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1255再铸鼎 >

第109章

1255再铸鼎-第109章

小说: 1255再铸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败后自杀,姜思敬也在义勇队攻下胶西城后被俘,商社股东中有很多人是想判他死刑以儆效尤的,但是为了大战略考虑,暂缓执行。

    姜思敬被软禁在即墨,但是外边的消息并没有被禁绝。随着商社越来越壮大,逐渐占领整个胶州、攻入乳山、控制宁海州甚至击败了大哥姜思明亲率的大军,他的心态也逐渐从愤怒消退成无奈,然后又演变成了惊恐和后悔。

    如果当初他和四哥没搞这些事出来,今时今日他们姜家不还是胶东一霸?

    然而大错已经铸成,再后悔也没用了?

    正当他在即墨的宅院中长吁短叹,伤春悲秋的时候,当初的受害者乌文成带了一瓶龙息酒和几味东海特色小菜,亲自找上了门来。

    最初场面相当尴尬,乌文成先是随意坐了下来,自己摆出餐具,斟酒喝了一小杯,又挑了几筷子尝了尝,示意无毒,才请姜思敬到对面入座。

    时至今日,姜思敬也没什么可失去的了,倒也爽快,直接坐下去自己开始倒酒喝。

    两人闷头喝了三杯,四十多度的白酒带来了些许醉意,乌文成才开始讲起他的人生经历、兴趣爱好、山川河流、未来抱负等等。两人本来年龄相近,居然找到了共同点,开始攀谈起来。

    借酒助兴,谈着谈着,乌文成突然提出了让他代替他大哥,去控制三州地盘的想法。姜思敬闻言,先是一愣,然后落下泪来,最后开始嚎啕大哭。哭过之后,扑通跪到了地上,痛哭着请求乌文成的原谅。

    乌文成叹了一口气,这就是他来这里的目的,最初就想到了各种可能,但真出现了这一幕,还是百感交集。他仰头灌下一盅酒,站起身将姜思敬扶了起来,说道:“都过去了,向前看吧。”

    就这样,作为股东中最大受害者的乌文成都愿意尽释前嫌,与姜家和解,那么将姜家扶植为缓冲区傀儡的计划在全体大会中也再无阻碍,成功通过了。姜思敬也至少在表面上痛改前非,变成了坚定的亲东海派,愿意替东海商社和他大哥去镇守潍州,剿灭宵小。说起来,他当初在胶州替姜家看家的时候就以雷厉风行著称,干这个应该拿手。

    镇压三州的事,说困难有点困难,说简单也简单。只要以雷霆手段把那些有投靠李璮倾向的官员一撤换,震慑住潜在异见者,接下来的事也就没什么了。

    再怎么说,姜思明也是汗廷钦点的五州万户,他若是阵殁,那么李璮兼并起他的地盘来顺理成章;但若他仍在行使职权,那即使兵力相比益都方面不值一提,李璮也不好明着冲进来杀他的人。

    不过,对付李璮得软硬兼施,东海人准备替姜家把莒州下的沂水、莒县送给李璮,只留下海边的日照县和地处群山之中靠近莱芜监的新泰县。如此一来,李璮的直属地盘就补上了空缺的一块,从此北至益都、南至海州,都连成完整的一片,算是给他送上了一份大礼,以后造反也容易些。反正不是东海人自己的地盘,卖起来不心疼。

    事情就这么说定,操作起来就很快了。范泰、姜思敬二人与姜思明密谈了一番后,便跟着乌文成和他的五百东海大兵,打着姜家的旗号,“进入”了潍州境内。

    “是五爷和范大将,没错,就是他们!郑知州,速速开门迎他们进城吧!”

    北海县城头上,姜乾兴认出了城下马车中走出的范泰、姜思敬二人,惊喜地说道。

    郑知州一脸非常精彩的表情,说道:“怎会如此?他二人定是投了东海贼,不行,万万不能放他们进来!”

    “胡说,”姜乾兴一脸怒气,“那是姜五爷啊,他要是都投贼了,姜万户岂不是也要投贼?”

    郑知州正要争辩,姜乾兴手下的士卒们已经纷纷涌上城头,看到城下的姜字大旗,兴奋地指指点点。见状,他只好知趣地闭上了嘴。

    这时,城下的范泰认出了城头上的姜乾兴,叫喊道:“上面的可是季青?”

    姜乾兴探出头来,兴奋地回答道:“正是小子。范将军,你们是从南路拿下胶州了吗?可曾救出万户大人?”

    姜思敬上前一步,答道:“大哥已经收服了东海人,他们愿意归义于万户旗下,现在他正在胶州收拾局面只是,听说潍州有宵小图谋不轨,所以派我们过来,看看是不是真是如此。季青,还不快开门?”

    “是,这就开门!”姜乾兴立刻回答道,然后转身看了看冷汗直冒的郑知州,不屑地说道:“郑知州,东门是你的兵在守着的吧?让他们开门吧!”

    郑出人被逼到了绝境,反而冒出一股狠劲,掉头朝城下的马车跑去,还对着东门的士卒喊道:“看好了大门,千万别打开!”

    但是他这点小动作,如何能跟得上长年习武的姜乾兴呢?

    姜乾兴一个箭步上去,将郑出人的双手剪住,然后向城内赶来的姜家军士兵喊道:“控住东门,如有抵抗,就地格杀勿论!”

    守门的潍州兵都是没什么训练度的城市兵,抓抓贼还行,真打起来,怎么会是刚刚经历过真正的血战的姜家军士兵的对手?更别说他们还听了姜乾兴那句“格杀勿论”的威胁,刚一交手,便老老实实投降了。

    东门打开后,姜思敬一马当先进入城中,确定没埋伏之后,做出一副狗腿子姿态,恭敬地对外喊道:“乌大哥,里面安全,可以派大兵进来了!”

    乌文成笑了笑,一挥手,穿着姜家军服的东海士兵便鱼贯而入,在姜乾兴等人目瞪口呆的表情中控制了整个北海县城墙。

    事态的发展简直令人大跌眼镜。

    几个月前,姜家和东海商社还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双方动用了上万兵力和无数人力物力,准备大战一场。结果真打过了之后,敌对的双方却突然好得如同穿了一条裤子一般,打成了攻守同盟。

    姜思明对外宣称自己成功收复了胶州和宁海州,而且用强大的军势和忠义廉耻感化了东海人,“贼酋痛哭流涕,纳首便拜,愿为万户效犬马之劳”,从此投入姜家麾下,成为胶东一大柱石。

    当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在胶州抛头露面的仍然是东海商社,而姜思明姜万户虽说是在即墨镇守,但只有少数亲信才见得到,成了一个逐渐淡去的传说。

    东海人也默认了这一说法。他们不会主动提起,但如果有忠于姜家的人问起,他们也会大方地“承认”是在姜思明的认可下做事。他们还派兵打着姜家旗号,“帮助”姜思敬等人控制了潍州等地。

    乌文成带着东海士兵进入了潍州后,并未做出出格的举动,只是帮助姜思敬整编了姜乾兴等姜家军残部。之后打开潍州府库、将郑出人等官员革职抄家等事,都是姜思敬带着手下自己做的,东海人只是帮忙镇场子而已,也没有从中分赃,只是取了“适量”的贵金属作为出兵的军费罢了。

    在双方的雷霆手段之下,已经有所动摇的三州在一个月的时间内重新安靖下来。得益于此,一度中断的东西商路也全面恢复。

    原先期望双方两败俱伤的李璮对此深为震惊,感觉事情超出了掌控。不过随后作为外交官的毕庆春给李璮送了一份厚礼,又将遥远难以控制的莒县、沂水县割给了他,暂时将他安抚了下来。

    这其实并不能满足李璮的胃口,只是当前南宋镇守淮南的赵与訔是个软柿子,李璮从他身上割下了不少肉,几乎就要打通向南的突破口了,所以没时间理胶东的事情。所以就顺水推舟默认了,等腾出手来再慢慢收拾他们。

    于是,在1259年的春天里,东海商社,这个本时代的异类,经过数月的紧张备战和一场真正的大战之后,终于在这个世界的一个小角落中站稳了脚跟。

    第二卷天下一角,完。

 第154章 开庆元年(第五更)

    公元1259年,己未,南宋开庆元年,蒙古宪宗九年,东海商社登陆第五年。

    正月初四,临安,玉津御园。

    “玉津御园”其名源自于北宋初建成的东京四苑之一,玉津园。当初的玉津园位于开封南薰门外,以环境清幽、草木繁盛、异兽众多著称。赵宋南渡之后,在临安皇城城南的嘉会门外重建了一个玉津御园,大致位于后世杭州市复兴路一带,依山玉皇山傍水钱塘江,风景绝佳。

    此时,玉津御园是皇家用的射箭御所。不过老赵家没什么舞刀弄箭的传统,这处射箭所的主要作用是给外国使节在元旦朝会期间射箭娱乐,顺便展示皇宋男儿的煌煌武功。

    宋朝传统,每年元旦举行大朝会。

    元旦当日,皇帝带领文武百官进行大祭,各州都要遣使带特产入贡,各外国也会派使节庆贺。初二,给诸外国使节赐宴。初三,使节们去明庆寺、灵隐寺等寺庙上香。初四,便来这玉津御园,由朝廷挑选出的能射武臣,陪着使节们射箭。

    郭阳此时就穿着一身黑色风衣,呆呆地望着十米外箭靶上颤抖的弩箭,犹自沉浸在一种充满了不真实的幻觉中,不知是作为穿越者的自己梦见了盛大的皇家典礼还是自己好端端一个海外唐人梦见了虚幻的二十一世纪。

    直到旁边一个穿着锦袄小帽的俊俏小生将他的弩重新踏张上箭,又递给了他,他才惊醒过来,举起那把精美的弩大致朝靶子瞄准一下,扣动扳机将弩箭射了出去,勉强中了靶子,惹来周围人一片虚情假意的称赞。

    事情还要从去年底说起。

    在义勇旅在胶东浴血奋战的同时,海军在南方也展开了新的行动。

    在去年十一月份,随着第二舰队撤回牟平养马岛,海洋部的力量终于宽裕了一些。他们判定姜家军短期之内难以在海上对东海商社产生威胁,因此派遣分舰队南下的事项再次提上了日程。

    这个事项确实已经非常紧迫了!

    其一,商社的财政开支正以流水,哦不对,腹泻一般的速度,急剧扩大!虽说抢了一些,但不是长久之计,急需恢复正常的海上贸易,贴补一下收入。

    其二,商社需要跟南宋建立外交关系,以改善当前四面皆敌的恶劣战略环境。

    第三,呃,当初韩松在明州订购了四艘运输船,其中的两艘已经到了该交货的时候,再不去取,船没了不说,商社在明州的信誉就要受损害了!

    既然各方面都有需要,从上到下很快统一了意见,决定派遣冬至号带领金牛号、白羊号和运001、运002两艘中型货船这两艘是在胶州低价收购的,由郑林、郭阳、王泊棠、狄柳荫和魏万程等人率领,组成一支临时外交舰队,前往南宋完成贸易和外交任务。做完这票,顺便再去日本一趟,采购一些商社急需的硫磺和铜回来。

    郭阳是商务部的人,穿越前读管理心理学,穿越后这个专业没怎么用上,倒是和当地人打起交道来挺有一套的。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段日子来他虽无商务部其他同时那般动辄搞个大新闻出来,但把他所负责的登莱一带的外交事务处理得很好,使得当地人没有趁机对东海商社发难,还争取到了开展正常民间贸易的待遇。所以史若云就把他派了过来,担任“正使”,以把握尺度。

    他们当时手头积压货物很多,把五艘船装得满满的,又从当初那些蒙古人俘虏中挑了三十个不听话的出来,绑着带上了船。

    这支舰队还吸引了一批胶州商人搭顺风船。这些商人基本都是第一次出海,他们原先大多是胶州的坐商和土财主,虽然知道海贸有厚利,但或是本钱不够,或是害怕风险,之前从未真正出过海。胶州事变之后,海贸大受影响,很多海商看不清形势,贱价处理掉了手中的商船和货物。这批船的价格是如此之低,不但东海商社买了不少要不是水手和船长不够,就全包了,很多土商也忍不住诱惑买了一条,就算不出海,当花船用也不错啊!

    不过有了船,他们自然就心思浮动起来,也想通过海贸赚一笔。有的人行动力强,直接自行招募船工,派遣旁支子弟出海去了。当然能不能成,还得看明年能不能回来,大部分人仍在观望。这次东海舰队出动,在胶州备货,嗅觉灵敏的商人们立刻察觉到了机会,通过维持会询问能不能顺路带一程,也不用真的提供保护,只要能让他们的船一路跟过去就行了。

    这其实跟当初东海人跟陈一成学航海差不多,东海人现在学会了,自然该投桃报李了,于是便很痛快地答应了只是要求收取“小小的”二成货物作为回报。

    此外,商务部还与他们达成了“信任托管”协议,要求货物的出售和采购统一由东海人负责。这倒真不是坑他们,很简单的道理,垄断才会带来超额利润,若是往日,这种价格同盟的效果还不明显,但现在南北海贸断绝,卖方市场之下,肯定能狠狠敲上一笔。商人们也很明白这个道理,于是很痛快地便同意了,更何况东海商社展现了充分的“信任”,允许他们自行查探市场情报,若是发现东海人买卖的价格明显吃亏,还可以来抗议嘛。

    于是外交舰队的五艘船之外,又捎上了七艘胶州商船,出了胶洲湾,便一直走外海朝南而去。商船上雇了不少资深船工,他们知道这手的轻重,既惊为天人又有些担心被带进坑里,内心活动极为精彩。而船主派出来的掌柜或监工对此一无所知,还以为是常规操作,根本没怎么在意,要么吐了个昏天黑地要么就嫌船上无聊,总之让东海人有种炫技给瞎子看的感觉。

    虽说当初李庭芝让他们直接去临安,临安的物价可能会高一些,但东海商社在临安人生地不熟,没有销售渠道,因此权衡之下,还是先去了庆元府。

    这么一支船队到达庆元府之后果然引发了轰动。呃,不过,今年市舶司和买的份额特别高,应该是因为战事紧张,朝廷缺钱。但就算经过了和买,剩下的份额也够令人眼红的了,上门求购北货的坐商络绎不绝。

    但是魏万程稳坐钓鱼台,租了一排仓库把货物集中安排起来,水手们也没放出去,都留在仓库旁边守着。又把胶州商人们组织起来,分头接待上门的坐商,不管谁来了都是笑脸相迎好好招待。但就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