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赵氏虎子 >

第464章

赵氏虎子-第464章

小说: 赵氏虎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阵排山倒海的呐喊声后,前部整整四个步卒方阵,便簇拥着十几架云梯车展开了攻势。

    “准备接战!弓弩手准备!”

    在梁城的西城墙上,门侯孟阳大步行走在城墙上,口中不断下令。

    在他以及城墙上各区域将官的指挥下,城上数千名梁城军卒亦立刻做好了接战的准备。

    但相比较城外叛军的气势,城上的梁城军卒,总感觉有些畏首畏尾。

    这也难怪,毕竟梁郡的军卒迄今为止还未参与过任何一次与叛军的作战,哪怕平日里并不疏忽训练,也不过是一支没有战场经验的新卒,哪比得上城外那些久经阵仗的叛军老卒?那些叛军老卒,那可是实打实一路打过来的精锐。

    “你们说,这些梁郡的军卒能守多久?”

    王庆语气轻佻地询问着秦寔、贾庶、乐贵等人,听他那不以为然的语气,显然他也已经看出了梁城军卒的薄弱点。

    听到他的话,秦寔面无表情地说道:“一个时辰总能守得住吧?”

    “咳咳。”

    可能注意到不远处有几名梁城郡卒看了过来,贾庶连忙打断了秦寔的话,岔开话题转头对赵虞说道:“都尉,叛军攻势凶猛,末将认为应当命我颍川军做好准备,随时上城墙支援。”

    “唔……”

    赵虞随口应了一声,朝着城门楼两侧的城墙看了看。

    怎么说呢,不愧是古代战国时期魏国的都城,这座梁城的规模,丝毫不比许昌逊色,要知道,梁城修筑的时间,可要远远早于许昌。

    据赵虞估算,梁城的西城墙,大抵可同时容纳约两三千名晋军同时作战,倘若半个时辰轮换,八千梁城军大概可以守一个半时辰;但倘若叛军攻得凶猛,恐怕这时间要大大缩短。

    也就是说,秦寔随口所说的‘一个时辰’,其实也不算离谱。

    “先观望一阵吧。”赵虞淡淡说道。

    就在他们几人私下议论之际,叛军的第一波攻势已经靠近了城墙。

    “放箭!”

    “放箭!”

    随着城墙上此起彼伏的下令声,城上的梁郡弓弩手手忙脚乱地向城外射出了一支支密集的箭矢,那密集的箭矢,仿佛暴雨般,倾泻于城外那些叛军士卒的头顶。

    只可惜,但凡是有战场经验的老卒,就不会被这种弓箭齐射吓到,因为他们知道,面对这种齐射,越是畏惧就越容易死,唯有加快脚步冲至城墙下,才有活命的机会。

    这不,在梁城军的齐射下,叛军步卒的冲势愈发迅速,守城的梁城军只来得及发动两轮齐射,叛军的前部步卒就已经冲到了城墙下,将数以百计的攻城长梯架到了城墙上。

    旋即,便开始顺着长梯往城墙上攀爬。

    “挡住他们!”

    门侯孟阳大声呼喊着。

    伴随着他的呼喊,守城的梁城士卒纷纷上前堵在墙垛处,或往下投掷檑木、滚石,或用长矛朝着底下戳刺。

    随后,随着叛军中的弓弩手展开齐射,这些梁城军卒纷纷中箭,或瘫倒在城墙上,或失足跌落城下,摔个半死。

    而更糟糕的是,有越来越多的叛军士卒将攻城用的长梯架上了城墙。

    此时放眼城外,只见高耸的城墙上到处都是叛军士卒架起的攻城长梯,粗略一数怕不是有数百架,而数以千计的叛军士卒,正沿着这些攻城长梯奋力向城上攀爬。

    远远一看,就仿佛无数蚂蚁依附在白壁上。

    而这,正是攻城战最常见的战术,蚁附。

    面对着叛军凶猛的攻势,城上的梁城军卒亦肉眼可见的速度溃散,有一部分军卒仿佛是被吓呆了,竟表现出不知所措,看得赵虞亦大感惊诧。

    赵虞原以为梁城军卒最起码也能守个一阵子,可没想到,叛军的云梯车还未到,单凭一些举着攻城长梯的士卒,就让守城的梁城军卒陷入了手忙脚乱的境地。

    此时的他,就顾不得再保存实力了,他当即吩咐道:“秦寔、贾庶,立刻率你二人麾下军卒上城。”

    “是!”秦寔、贾庶二人抱拳而去。

    不多时,一队队手臂处绑着黑巾的颍川军卒迅速登上城墙,取代了梁城军成为了城上的防守主力。

    秦寔、贾庶二人麾下的颍川军,几乎都是长沙义师出身,这些在赵虞的离间计下已与义师划清界限的前叛军老卒,拥有着梁城军卒所欠缺的丰富战场经验,上到曲将、下至伍长,都清楚自己的职责,他们几乎是一出场,就协助梁城军稳住了局面。

    只可惜好景不长,但听砰地一声巨响,一架云梯车的吊板,重重砸在城墙上,搭起了一条空中走道。

    紧接着,又听到砰砰几声巨响,另有三架云梯车靠近了城墙,纷纷搭起了空中走道。

    这意味着这场攻城战,即将迎来最激烈的阶段。

    哪怕是赵虞,此刻亦不敢掉以轻心,沉声对王庆说道:“去活动一下,干掉那些云梯车,如何?”

    “二十几架云梯车?你可真看得起我……”

    王庆翻翻白眼,但脸上却是兴致勃勃。

    只见从腰间抽出一把刀挥了两下,便带头走向了其中一架云梯车的方向。

    瞥了一眼王庆离去的背影,赵虞再次将目光投向城外的叛军。

    出乎他的意料,守城的梁城军,竟险些被叛军的攻势击溃,这表明项宣、周贡等人的攻势,比他们在颍川时更为凶猛,颇有些搏命的架势。

    但很可惜,就这样的攻势,仍不足以攻陷梁城,也不足以让他改变想法。

    此刻的他,已经想好了不惊动任何人就抓到童彦的办法,自然不会再轻易改变想法。

 第568章 梁城战役(三)

    鏖战整整一日,一直战至临近黄昏,梁城的西、南、东三侧城墙,依旧没有丝毫战溃的迹象。

    『到此为止么……』

    听着一名名传令兵送来最新的战况,义师总帅陈勖幽幽叹了口气,眼眸中闪过几分不甘与茫然。

    他义师花了十余日所打造的七八十架云梯车,早在一个时辰前就已经被守城的晋军全部摧毁,此后的一个时辰,他义师十几万将士全靠着攻城长梯继续攻城,但战果却并不理想。

    南城门的薛敖、西城门的周虎、东城门的李蒙,晋军有三位善于用兵的将领分别坐镇三处城门,丝毫不给他义师可趁之机,尽管义师在三面屡屡展开猛攻,但终究是一次又一次地被击退。

    借助城墙的助力,这七万晋军终究是挡住了他十六万义师。

    “……”

    陈勖转头瞧了瞧,正好撞见了程周的目光,二人相视无语。

    良久,陈勖沉声说道:“传令下去,全军撤退。”

    听闻此言,程周微微张了张嘴,好似想说点什么,但最终,他一言未发。

    其实陈勖能猜到程周想说什么,程周是想提醒他,今日一退,恐怕他义师会士气大泄,下回再来攻打梁城时,未必还能像今日这般生猛。

    但没办法,今日黄昏将至是一方面,他义师伤亡过重是另一方面。

    过高的伤亡,使得他义师必须进行一次整顿才能恢复战斗力。

    “撤吧。”

    陈勖微微合上眼睑。

    叮叮叮——

    叮叮叮——

    战场上响起了鸣金声,在听到这阵动静后,那些凭借着攻城长梯仍然艰难攻城的叛军士卒,就好似退潮般徐徐后撤。

    只不过,退潮时露出的是礁石与沙滩,而此地,却是堆满整片墙根的尸体。

    “将军,叛军好似撤退了。”

    注意到城外叛军的动向,薛敖的护卫立刻欢喜地对自家将军说道。

    “唔。”

    薛敖随口应了一声,面色神色极为平静,就仿佛理该如此。

    不得不说,薛敖从未想过梁城会落入叛军手中,毕竟梁城怎么说也有七万晋军,且与他一同协守梁城的,还有周虎、李蒙、童彦三人——童彦暂且不论,但周虎与李蒙二人,薛敖对他们可是十分看好的。

    而事实也证明,周虎与李蒙也值得薛敖看重,据他派往西城墙与东城墙两侧的传令兵汇报,周虎与李蒙一次也没有让叛军有机可趁,有条不紊地防守着城墙。

    在这种情况下,叛军败退在薛敖看来那是迟早的事。

    只不过,薛敖心中依旧不太痛快,毕竟他是要痛击叛军、击溃叛军,被动防守可不符合他的性格。

    不同于薛敖的心情,南城墙上的晋军倒是很高兴,当他们看到叛军开始撤退时,便此起彼伏地欢呼起来。

    “叛军撤退了!”

    “胜利了!我军胜利了!”

    “万岁!万岁!”

    只见在整片南城墙上,不计其数的晋军振臂欢呼,庆贺着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而与此同时,梁城南郊的项宣、周贡、朱峁三将,亦带着麾下残存的军队徐徐撤离。

    旋即,西城墙上的梁城军与颍川军卒亦开始欢呼起来。

    在阵阵仿佛浪潮般的欢呼声中,赵虞心情复杂地看着城外那些徐徐撤离的叛军。

    如他所料,今日叛军的攻势不可谓不凶猛,颇有种破釜沉舟、孤注一掷的意思,以至于最开始那会儿,就连赵虞也错估了叛军的战斗力,使得防线险些崩溃,直到他派上麾下的颍川军,这才重新占据主导。

    正因为叛军的攻势是那般凶猛,以至于有那么一刻,赵虞都有心故意将叛军放入城内——毕竟因为江东义师的关系,事实上赵虞对义师的评价还要高过晋国,再者,若叛军占据了梁城,他也同样可以趁乱抓到童彦。

    只是这样做的后患实在太大,因为晋国并非已完全失去了反击之力,相反,晋国真正用于反击的主力,即陈太师陈仲亲率的军队,至今都还未抵达战场,倘若赵虞今日故意失守,虽能一时助长叛军的气势,但当来日叛军被那位陈太师击溃之后,他也势必会因此遭到牵连。

    正是这份利弊的权衡,令赵虞只能站在晋国这边——或者更干脆点说,他站在了胜利方一边。

    『终归是少了两路义师啊……』

    赵虞暗自感慨。

    在他看来,倘若真是的荆楚、长沙、江夏、豫章、江东五路义师会师于梁郡,那梁城估计就真的保不住了。

    不,是肯定保不住了。

    但很可惜,荆楚义师被晋国的将领王尚德拖在了南阳郡,而长沙义师则在昆阳被他重创,就连江东义师,也只是照顾友军的面子派来了吴懿所率领的一支军队,而并非将真正的主力派来,这就使得义师的‘会师作战’,最终竟未能一战攻陷梁城。

    赵虞毫不怀疑,今日叛军使出全部力量却未能攻陷梁城,这对叛军全军上下的士气将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事实上证明赵虞猜地没错,今日义师十六万大军全部出动却未能攻陷梁城,这的确给义师上下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绝大多数的义师士卒在撤退返回营寨时,皆耷拉着脑袋,从始至终几乎没有人开口说话。

    再加上沿途不断有重伤的士卒倒地,军中的士气持续下跌。

    看到这些,陈勖满心忧虑。

    回到营寨后,陈勖将众将召集至中军帐,准备就今日的攻城经过做一番讨论,同时再商议一下下次攻城的策略。

    由于吃了败仗,营房内的气氛十分凝重,几乎每个人都是心事重重,包括赵寅。

    见此,陈勖拍了两下手,强行振奋士气:“今日失利,不出意料。……梁城终归有七万晋军把守,又有薛敖、周虎、李蒙三人坐镇,倘若一日之间就被我义师攻陷,那薛敖还配称作陈门五虎?那周虎又如何能迫使我义师被迫退出颍川?在我看来,今日咱们至少向晋军表明了誓夺梁城的决定,且重创了守城的晋军。”

    听到这番话,在座诸将虽微微点头附和,但面上的神色依旧凝重。

    也难怪,虽说今日的攻城战,守城晋军确实损失不小,可问题是他们义师这边伤亡更重啊。

    见自己的话未能振奋士气,陈勖暗叹一口气,只能略过开场白,唐突地进入讨论环节。

    他问项宣、周贡、朱峁三人道:“西城墙战况如何?”

    “不乐观。”项宣摇摇头说道:“起初,说那周虎轻敌也好、有私信也罢,他并未将其麾下的颍川军派上城墙,使得我军一开始占据的优势,但周虎很快就意识了问题,派上其麾下颍川军与梁城军协同作战,尽管大多数时候仍由梁城军作为守城主力,可一旦梁城军暴露破绽,颍川军就会立刻弥补防线,我等强攻了十余回,皆被挡了回来。”

    陈勖仔细倾听着项宣的讲述,越听越觉得耳熟。

    他忽然想起,当初在昆阳时,那周虎就是利用这招,用实力较强的南阳军与黑巾卒混搭实力较弱的昆阳县军,一次次地挡住了关朔的进攻。

    “周虎很擅长部署强卒与弱卒。”他点点头说道。

    旋即,他转头看向江东义师大将吴懿,问道:“吴将军,东城墙今日的战况如何?”

    吴懿沉声说道:“今日在东城墙与我军交手的,乃是李蒙的河南军,谈不上精锐,但也不弱,加之李蒙眼光很准,每每看准时机轮换守城士卒,我军……终是没占到什么便宜。”

    “唔。”

    陈勖闻言微微点了点头:“吴将军所述的情况,与我军进攻的南城墙倒也相似。”

    总得来说,今日晋军的守城中规中矩,无论是薛敖,亦或是周虎、李蒙,都没有什么过于出彩,关键还是在于守城的晋军实在太多了,整整七万之众,再加上又有城墙为助,这才是义师最终无法攻陷城池的原因。

    在一番沉吟后,陈勖正色说道:“明日暂缓攻城,歇养一日,趁此机会,三军进行整顿。”

    所谓的整顿,即战时整顿,说白了,即将重伤的士卒从编制中剔除,补充人数,或者干脆将两个被打溃的部曲整合,整合出一支可以一战的部曲。

    另外,倘若需要,尽可能地将悍卒、强卒编到一个部曲中,好作为全军的尖矛。

    然而就在陈勖说完之后,程周却皱着眉头说道:“仅歇养一日恐怕不足以恢复士气,再者,迄今为止打造的云梯车,今日几乎全部被摧毁,倘若要再次攻打梁城,恐怕需要一段时间重新打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