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赵氏虎子 >

第378章

赵氏虎子-第378章

小说: 赵氏虎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黄赟恍然大悟,旋即摇头说道:“似公羊先生这等饱学之士,想不到亦这般迂腐。我义师起事乃顺应天命,岂会有辱祖宗?”

    张季微笑不语。

    从旁,陈勖觉得奇怪,忍不住问道:“张季兄弟,你与那位公羊先生相熟么?”

    张季的目光微微闪烁了一下,不等他回答,黄赟便笑着说道:“张季兄乃伯虎公子的侍卫,而公羊先生乃伯虎公子的老师,自然相熟。”

    “伯虎公子?”陈勖又是一愣。

    见此,黄赟笑着解释道:“乃赵渠帅之侄,赵伯虎,义师上下皆称为伯虎公子。……我表兄尝言,伯虎公子虽年轻,然文武兼备,气度胆识皆非常人,假以时日,前程不可限量。”

    『程周竟如此推崇?』

    陈勖暗自惊讶。

    此时,张季低声对黄赟说道:“子美兄,先说正事吧。”

    “哦,对对对。”

    经张季提醒,黄赟这才反应过来,正色对关朔、陈勖二人说道:“两位渠帅,我二人此番前来,乃是为了‘会师于南都梁城’一事。公羊先生言,我义师三路并进,西路、中路皆窄,唯东路最宽,既要兼顾山东,又要与两位以及荆楚义师会师于南都梁城,力有不逮。况且击败章靖之后,山东晋军守备空虚,是故……”

    他舔了舔嘴唇,带着几许尴尬说道:“我亦不瞒两位,公羊先生建议先取济宁、济阴,再取济南,随后视情况而定,或西进攻梁城,或东进取山东。”

    关朔微微色变,表情有些古怪地问道:“视情况而定?是指视荆楚义师,以及视我江中义师的进展而定么?”

    “呃……”黄赟面色讪讪,不敢直视关朔。

    看到这一幕,陈勖心下暗暗叹息。

    他当初就觉得,他各路义师犹如一盘散沙,而如今就是最佳的写照——江东义师明摆着是不打算攻打梁城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责怪他们‘进展太慢’,变相催促他们。

    总而言之,不是什么友善的态度。

    压压手示意关朔冷静,陈勖试探着问道:“此事,不知可与江东渠使商议过?”

    “呃……”

    黄赟的神色更尴尬了,舔舔嘴唇古怪说道:“荆楚派遣来的使者,自视甚高,屡次与赵渠帅、公羊先生意见相左,去年入冬时就被赵渠帅驱逐了……”

    “……”

    别说陈勖,就连此刻正在压抑怒意的关朔都愣住了。

    把渠使驱逐了?

    渠使可是荆楚派来的使者啊,相当于监军,那赵璋就这么把监军给驱逐了?

    『这是要自立门户么?』

    陈勖深深皱起了眉头。

    尽管他不清楚江东与荆楚之间发生了什么,但他敏锐地感觉,这件事背后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毕竟如今的赵璋,羽翼已丰,可不再像当初那样了。

    思忖了一下,陈勖试探道:“子美,关帅与我,与你兄,与你,相识多年,难道如今反而见外了么?请你实话告诉我,江东究竟有何打算?”

    黄赟脸上露出几许犹豫之色,旋即,他看了一眼张季,咬牙说道:“好吧。……两位渠帅,公羊先生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今晋国虽然衰败,但底蕴仍在,非一朝一夕可以取代,因此,待攻陷济阴、济南、泰山、山东之后,公羊先生建议,北以泰山、济水为屏障,西以济宁、南北湖、彭城为屏障,厉兵秣马、休养生息,期间,北御晋国,西取豫州。待僵持数年,晋国力衰,再思渡河北进。至于南都梁城……”

    他摇摇头叹了口气:“公羊先生认为此乃鸡肋也,即便花费巨大气力攻下,义师尚要面对大河天堑,取之无益。”

    听到这番话,陈勖就意识到江东义师多半是要自立门户了,最起码,他们已将荆楚的命令彻底抛掉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那位公羊先生无谋,相反,那位公羊先生的建议非常高明,可问题是,这条建议仅对江东义师最为有利。

    沉默了半晌后,陈勖忽然问道:“子美,你等此番前来,是何人授意?”

    “乃赵渠帅与我兄商议决定。”黄赟回答道。

    “那位公羊先生呢?他未曾提出反对么?”陈勖微笑着说道:“我怀疑在那位公羊先生看来,荆楚也好,我江中也罢,恐怕都是‘竖子不足与谋’之辈吧?”

    “陈帅这话从何说起……”黄赟尴尬地笑了两声。

    『被小看呢……』

    看着黄赟满脸的尴尬,陈勖与关朔对视一眼,暗暗想道。

 第452章 使者(三)

    曾几何时,荆楚义师是对抗晋国的最强大的的力量,其次是包括长沙义师、江夏义师、豫章义师在内的‘江中义师’,最后才是聊胜于无的江东义师。

    正因此,义师所制定的种种战略,比如长沙义师与荆楚义师会师于南阳,再比如与会师于南都梁城,实则主要就是荆楚义师与江东义师的合作战略。

    而现如今,江东义师异军突起,对方并不满意继续采取之前的战略,甚至于隐隐有着准备脱离荆楚义师掌控、自立门户的意思。

    观那位‘公羊先生’的策略,他明显是要与晋国‘裂土分疆’,而不是将‘联合天下义士推翻暴晋’摆在首位。

    尽管那位公羊先生对此做出了解释,他认为是晋国乃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非一朝一夕可以取代,但陈勖还是从中看出了江东义师的盘算。

    陈勖相信,荆楚派往江东的渠使,恐怕不仅仅是因为‘屡次与赵渠帅、与公羊先生意见向左’才被那赵璋驱逐,双方很有可能就江东义师的战略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最终,赵璋以驱逐渠使表明了态度——即他不肯受荆楚控制。

    不可否认,荆楚义师背后的太平道有着不可告人的野心,但就眼前来看,似乎江东义师的渠帅赵璋,以及为其出谋划策的公羊先生等人,也并非毫无私心……

    『一盘散沙,一盘散沙啊。』

    陈勖暗自叹息着。

    叹息之余,他正色对黄赟说道:“子美,你的意思我大致明白了。你江东将在不久之后,对济阴用兵,希望我等齐头并进……倘若在江东攻陷济阴之时,荆楚、江中两块尚未攻陷河南与颍川,未对南都梁城形成包夹,江东将向东取泰山、山东之地,可是如此?”

    见陈勖将话挑明,黄赟稍稍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见此,陈勖思忖了一下,又忽然问道:“子美,你接下来是回江东义师那边,还是在这边暂留几日?”

    黄赟想了想,点头说道:“会暂留一阵子。”

    从旁,关朔有些奇怪陈勖这突然冒出来的一句询问,直到听到黄赟的回答,他好似想到了什么,微微色变,眼眸中闪过几丝愠怒。

    陈勖注意到了关朔的神态,不动声色地朝着他微微摇了摇头,旋即和颜悦色对黄赟说道:“子美,我先替你与张季兄弟在营内安排落脚之处,正好我也与关帅商议一番……”

    黄赟显然也猜到了什么,闻言识趣说道:“有劳陈帅。”

    陈勖不置与否,在微微一笑后,唤来自己的护卫,吩咐后者替黄赟与张季安排住处。

    目视着二人走远,陈勖转头对关朔说道:“江东既不愿联手攻打南都梁城,却又派来使者,想来是要看看,看我等是否值得他们……‘提携’。”

    说到最后时,他自嘲般笑了一下。

    “哼。”关朔冷笑连连,带着几分怒意亦说道:“亦或,是否有利用的价值。”

    作为长沙义师的渠帅,他在战略上的见解并不亚于陈勖,自然而然也看出了江东义师的盘算——既想裂土分疆、休养生息,又不想太过于惹眼,因此才多多少少想‘提携’一番西路、中路的友军,希望荆楚义师、江中义师多少替江东分担一些压力。

    这种工于心计的营私之举,让关朔极为不喜。

    “荆楚的太平道,应该不会对江东发难。”

    在思忖了片刻后,陈勖正色说道。

    “……”关朔微微点了点头,毫不怀疑陈勖的判断。

    要知道现如今,荆楚义师被阻于南阳,而他江东义师这边,迟迟没有攻占颍川、陈郡、陈留三郡,论战绩,唯江东义师最为惹眼。

    看在这一点上,荆楚义师背后的太平道,怎么可能与江东义师决裂,破坏‘反晋义师’的联合阵营?

    在关朔看来,荆楚义师背后的太平道,一定会竭力拉拢江东义师,甚至于私底下许诺江东更多的利益,免得‘反晋义师’的共同阵营被破坏。

    “你怎么看?”关朔问陈勖道。

    陈勖想了想说道:“先以大局为重吧。……你拿下颍川,再助荆楚夺取河南,我会汝南,尽可能快地拿下陈郡、陈留,介时江东应该已拿下济阴,三方合力,攻下南都梁城,至于之后……就任由江东去取泰山、山东之地吧。这是当前最佳的选择。”

    “唔……”关朔皱着眉头思索了半晌,点点头说道:“确实。不过,这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

    陈勖叹息着点点头,旋即说道:“开诚布公吧,向黄赟、张季二人说清楚这边的局势,让他们转告江东,西路、中路两方义师都需要时间……”

    “你不怕江东顾自去谋取泰山、山东?”关朔皱着眉头问道。

    陈勖摇摇头说道:“那位公羊先生既然能屡次击败韩晫,甚至于,就连章靖亦不放在眼里,可见必然是深谋远虑之人,既是深谋远虑之人,自然会有意提携同道义师,避免其江东过于招惹晋国嫉恨……说得难听点,若荆楚、江中早早败亡,他江东难道就能独力面对晋国么?”

    关朔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二人商议了一番,旋即再次派人去请黄赟与张季二人。

    再重新见到黄赟、张季二人后,陈勖笑着说道:“两位可还满意住处的安排?……营内简陋,请两位多多担待了。”

    黄赟笑着说道:“哪里哪里,陈帅言重了。”

    几句寒暄过后,陈勖邀请黄赟、张季二人入座,旋即指了指坐在一旁的关朔,正色对二人说道:“方才,我与关帅商议了一番,决定配合江东的战略。”

    他将方才与关朔商议的结果告诉了黄赟、张季二人,旋即略有些尴尬的说道:“不过,这需要一段时间,当前,这边遇到一些麻烦。”

    黄赟与张季对视一眼,不动声色地问道:“不知两位渠帅遇到什么麻烦?”

    见此,陈勖亦不隐瞒,如实说道:“荆楚义师,眼下与南阳军杀得旗鼓相当,短时间内难以取胜,关帅原本欲支援荆楚,后袭南阳,却不曾想,去年在昆阳遭遇了一些挫折……”

    他简单地将去年昆阳之战解释了一番,考虑到关朔的颜面,他将关朔战败的原因归于天气。

    黄赟听罢很是惊讶:“这昆阳,竟能将关帅的长沙义师击退?”

    关朔被黄赟、张季二人看得满脸尴尬,含糊其辞地说道:“关某小看了那周虎……”

    “周虎?”黄赟更加惊讶了:“那是何人?”

    见此,关朔便沉声解释道:“那周虎,乃昆阳境内一支应山贼的首领,其手下贼众自称‘黑虎’,据说当地县衙围剿了数年亦不能剿灭。此人原是杨通的手下,杨通死后,此人便被贼众推举为首领。在关帅率义师攻入颍川后,那周虎投效颍川郡,率昆阳军民与我义师为敌,关某一时不察,故而……”

    黄赟听得满脸惊讶:“区区一名山贼,竟有这等能耐?”

    在旁,张季脸上亦露出了困惑之色。

    『周虎?昆阳县还有这等人物?当年二公子建鲁叶共济会时,可从未听说过呀。倒是那个杨通……当年似乎听曹叔说起过,不过没什么印象,应该谈不上什么厉害人物。』

    困惑之余,他忍不住问道:“那周虎,果真如关帅所说的那般厉害么?”

    可能是没料到张季会突然开口,黄赟愣了一下,而关朔则是面色一沉,有些不快的说道:“张季兄弟以为关某信口开河?”

    “不不不,关帅误会了。”

    不等张季开口,黄赟连忙冲着张季使眼色。

    他不明白,张季为何会质疑关朔。

    此时,张季也意识到自己的话被关朔误解了,遂抱拳解释道:“关帅误会了,在下并非质疑关帅,而是惊讶于,一个昆阳县,居然会出这等人物……”

    从张季的语气中,陈勖听出前者对昆阳县或有几分轻视之意,这让他觉得十分奇怪。

    他试探道:“听张季兄弟这话,似乎对昆阳有不少了解?”

    张季这才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含糊其辞道:“只是……略有了解。”

    『这张季,不是赵璋那边的人么?……此前还以为他也是下邳那边出身,可眼下看来……』

    陈勖与关朔对视一眼,均对这张季的出身有了几分好奇。

    而就在这时,忽然有士卒入内,抱拳说道:“两位渠帅,有南阳的使者求见,还是之前那两位。”

    『……该死的。』

    关朔颇感郁闷地吐了口气:“叫他们进来。”

    从旁,黄赟听得奇怪,忍不住问道:“南阳的使者?”

    陈勖思忖了一下,低声解释道:“是南阳的使者没错,但眼下充当那周虎的使者……”

    由于时间仓促,他简单向黄赟、张季二人解释了一番,二人这才知道,原来那周虎居然私底下与他义师有所勾结。

    『一边效力于颍川郡,一边与义师勾结,这个周虎,看来不是简单人物……』

    张季暗暗想道。

    片刻后,去而复返的董耳、何顺二人,便代表赵虞将另一封书信交到了关朔手中。

    信中内容无他,不过是赵虞约关朔、陈勖,今夜在沙河上的小舟当面商议隶卒之事而已。

    关朔与陈勖商议了一番,答应下来。

 第453章 重逢

    当晚,大概酉时二刻前后,关朔与陈勖守约来到了沙河边,等待那周虎在信中所说的舟船。

    看了一眼关朔、陈勖二人以及他们身边几名举着火把的叛军士卒,黄赟低声对张季道:“张季兄弟,何必冒这个险呢?”

    要知道,由于张季对那周虎的好奇,方才陈勖向他们讲述了不少有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