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1255再铸鼎 >

第163章

1255再铸鼎-第163章

小说: 1255再铸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任务。

    而且一打起来就气势汹汹!

    他这一次手笔颇大,竟出动高邮武锋军、扬州强勇军、武定军,一下动员了接近两万的兵力,而且由于水路转运便利,所以民夫不多,其中大半是战兵!

    这些兵力在高邮汇聚,沿着运河一路北上,别的不说,光是这规模就让随军观战的林宇等人惊叹不已这可是两万人啊!步兵沿河步行,队伍排出了不知多少里去,运粮草辎重的船只几乎把运河塞满,如堵车般在河中一点点挪着。林宇打得大仗也就几千人的规模,哪里见过这样的景象?

    “真厉害啊果然还是有点底子的。”他感慨了一句,然后很快掏出了纸笔,“得赶快记下来,送回去参考参考”

    宋军这么大规模的调动,显然是冲着李璮在淮河南岸修筑的涟水南城去的。这座城池如同楔子一样嵌进了南宋的淮河防线里,令宋人如芒在背,如果能拔掉,自然肯定是要拔的。只是之前李璮军强势大,宋军愣是拿这座小城没办法,直到现在李庭芝才下了决心。

    他们在李璮那边也是有眼线的,内幕刺探不了多少,但数营帐总是能数出来的。李璮在淮河前线的兵力最高峰时也就五万多,今年来助战的各路仆从军和友军又撤回去不少,所以他手下也就两万多人,还要留一部分防守北城,在淮河之南能动用的军力并不多。论兵力对比,对上宋军真不占优。

    这时李涛也从船舱里走了一会儿,看了看周围的景象后,对林宇小声说道:“夏贵没出动,难道不是他不愿意出动,而是李庭芝为了独揽功劳,没让他出动?”

    林宇一耸肩:“谁知道呢。我看李璮这次估计是凶多吉少了,得趁机要点好处才行。”

    李涛摸摸鼻子:“也不一定。宋军这么大规模调动,肯定瞒不过李璮,说不定他做了什么应对呢?”

    9月3日,淮安。

    当扬州军抵达淮安,又向东北方的涟水南城出发的时候,果然遭遇了益都军的阻截。

    “来了来了!”林宇拿着望远镜观察着敌方阵容,“田?这是谁啊?”

    来战的益都军排了好几个大阵,中央是步兵,大约有三千,两翼是骑兵,大约一千,后方举着一面“田”字帅旗。这兵力看着不算太多,但扬州军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都到达战场,先锋就几千人,现在也排了一系列方阵,与益都军针锋相对。

    一个派来辅助东海观察团的小军官答道:“应该是益都的田都帅,是李松寿的爱将。”然后他无不忧虑地说道:“没想到蒙军撤走后,益都军还有这么多骑兵,不好办了啊。”

    宋军一向最怕的,就是北军的优势骑兵,如今对面虽然只有一千,但拉出去一大片看着也挺吓人的。按以往的战例,双方人数差不多,对方有这么多骑兵,这一战基本就凶多吉少了。

    林宇对宋军的战斗力也心里没底,但还是哈哈一笑强作镇定道:“没事,现在是狭路相逢,他们就是四条腿的也得乖乖打过来,没了机动优势,还叫什么骑兵?”

    不久后,双方战鼓擂起,正式开打。

    扬州军列出堂堂之阵,益都军也以堂堂之阵迎战,步兵抗线,两翼马军伺机而动。如果按照以往的玩法,应当是两军相对而进,少量马军前去骚扰,宋军阵型动摇,然后益都步兵趁机压上,取得胜势后马军果决冲击但是今天的剧本不对啊!

    宋军的步兵战术已经很成熟,战线上以队为单位排成了一个个方阵,如棋盘般交错布置着,既紧密,又留出了一定的活动的空间。具体到每个方阵,都是近战兵在外围,弓弩兵在内部今天李庭芝派出的先锋更是精锐,近战士兵皆身披重甲,其中有一些还装备了最新的亮瞎眼的东海银甲。他们手持长长的拒马枪,只要益都骑兵接近过来,就把长枪向外伸出,形成了一丛令人和马生畏的钢铁丛林。

    田都帅派出去的骑兵即使射箭骚扰,也对甲具齐全的宋兵没什么办法。相反,宋军后排布置了很多劲弩,射程极远,箭支一阵阵地射来,前去骚扰的轻骑竟然折损了不少,残兵灰溜溜地逃了回来。

    林宇见状,立刻记录了一笔:“严阵以待的步兵并不惧怕骑兵关键还是在于如何利用机动性与反限制机动性”

    另一边,益都军先是敲起了锣,将骑兵收了回去重整,然后又击鼓,步兵动了起来。看样子,他们是想让步兵压上,先混战打乱对方的阵型,再让马军伺机突击。

    其实北军的步兵也不比宋军差更客观的来说,平均素质是远胜宋军步兵。毕竟北方步兵基本都是家里分了好几顷田的军户,而宋军步兵却有许多连军饷都拿不满甚至是强征过来的。以往南北步兵对战,往往都是北军占了上风,后来元灭宋,出力的大部分也都是汉军。

    今天李庭芝派在先锋的大多是精锐,但胜负之数也未可知。不过,正当益都将领伸长了脖子看着自家步兵一点点往南挪的时候,宋军阵中竟然摆出了大炮!

    李涛心思复杂地看过去:“好嘛,以往都是自己用,这次终于见到别人打炮了”

    宋军的炮还是装在四轮炮车上,前面六头牛拉着,旁边还有不少兵推着,好不容易才进入指定位置,然后又忙活了好半天才搞定发射工作但是一准备完成,立刻发挥了惊天动地的效果!

    “轰轰轰!”

    十二门大小火炮先后发射,炮弹有的落空,有的打入了益都军军阵之中,立刻打出了一片血肉,引发了无数惊呼。

    今天绝大多数益都兵都是第一次见识火炮,刚看到的时候还没几人认出来,但等它们真正开炮的时候,铁弹或石弹在益都军阵中制造出一片残肢断臂,益都士卒们立刻回想起了一度制造了几晚噩梦的传说中的火炮的恐惧。

    自从东海人取得了几次大胜之后,这东西的名声也流传了出来,在邻近东海的益都军中流传尤广,士卒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一点。而且由于口口相传的信息失真,传说中的火炮威力比实际上的还要大多了。

    虽然火炮的射速很慢,实际上也并没杀伤多少人,但是那种巨响、那种无法抵挡的威力,和传说中的威势结合在一起,立刻产生了巨大的士气打击效果,益都军阵开始骚动起来。

    这时宋军的心态反而安稳了,原地不动静待火炮发挥。他们的炮兵操作很慢,得一两分钟才能打上一炮,但反正自己无事,等上这么一点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随着炮弹一发发打过去,益都军也越来越不稳。后方的田都帅急了,决定赌一把,加快了擂鼓的节奏,命步兵们快速进军。而这就不免让队形更乱了。

    宋军指挥官边居谊见状,立刻命令停止炮击,全军保持阵型缓慢前进。

    看了双方的阵容,林宇叹道:“大局已定了。”

    果然,双方前阵甫一交战,就产生了一边倒的态势,宋军越战越勇,益都军节节败退。

    李涛摇着头苦笑道:“自己用的时候觉得理所当然,但现在看别人用,才知道这战争之神的名号果然不是虚的啊。就这几门破炮,就能产生改变局势的效果未来的战争,不可小看啊。”

    另一边,田都帅知道今天已经事不可为,只得鸣金收兵,在马军的掩护下和背后火炮的轰击中,扔下上百具尸体,缓缓退回了涟水南城去。

    而宋军也没急着追击,而是前行了一段距离,找到一处险地,就地扎营,等待后续军队到来。

    等田都帅回到涟水南城,灰头土脸跟李璮一报告,李璮立刻就意识到了不好。而且田都帅的那些“银甲劲弩、炮火喧天”的描述,让他想起了传说中的东海军,一股强烈的危机感袭来。

    几天后,李庭芝主力到达,将南城三面围住,一边打造冲车等传统的攻城器械,一边将新到的重型火炮拉了出来,轰起了筑成没多久的城墙。

 第231章 城破

    1260年,9月7日,涟水南城。

    “嗖!”

    伴随着一声划破空气的啸声,一块大石头自涟水南城城头飞出,跨越宽阔的护城河,划了一个大弧线出来然后很不争气地落在了地上,连个人影都没砸到。

    因为最近的宋军都在城外一里外,就是再大的投石机也够不到啊!

    李涛透过望远镜,看着城头上一名将领气急败坏的样子,哈哈大笑了出来:“哈哈这回回砲还是我们给李璮的吧?没想到这么不顶用,我们没想到,他们也没想到不知道李璮现在感受如何了,啊哈哈。”

    林宇挠了挠头:“怎么你一副奸商嘴脸,知假贩假还有理了。还是好好看看吧,这可是第一次火炮真正轰击城墙,数据珍贵无比啊。”

    正说着,宋军那边的炮兵已经对着一门巨大的铜炮祭拜完毕,开始装填了起来。过了一阵子,伴随着一声巨响,一枚足有十斤重的铁弹自炮口中疾驰而出,在众人的注视下,一头撞到了巨大的城墙上!

    咣!

    涟水南城新筑,并未包砖,炮弹砸在东南的这面城墙上南城依河而建,并非正南正北坐落,立刻就有不少新土哗啦啦抖落下来,同时又有一大片浮尘飞上了天。

    令人心悸。

    林宇大张着嘴往那门炮看过去:“乖乖,这神威大将军了不得啊!”

    “神威大将军”是扬州现在铸造出的最大的火炮,重两千五百斤。再大也不是不行,不过炮匠觉得再做大的话,工艺上就有不小难度了,产能上得不偿失,而且现在他们对火炮形制也没吃透,所以不建议一味求大。现在这型巨炮一共铸了三门,有两门都拉来了涟水南城,现在就大发神威了。李庭芝也认可了这个提议,鼓励他们继续精研火炮。

    李涛拍着手掌道:“果然,重炮肯定是有用的,我们也得抓紧搞出来啊!嗯,不过扬州铸的这些炮还是搓了些,我们回去得好好精研才行。”

    林宇点头道:“这两门大炮确实够猛”但他又指向另一侧的一批大大小小的火炮,“可那些就太杂了。”

    神威大将军虽好,但毕竟只有两门不够用,这次攻涟水,李庭芝把之前铸造过的大部分火炮都拉了过来,大大小小,口径各异,给后勤造成了很大困难,现在攻城又都摆了出来。

    李涛摸了摸鼻子:“我之前给李庭芝提了个简易,让他别搞这么杂,只造两型炮。一型是一千斤级别的“平虏将军”,可以野战;另一型就是这两千五百斤级的“神威大将军”,好攻城。是不是说得太多了?”

    林宇摇摇头:“无所谓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们去吧,我们还是按自己的节奏搞就行了”

    “轰轰”

    他们的谈话被新的炮声打断了。不光两门重炮,其余小炮也先后开炮了,轰轰隆隆打得甚是热闹,一时间战场上全是巨响,震得人耳膜疼。

    但是宋军将领士兵们无不心怀期待地享受着这些巨响多美妙的响声啊!以往攻城,无不旷日持久,得冒着箭矢滚石金汁攀登城墙。如今居然只在城外坐等炮轰城墙就行了,多么轻松!

    不过这打得乒乒乓乓轰轰隆隆的,烟尘大作,但城墙一时也看不出塌的迹象,反倒是

    “轰!”

    一门火炮旁的炮兵操作失误,多装了火药,结果这门炮直接炸膛了,火焰延伸出去,又点燃了炮药,闹得损失惨重。邻近的兵丁四处奔逃,逃远了又回头磕头,军官们过了好久才敢上去弹压,又过了好长时间才恢复了炮击。即使恢复了,也吓得炮兵们不敢装太多火药,炮弹的威力减了不少。但总归比起投石机还是强多了。

    林宇和李涛无奈地对视了一眼:“有的等了。”

    9月9日,涟水南城。

    炮击已经持续三天了,如今轰隆的炮声仍在不断传来,城头土石飞溅,脚下城墙直颤,士兵们一万个不愿登城,但将领们害怕宋军趁机攻城,仍逼迫他们轮流上城守着。好在炮弹都瞄着城墙打,罕有能正好擦着城头打过来的,上面虽然吓人,但真正的伤亡倒也不多。

    城中一座高墙大院中,各路传令兵进进出出,李璮一脸铁青,处理着各方传来的坏消息。

    在李涛等人嘲笑李璮的时候,其实李璮就在城头站着,毕竟主帅必须在前线才能了解第一手信息。但是炮弹能打上墙头之后,他不能置于险地,便撤回了城中遥控指挥。这种崭新的作战形式让他很不习惯,实际上也无法做出有效指挥,只是在近处坐镇稳定军心罢了。

    现在,李璮对着墙上一张挂着的写意地图,不断比划着,试图找出破局的办法,但一无头绪。

    前天,他曾命守军出城反击,但没想到形势与以往的守城战截然不同守军只能从狭窄的城门出城,极易成为火炮的活靶子,即使冲出了城门也无法整队,更别说去进攻已经修好了营地的宋军了。总的来说,竟比野战时的局面还要惨,不得不只能龟缩城中待变,看能不能等宋军攻城时再给予迎头痛击。

    但这龟缩固守看来也不是个好办法,白白挨炮击,如今已经是第三天了。

    听着一声接一声的炮响,李璮烦闷地骂道:“又来!宋人的火药用不完的吗?”

    “轰哗!”

    突然一声与往常极不相同的巨响从东南方传来,然后就有一大片哗啦哗啦的声音,甚至还伴随着微微地震的感觉。

    李璮立刻感觉大事不好,三步并作两步窜出了门外去然后就发现果然大事不好了!

    东南方的半个天空都被扬起的尘土填满,有如沙尘暴来袭。在这漫天沙尘之中,大量惊呼和哀嚎传来,不知是出了什么状况,但一看就知道不会是好事!

    李璮心脏直跳,立刻命人取来盔甲开始披挂。

    很快,一批传令兵急急忙忙跑来,向他报告了一个坏消息:东南方的城墙塌了!

    城外,扬州方面军大营。

    轰隆的炮声中,李庭芝淡定自若,正把玩着手中的一门火炮模型。

    当初扬州铸匠试着仿造火炮的时候,一开始为谨慎计,先用铜铸了几门巴掌大的小炮出来作为样品。虽然小,但填入火药弹丸,引火发射,威力也不下于寻常的重弩。李庭芝对这些小炮颇为喜爱,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