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赵氏虎子 >

第404章

赵氏虎子-第404章

小说: 赵氏虎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赵虞暗自观察城外的叛军时,从旁有尉史韩和、刘间二人向他禀告南城门、东城门两处的情况。

    与西城门这边差不多,城外南边的钟费军,东边的周贡军,军中皆带着云梯车、冲车等攻城器械。

    这三支叛军同时出现,且随军都带着攻城器械,这般一致,显然是事先商量好的,借此给予许昌城最大的冲击与震慑。

    “王涛。”赵虞沉声喝道。

    “请都尉吩咐。”功曹史王涛立刻从赵虞身后的人群中走出,朝着赵虞拱手行礼。

    只见赵虞目视着城外的叛军,沉声说道:“立刻派人,将都尉署那一百万钱分作三份,抬至西、南、东三处城门楼!”

    “遵命。”

    王功曹史躬身领命而去。

    “韩和!”

    “在。”尉史韩和赶忙出列,朝赵虞拱手行礼。

    赵虞沉声下令道:“传我命令,全城禁严,命城内百姓不得在主街逗留,违令者重罚!……你再率一千兵卒,于主街上值守,违反我禁令者,或制造混乱、传播谣言,立刻逮捕!”

    “遵令!”

    尉史韩和匆匆而去。

    “刘间!”

    “卑职在。”尉史刘间亦赶忙出列。

    “你率两千兵卒,负责后勤之事,守城所需火油,士卒所需水米,皆由你负责。”

    “是!”

    刘间亦匆匆而去。

    不多时,城墙上忽然涌上许多兵卒,原来是田钦、廖广两名士吏已从城内的兵营中调来了援军。

    这些来援的士卒怕不是有二三千人之多,源源不断地从城墙内侧各处阶梯涌上来,可即便如此,城墙上仍有不少空余。

    『真大啊,许昌……』

    赵虞皱着眉头环视两侧的城墙。

    据他目测,许昌的西城墙,差不多有昆阳西城墙的两倍,对于弱势的许昌而言,这么长的防线,无疑隐藏着更多的意外与变故。

    更糟糕的是,这些郡卒的士气,一个个普遍不高,其中大部分人面色发白,如丧考妣,仿佛面对绝望。

    率领这群郡卒守城,就连赵虞都有点嘀咕:这群人,真的守得住么?

    此时此刻,赵虞只能寄希望于那一百万钱,看看能否调动这些郡卒的士气,将他们变作‘勇夫’。

    足足过了一刻时,城外远处的叛军已即将排兵布阵完毕,此时,才有一名名役卒抬着那一口口装满钱的箱子来到了城门楼。

    『太慢了!』

    赵虞暗自皱了皱眉。

    不过,当他看到以王涛为首的几名功曹皆满头是汗时,他总算是忍住没有发火。

    事实上他也明白,王涛等人已经很快了。

    “将箱内的铜钱通通倒出来,堆于一处。”赵虞沉声下令道。

    功曹史王涛惊愕地看了一眼赵虞,连忙吩咐那些役卒道:“快!按周都尉所言,将箱子李的钱倒出来……”

    哗啦——

    在赵虞的命令下,那一名名役卒将一口口木箱内的钱通通倾倒在城门楼前,不会儿就堆起了一座小山。

    一百万钱分作三份,每份大抵即三十三万钱,从直观来看,这个数量还是相当具有冲击力的,立刻就吸引了附近那些郡卒的目光。

    趁此机会,赵虞环顾四周城墙的士卒,大声喊道:“看到这些钱了么?这乃周某向李郡守讨来犒赏你等军卒的钱。”

    说着,他再次下令道:“以我的名义,通告全军,今日但凡是上城墙防守的,通通赏赐一百钱,另外,杀死一名叛军,再赏十个钱,上不封顶!”

    说罢,他转托看向门侯王伉,示意道:“还愣着做什么?”

    “是!”

    王伉这才反应过来,亲自在城墙上奔走,口中大喊:“周都尉有令,今日上城墙参与防守之军卒,只要坚守岗位,奋力杀敌,每人发赏百钱,若杀叛军一人,再赏十钱,上不封顶。周都尉有令……”

    在王伉奔走相告之时,站在赵虞身后的功曹书佐冯衠,亦立刻将赵虞这道命令记录下来。

    仅仅只是片刻工夫,西城墙上就响起了军卒们的欢呼声。

    甚至有人高喊:“郡守大人万岁!周都尉万岁!”

    这些欢呼声渐渐汇聚成声潮。

    在这股欢呼的声潮下,郡守长史陈朗与功曹参军荀异面面相觑。

    二人在心中算了一笔账。

    此刻西城墙上的守卒,大约有两千人左右——当然,这点兵力是不足以抵挡叛军的,陈朗与荀异估测今日西城墙这边,最起码也要动用五六千人,毕竟要轮换嘛。

    按照六千人算,西、南、东三处城墙那就是一万八千名士卒,每名士卒赏赐一百钱,那就是一百八十万钱……

    好家伙,前几日李郡守才向他都尉署发放了一百万钱用作犒赏军卒,结果今日,那位周都尉一开口,非但就立刻花完了那一百万钱,甚至还倒欠八十万钱……

    要命的是,这还不包括‘杀一人赏十钱’的额外赏赐。

    虽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可这个重赏,未免也太沉重了吧?

    这还没打仗呢,就花掉了上百万钱,倘若这场仗持续个几日、十几日、几十日,那还得了?

    不过,倾听着西城墙上众郡卒的欢呼声,陈朗与荀异都识趣地没有吱声。

    毕竟他们也明白,当下最重要的就是挡住城外叛军的攻势,相比较花些钱,被叛军攻入城内,那才是最最不能接受的局面。

    片刻后,门侯王伉气喘吁吁地回到了城门楼,用沙哑的嗓音向赵虞覆命。

    此时,田钦、廖广两名士吏,也已来到城门处与赵虞汇合。

    见此,赵虞对田钦、廖广、王伉三人吩咐道:“叛军三路齐攻许昌,必然是以项宣为主,毫无疑问,西城墙这边会是叛军猛攻的方向,廖广,你颇有胆气,我命你再次协助王伉,可有异议?”

    被赵虞小小夸了一句的廖广脸上露出几许错愕,待反应过来后立刻抱拳说道:“卑职遵命!……有卑职在此,绝不会让叛军攻入!”

    “好。”

    赵虞满意地点点头,叮嘱道:“我许你便宜行事,期间你可以与王伉商议,若有拿不定主意的,派人告知我。”

    “是!”

    廖广抱拳命令。

    见此,赵虞一行人立刻沿着城墙前往南城门楼,士吏田钦亦跟在左右。

    等赵虞一行人来到南城门楼时,南城门楼前亦已堆放了三十三万钱。

    赵虞故技重施,命人将那三十三万钱倒在地上,同时下达了奖励的命令。

    南城墙上的军卒起初很惊讶那一箱箱装满钱的箱子,更惊讶于西城墙那边的军卒为何突然欢呼,直到亲耳听到赵虞的这道犒赏命令,他们亦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顺便一提,前南城门门侯严升此前已被赵虞革职,新任门侯徐克乃是田钦经赵虞同意后提拔的,大概是这个原因,那徐克对赵虞亦是毕恭毕敬。

    在叮嘱罢徐克好生守卫南城墙后,赵虞一行人立刻又前往东城墙。

    在东城门楼前,赵虞再次故技重施,成功激励了东城墙上守卒的士气。

    东城门门侯叫做宋预,赵虞前几日在视察各处城门时见过,大概是当时赵虞在南城墙杀鸡儆猴,这宋预对赵虞也颇为恭敬,丝毫不敢冒犯。

    在思忖了一番后,赵虞吩咐田钦道:“据我所知,这边城外的周贡,他亦是一员猛将,我命你再次协守。……与廖广一样,我授予你便宜行事的权力,除非叛军有明显异状,或者你无法判断,你可以派人通知我,其他事你自行做主。”

    “是!”

    田钦抱拳领命。

    将廖广与田钦这两个还算可以的将领分别摆在西城门与东城门,自然是出于对项宣、周贡二人的警惕。

    别看这段时间项宣出尽风头,但赵虞却也知道,期间那周贡闷声不响地就攻陷了鄢陵。

    鄢陵,那可不是一座小县,远不是颖阳、颖阴、临颍等地可比,虽然不如许昌,但最起码也是一座中等规模以上的城池。

    那周贡闷声不响就攻陷了鄢陵,迫降了鄢陵县令蔡乘与县尉田举,赵虞自然要给予重视。

    呜呜——

    呜呜——

    呜呜——

    西城墙外,项宣军率先响起号角。

    旋即,南城墙外的钟费军,东城墙外的周贡,亦相继响起代表即将进攻的号角声。

    此时赵虞一行人正沿着城墙返回南城门处,听到战号,赵虞顿足观望,神色凝重地看着东、南两个方向的叛军陆续开始行动。

    『许昌能否守住,就看今日之战了。』

    赵虞心下暗暗想到。

    他毫不怀疑,项宣、严脩、钟费、周贡四名叛军将领,将会在今日采取最凶猛的攻势,试图一举击溃许昌的士气。

    换而言之,这首场交锋,或将是整场仗中最激烈、最猛烈的一战。

 第490章 许昌之战(二)

    “都尉大人,这边太危险了。”

    在南城门楼上,新任南城门门侯的徐克好言劝说着赵虞,但赵虞依旧站在城门楼上观战。

    南城门楼,是赵虞选择的‘临时指挥所’。

    原因就在于新任的门侯徐克。

    西城门的王伉也好,东城门的宋预也罢,他们都是曹索在担任都尉时期提拔、任免的门侯,虽说谈不上有多出类拔萃吧,但至少亲身指挥过几次攻城战,抵抗过叛军的攻势,唯独现南城门门侯徐克,是新被提拔的门侯。

    虽说当日田钦举荐此人时赵虞是点头答应的,但这徐克能否承担起抵挡叛军的重责,事实上赵虞也不清楚。

    他只知道,徐克乃是前南城门门侯严升手下的队正,对比其同僚也称得上是勇武果敢,因此才收到了田钦的推荐。

    在这种情况下,赵虞本该加强南城门的指挥力量,比如派田钦或廖广前来这边,协助徐克共同抵御叛军,但考虑到西城墙外的项宣与东城墙外的周贡皆是叛军那方的猛将,赵虞在思索之后,最终决定反其道而行,继续加强东、西两侧城墙的指挥力量。

    那么,指挥力量相对薄弱的南城墙怎么办呢?

    很简单,他亲自坐镇!

    考虑到南城墙介于东、西两侧城墙之间,赵虞坐镇在此,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兼顾东、西城墙的战事,这倒也不失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考量。

    当然了,亲自坐镇,并不代表亲自指挥,毕竟这样起不到锻炼徐克的效果。

    他微笑着宽慰门侯徐克道:“我在此地,并不会妨碍你指挥军卒,你好生指挥作战即可。……如若你这次能击退城外的叛军,你的位子就稳了。”

    也不晓得是否是被赵虞猜中了心事,徐克尴尬地说道:“卑职不是那个意思……”

    然而他的心思赵虞很明白,不就是顶头上司在旁,心中忐忑不安么,人之常情。

    而此时,城外的叛军已开始向城墙推进。

    据赵虞观察,城外发动攻势的叛军,大致可分为前、中、后三个梯队。

    最后的梯队由成建制的弓弩手组成;居中的梯队则是步卒与战车,当然,这里所说的战车,指的正是云梯车等攻城战车;而打头的先锋,则是清一色的步卒。

    只见那些先锋步卒,前排步卒一个个手持盾牌,甚至已有人将盾牌举在面前,显然是在防备许昌的弓箭射击。

    而后排的步卒,则混杂着许许多多的拉车,车上摆满了箩筐。

    尽管看不真切那些箩筐内究竟堆放着什么东西,但赵虞大致还是猜得出来:土!

    他一眼就看出,叛军这要在许昌城外的护城河填出一条路来。

    是的,与昆阳那种小县不同,许昌是有护城河的,四个方向的城外都有。

    这条护城河宽处有两丈、窄则丈余,坐落于距离城墙大概两三丈远的地方,河中的水,引自许昌附近的一条河流,即颍水的分支,潩水。

    这条护城河,正是许昌迟迟没有被叛军攻陷的最大功臣。

    其次才是许昌城内近三万守卒带给叛军的压力。

    叛军想要利用云梯等攻城器械攻打城墙,那么就必须想办法让这些攻城器械渡过许昌的护城河,要么填土造路,要么搭建桥梁。

    而从眼前来看,城外的叛军显然是打算填出一条路来。

    “弓弩手就位。”

    新门侯徐克已经进入了指挥角色,站在墙垛旁高声喝令。

    听到他的命令,城墙上的弓弩手们纷纷列队整齐,做好了射击的准备。

    终于,城外的叛军即将迈入一箭之地内。

    “乌哇——”

    忽然间,城外的叛军先锋队响起一阵呐喊,紧接着,这些叛军士卒推着手中的拉车奋力朝着护城河飞奔。

    战争,开始了!

    “放箭!”

    随着门侯徐克扯着嗓子的一声厉吼。

    城墙上的弓弩手们立刻举起手中的弓弩,朝着城外那飞奔而来的叛军士卒展开激射。

    一时间,南城墙上万箭齐发,那密集的箭矢仿佛暴雨般,倾泻于城外众多叛军的头顶,劈头盖脸地落下。

    “箭袭!箭袭!”

    “继续前进!”

    “填平护城河!”

    即便是纪律严明的叛军,在面对许昌众弩手的齐射时,亦不免出现了惊慌,一名又一名的叛军士卒中箭倒地,捂着创口在地上哀嚎。

    在慌乱中,那些原本应掩护同伴的持盾士卒,一个个下意识地用盾牌护住自己。

    这使得那些推动泥车的士卒,完全暴露在许昌弓弩手的射击下,可怜这些士卒需要双手推动泥车,根本腾不出来,一时间不知有多少这样的士卒中箭,甚至于有的还不幸弄翻了泥车。

    泥车上的箩筐滚落在地,倒出了其中大块大块的泥块。

    不可否认,赵虞猜得很准。

    但这样混乱的局面,很快就得到遏制,当许昌南城墙上的弓弩手发动完一次齐射,在还未来得及发动下一次的情况下,城外叛军当中的卒官、将官们,已喝令麾下士卒恢复了秩序。

    在这些卒官与将官们的喝斥与指挥下,那些手持盾牌的士卒开始保护推着泥车的同伴,高举盾牌保护着后者,而后者,即那些推车士卒,则奋力将载满泥土的拉车推向护城河。

    “放箭、放箭!瞄准那些推车的叛军!”

    门侯徐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