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赵氏虎子 >

第693章

赵氏虎子-第693章

小说: 赵氏虎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其他的,其实只是赵虞当时为了拉拢鄄城侯一家以及祥瑞公主所故意表现出来的而已,归根到底,他其实并不在乎眼前这位太子,也没有太大的恨意。

    当然,鉴于现如今祥瑞公主他沾了几分关系,他或多或少,也渐渐站到了公主那边,倒也不介意助公主报复当年之事——对太子李禥如此,对三皇子李虔亦如此。

    “太子客气了。”

    一边打量着太子李禥,赵虞一边平淡地回应。

    当晚的宴席,菜肴可谓是十分丰盛,而太子李禥也表现地十分热情,一边劝酒一边频频暗示赵虞,暗示朝廷此番召西凉军进京,其实是有人居心叵测……

    这说的不是就是三皇子李虔么?

    类似的话,赵虞这段日子不止听过多少回了——他听御史张维讲过,听邹赞讲过,今日白昼听晋天子讲过,如今又听太子李禥讲了一回……

    这位太子不会以为他还不知这件事吧?

    想来,这位太子大概是过于慌乱所致。

    随后,太子李禥又提到了祥瑞公主,先是称赞了祥瑞公主一番,称赞赵虞调教地好,他那位侄女如今越来越懂事了,然后又说赵虞与那位公主般配,暗示日后如何如何。

    对此赵虞其实不屑一顾。

    别说他了,就算是那位公主,她想做什么事,这天下有几人拦得住她?

    不可否认,等晋天子驾崩,眼前这位太子上位,介时这位新君确实有资格过问这件事,问题是……

    到时候晋国还在么?

    退一步说,就算赵虞这次的谋划失败了,只要他不暴露真正身份,就算他日太子李禥上位,也不敢干涉赵虞与祥瑞公主的事——别忘了,还有陈太师与邹赞、薛敖他们呢。

    总而言之,太子李禥暗示的那些利益,其实没一个能吸引赵虞的,只不过赵虞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暂时他还是要让众人安心,让晋天子安心,让太子李禥安心,让邯郸朝野安心,这样他才能总揽大权,全权负责击退泰山贼、防备西凉军的事宜。

    基于这一点,赵虞稍稍向太子李禥释放了一点善意,这让太子李禥心中大喜,表现地也愈发热情。

    待等宫中宵禁之前,赵虞一行人又在皇长孙等人的相送下,回到了太师府。

    次日清晨,大概卯时前后,潘袤果然准时地出现在太师府府外,准备带赵虞去接管虎贲军。

    虎贲军,其实就是卫戎邯郸的都军,邯郸各个城门皆由虎贲军的军卒把守,唯独王宫例外。

    据潘袤所言,王宫的卫士虽然也是从虎贲军中选拔的,但这些人成为宫卫之后,便归内廷管理。

    听到‘内廷’二字,赵虞不觉地皱了皱眉,此时他已经得知,所谓的内廷,其实就是仅效忠于晋天子的一个宫内机构,而宫卫某种意义上说便是天子的直属私军,哪怕是贵为虎贲中郎将的邹赞亦不能插手。

    当年害他鲁阳赵氏家破人亡的童彦,便是宫中的校尉,高木等宫卫曾经的顶头上司。

    所以说,那童彦充其量只是晋天子手中的一把刀而已,谈不上是真凶。

    真正的幕后真凶,还是那位晋天子,哪怕那位晋天子其实也不清楚,因为他一道命令,这天下各地究竟有多少赵氏子弟冤死……

    或许,那位晋国天子就算了解也不会在意。

    怀着复杂的心情,赵虞在潘袤的指引下率先视察了邯郸的各处城门,召见了值守各处城门的门侯——这些人都隶属于虎贲军,自然也暂时归入赵虞的麾下。

    旋即,潘袤又带着赵虞参观了邯郸城内的校场与城外的军营。

    虎贲军不分内外,但有轮换,这两万余人的虎贲军,平日里一半人负责邯郸的治安,另一半人则在城外的军营继续操练,大概三个月轮换一回,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虎贲军的战斗力。

    只不过,虎贲军几乎没打过仗,究竟能有几分实力,说实话赵虞并不看好。

    毕竟就算同样经受过严格的训练,打过仗的老卒与毫无经验的新卒,在战场上完全就是两种表现,一般情况下,很少有新卒能克服心中的恐惧,像老卒那样看淡生死,豁出性命与敌人厮杀。

    顺便一提,邯郸虽然只有两万余虎贲军,但实际是三万人的编制,由六名虎贲中郎统率,便是昨日赵虞在邯郸城外见到的,包括潘袤、金勋、程昂在内的五人——没错,是五人,因为其中一人,目前不在邯郸。

    因为实际兵力不足,这六名虎贲中郎掌管的虎贲军人数也不同,少则二、三千,比如金勋,多则五千,比如邹赞的心腹潘袤。

    但职权是相差无几的。

    足足花了一日工夫,赵虞这才对虎贲军有了个大致的了解,且这一日,他也前后见了虎贲军的那六名虎贲中郎,召集各部虎贲军士卒,宣布了接管兵权事宜的事。

    鉴于今日接管虎贲军的‘左将军周虎’,乃是虎贲中郎将邹赞的义弟,同样是陈门五虎之一,虎贲军的兵将们表现地十分配合。

    对此,赵虞笑着对潘袤说道:“邹中郎将在虎贲军将士中的威望不低啊。”

    “那是。”潘袤笑着说道:“邹中郎将爱护兵将,兵将自然拥戴,虎师那边怎么想姑且不论,在我虎贲军这边,我虎贲军上下皆拥戴邹中郎将……我等相信他日太师百岁之后,定是邹中郎将继承太师衣钵。”

    赵虞闻言打趣道:“你这话最好别在薛二哥面前讲。”

    潘袤笑了笑,浑不在意地说道:“薛车骑早就知道了。……为此薛车骑对末将等人颇有看法,还曾说要教训教训末将等人,其实他也就是说说罢了,这话末将讲了许多年,也不见薛车骑真的发过火,每次来我虎贲军的军营,该喝酒喝酒、该作乐作……咳,末将失言了。”

    赵虞轻笑一声,也不在意。

    与陈太师、陈门五虎相处了那么久,他早就知道薛敖好喝酒,事实上,就连陈太师也好喝酒,私底下也曾违背朝廷的‘禁酒令’。

    其实这也没什么,以陈太师、薛敖等人的自律,他们自然能控制好自己,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喝酒,什么时候不可以。

    当日回太师府前,赵虞在潘袤的指引下来到了邹赞的府邸,拜见了邹赞的夫人。

    邹赞今年都四十五、六岁了,邹夫人自然也年轻不到哪里去,再加上陈门五虎的夫人与一般养尊处优的大户人家夫人不同,她们也会做一些家务事,因此邹夫人看起来已有几分皱纹。

    大概是年纪与阅历的关系,这位邹夫人就比王谡的夫人徐氏自然多了,一番交谈下来,便按照赵虞的意思改口称‘六弟’,不像那位王徐氏,一口一个‘左将军’,感觉很是见外。

    顺带一提,邹夫人为邹赞诞下一子,名为邹适,今年已二十五岁,是陈太师孙辈中年长的一人,如今在虎贲军中担任虎贲中郎——没错,便是那唯一‘目前不在邯郸’的虎贲中郎。

    原因很简单,因为邹适前段时间护送章靖的妻儿前往东海郡去了,目前还未返回邯郸,他手下的兵卒,暂时都交给了潘袤,因此潘袤目前管着虎贲军两个部曲,差不多是两万虎贲军的一半人数。

    再次日,赵虞带着何顺、牛横等人前往漳水,与驻军在当地的魏郡郡守韩湛、东郡郡守魏劭二人见了一面。

    按照朝廷的意思,魏郡与东郡的晋军,暂时也归入赵虞麾下。

    甚至于,赵虞还有权调动大河以北各郡县的晋军——当然是在紧急情况下。

    就在这几日,褚燕亦率领着两万余颍川郡抵达了邯郸一带。

    而与此同时,赵虞忽然收到了有关于西凉军的消息,得知西凉军的骑兵,已经到了河东,哪怕是步兵,也差不多已经到河西了。

    饶是赵虞,亦惊讶于西凉军的行军速度。

 第758章 凉州杨氏

    十一月初,邹赞在回到临淄时,不顾风雪交加的天气,立刻直奔东海郡的郯城。

    得知他到来,薛敖领着王谡、毛铮、王谡,以及邹赞的儿子邹适,一起出城相迎,前三人与邹赞以兄弟相称,后者则恭称父亲。

    待短暂的问候后,邹赞首先询问了老太师的身体状况。

    毛铮回答道:“大致尚可,只是偶尔得知叔仁的夫人夏侯氏偷偷躲在屋内哭泣,老太师便有些……唉。”

    邹赞默默地点了点头,旋即又问薛敖道:“下邳那里的战况如何?”

    “别提了……”

    想起此事薛敖就一肚子火,毕竟为了防备他,赵伯虎、陈勖麾下的江东叛军在彭郡、下邳二地掘土为壑,在每座江东叛军驻守的阵地前都掘了好几道沟壑,这严重阻碍了薛敖麾下太原骑兵的行动。

    要知道骑兵本来就是一种既强大又‘脆弱’的兵种,十分依赖地形,面对掘土为壑的江东叛军,哪怕是薛敖这等猛将亦感到十分棘手。

    待等十月下旬时天降大雪,薛敖麾下的骑兵就差不多全歇菜了,只能暂时作为斥候,从旁协助罗隆率领的太师军。

    给别人打下手可不是薛敖的风格,再加上江东叛军的防守实在是太严密了,于是薛敖索性将麾下骑军丢给魏璝,回郯城陪老头子喝酒解闷——毕竟他也明白,老头子一连失去了两名义子,心中着实悲伤地很,只是老头子素来要强,不想表露出来罢了。

    原本驻守开阳的王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于十月下旬来了郯城。

    听着薛敖那一通牢骚,邹赞的儿子邹适在旁笑道:“父亲,叛军十分忌惮二叔,一开始那赵伯虎还试图用诱敌之计伏杀二叔,没想到二叔追杀着那股诱敌叛军一路追到陷阱前时,扭头就撤,两三次下来,那赵伯虎也识趣了,如今叛军通通缩在那一片片阵地里,掘土为壑,死活都不肯出来。”

    邹适的话,听得薛敖心情大好,不过他仍有不满意的地方。

    他拍了拍侄子的肩膀,故作不渝地说道:“什么二叔,叫大伯。”

    邹适显然也知道这位二叔与自己父亲的那点‘恩怨’,无奈只能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唉,这位二叔,平日里实在是没什么正形。

    邹赞也不理会薛敖最后那句,在稍稍思忖了一下后,对众人道:“先见过父亲吧。”

    众人也无异议,随与邹赞一同进城。

    期间,薛敖饶有兴致地问邹赞道:“我看了你派人送给老头子的书信,居正被朝廷传召了?”

    “唔。”邹赞微微点了点头:“待见过父亲再说。”

    片刻后,众人来到了城内的那座宅邸,即当初薛敖为章靖摆设灵堂而向城内富户征借的那座宅邸。

    待众人一同来到主人的书房时,正巧看到陈太师坐在书房内看书,直到听到脚步声,这才抬起头来。

    “父亲。”邹赞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伯智啊。”见邹赞脸上满是被寒风吹刮的痕迹,陈太师轻叹道:“这么大的风雪,辛苦你了。”

    邹赞微微一愣。

    毕竟在他的印象中,眼前这位素来要强的父亲以往甚少叹息,但这两年,自韩晫、章靖两位兄弟相继过世后,这位老父亲就渐渐会时常地叹息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的现象,至少在邹赞看来,这意味着老父亲渐渐感到了力不从心,感到了无助。

    『仲信、子正、少严他们多半也察觉到了……』

    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已站在他身旁的薛敖,邹赞笑着说道:“父亲言重了,只是些风雪而已……”

    陈太师微微点了点头。

    虽说在他看来,邹赞的潜力不如薛敖,但邹赞就是能给人一种安心、可靠的感觉,不止是他,其实太师军、虎贲军的兵将们大多也是这么觉得。

    他招招手示意众人都坐下再说,然后又问邹赞道:“居正……此时已到邯郸了吧?”

    邹赞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腰杆笔直,闻言恭敬说道:“上个月,孩儿在梁郡私下见过居正一面,嘱咐了他一些事物,算算日期,我回到山东之前,他应该就到邯郸了。”

    “唔。”陈太师微微点了点头。

    关于泰山贼袭击邯郸一事,陈太师得知地比邹赞还要晚,差不多九月下旬才得知,那时

    别说泰山贼了,就连邹赞都已经追到仓亭津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陈太师立刻派人召回当时还在下邳的薛敖,准备带着薛敖以及其麾下太原骑兵火速回援邯郸,留下罗隆、王谡等人继续与赵伯虎的江东叛军对峙。

    没想到他刚准备出发,就收到了邹赞派人送来的书信,得知魏郡郡守韩湛与东郡郡守魏劭二人已联手在漳水布防,同时朝廷还传召了他第六位义子、左将军周虎进京。

    当然,此时陈太师其实还在犹豫,直到几日后,他又收到了朝廷送来的消息,一方面确认了‘朝廷召周虎进京’的消息,一方面,天子与朝廷也希望他继续进剿江东叛军,这才让陈太师打消了回邯郸的念头。

    毕竟他也明白,赵伯虎与其麾下的江东叛军,威胁实在太大。

    问题是,凉州杨氏的威胁也不小啊……

    『居正挡得住么?』

    一想到此事,陈太师便再次皱起了眉头。

    得知老太师心中的顾虑,邹赞笑着宽慰道:“据孩儿所知,虽然居正只带了二万四千颍川军远赴邯郸,但这些军卒,无一不是精锐,至于褚燕、周贡、曹戊、鞠昇等将领,我想父亲也不会陌生……再加上虎贲军与漳水一带的军队,居正麾下也有差不多六万军队,就算西凉军造次,也不至于没有一战之力。”

    “唔。”陈太师微微点了点头。

    邹赞所提到的这些将领,老太师确实不陌生,除褚燕是黑虎山的‘老人’以外,周贡、曹戊、鞠昇几人都是昔日长沙义师、江夏义师的骁将,按理来说就算碰上西凉军也不见得会吃亏。

    从旁,薛敖饶有兴致地问道:“那个姓牛的莽汉也跟着居正去了?”

    “牛横?”邹赞惊讶问道,旋即见薛敖点头,他也点了点头:“我看到他了。”

    “那就没事了。”薛敖笑着说道:“那莽汉天赋神力,我与他切磋过,虽说他输给了我,但我对此人印象深刻……无论是杨秋老儿的那几个贼儿子,还是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