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1255再铸鼎 >

第224章

1255再铸鼎-第224章

小说: 1255再铸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贤侄且在外稍待。”史天泽口上随意应了一下,手上核对了印鉴之后紧接着就把密信拆了开来,然后失声叫了出来:“奉符陷落了?!”

    张弘范刚要走出帐门,听到这句话之后忍不住回头叫了起来:“奉符陷落了?!”

    奉符是泰安州的州治所在,位于泰山脚下,在和平时期是个旅游胜地。不过他们两人之所以这么惊讶,却不是因为泰山的经济价值或政治地位,而是因为奉符县紧邻着东平济南之间的运输通路,若是被敌军夺取了,那么这条生命线就随时有可能被掐断了!

    确实是生命线没错。现在往济南运粮的主要渠道就两条,一条是沿北清河送到长清县,再转陆路送去济南,但这条水路受东海军战舰威胁,朝不保夕;另一条是从东平出发,向东北走康王河水路到达辛镇寨后世肥城县,再走陆路穿越山脉送往济南,若是这里再被切断,那济南城外的蒙军可真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信中对于奉符是如何陷落的语焉不详,史天泽又对传骑问了两句,还是没得到太多的信息,不由得心生疑虑起来。

    奉符的重要蒙军早就知道,所以他指令严忠范在城里驻扎了不少军队加强城防。前阵子东海军也试图攻过那里,但是无功而返,只能在城外劫掠既然如此,那么宋军到底来了多少人,才能把这处守备充分的重镇攻陷?

    “速速传令给严东平,让他立刻出兵收复”史天泽正要写下军令,突然一犹豫,奉符没什么消息就突然陷落了,这事不会有什么内情吧?严忠范还可靠吗?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站起身来,走到地图上比划了一下,思考了片刻,就下了壮士断腕的决心:“按脱在徐州积日无功,徒费粮草,也无须在那里逗留了,让他带大军去东平,汇合严万户的部将,收复奉符!”

    按脱部虽然在徐州城下空耗攻不进去,但野战实力仍不可小觑,而且其中国族颇多,很是可靠。有他们入东平裹挟着严忠范的兵力,那么即使严家人有些小心思也不用怕了。嗯,有了按脱和严忠范,虽然兵力足够了,但最好还能从济南这边派些人过去,减少粮草压力

    这时,他看到了仍未离开的张弘范,心里一动,将他喊住,慈眉善目地说道:“仲畴,你可愿意去泰安州一探?”

 第319章 转进

    1262年,6月14日,小暑第2日,徐州。

    “鞑子疯了,快,开炮,开炮!”

    徐州城南,一眼望不到边的人群正在疯狂地向城墙涌过去。这些人大都衣衫褴褛,面有菜色,显然不是什么正规军,而是蒙军从周边拉来的民兵。

    蒙军对徐州的攻城已经持续了一个月整,除了一开始几天攻势比较猛烈,其余时候攻击并不怎么频繁。蒙军大部分功夫都用在了到周围收集炮灰上,隔三岔五才驱赶民兵攻城一次。而今天不知道出了什么情况,攻势格外猛烈,蒙军似乎把家底都用上了,无边无际的民兵朝城墙攻了过来,让城墙上的宋军分外紧张。

    不过,就如同之前的进攻一样,虽然来势汹汹,但当到了城墙前方的时候

    “轰轰轰轰轰!”

    一连串的火炮在城墙上打响,这次它们发射的不是穿透力强而杀伤力弱的实心弹,而是由大量小石子和铁屑组成的铁砂弹!这种宋军自主研发的霰弹,虽然比不上东海军由铅弹组成的真正霰弹,但是对付下面这些不穿盔甲的乌合之众是完全足够了。被这些细碎物体打中的话可以说必死无疑,即使当场不死,之后也会因为外邪入体而死。

    这一个月来,由于东海海军的掩护,徐州城与外界的水路联系并未断绝,甚至还有余力运来新的火炮在战争需求的刺况下将大部分军力带走,最能体现一个将领的指挥水平说实话,现在的东海军的这种能力就很可疑,毕竟在战役级别上还没败过。

    而蒙军对此就特别擅长。他们征战数十年,虽然纵横天下,失败却也不少。但是,他们每次失败都损失不大,还常常能利用失败打胜利者的追兵一个埋伏,转败为胜,这就很了不起了。

    这次从徐州的撤离,他们就很有条理,一部分马军先行探路,确定没有抄后路的敌军,然后辎重和砲军开始撤离,紧接着是大部分步军和一部分马军,只留少数步兵和马军垫后,再滚动前进直至全部撤离,很快就离开了徐州地界。整个过程秩序井然,可谓行云流水,展现出了极高的军事素养。

    当然,撤得这么顺,也和宋军根本就没追过来有很大关系

    本次撤军,是从徐州外的荒地转移到东平这样的熟地,补给距离逐渐减少,这对于行军来说是很有利的,不过再怎么说也是四五百里地,有的是他们走呢。

    与此同时,在他们东边不远处,同样有一大队人马踏上了北上的漫漫征途。

    1262年,6月14日,邳州。

    当前的邳州州治所在之地并非后世的邳州市区,而是在更南边的泗水岸边的下邳城,差不多位于后世邳州与睢宁的中点。

    邳州是三水交汇之地,泗水从西而来,沂水从北而来,睢水从西南而来,汇合之后又浩浩荡荡向东南流去汇入淮河。下邳城正如同这片水系的十字路口一般,可谓四面通水,重要性可想而知,自古徐邳连称,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今天,邳州西南的睢水河道上,突然出现了一支巨大的、一眼望不到边的船队,桅杆上的“宋”和“夏”字旗高高飘扬着,借着南风进入了泗水干流之中,紧接着又向北边沂水方向开了进去。

    沂水之中,一支由两艘星火级和四艘闪光级组成的东海舰队见到这支船队,主动迎了上去。他们打过旗号互相查验了一番之后,其中的小雪号向船队中的旗舰一艘有着四对水轮和高大船楼的大号车船靠了过去。

    车船上,夏贵的长子夏富已经站到了舷边甲板上,看到小雪号上的符凯伟,主动打起了招呼:“哈,竟是符提督亲自来迎,真是折煞小底了!”

    符凯伟曾经带队去涡阳城下救过夏富一次,两人又年纪相仿,很快就混熟了,开起玩笑来也是不顾忌。

    符凯伟也笑着回应道:“夏公子来的正好,我正煮了粥呢,来,来我船上多喝点,京东路的小米养人呐!”

    与困于粮草的蒙军不同,入夏之后,宋朝江淮一带风调雨顺,农田取得了丰收,仓储充盈,给宋军带去了充足的底气。

    夏贵在稳固了宿州一带的防御之后,便摩拳擦掌想着大干一番。由于有了三十年前端平入洛失败所带来的教训,所以他并不打算继续向千里赤地的河南方向发起进攻,而是试图开辟一个第二战场,给已经“陷入僵局”的南北战事添一把火。

    历史上,夏贵也做过同样的事。他的作战思路非常大胆,派遣了一支部队走海路绕山东半岛北上,攻占了利津,袭扰河北的沧州等地,还试图杀入北清河,去济南救援李璮。说起来,这思路倒是和现在的东海军有些像,但是很可惜,彼时的那支远征军实力不足,在滨州被韩世安所败,最后不得不撤回海州,只能坐视李璮灭亡了。

    这个时空的情况就大不同了,东海军已经完成了夏贵未曾做到的历史任务,所以他也不需要再走海路行险长征,而是想着在陆路上趁机攫取战果。当东海军得知夏贵的意向之后,发觉这是个利用他的兵力缓解己方压力的好机会,于是就让商务部的王泊棠带了礼物去游说夏贵,让他进入山东腹地,与东海军协同作战。

    名义上夏贵还是东海军的上级,王泊棠也没法强行给他下什么调令,只能根据军委会的计划,向夏贵提了在三个方向出兵的建议,让他自己斟酌。

    这三个方向也就是南中北三路。一是南路,走徐州沿南清河北上,攻取济州、东平等地;二是中路,经沂州过沂蒙山,与东海军配合,在泰山之中攻城略地、抵御蒙军反击;三是北路,北上淄州,接管本地防务,防止济南方向的蒙军向东方流窜。

    这三个方向,不管他选哪一条,都能为东海军分担不少军事压力。不过夏贵毕竟是经验丰富的老狐狸,看出走南路要和按脱的大军硬拼一场,走北路也要直面三十万蒙军的压力,最终还是选了中路。

    夏贵的方案是,先从沂州东海军已经占领的地盘进入群山之中,然后与滕州那边的李庭芝部配合,南北夹击,取了兖州,把南清河以东的陆路通道彻底打通。如此他便可盘踞泰山之中,立于不败之地,之后再见机行事,是向西取济州、东平也好,还是向北救济南也好,主动权都在他这里。

    由于东海军已经在莱芜一带经营了几个月,所以他对这条路线的可行性还是很有把握的,于是就让长子夏富亲自领兵出征,赚取这个唾手可得的军功。

    夏富当时在宿州驻守,由于有了之前在涡阳的惨痛经历,所以他特别注重收集船只,建成了一支强大的运输船队。得命之后,他很快准备好了一支多达万人的大军,号称五万,沿着睢水顺流北上,很轻易地就调动到了邳州这里。

    符凯伟也提前得到了通知,带人在此迎接他的到来。一见面,就商业互吹起来。

    “符提督说笑了,”虽然只是随便捧捧,但夏富还是露出了得意的神色,“东海军在北清河一战,大破蒙鞑水师,天下震动,小底可是实在敬佩得很。这一路北上,可还要请符兄多多照应啊!”

 第320章 间章

    1262年,6月17日,小暑第5日,莱芜。

    “最近可真是热闹啊,”林小雅一边喝着酸梅汤,一边无聊地说着话,“沂州那边夏富要来,淄州那边李南山要来,海州那边还有个什么青阳梦炎要来,咱这穷乡僻壤可是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持续干旱之后,东南海上终于飘来了一道湿气,今天东平泰安这一带普降大雨,雨水像砸了缸一样从空中倾斜而下,给大地带了了湿润和洪涝灾害

    总之,这鬼天气什么也干不了,仗也不能打了,矿也不能挖了,只能躲在屋里偷偷闲。可惜现在没有互联网,就算有了闲暇也干不了什么,只能百无聊赖地聊聊天。

    “嗯,”季国风头也不抬,只顾着把玩着手中的一个铁球,“青阳梦炎?这名字够霸气啊,是什么人?”

    “谁知道呢,”林小雅皱着眉头看着他,“好像是个文官,之前在淮东哪儿做官来着。上个月南宋朝廷听说李璮被围之后,着急地把他派了过来带兵去给李璮解围,带的人还不少呢,听说有五万多,也不知道能打的有多少。”

    “嘿,号称五万,实际上得有个八成水分吧,也不知道是带的哪部分的老爷兵?五月出事到现在才过来,都赶不上热乎的了,算了,别给我们添乱就好”季国风没注意到她的目光,低头说着。

    看着他仍然低头玩着那个铁球,林小雅突然气不打一处来,猛地站起身来,从他手中把球夺了过来,狮吼道:“季国风!难道我是人老珠黄了吗?你宁愿看个球也不看我?上次那婚姻法你没反对,难道是咦,这是什么,保龄球?”

    林小雅刚要作势把铁球往地上摔,突然却发现这个球不太对劲,竟然是中空的,表面上有一个小洞,刚好够把拇指伸进去,就像个保龄球一样,然而肯定不会是

    她一下子想明白了什么,惊喜地看向季国风,问道:“这个,难道是”

    季国风被她这一惊一乍吓得不轻,赶紧搂住她坐了下来,刚要解释铁球的来源,却突然想起了什么,立刻改口道:“怎么会呢!我老婆最漂亮了乖!”等到把她舔舒服了,才开口说正事:“这是厂里一个工人铸的,我就说嘛,莱芜监这么久的冶铁传统,肯定会有能人的。本来我只是打算让他们铸超重弹,没想到他们给了我一个惊喜”

    季国风来到莱芜监之后,首先设立了一个铸造厂,利用当地的原材料生产铸造件,主要是炮弹,以供应前线军需。拜此所赐,占据了补给物资相当一部分的炮弹可以不用从后方运过来,大大减轻了后勤压力,使得东海军可以在前线布置更多的火炮,也算变相增加了战斗力。

    其中,普通实心弹就是一个铁球,铸起来没多大的难度,最多控制公差要费心些,而铅芯铁壳的超重弹就有些麻烦了。

    早期的超重弹制造,是先铸造一个小尺寸的铅弹,裹上一层泥,再放进模具里浇上一层铁壳。不过因为铁水的温度远比铅的熔点高,所以这个过程中铅芯会融化变形,导致铅在弹体之中的分布不均匀,影响飞行时的稳定性。后来,又改成了先铸造两个半球壳,装入铅芯之后再用铁水焊接在一起。这种工艺生产简单,但是误差不小,焊接强度也不高,不少情况下炮弹承受不住膛压,在出膛不久后就裂成了两半,不安全不说,也影响了射击效率。但总体来说,还是瑕不掩瑜,相比更精密的机械制造,这点麻烦不算事。所以当铸造厂上了正轨之后,季国风便把铸弹工作丢给手下们,自己去做更重要的事去了。

    但是没想到,这个放任不管的铸弹部门,却给了他一个惊喜!

    根据商社的“换血”政策,原先莱芜本地的铁匠要运回本土,而莱芜这边则从本土调来劳工运营,以避免未来的产权纠纷。但是具体执行起来,问题很多,不能一概而论。

    在运完了第一批匠户之后,南面旅又陆陆续续从周边城镇“请”回来一些,还有一些主动来投的。这些人没法第一时间运回本土去,但也不能就放在莱芜闲着,于是就被安排到了铸造厂里帮忙干点活。但他们干不长,安插到正常工序里必然会产生干扰,于是厂里就给他们单独划出了一块区域,让他们自己开炉自己铸造,按产量结算一点工钱,虽然效率比流水线低了些,但是管理起来要容易得多。

    “前阵子有家姓王的铁匠过来,厂里按例划了个炉子让他们去铸弹,其中就有些超重弹的订单。结果他们嫌我们分两个半球的工艺不牢靠,自己铸了个整个的球壳出来,可真是了不得啊!”季国风拿着那个球壳,兴奋地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