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1255再铸鼎 >

第171章

1255再铸鼎-第171章

小说: 1255再铸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晋有些无语,你们这是把陆军当牲口用啊!

    梁恩接着指着图纸说道:“这样的水域,就算是浅水特化的星火级,也有诸多掣肘的地方,而现成的沙船船体强度又不行,不能搭载太大的火炮,所以只能从头专门设计一款战船了。我本来还想使用划桨或者车轮呢,但是假想敌也有了火炮,这些东西很容易被破坏,现在有了螺旋桨系统,那就最好不过了!”

    他又拿起了一个船模,在侧面比划着说道:“而且这螺旋桨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你看,要是在侧面布置排桨或者车轮的话,侧面就占用了一大片面积,要装炮只能架高了装。浅水船本来就没多少吃水,这么一搞就更不稳了。如果有螺旋桨,这个难题就不存在了,炮还是该怎么布置怎么布置,动力源塞进底舱里就行了!”

    秦晋自夸道:“所以早就该搞了现在快上吧!”

    梁恩看着船模感慨道:“这样一来,说不定甚至能布置两层火炮。啧,多甲板战列舰还没影呢,没想到我们的第一款专业战舰竟是艘浅水炮舰!”

    随后梁恩又与秦晋讨论了一下“项目d”的设计思路。秦晋虽然不是造船的,但是能提供一些木工工程方面的经验,并且从外行人的角度提供灵感。

 第242章 技术验证船 二

    1260年,11月26日,小寒,东海市阔马区。

    梁恩随手画了几笔,然后指着图纸说道:“项目d的船体,应当是采用了龙骨结构的沙船船型,龙骨和肋骨提供抵抗火炮冲击所需的强度,平底船体用来适应浅水。”

    秦晋点了点头,认同道:“必须的,那些老沙船连龙骨都没,只靠竹节隔舱撑强度,运货还好说,但螺旋桨的传动轴就没法布置了。要新船,必须上龙骨结构。不过这么搞的话,生产工艺就和之前不一样了,你们没问题吗?”

    梁恩想了一会儿,说道:“问题应当不大,道理也是相通的,更麻烦的是产能问题,阔马这边生产计划都安排到62年了诶对了,不如这样,本来我们部有个在田横新建个基地的计划,这次又从崇明搜罗了不少工匠,干脆在那边设个分厂吧,还方便利用那边的木材。”

    秦晋听了眼前一亮,田横是金口市的辖区,而金口市的管理现在由他们工业部来主导,如果引入个造船厂进去,不大不小也算个政绩啊!

    共同利益驱使之下,两人当场一拍即合。秦晋拍着胸脯说道:“好说,金口市这边一定配合你们,各类木制和铁质部件的供应也好说。不过建厂再怎么快,也得几个月吧,崇明岛那边等得及吗?”

    “也是啊算了,这样吧,我先找周正茂把分厂的人事关系建立起来,把人员先召集起来,负责这个项目d,对了!”梁恩突然想起了什么,一拍手道:“西边黄岛还有不少私营船厂呢,等这边画好图觉得可以上手了,就去找他们借场地和工人试造一下,我们跟外包一样给钱嘛。如果做得好,从此把这型船外包给他们一些也可以!”

    秦晋听了他的奇思妙想连连咋舌,问道:“等等,这是新锐炮舰啊,拿去外包,你就不怕泄密?”

    “怕什么,”梁恩不在乎地摇摇头,“沙船的船型就那样,已经很成熟了,龙骨结构也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外面的船厂早就会做,有什么能泄密的?这型船都不一定能正式给个级别呢。大不了,只让他们做船体,关键机构我们自己加上去就好了。要是什么都等我们自己生产,这得猴年马月才有够用的船?”

    “好吧,”秦晋耸耸肩,“只要你能搞定全体大会,我自然没意见。”

    梁恩笑道:“我看问题不大,反正这船的核心科技不是船体,而是螺旋桨系统,就算亮出去让他们抄,他们也抄不走对了,这动力系统还是你们木工组熟,到时候多半还是得包给你们,你们那边怎么样,生产起来有困难吗?”

    秦晋想了想,摇头道:“倒是不难,其实整套传动系统就是把以前工坊里的天轴传动给倒了过来。原先天轴是把水车的动力分散到车间里的多个工位,现在是反过来把工位上的人力集中到轴上,像传动轴啦皮带啦脚踏板啦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稍稍改改就行了。嗯,就是螺旋桨这部件还得深入研究一下,需要点时间。不过其实也不是从零开始,之前研究水轮的时候有了些基础,可以参考。”

    梁恩对他一竖大拇指:“好啊,这下就省事多了。说起来,当年刚开始搞制造,哪个部门都是要什么没什么,现在几年下来跑顺了,要点什么经常能借来现成的,可算是省些功夫了。”

    秦晋得意一笑:“这就是我们部整天强调的工业体系啊,不在于一处两处奇思妙想,而在于踏踏实实的基础设备、技术工人和产业规模。”

    “行啊,以后就搭上你们的东风了。那螺旋桨也好说,反正是可以随时替换的,能改良设计就改良,不行就先造个山寨的装上去,等有更好的再替换。那这样动力解决,我就可以专注于船体设计了。”

    梁恩又拿起铅笔,继续分享他的设计思路:“当然,虽然沙船已经很成熟,但我们还是有根据需求重新设计的空间。既然是浅水炮舰,完全不用考虑深海适航性,那么很多限制都可以解除了。比如说,船体长宽比,可以放长到5:1“

    “五比一?”秦晋打断道:“是不是有点激进?现在星火级不还连4:1都不到吗?”

    梁恩摇头:“激进?一点不激进,你看外面的沙船,比这还长的有的是,长了还能多装两门炮。唔,不能太小,也不能盲目扩大,常见的沙船有三十米长的,首批验证船先不用那么大,暂定25米长、5米宽吧。吃水就先定个1米上下,这样看上去和星火级差不多大,但是排水量其实还不到一百吨,轻便得很。虽然是平底船,艏艉也尽量做成尖的,阻力能少一点是一点,尖艉部还有利于螺旋桨的流场。

    哈哈,既然是不出远海的专业战船,那么艉楼也不需要了,全做成平甲板,又能多放两门炮!等等,不考虑适航性的话,那么稳定性要求也可以放低一点,干脆做一个夹层甲板战船,中间的是炮甲板,顶上是露天甲板,都装上炮,火力瞬间加倍了!哈哈!

    呃,等等,你帮我核算一下,这样排水量够用吗?要不加到15米?没事,长江口的水还不至于那么浅,问题只是在于流沙,只要是平底就能闯过去,15米也没问题。我再想想,炮甲板每侧七门大炮,共十四门,露天甲板强度和稳性还要校核一下,先暂定放十门轻炮吧,就算全是100级别的总共也就十吨出头,吃水15肯定够用了,说不定还不需要这么深,只是肋骨这下一定要足够多足够强了。”

    他手舞足蹈,在图纸上笔走龙蛇,很快一艘修长的两侧全是炮窗的战船的概念图就画出来了,看得秦晋惊叹不已。

    梁恩在那里完善细节,秦晋也没什么能插手的,就四处参观起他这办公室来。

    屋子本身倒是没什么特别的,墙上挂着大幅的东亚区域海图,四周到处都是柜子。比较有特色的是屋里陈设着许多各式各异的舰船模型,有的和现有的船差不多,有些却格外霸气,要么是多层甲板的重火力战列舰,要么是船体修长的大飞剪船都不是现在的东海商社能做出来的。

    秦晋转了一圈,突然想起了什么东西,回头问道:“我说啊,你这个项目是项目d,那么肯定还有项目a、b、c吧?怎么从来没听说过?是什么东西?”

    梁恩停下笔,抬起头来,神秘地一笑,说道:“a和b暂时保密,不过项目c很快就出来了,你有兴趣,等明年正月可以来看看。”

    秦晋一愣,随即笑骂道:“真会卖关子。”

    1261年,辛酉,南宋景定二年,蒙古中统二年,东海商社登陆第七年。

    1月17日,阔马区。

    刚刚过去的庚申年,是东海商社少有的安定年份,没有遭受外来侵略,只有他们主动侵略别人的份。安心发展了一年,财政收入也暴增,所以这个年过得格外隆重,不但为旗下劳工和士兵们发了一份格外厚实的年货,还在十五日上元节这一天在各大城市举行了焰火典礼,真是膨胀了。

    年节已过,日历悄无声息地翻到了新的一年。

    这一年又是重要的一年,既是周边局势安定可以闷头发展的一年,也是三年一度,不对,是六年一度的换届之年。能否平稳过渡,关系着东海商社未来数年、甚至百年的发展态势,不可轻视啊。

    在这样的形势下,东海人没有多少闲暇娱乐,早早的就开始投入了工作。

    “哟哈”

    阔马区外海上,一艘单桅小帆船飞快地在海上行驶着倒也不算非常快,但在风中非常灵活,随意转向,转个两圈划出了一个“8”字,几乎如同长腿了一般灵活。船上的陆平娴熟地操着舵,似乎找回了过去的感觉,得意地大叫着。

    今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阳光高照,白云飘飘。鳌山湾的沙滩闪闪亮如同一道金带,西南边的造船厂一片忙碌的景象,北边半岛区域的标志性景观东海102如今为了保养,被脚手架团团围住,看不到了。但总之,还是一幅美好的景象。

    呃,不过,在这艘小船的后半部,某位乘客就感觉不太好了。

    “呕”秦晋趴在船舷上,作势欲呕,但是胃早就空了,什么也吐不出来。

    梁恩笑着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说道:“秦工,你这也坐过不少帆船了吧?怎么还这副样子啊?”

    秦晋收回身子,脸色苍白地倚在船舷板上,有气无力地说道:“船坐得多,但没坐过这样的啊,你们这项目c,也太猛了。我说,你们怎么想起要做这样的船?这么小也没法运货吧,难道是载客?但是这么晃,哪个客人受得了?我看是宰客还差不多。”

    梁恩嘿嘿一笑,也坐了下来,说道:“你还真说对了,这船最初还真是为了载客设计的。这项目其实立项很早的,当年刚在城阳区设点的时候,方迎波就提出了这么个需求,要我们给他设计一种快速交通船,可以载数人和少量货物在一天之内往返城阳和东海,然后我们就开始研究了。”

    秦晋听了,忍不住吐槽道:“这小子,是想有事的时候好溜吧?”

    “谁说不是呢?”梁恩敲敲舷板,“但是其实我们确实也是有这种需求的,几个据点都在海边,很需要一种能快速交流的轻型船只。不过当初那个时候,我们也没那个技术能力做出来,直到近期,条件才成熟。”

    “是吗?”秦晋左右看了看,没发现什么特别的,“这需要很高的技术吗?不也就是一条单桅小船而已?叫什么soop的。”

    soop就是单桅帆船,以灵活快速著称,当年的加勒比海盗经常拿它用作海盗船。

    梁恩有些惊奇:“哟,你还知道soop啊?嗯,这确实是条soop,但不是普通的单桅帆船,而是仿照现代运动帆船的样式做出来的,使用了更合理的百慕大帆装,帆力更强,更灵活易操作,船体也更稳固。当然,以现在的技术条件,肯定达不到后世的水平,连一半也没有,但是几年之前,我们是完全做不出来,而现在,至少能做个拙劣的仿制品出来了。”

    秦晋抬头看了看,这艘船的帆装确实比较简单,前半部有一面较大的三角帆,三个顶点分别连接到主桅顶部、艏部尖端和桅杆前方的一套滑轮系统上,桅杆后部有一面瘦而高的布面纵帆,总共就这两面帆。这就是所谓的“百慕大帆装”?

 第243章 技术验证船 三

    秦晋又对着两面帆仔细看了一会儿,还是没头绪,转头说道:“恕我眼拙,实在看不出哪里先进了,难道是帆的面积比较大?”

    梁恩叹了一口气,说道:“唉,真是对牛弹琴。”

    此时陆平将舵急转,船身大幅倾斜起来,原先向左鼓起的三角帆先是一瘪,又向右绷了起来。前方的水手把帆索一松,滑轮在船身的固定索上快速移动,三角帆即刻转向右鼓起,船只航向也转向了东方。

    秦晋又被晃了个七荤八素,梁恩哈哈大笑了起来,然后说道:“看到没,这套帆装简单易行,两三个人就能操作,而且帆力也够强。嗯,其实这两面帆和海翼帆一个道理,经过了特殊的裁缝方式,使得帆面绷紧之后,自然形成一个曲面,可以利用伯努利效应,不但有风直接吹上去产生的推力,还有流过帆面产生的升力,所以比同等面积的普通帆船速度可要快多了,而且迎风盲区也更小!”

    “哦,”秦晋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这是新帆布?城阳那边已经能织出这么大块布了?强度没问题吗?”

    梁恩摇摇头,说道:“现在的帆布好了一点,但主要是工人技术熟练了,纺织技术进步不大。这两块帆布,还是拼接起来的,而且为了减重,这次不用棉麻混纺,而是纯棉的,所以强度不算高,真遇到大风是会碎的。”

    秦晋吓了一跳,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啊:“那你们还敢用?”

    这时候陆平把舵交给水手,也坐了过来,说道:“会碎正好啊,你不常出海不知道,真遇到会撕裂帆布的大风的时候,如果帆没碎,那么更危险,风说不定会把船整个吹翻的。所以这强度不足的帆布,反而像保险丝一样,起到了一个避险的作用。”

    “哦,”秦晋想了想,觉得是这么个道理,又转向陆平问道:“怎么样,这船比起你原来那艘如何?”

    当初陆平带来的小型帆船“海蓝号”,现在仍然在海洋部服役,是当前序列里最快的船,发挥了重要作用。

    陆平还没回答,梁恩就有些羞愧地说道:“当然还是不如海蓝号是玻璃钢船体,化纤帆布,钢制桅杆,还是双体船,这水平是我们拍马也赶不上的哪。我当初还想过仿制这种双体船身来着,但是发现技术难点不少,最后还是回归了单体船的传统路线。不过还是有亮点的,这桅杆是多块木条拼接成的空心桅杆,重量更轻,强度更高!”

    秦晋点点头,这个他倒是很能理解。圆柱体的剪切应力大部分集中在边缘,做成空心之后,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