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赵氏虎子 >

第717章

赵氏虎子-第717章

小说: 赵氏虎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话,曹戊委婉地提出了反对意见:“邺城虽只有五千凉州军驻守,但对方早已有所防备,除非派大军强攻,否则难以收复,但我方大军”

    尽管他并没有说完,但赵虞、褚燕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毕竟此时赵虞麾下的大军,除一万二千颍川军以外,其余三万多军队都是河北各郡县派来的援军,几乎没有什么战场厮杀的经验更有甚者,同样是欠缺战场经验,但虎贲军最起码训练有素,且武器、甲胄无一不全,可这些地方郡县的援军,不但训练不足,甚至兵甲也十分落后甚至欠缺,派这种军队去打有足足五千凉州军驻守的邺城,恐怕派两万人都未必能打下城池。

    当然,赵虞也可以亲率大军去打邺城,但他并不想这么做,因为他担心邯郸趁机突袭馆陶。

    要知道馆陶不单单住着祥瑞公主,还住着邹赞、王谡的两位夫人,这三位若是不幸落到凉州军手中,那赵虞无疑会陷入被动。

    于是在沉思片刻后,他派人请来魏郡守韩湛与东郡守魏劭,对二人道:“我本有意收复邺城,然而我担心邯郸趁机偷袭馆陶,是故我决定兵分两路,请两位郡守率军前往邺城”

    听到这话,魏劭、韩湛两位郡守对视一眼,面色皆有些尴尬。

    只见魏劭拱拱手说道:“左将军明鉴,下官自然愿意相助韩郡守从凉州军的手中夺回邺城,然下官麾下仅万余郡军,韩郡守麾下也仅二、三千人,说句惭愧的话,我等这一万二三千兵力虽人数超过邺城的五千人,但两军的实力,恐怕相差不少”

    赵虞笑着说道:“两位误会了,周某请两位率军前往邺城,是希望两位在邺城一带建一座营寨,当然,夺下城外现有的营寨也可以,至于邺城,我已向梁郡、河南、颍川三郡求援,相信不久之后,三郡便会派来援军,倘若两位提前做好了一些准备,那么介时那三支援军便可立即投入对邺城的进攻,不需要再花费时日建造营寨,打造攻城器械。”

    “噢。”

    魏劭恍然大悟,心中的担忧顿时消失不见,在与韩湛对视一眼后,信誓旦旦说道:“这点小事,就包在我二人身上”

    “这可不是小事啊。”赵虞笑着说道:“两位的行动,直接关系到我方夺回邺城的早晚,关系到后续对邯郸的用兵”

    魏劭、韩湛当了那么久的官,自然明白赵虞这是在宽慰他们,免得他二人因为给梁郡、河南、颍川三郡的援军打下手而心怀不满。

    怎么说呢,不愧是为陈门五虎,这待人处世就是让人觉得舒服。

    “那就拜托两位了。”

    “是!”

    于是乎,赵虞麾下近五万军队一分为二,魏劭、韩湛二人率总共约一万二、三千军队前往了邺城。

    而游荡在这一带监视晋军的凉州骑兵,则立刻将此事禀告大将姜宜。

    姜宜留下大部分骑兵继续在漳水一带盯梢,而他则尾随着魏劭、韩湛二人的军队,一路来到了邺城境内。

    邺城城外,原本就有凉州军驻扎过的一座营寨,当初凉州军大将闫易率军前往邯郸时,并未放火烧毁。

    这座营寨本来就是韩郡守派人建造的,他当然知道位置在哪,于是在抵达邺城一带的当日,就对邺城东十里处的那座营寨发起了进攻。

    那座营寨,如今几乎是一座空寨,只有寥寥百余名凉州骑兵驻扎,于是魏劭、韩湛二人毫不费力地就夺占下来。

    尾随而来的凉州军骑将姜宜看到这一幕,立刻投奔邺城。

    此时的邺城,有凉州军将领冯崔率五千凉州军驻守。

    得知大将姜宜前来,冯崔连忙出城相迎。

    在行礼问候之后,冯崔不解问道:“姜将军前来邺城,莫非那周虎要对邺城用兵?”

    姜宜摇摇头说道:“周虎与其主力仍在列人那一带,看样子是打算在河岸建一座营寨,不过他却派魏劭、韩湛二军前来邺城,是故我来瞧瞧究竟。”

    这冯崔显然也知道魏劭、韩湛二人是谁,闻言笑着说道:“那周虎派来两支弱军就想夺回邺城,未免也太小看人了换他麾下颍川军来邺城还差不多。”

    见冯崔不以为意,姜宜正色警告道:“不可轻敌。三公子便是因轻敌而亡。”

    听到这话,冯崔脸上的轻蔑之色收敛了不少,但依旧一脸轻松地说道:“将军放心,倘若那魏、韩二人敢率军来犯,末将必叫其付出沉重代价!”

    见冯崔如此自信,姜宜也不再相劝,嘱咐了两句后,便带着随行的骑兵回漳水一带去了。

    看着姜宜一行离去的背影,冯崔立刻沉声下令道:“来人,给我派人盯着东侧那支晋军的一举一动!”

    “遵命!”

    自这日起,冯崔就没有放松对魏劭军、韩湛军的监视。

    而一连过了几日,魏劭、韩湛二人麾下的军队都没有丝毫异动,每日仅派士卒于各处砍伐林木,打造攻城器械。

    为了延缓对方打造攻城器械,冯崔多次率军骚扰,可惜魏劭、韩湛二人十分谨慎,因此并未占到什么便宜虽说冯崔麾下凉州军战斗力强,但终归魏、韩二人的兵力是他的两倍,若无必要,冯崔也不想强攻。

    双方就这么僵持了日,忽然有一日,有斥候前来禀报冯崔:“将军!南面有晋军前来,观旗号,乃是河南、梁郡二地的郡军!”

    “什么?”冯崔面色顿变,连忙问道:“有多少人?”

    只见那名斥候咽了咽唾沫道:“怕、怕是有四五万之众”

    听到这话,冯崔脸上露出惊骇之色。

    忽然,他好似想到了什么,面色难看地喃喃道:“坏了”

    喃喃自语两句,他立刻来到城墙上,试图眺望河南、梁郡二地的郡军。

    此刻他唯一希望的,便是那两地的郡军其实是接受了邯郸的调令,即是他们的友军,否则

    “何远!”他高声喝道。

    话音刚落,城上便有一名将领快步奔至他跟前,抱拳说道:“末将在!”

    只见冯崔盯着南面,沉声说道:“据斥候所报,南面发现河南、梁郡二地的郡军,你带些人,立刻前往打探,看看这两支晋军是敌是友!”

    “遵命!”

    名为何远的将领抱拳领命,立即带上五百名凉州军出了城,直奔南面。

    果不其然,还没等何远这五百人走出三四里远,他便远远看到一支军队,观旗号,正是河南、梁郡二地的郡军。

    于是他靠近对方,远远喊话道:“来者可是响应邯郸调令的援军?”

    而与此同时,率领这两支的晋军的河南都尉李蒙、梁郡都尉董袭,也发现了何远这五百人。

    远远听到何远的喊话,河南都尉李蒙冷笑道:“呵,对面那家伙,似乎以为咱们是响应邯郸调令而来”

    听到这话,梁郡都尉董袭身旁的士吏王迅笑着说道:“李都尉,既然来人有所误会,咱们何不假装答应,先灭了这支凉州军?”

    李蒙想了想,觉得这主意也不坏,遂假装答应,骗那何远靠近。

    可惜,那何远终归是一名身经百战的千人将,在靠近时十分谨慎,李蒙不耐烦了,索性就下令立刻围杀。

    那何远只有五百名凉州军,自然不是这四万晋军的对手,仓皇逃回邺城,回复冯崔道:“那两支晋军骗我上前,试图将我等围杀,必然不是响应邯郸调令而来。”

    听到这话,冯崔的面色变得十分难看。

    既然对方对他们做出了攻击,那就说明对方根本不是他们的援军,换而言之,河南、梁郡二地的郡军,是响应那周虎调令而来的。

    长长吐了口气,他沉声说道:“立刻派人将此事报之邯郸转告世子,邺城恐怕守不住了。”

    而与此同时,李蒙与董袭二人则领着四万援军直接投奔了魏劭、韩湛两位郡守所在的营寨。

    得知消息,魏劭、韩湛两位郡守十分振奋:有这四万援军,还怕不能夺回邺城?

    当晚,冯崔派出的信使便抵达了邯郸,向杨雄禀告了河南军、梁郡军的事,只听得杨雄面色凝重。

    他也没有想到,那周虎不止调集了河北各郡的军队,甚至还召来了河南、梁郡二地的军队。

    还有颍川

    既然那周虎请来了河南、梁郡的援军,又岂会落下颍川?

    只能指望四弟的援军尽快赶来了。

    杨雄忧心忡忡地想道。

    次日,即八月十三日,李蒙、董袭、魏劭、韩湛四军围攻邺城,凉州军将领冯崔咬着牙守了半日,最终是认为没有胜算,遂弃城投奔邯郸。

    李蒙、董袭二人率军追赶不休,杀死冯崔麾下凉州军无数,期间,魏劭与韩湛则重新接管了邺城。

    消息传到赵虞耳中,赵虞当即率军渡河,继续逼近邯郸。

    八月十五日,赵虞率三万余军队抵达邯郸城东三十里处,命军卒伐木造营。

    期间,李蒙、董袭亦率四万援军逼近邯郸,于邯郸城南三十里处驻扎。

    至于魏劭、韩湛二军,则留守邺城。

    八月十七日,颍川都尉张季率两万颍川军姗姗来迟,同样抵达邯郸一带。

    此时赵虞辖下的晋军,数量已超过十万人,纵使良莠不齐,也差不多足够攻陷邯郸了。

    而就在这时,赵虞忽然收到郑罗派人送来的一则消息:凉侯杨秋第四子杨章,率五万凉州军抵达河内。

    对此,赵虞其实并不意外。

 第778章 九月

    果然又暗中招来了五万军队么?

    得知杨章所率五万凉州军抵达河内,赵虞心中并不意外。

    毕竟邯郸一方现如今只剩下三万余兵力,虽说实力不算弱,但却不足以与他赵虞这边的军队对抗,更别说还有陈太师与陈门五虎的军队,因此赵虞料定杨雄当初在对他发难之际,定会提前派人回凉州调遣援军。

    只是没想到,杨氏四子杨章居然来得那么快。

    当日,赵虞召诸将共同商议此事。

    此时赵虞所率晋军,唯张季、董袭、李蒙这三郡都尉官职最高,尤其张季还是赵虞的心腹,因为众人都等着他率先开口。

    于是张季便建议道:“我方尚未做到进攻邯郸的准备,不如先解决了那五万凉州援军,再图邯郸?”

    他口中的准备,即指打造井阑、投石车等战争兵器。

    邯郸乃是一座坚城,又有三万凉州军驻守,自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攻打下来,因此自然需要提前准备好大量的战争兵器。

    因此张季觉得,既然反正不能立刻拿下邯郸,何不调转方向见将杨章那五万凉州援军给灭了,彻底绝了李虔、杨雄等人的念想。

    然而听到张季的话,赵虞却沉默不语。

    见此,张季隐约猜到了几分,遂隐约地提醒道:“左将军,不可急于一时啊”

    听到这声隐约的提醒,赵虞看了一眼张季,长长吐了口气。

    张季猜地没错,赵虞是有点急了。

    按理来说,为报家仇一事赵虞已经等了十几年,不至于在这个时候沉不住气,但人就是这样,越是在即将达成目的的时候,心情便愈发急切,哪怕是赵虞也不能免俗。

    而此时,见赵虞没有开口,河南都尉李蒙开口道:“左将军,卑职以为张都尉的建议不坏,不过杨章作为凉侯杨秋之子,不至于不通兵事,况且麾下又有五万凉州军,倘若他已占据河内作为退路,恐怕我等一时半会也难以将其击溃。眼下已是八月中旬,距离入冬只剩三个月不到,倘若这三月之内我等未能攻下邯郸,那就只能等明年开春后再打邯郸,这便又拖了数月。因此卑职认为,我等不妨派一军截住那杨章即可,至于将军所率的大军,则依旧攻打邯郸”

    赵虞微微点了点头,其实张季、李蒙的建议皆可,区别仅在于攻下邯郸的早晚罢了。

    也许是赵虞微微点头,李蒙会错了意,主动抱拳请缨道:“左将军,卑职愿意带兵截住杨章!”

    听到这话,董袭、张季、陈陌、褚燕、曹戊几人皆有些惊讶地看了他一眼,毕竟听李蒙的意思,似乎是打算以两万河南军去阻截五万凉州军,这个决定不可谓没有胆魄。

    于是,陈陌亦开口道:“若是照李都尉的想法,陈某愿意助李都尉一臂之力。”

    李蒙愣了一下,旋即向陈陌报以善意的笑容,毕竟他也明白,陈陌这是怕他河南军单独面对那五万凉州援军损失过重。

    就在这时,赵虞终于抛开了心中的杂年,默默对自己告诫了几句:报仇一事如今只差临门一脚,这个节骨眼可千万不可因为急躁而坏了大事。

    但即便他告诫自己不可急躁,却也无法接受这场仗拖到明年。

    因为算算时间,这个时候山东的邹赞多半已经收到邯郸发生巨变的消息了,倘若陈太师的速度快一些,太师军是赶得及在入冬前返回邯郸的,介时,难道要指望泰山贼将其截住么?万一没截住,致使陈太师、邹赞、薛敖、王谡等人有一人来到邯郸,那他心中真正的意图可就难以施行了。

    必须在今年年末前攻下邯郸!

    赵虞心下暗暗想道。

    做出决定后,他沉声吩咐众将道:“张季之策,过缓;李都尉之策,过激,我有意取折中之策张季,你跟陈陌、褚燕,与董都尉一同准备攻城之时,务必要在十日内完成一切攻城所需,曹戊,你与李都尉一同率军移驻邺城,阻截杨章,只需尽量拖住后者即可。暂时就先这样。”

    众将面面相觑,纷纷抱拳接令。

    待众将依次离去之后,赵虞问站在身边的何顺道:“还未联系到周贡么?”

    何顺摇了摇头:“暂时还未。”

    听到这话,赵虞微微皱了皱眉。

    前一阵子,就在他于馆陶着手准备反击时,邯郸的杨雄也未闲着,派大将闫易进攻了邯郸西北侧的武安。

    驻守武安的周贡与其麾下五千颍川军虽然抵抗了半日,但碍于双方兵力悬殊,且周贡当时还未与赵虞取得联系,不想做无谓的牺牲,因此当夜便弃城北撤了,大概是撤往北面的刑城去了。

    说实话,赵虞并不在意周贡丢了武安,但不可否认,武安落到了凉州军手中,这对于他们攻打邯郸是一个阻碍远的不说,就说杨章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