”吴争急了,他是真急,但凡牵到“教”,没有一件事是不麻烦的,因为任何教,都是以蛊惑普通民众为己任。

    想要遏制、铲除这些教,首先要直面的,就是普通百姓。

    宋安回答道:“少爷或许不知道……如今卫匡国等人所创建的耶稣会,在江南各府已经深入人心,教众没有十万,至少也有七、八万……就连各府县的官员及家眷,皆有入教之人。”

    吴争脸色越来越难看,这简直是比瘟疫传播还快啊!

    短短四、五年间,耶稣会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形成如此规模,这让吴争开始后悔之前的决定。

    不过,吴争是怪错自己了,就算没有吴争这个外来者,史上耶稣会,在明末清初,甚至清中期,也是席卷了大半个华夏。

    可怜当时南明君臣,还渴望着欧罗巴教廷,给予军事支援,甚至永历帝还亲笔书信,恳求教廷派大军东来。

    这简直是与虎谋皮啊!

    永历君臣肯定没有想到,其实汤若望早已与清廷谈妥条件,教廷已经转向,改支持清廷了。

    这也是这几年,吴争基本见不到卫匡国的真正原因。

    可惜教廷也失算了,他们想不到吴争真能以江南一隅之地,建下如此彪悍史册的功勋。

    按理说,他们该再转向才是。

    可事实上,吴争收复东番岛,逼和了诸国联合舰队,着实动了教廷的奶酪,刺痛了教廷的痛感神经,这才使得教廷明知清廷已经陷入日落西山之势,还是不肯转向。

    当然,此时的吴争,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本质,他还只是认为,这帮在东亚的欧罗巴传教士,以一己之私,参与了政治。

    “那汤若望呢?”吴争沉声道,“先抓了他再说!”

    宋安摇摇头,“怕是难找了……前不久接到消息,我军接管顺天府之后,在京的数百番人传教士皆突然消失了,只有入教的百姓在打理各个教堂……当时没在意,还以为是躲战乱所致,可今日听少爷这么一说……看来是早有预谋!”

    “传令下去……令各地长林卫把他们找出来!”吴争咬牙道,“就算掘地三尺……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是!”

    “还有……传信给马士英,就说我要见他!”

    “这……少爷,马大人现在可是阁老了……。”宋安提醒道,也对,哪朝阁老可随便出京?

    吴争怒道:“阁老咋了……就算是首辅,孤要见,他便得来见!”

    宋安急躬身道:“是……我这就派人传信应天府。”

    吴争转头,对黄昌平道,“将夏国相提来……另外,让陈名夏、李颙和张煌言在府中等候。”

    “是。”

    ……。

    夏国相此时只着一身白内衣。倒不是已经遭到刑讯。

    而是这货可能有洁癖,当时被捕时,被士兵按压在地上挣扎时,沾了满身的泥。

    关入牢房后,就脱去外衫,仅以一身内衣示人,还别说,纵然头发糟乱、身上还沾粘着几根稻草丝,夏国相看起来,精神不错,至少,他自认为在吴争面前,啧啧……还是气宇轩昂的。

    吴争心里急,没心情理这茬。

    “夏国相,范永斗死了……孤下令杀的!”吴争开门见山,这是恐吓。

    言下之意是,就算你再自认风流倜傥,也架不住本王一声令下,到时人头落地,别怪本王言之不预!

    不想,夏国相老神在在,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他甚至还带着一丝明显的鄙夷,“一个无利不图的奸商……死有余辜。”

    吴争愣了,这难道就是传说中五十步笑百步吗?

    “你明白就好。”吴争无意纠缠于此,“说说吧……你,还有吴三桂,在耶稣会里扮着何种角色?”

    这话让夏国相一愣,古怪地看着吴争,“吴王是认为……学生与我王也是耶稣会教友?”

    吴争哂然,“看来你果然知道耶稣会……那就不用费事了,赶紧从实招来,免受皮肉之苦。”

    夏国相突然仰头哈哈大笑。

    吴争愠怒喝道:“笑什么……信不信孤令人砍下你的头颅?”

    夏国相这才止住了笑,一本正经地道:“学生不怕死……其实砍不砍脑袋的真无所谓,主要是学生还真看不上那些仗着奇巧淫技糊弄人的西洋人。”

    吴争皱眉,这厮的话听来怎么这么……违和?

    “你的意思是说……你,还有吴三桂,并非……耶稣会教众?”

    夏国相一副不屑的模样,“试问吴王殿下……但凡手执世间生杀大权之上位者,能信那虚无飘渺之天主吗?”

    这话也有道理,吴三桂纵横西北、西南,自己就可定万民生死,何须借助天主上帝?

 第二千九十九章 以毒攻毒

    吴争迟疑了一会,问道,“汝当真不是教众?”

    “学生已落今日之境地,何须在吴王面前遮掩推诿……学生就要项上人头作保,如何?”

    吴争盯着夏国相的脸许久,挥了挥手,“带下去吧。”

    可就在黄昌平带人拖拽夏国相时,夏国相有些急了。

    “吴王容禀……学生对您有用!”

    吴争似笑非笑地看着夏国相,“天下人多了……千里马常有,而你,最多不过是匹驭马!”

    夏国相急道:“不管是驭马还是千里马……只要对吴王还有用的,那就是好马!”

    吴争又一愣,这货口齿还真伶俐。

    “孤给你一次活命的机会……但你须说服孤,你对孤有何用?”

    夏国相愤然从黄昌平的手里挣脱,当然,也是黄昌平听了吴争的话,有意识地放手,否则,三个夏国相,也难从他手中挣脱。

    夏国相正色道:“学生之前一直想不通……江南商会股份价钱被我等合力打压之后,无端出现了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悄悄吸纳我等抛售的股份……原本,学生以为是莫执念那老匹夫暗中使坏,可学生并不确定,因为莫执念短时间内凑不出这般巨量的现银,用来吸纳商会股份,何况当时,莫执念正急着入京去做他梦寐以求的户部尚书,根本来不及也无心暗中吸纳我等抛售的股份……可今日听吴王殿下突然问起耶稣会,学生就豁然开朗了……。”

    “你认为暗中大肆低价购入商会股份的……会是耶稣会?”

    “回吴王话……是!”夏国相点头道,“江南商会如同庞然大物,背后是吴王和大将军府,天下谁人不知何人不晓……敢于火中取栗的不多,我王当时已经被俘,且财物在学生手中,自然是不可能的……莫家和财政司,在这几年中,皆已被掏空,也无实力……至于新登基的皇帝,按理说,凭织造司的流水是能做到的,这也是学生心中怀疑的目标之一……本来,吴王是学生怀疑的最大目标,可吴王和莫执念一样,按理短期是凑不出这样巨量的现银的……而江南各大商帮,大都不敢,也无足够实力趟这混水……就算几家联合起来,那总会走露出一些风声,要知道,学生和范永斗等人,在江南还是有些耳目的!”

    吴争皱眉,“孤的耐心有限……讲重点!”

    夏国相赶紧停住了他的滔滔不绝,“学生想说的是……学生能助吴王一臂之力,将番人的黑手斩断!”

    “你打算怎么做?”

    “自万历朝始,西教一直被历朝皇帝压制,然皆屡禁不止,反而势力越来越大,为何?”夏国相自问自答道,“那是因为朝堂上诸公卿、将军乃至宗室,许多人暗中都加入了耶稣会……谁能自己断自己的性命?”

    说到这,夏国相突然问道,“我王……还活着吗?”

    吴争有些恍惚,随口道:“孤没听闻处死吴三桂的消息从应天府传来,想来应该……还活着吧……。”

    话出口,吴争就回过神来了,“哟……你自身难保,还惦记着吴三桂……还真看不出来,你倒是个忠臣。”

    听话听声,锣鼓听音,夏国相要是没听出吴争话中的揶揄之意,那真该是一头撞树上了。

    “吴王误会了……学生只是……咳,有道是忠臣不事二主……嗯!”

    吴争听懂了,这厮是真狠啊,居然盼着旧主死,好为他谋出路找借口。

    “你恐怕不知道……吕布是怎么死的吧?”吴争似笑非笑地看着夏国相,目光非常犀利。

    夏国相讪笑起来,“学生上马可冲锋陷阵,下马可治国平天下……那三姓家奴怎能与学生相提并论,况且,学生还能助吴王对付耶稣会。”

    见过脸皮厚的,没见过这等厚的,这厮之狠辣,足以与贾诩媲美。

    “你的脸皮,可以蒙鼓了!”吴争指着夏国相道,“可你没有说服本王……你,没机会了!”

    夏国相笑了,“吴王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少些,但也不缺……唯独少了象学生这般,能做些常人不能做的事的人……马瑶草原本算一个,可他志大才疏,心有余而力不足……最重要的是,他老了!”

    “听你的意思,孤身边少不了你了?”吴争脸色渐渐阴沉起来。

    夏国相依旧在笑,“吴王莫急……对付耶稣会那帮子番人,说易不易,说难不难……他们可以投人所好,那么反其道而行之……足矣!”

    “讲明白些!”

    “听闻吴王手下,除了长林卫,还有明社?”

    吴争终于怒了,“好大的狗胆……能不能活还不一定,竟起觊觎之心?”

    “徒有宝刃在手,却不能用之……可惜了!”

    吴争瞪着夏国相,许久,问道:“你以为孤会引狼入室?”

    夏国相摇摇头,一本正经地道,“学生不是狼……学生只愿做吴王膝下之犬,看家护院之犬!”

    世间无难事,只怕厚脸皮,见惯了身边刚正不阿之人的吴争,今日确实被夏国相这种腔调“惊艳”到了。

    夏国相终于说正题了,“自万历始,耶稣会就在渗透大明,它投其所好,向武臣兜售火器战法、向文臣蛊惑虚君实相或政教分离……听起来似是而非,实则,他们左右逢源,为支解大明无所不用其极……可经过近百年的经营,西教已经深入人心,吴王想要除之,唯武力方可,非常法所能企及……然,天下初定,若以武力必酿成惊天血案,天下必再大乱,此,非殿下之本意……学生可以为吴王分忧!”

    “孤,怎么信你?”

    夏国相长揖至地,“学生所求,唯辅佐雄主,仅此而已……如今天下,除晋王外,唯吴王殿下耳!”

    “那不去投晋王麾下效力?”

    话一问出口,吴争就意识到白问了。

    果然,夏国相苦笑道:“学生身陷囹圄,还有选择的权力吗……况且,晋王与吴王相比,多了勇却少了谋……谋,对成为一代明君而言,缺之不可!”

    “若你的本事,能与拍马奉承的功力相当,那倒是可堪一用!”

    夏国相突然屈膝,大礼参拜,“谢吴王殿下收留!”

 第二千一百章 抽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