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赵氏虎子 >

第565章

赵氏虎子-第565章

小说: 赵氏虎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赵虞不动声色地笑道:“我想,义师暂时还是由张兄来统帅为好……”

    『暂时?』

    张翟微微一愣,脸上露出几许微妙之色。

    他没有开口,等着赵虞的下文。

    果不其然,赵虞随后又看似轻描淡写地说道:“我个人认为嘛,张兄过些时日不妨往济阴、济北、济南那边走一遭,看看介时当地是否爆发饥荒,倘若不幸被周某料中,介时张兄也可以给予当地民众一些帮助,一些正确的引导……还有汝南郡。……当然,倘若如此的话,张兄就得尽快将手下弟兄安顿至卧牛山……”

    “明白了。”

    张翟微微点了点头,正色说道:“今日我便返回南阳,先将弟兄们安顿至卧牛山,随后,张某亲自走一趟济阴、济北等几个郡。”

    赵虞故作不在意地笑道:“贵方的内事,不必告知周某。”

    “当然。”

    张翟端起酒盏笑着说道:“周首领乃是忠于国家、忠于朝廷的忠臣,岂会与叛贼有什么干系呢?张翟敬首领一杯……”

    他故意加重了首领二字。

    赵虞看了一眼张翟,故作不知,与张翟饮了这一盏。

    一炷香工夫后,张翟告辞赵虞,急匆匆返回南阳。

    相比较来时的忧心忡忡,去时的他心潮澎湃,因为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在他所率这支义师最困难的时候,他得到了一股强援。

    不过他此刻却顾不上欣喜,他得尽快返回南阳,将手下弟兄带往卧牛山,然后还要亲赴济阴、济北等地,去执行某位新首领交待给他的命令。

    至于董耳,他则留在了赵虞身边,作为双方沟通的使者。

    “多谢首领……”

    在张翟离去之后,董耳郑重其事地向赵虞表达了谢意。

    就跟张翟一样,曾经也称呼赵虞为‘周首领’的他,同样略去了姓氏,区别于旧称,以表明心迹。

    “今日你好好歇息,明日随我去舞阳。”

    赵虞拍了拍董耳的臂膀,微微点头,没有再客套什么。

    “是!”董耳欣喜地抱拳道。

    看着他欣喜的模样,赵虞心中一阵唏嘘。

    接纳张翟的义师残余,这虽说是他得知了张翟的心意后临时起意,但这件事也带给了他一些压力。

    不过他依旧认为,接纳张翟一众,或许能起到很大作用。

    毕竟江东义师如今自身难保,他实在没有把握那些人能够击退陈太师与陈门五虎……

    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得提前做一些应对。

 第651章 九月中旬

    『ps:吃几天清汤寡水,争取年内把血压降下来,说到底还是缺少运动。』

    ————以下正文————

    次日清晨,大概巳时前后,赵虞带着何顺来到了祥瑞公主所居住的小屋。

    此时公主才刚刚苏醒,正打着哈欠,手托香腮坐在屋内的梳妆台前,任由馨儿替她梳着头发。

    看她眼珠微转的模样,好似是在打什么鬼主意。

    然而就在这时,屋外忽然传来了高木的通报声:“周都尉有事求见公主。”

    “周、周虎?”

    公主面色微变,猛地转过头去,睁大眼睛看着赵虞从门外走入,用带着几分莫名心虚的口吻质问道:“周虎,你、你来做什么?本宫可没想着狩猎的事……”

    “……哦。”

    几步走至屋内正中央的赵虞,面具下的神色略有些古怪。

    看了眼自觉失言、神色有些慌张的公主,馨儿暗自觉得好笑,借与赵虞打招呼来替公主解了围:“周都尉,有事吗?”

    “唔。”

    赵虞点点头,目视着公主手指轻扣着身旁的桌面,正色说道:“周某有事要离开山寨,特此来向公主辞行,希望周某不在山寨的这段时间,公主安安分分……”

    “你要走了?”

    公主脸上流露出了明显的欣喜之色,但很快就勉强掩盖下去,打着莫名其妙的官腔说道:“唔,本宫知晓了,你去吧,好好为陛下爷爷效力,为本宫效力。”

    就在赵虞倍感无语之际,馨宫女带着几分忧虑之色走到赵虞身边,低声说道:“周都尉要离开一段时日么?要离开几日?几时回来?”

    仿佛是猜到了馨宫女心中的担忧,赵虞宽慰道:“有点事要去处理一下,不用担心,半山处有刘鹗的两千旅贲卒驻扎,山下的祥村一带亦有陈陌领三千军卒驻守,纵使我不在,也不会有什么变故。……有什么需要就跟郭达大哥提,他是我信得过的人。另外我再把龚角留下,协助高队正。”

    听到这一番安排,馨宫女微微点了点头,但她仍忍不住问道:“不知周都尉几时回来?”

    “这个嘛……”

    赵虞犹豫了一下,倒不是不能回答,而是他自己暂时也没个数。

    毕竟他要去一趟舞阳,然后回许昌住些日子,反正有郭达、陈陌等人看着,祥瑞公主住在山寨这边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他也想回许昌去陪陪静女。

    “短则半月、长则月余吧。”

    赵虞思忖着回答道,旋即又解释了一番:“当前正值秋收,郡里会忙碌些。”

    一听这话,馨宫女就不敢再说什么了,轻咬着嘴唇微微点了点头,看得出来有些不舍。

    在略一迟疑后,她低着头轻声说道:“请代奴婢向周夫人问一声好。”

    赵虞愣了愣,旋即微笑着点了点头:“我会的。”

    说罢,他转头看向从旁正用大眼睛眨巴眨巴瞧着他的祥瑞公主,带着几分警告意味提醒道:“公主,周某不在的这几日,请务必莫要任性、莫要胡闹……”

    “本宫晓得,你快走吧。”祥瑞公主强忍着心中的喜悦挥挥手催促道。

    见此,赵虞又交代了馨宫女几句,旋即便走出了小屋。

    而此时在小屋外,廖广亦正在与高木告别——他终归是颍川郡的都尉士吏,而不是公主的护卫,鉴于当前郡内正值秋收之际,他也理当与赵虞一同返回许昌,负责一些事务。

    “道完别了么?”

    就在廖广与高木告别之际,赵虞微笑着走了过来。

    在廖广笑着点头之际,高木有些遗憾地拍了拍前者的臂膀,旋即转头对赵虞说道:“周都尉不在,我怕劝不住公主……”

    说话间,他的目光看向小屋的窗口,他一眼就瞥见,公主正缩在窗户后小心翼翼地张望。

    赵虞亦顺着高木的目光回头瞧了一眼窗口,旋即轻笑着宽慰高木道:“蔡铮那边有旅狼盯着,山下的金勋也被陈陌盯着,只要不离开这座山,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稍稍放宽一些也不要紧……”

    “既然周都尉都这么说……”

    高木微微点了点头。

    几人又稍稍聊了几句,旋即赵虞便带着廖广与一干郡卒,还有牛横、何顺等人,在郭达、褚角等众人的相送下,骑马离开了山寨,沿着山路下山而去。

    他前脚刚走,后脚高木就被公主唤入了屋内。

    在反复确认赵虞真的已离开后,公主高举双手欢呼起来。

    这也难怪,毕竟山寨这边她唯一畏惧的就是赵虞,赵虞这一走……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这座黑虎寨,该是更换主人的时候了!

    当即,公主便眉飞色舞地命令高木道:“高木,给本宫把将郭达叫过来!”

    话音刚落,屋外就传来了郭达的回应:“郭达拜见公主。”

    很显然,郭达早就猜到他兄弟赵虞一走,这位公主肯定是旧态萌发,早早就在屋外等着了。

    “你就是郭达?”

    看着进屋的郭达,公主盛气凌人的说道:“周虎不在,山寨要听命于本宫。你等众人,皆要听命于本宫!若你顺从,本宫……本宫就封你做大官。”

    郭达自然不会与这位公主一般见识,拱拱手笑着回应道:“当然。……郭某愿为公主效劳。”

    “真的?”公主稍稍有些惊讶。

    “当然。”郭达笑着说道:“只要公主不擅自下山,什么都可以听公主的。”

    “姆姆。”

    公主满意地点点头,旋即吩咐道:“本宫今日在寨内住得倦了,想要进山狩猎,你速速组织人手……”

    郭达略一思量,觉得陪公主进山狩猎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反正山上山下有陈陌、刘鹗二人所率整整五千名旅贲卒守着,也不至于会出什么事。

    想到这里,他点头说道:“在下遵命。……在下立刻就组织狩猎队,陪同公主进山狩猎。”

    “好好……”

    公主满意地点点头。

    且不说这位公主趁着赵虞不在,试图‘鹊巢鸠占’成为黑虎寨的主人,且说赵虞带着牛横、何顺、廖广、董耳等人返回许昌。

    等到他们一行人回到许昌时,那已是九月十二日,正值许昌忙碌于秋收的时候。

    鉴于此,赵虞吩咐廖广立即回都尉署覆命,而他也回城见了一面李郡守。

    当得知赵虞返回的消息后,李郡守命家仆将其请到了书房。

    一见到赵虞,李郡守便问起了公主的状况:“公主还在昆阳?”

    赵虞点点头,如实回答道:“在卑职昔日的那座山寨内,由卑职信任的人照看着……为防有意外发生,卑职还特地调了五千名军卒于山上山下驻扎,请大人放心。”

    “唔。”

    李郡守微微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你做事向来稳妥谨慎,我放心。”

    说罢,他话锋一转,对赵虞说起了御史张维的事:“……前两日,张御史回邯郸时又途径许昌,我吩咐陈朗设宴为其送行,期间也曾与他稍微聊了几句。居正,这件事你处理地过于意气用事了……”

    赵虞当然明白李郡守指的什么,点点头没有解释什么。

    一来他并不想向眼前这位李郡守解释他真正的意图,二来,他知道李郡守不喜欢下属诡辩。

    果然,见赵虞没有解释什么,李郡守的态度越发和蔼了,在招呼赵虞就坐之后,颇语重心长地说道:“这件事的是非曲直,我大致知晓了,无非就是邯郸的那两位忌讳邺城侯……我也不知李奉对你说了什么,但此乃王室内事,你实在不该介入。”

    赵虞顺着李郡守的话说道:“大人说的是,卑职当时只是有些气不过,是故……”

    “我知道。”

    李郡守点了点头,毕竟他也知道,他面前这位下属亦是心高气傲之辈,从来不肯吃亏,又岂肯轻易咽下险些被人嫁祸的恶气?

    点头之余,他叮嘱赵虞道:“你写的证词,已由张御史带往邯郸去了,追也追不回了,那就这样吧,终归这件事……也的确是太子与三皇子那边欠考虑了,回头我再替你斡旋一下,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件事就到此结束。至于邺城侯父子那边,你不宜与他们走得过近……历来干预王室内事的臣子,大多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那杨定的祖、父二人,就是最佳的例子。”

    “卑职明白。”赵虞微微点了点头。

    抛开其他不谈,他倒不抵触李郡守这番劝说,毕竟他也明白,李郡守确实是为他好。

    只可惜,他有他自己的考量,不足以为外人道。

    揭过了这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接下来的谈话,气氛就轻松多了。

    尤其是提到今年他颍川郡的收成时,李郡守满脸笑容。

    这也难怪,毕竟当前天下各郡大多不太安稳,但他颍川郡却风平浪静,既无天灾,也无贼患,这岂不就是表明他李旻治郡有方嘛——虽说他近年都不怎么管事了,将大多的权利都下放给了赵虞与陈朗二人。

    而趁着李郡守高兴,赵虞也顺势提及了他接下来的日程安排:“大人,待秋收之后,卑职准备去一趟舞阳,视察那座矿场的进展……”

    早在大半年前,赵虞就提议要在昆阳、舞阳兴修两座矿场,开掘应山、卧牛山两山的矿石来炼铁,锻造兵器,这么大的事,李郡守自然知情。

    他点点头说道:“此事确实应该加紧了,近两年天下不太安稳,幸亏你扩编了郡军与县军,但据陈朗所言,各县县军都出现了兵器短缺的情况,为应对难以预料的动乱,你要催促两座矿场尽快竣工,开掘铁石,打造兵器,我担心今明两年,这天下还有一番动荡……你不在许昌的这些日子,我阅览朝廷发下来到通告,河南郡的伊阙贼还是闹得挺厉害,南阳郡亦频繁有叛军余孽作乱,江夏郡更是一塌糊涂……还有鲁郡、济阴、济北……”

    他顿了顿,好似想到了什么,补充道:“说起来,朝廷又来催粮了,命我颍川筹集百万石粮食,尽快运至梁郡,介时朝廷会专门派人将这些粮食分别押送至济阴、济北、鲁郡等地……”

    对此赵虞毫不意外。

    他早就预料到济阴、济北、鲁郡等几个郡今年会缺粮,是故才会暗示张翟尽快前往那几个郡传播义师理念,以便那几个郡闹饥荒时,当地的百姓效仿前两年的义师揭竿而起。

    尽管心知肚明,他仍故作震惊,甚至还故意表现出几分不满:“百万石?这岂不是说,今年我颍川的粮收,近半数都要交出去?”

    果然,李郡守听出了赵虞语气中的不满,叹息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大河下游那数百亩田地去年被洪水淹了,据我所知只恢复了四五成,勉强可供本地食用。河北的粮收,估计也指望不上……徐州被誉为天下粮仓,本来可以供给各郡,奈何却被江东的乱贼占了,当前朝廷能指望的,也就只有颍川与河南了……”

    “话虽如此……”

    赵虞故意皱了皱眉,低声说道:“近两年,我颍川以官府的名义前前后后征收了上百万石粮食,皆供给于邻郡,致使我颍川险些断粮,郡内民众原本就有怨言,然而朝廷却再次命我颍川借出百万石粮食……倘若因此民怨载道,卑职担心要出事。”

    李郡守捋着胡须默然不语。

    作为一郡郡守,他也明白治下的百姓并非时时刻刻都能用道理说通,毕竟市井之民大多在意的是自身的利益,因此他也吃不准他治下的颍川郡会不会因为再次赊借大量粮食给其他郡而出现动乱。

    良久,他沉声说道:“介时,先张贴布告,告知民众实情,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