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汉明 >

第934章

汉明-第934章

小说: 汉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玄著多虑了。”吴争淡淡说道。

    张煌言跺脚道,“可朱以海不是对王爷说……番人先头舰队,已部署到了东番岛和陈钱山吗?真要是如此,大战不日就将开启,除非……!”

    除非什么,除非吴王妥协!

 第二千一百零九章 为国接盘

    ps:感谢书友“20170830000642611”、“20200201114959934”投的月票。

    吴争点头道:“这想来应该不假,朱以海眼下急得是保命,不敢哄骗本王……不过,说是先头舰队,却未必是从西欧来的……。”

    “那是从何处来的?”

    吴争慢慢坐下,“我猜想……应该是驻西洋(明朝时所称西洋,就是印度洋沿岸,而非欧洲,郑和七下西洋,指得也是印度洋,而此时,印度也不是印度,为莫卧儿帝国)沿海诸国的西班牙、葡萄牙等舰队。”

    张煌言还是焦急,“那依王爷估计,番人舰队主力大概会在什么时候到达?”

    吴争突然咧嘴笑了笑,“玄著别急,番人要组织起这样一支庞大的联合舰队,也不是容易的事……想要主力东来,没那么快,就算已经过了两三月,至少也得再一两个月吧……!”

    见吴争神色笃定,张煌言终于松了口气,“那应该来得及召回张名振、王一林水师……不过,王爷也须未雨绸缪啊……如今大将军府内忧外患,怕是经不起再一场大战了!”

    吴争颌首,“所以我想与玄著兄商议……是不是……与朝廷联合,共抗即将到来的番人舰队?”

    张煌言一怔,皱眉道:“恐怕……不易!”

    “为何?”吴争问道,“……她,毕竟做了我十多年的妹妹,这是抵御外辱,她没理由拒绝!”

    张煌言苦笑道:“这恐怕不是王爷与……陛下之间的问题,既然郑森是此事件的始作俑者之一,想来……陛下也应该一早就参与其中,王爷试想……有人能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吴争沉默下来。

    张煌言继续道:“再则……朝廷自王之仁水师覆没之后,虽一直喊着要重建水师……可王爷也知道,喊了这么些年,连个架子都没搭起来……如今就算陛下同意,怕也无法真派出一支舰队来……而如果仅是援助咱们粮钱……如今正是商会股价低落之时,怕是……!”

    张煌言没有说下去,吴争也听懂了。

    朱媺娖正令莫执念大肆吸纳低价商会股份,也就是说,她还缺银子呢,怎么可能援助吴争打这一仗所须的粮钱?

    吴争确实被难住了,一分钱难死英雄汉啊!

    “有没有可能……从民间筹钱?”

    吴争这句话,让张煌言沉默下来。

    许久,张煌言开口道:“得益于王爷这些年的与民生息,江南各府百姓这些年,确实较之前富裕了不少,可……商会股价一事,对民众的伤害,几乎席卷各府县,至少半数以上的民众,数年的积蓄,付之一炬……这个时候,向民间筹钱,怕是不易啊!”

    吴争也沉默了。

    张煌言看着吴争的神色,心中不忍,试探着问道,“我倒是有一下策……。”

    “说来听听。”

    “江南民众深受商会股价风波之害……可有不少江南富户,却因观望而免受其害,要不……王爷向他们筹钱,或许……可为!”

    吴争摇摇头,但没说话。

    张煌言疑惑道:“虽说可能筹集不到所需数目的银子……可毕竟是一条可走的路,王爷为何不愿一试……想来,以王爷的威信、声誉……不至于被他们拒绝!”

    吴争依旧摇头,“玄著兄……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与这些嗜财如命的奸商筹钱,无疑与虎谋皮……今日拿了他们的银子,明日,孤得用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代价还他们这援手之情……孤不想、不愿!”

    张煌言听懂了,于是,他也沉默了。

    吴争想了一会,突然咬牙道:“就向江南百姓筹银!”

    张煌言惊讶至极,可没等他开口,吴争目光坚定地道:“孤手中有一成半商会股份,将它抛售……就算以此时低迷的股价,亦可筹集到此次海战的粮饷!”

    张煌言这下是真急了,“王爷万万不可……此时王爷抛售巨量股份,就会将刚刚稳定住的股价,再次打落谷底,甚至于从此一撅不振……由此将引发再一次江南民乱,恐怕较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民众也会将对朱以海等人的恨,转移向王爷……请王爷三思啊!”

    吴争神色依旧坚定,“只要向民众说清楚道理……这筹集的银子,是用于抵御外辱的……本王相信,民众能忍受……终将接受!”

    张煌言吃惊地看着吴争,半晌,他愠怒道,“你可知如此一来……百姓会怎么看你?”

    他确实是替吴争急,急得直呼“你”了。

    可吴争却不采纳张煌方的劝谏,他负手走向窗户,望着窗外的天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可孔圣人忽略了一点,仗义每多屠狗辈……越是愚昧者,越有一腔热……因为他们活着唯一可赖以自豪的,就是忠义二字……孤决定了,令汉明半月谈自即日起,通篇陈述孤抛售商会份的用意……侠之大者,为国接盘!”

    张煌言惊愕得张大了嘴巴,久久无法合拢,他兼着汉明半月谈总编撰一职,但他更是按察使,在这个问题上,其实这两个官职的职能,起了绝对冲突!

    做为按察使,张煌言必须力谏吴争,并阻止吴争这决定,可做为汉明半月谈总编撰,他必须奉命行事!

    其实,张煌言的担忧是确实存在的,在这个节骨眼上,吴争若抛售巨量的股份,无疑使此时本就低迷的股价雪上加霜……已经伤痕累累的江南百姓,恐怕会有无数人,由此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可这么做的结果呢?

    就算吴争打赢了这场大海战,百姓人心,也会弃吴争,而转向皇帝。

    所以,只要吴争这么做了,结果只有一个,从此终结了他的政治生命,当然,吴争还有北伐军在手,可北伐军将士,哪个不是江南子弟?

    如果将士家人被吴争此举所伤,试问士兵还能真心效忠于吴争吗?

    但张煌言终究没有再力谏劝阻,倒不是张煌言也学会迎合上司了,而是张煌言打从吴争开府之后,就习惯了……盲从!

    在张煌言心中,比他还小五六岁的吴争,就是一个不败的,神话!

    面对这样的上司,张煌言更愿意去相信,吴争所有的决定,皆是……正确的!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手机请访问:

    推荐:

    lt;stylegt;reend  a{font…size:15px;lor:396dd4;paddg:0  10px}lt;/stylegt;

 第二千一百十章 各有所图

    道理其实并不复杂,吴争能不知道?

    吴争当然知道,正因为知道,所以要去做,这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有句话说得好,世间事,无所谓绝对的忠诚,只是受到的诱惑不够,亦或是背叛的筹码太低。

    为上者驭下,真正所要做的,绝非是信任,而是不断加大背叛的成本!

    这个道理,吴争懂,张煌言未必懂,或者是不想懂,亦或者是装作不懂。

    可已经不重要了。

    正象吴争遇泰山崩而面不改色的道理一样,事情已经坏到了不能再坏的地步,那就没什么须忌讳的了。

    吴争就是想要,提高人心背叛的成本。

    不管是寻常百姓,还是那些世家富商豪门,人,终究还是人,只要将利益捆绑在一起,那才是无须猜疑的忠诚!

    这就象之前的北伐一样,无论是谁,只要说起北伐,就会义愤填膺,大有亲自赤膊上阵之势,这就是成本。

    每个人都知道,汉奸当不得,也只有这样的氛围,才可以让每个人,对于“做汉奸”这三个字,退避三舍,甚至连想,都不敢想。

    危机,有危也有机。

    吴争开始龇出他本已隐藏却从未褪化的獠牙,不想打内战不代表着任人欺负,也不代表妥协!

    ……。

    应天府,长安街。

    原本首辅黄道周的府邸,如今已经成了新任阁臣户部尚书莫执念的官邸了。

    皇帝将这殊荣恩赐于莫执念,可谓是天恩浩荡。

    这些天,莫执念确实忙得不可开交。

    想想也是,一千五百万两之巨的交易,得调用多少人手,特别是在这个需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时代。

    莫执念已经忙得焦头烂额了,应天府不比杭州府,在杭州府,莫家经营数代,更有吴王这块金字招牌在前头顶着,莫执念说出的话,其实与命令已无二致。

    可应天府不一样,随手一抓,其中至少就有一个是三品官。

    莫执念想要做事,举步维艰哪!

    这可是银子,白花花的银子。

    只要经手的,谁没长一双眼睛?

    有个词说得好,叫“雁过拔毛”!

    那可能有人就不信了,皇帝的银子,再加上钦命,有谁敢染指或者懈怠,亦或者敢不要命地意图染指?

    如果真这么想,那这世道就太平了,唐宋元明恐怕也不会更迭了,崇祯也更不必上吊挂歪脖子树了。

    县官不如现管,莫执念只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周旋于京城各大势力之间。

    好在有首辅王翊等人的帮衬,购入商会股份的事基本部署下去了。

    所以今日,莫执念大松一口气,令府中厨子做了一席酒菜,与远道而来的嫡孙女,也是吴王侧妃的莫亦清,接风洗尘。

    祖孙二人久别重逢,特别是经历了这一连串的变故,自然是说不完的家常里短。

    “阿耶,怎么没见到……父亲?”

    莫执念沉下脸来,“别提你那不成器的爹!”

    莫亦清软声宽语恳求道:“爹之前确实是做错了事……可毕竟是清儿的父亲,更是阿耶的亲生儿……求阿耶原谅父亲吧!”

    然,莫执念似乎无意说起儿子,他选择叉开话题,“你这次入京……吴王……他没有阻拦吗?”

    莫亦清心中暗叹,她知道阿耶对父亲历来看不上眼,尤其是经这次事变,更是成见已深。

    所以,莫亦清也不敢再继续恳求,听莫执念问起,忙答道:“其实并非清儿要来……是夫君让清儿来京的。”

    “是吴王劝你入京的?”莫执念倒吸一口气。

    “确实是夫君劝清儿入京的!”

    莫执念怔怔地看着屋外黑漆漆的天空,慨然叹息,“吴王仁义啊!”

    莫亦清心中一喜,“既然阿耶也觉得夫君仁义……何不……回归夫君麾下?”

    莫执念转回头来,似笑非笑地看着莫亦清,“傻孩子……这可不是汝小时候过家家,这是会死人的……会死很多人!”

    莫亦清急道:“可清儿不想为了一个名份……陷阿耶陷莫家于不义!”

    莫执念慢慢沉下脸来,“何为不义?从阿耶我效忠吴王始,可做过一件对不住吴王之事?”

    “阿耶这些年为夫君大业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从无做过一件对不住吴王之事!”莫亦清赶紧印证莫执念的话。

    莫执念脸色这才缓和下来,“可吴王从年前,就开始部署压制江南商会削夺商会专营禁榷特权……难道你就不明白,吴王针对得……是莫家,是汝阿耶吗?”

    莫亦清冰雪聪明,哪能不知道?

    她呐呐道:“可……可夫君绝非忘恩负义之人,他不会亏待阿耶……!”

    “傻孩子!”莫执念叹息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若商会各项特权被夺,阿耶如何服众……莫家日后又将如何成为天下商界领袖?”

    莫亦清一脸悲苦,“阿耶就为了这……背弃夫君……值得吗?”

    莫执念看着莫亦清的脸,许久,微笑起来,“谁说阿耶要背弃吴王?”

    莫亦清一怔,惊愕地看着她阿耶。

    莫执念伸出手,想去抚摸孙女的脸,可手伸到一半,又缩了回去。

    “傻孩子……汝就不想想,这世上还有谁做这个皇帝,能比吴王登基,为莫家带来更大的荣耀?”莫执念笑得象只老狐狸。

    “可阿耶已经投效于皇帝……?”

    “若非如此,怎能立下贪天之功?”莫执念哂然道,“汝真以为,乾清宫那小女子,能斗得过吴王殿下?”

    莫亦清惊愕到了极点,“那……那阿耶……日后又怎能重新取信于夫君?”

    莫执念哈哈大笑,“吴王是个务实之人……他只看结果,不究过程,譬如之前沈致远钱翘恭降清,再譬如马士英……。”

    说到这,莫执念看了一眼莫亦清尚未显怀的腹部,“如果再加上清儿……若老天眷顾,清儿能诞下麟儿,那日后莫家定可……与国同寿!”

    莫亦清听了又惊又喜,惊得是她阿耶还是想扶她成为日后母仪天下的皇后,这事再大的困难,在于吴王已有王妃,并已有了长子,岂是轻易可以改变的?

    喜的是,她阿耶心里并非真的要背叛吴王,而是想为吴王立下奇功。

 第二千一百十一章 两只狐狸

    莫执念一脸慈爱地注视着他百感交集的孙女。

    “傻孩子,有汝在吴王身边,阿耶岂能做下那等不着调的事?不用说是你爹绺由自取,就算是你爹无辜,阿耶也不会因他而背叛吴王……一切所为,只是为掩人耳目,瞒着你也是这原因,不过如今事已定局,你也已来了京城,便无须瞒你了!”

    莫亦清心中震撼,久久说不出话来。

    这时,有府役前来禀报,“禀告相爷……宫中来人了。”

    莫执念微微一愣,应道:“请天使书房用茶,本相稍后即来!”

    说完转头对莫亦清道:“这么晚,皇帝派人来,想来定是有要事……你且先回屋歇息吧!”

    “是。”

    ……。

    莫相的书房内。

    新晋大太监司礼太监庞天寿笑嘻嘻地看着莫执念进来。

    “哟……竟是庞公公……小老儿没有迎出府外,实在是失礼……还请庞公公原谅则个!”

    瞧莫执念这姿态,放得是相当的低了。

    一个堂堂阁臣户部尚书,对一个宫内太监,自称小老儿。

    庞天寿笑意更浓,他还礼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