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1255再铸鼎 >

第292章

1255再铸鼎-第292章

小说: 1255再铸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功致富,可是现在胶西县酒桌上的热门话题呢。

    去年大战后,东海商社通过忽必烈的手,从高丽人那里侵占了济州岛。高丽政权在济州岛上没什么力量,东海人又有忽必烈的诏书作为凭据,所以这事虽然闹了一点小动静出来,但最后还是平稳地解决了。

    这让部分股东很是感到了一种殖民者的满足感,不过也仅限于此了,到现在都半年多了,商社还是没想出该怎么利用这个破岛来。要说作为贸易基地但是庆元府来往博多的航线就是几天的航程,除非恰好被台风吹过去,否则根本不需要去那里落脚。要说开发成农牧业基地可海州那边都还有大片荒地呢,去海外折腾干嘛

    所以就算开疆成功了,济州岛在他们手里也只是像鸡肋一样,没什么用。到现在,也只送了五十户从蒙统区换回来的归义兵家庭去那里,选了个好地角设了个村寨,每户发了一百亩地,开荒屯田,为将来的进一步开发打一个基础。

    相比起来,还是高丽本土这个原料产地、工业品市场对于东海商社更重要一些。

    高丽虽然在形式上屈服了蒙古人,但是国王之下,从武臣到民间,反蒙情绪还是相当强烈的。对于东海商社来说,高丽人与其说是敌人,不如说是潜在的盟友。所以在吞下济州岛这个肥肉之后,商社又开始寻求改善与高丽的关系,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所以符凯伟就被管委会指派来负责高丽方面的工作。工作的第一步,便是深入研究了解高丽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去年范龙城在战场上俘虏了不少高丽兵,套出了一些情报,但那些“高丽人”长年生活在沈阳,都过了一代人了,对高丽国当下的情形知道得也不多。所以符凯伟又找来王国昌这等跑高丽的海商,进一步获取信息。

    王国昌战场上能成大将,商场上亦非等闲之辈,他在高丽从事海贸业务的时候,不免地要与高丽官员打交道,一来二去也逐渐对那边的官场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据他刚才所说的,高丽现在的政局类似于汉末的情况,国王王禃没有实权,权力被武臣所把持。其中有个叫金俊的,扮演的就是董卓一样的角色,控制了王禃,在国内发号施令。当然,他也像董卓一样,虽然威势一时无两,但下面依然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诸侯不完全听命于他,并且有足以合起来推翻他的实力,只是现在他们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相处得还算融洽,所以并不反对他罢了。

    符凯伟听完对方的叙述后,问道:“这么说来,这个金俊在高丽也并不是一手遮天啰”

    对面的王国昌点头说道:“正是如此。此人权势虽大,然高丽国内武勋权贵众多,政局错综复杂,他也没法全说了算。”

    符凯伟略微思考了一会儿,又问道:“你可知金俊是如何发家的吗”

    王国昌回道:“略知一二,此事在高丽不算秘辛。金俊原是高丽权臣崔氏的家奴,因武功领军,后来又反逆崔氏,号称还政于王,攒出了不小的部众。再后来,距现在也没几年,在朝廷,哦不,虏廷做质子的高丽世子回国,金俊迎立他为现高丽王。王便以定策之功赐他若干职衔,他威势日渐隆盛,便有了今日之地位。”

    高丽国王虽然是傀儡,但毕竟也是王权的象征,权威还是深入人心的,所以各权臣只敢篡权,却不敢篡位,反而要借助王权的权威。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符凯伟很快接受了这个事实,又问道:“既然如此,金俊此人你可见过行事风格如何”

    王国昌无奈地笑了一下,摇头道:“符东家说笑了,金俊一方权臣,如何是我一介小海商能见的不过,据我所知,此人对外人还算友善,平日颇有忠厚之名。我听说前几年有一事,嗯应该是景定元年的事,来往高丽的宋商不堪市舶司官吏的盘剥,由一德高望重的纲首陈文广牵头,在道路上拦住了金俊的车驾告状,诉大府寺、内侍院侵夺诸事,金俊对此也颇为诧异,对他们好言勉励,说是要讨个公道给他们。”

    海贸利润丰厚,人所皆知,海商作为一块大肥肉,经常被官吏刁难,在高丽也不例外。符凯伟之前也经手过高丽贸易,知道此事,但据他所知,最近几年这情况似乎也没什么改善。“看上去倒像个青天大老爷,那么,后来事情解决了吗”

    王国昌又笑道:“自然没有或许是金俊事后忘了此事,或许是他也管不了大府寺那些人,总之事后便石沉大海、了无音讯,官吏侵夺依旧。还好我没去做高丽朝廷的供奉生意,只在海州与民间商人做些买卖,把那些绿头苍蝇打点好了即可,虽然出血亦不少,但生意总归是能做下去。”

    “果然,嘴上仁善而已。”符凯伟摇了摇头,“那你可知此人有何爱好”

    王国昌想了想:“没听说有什么特别的,无非是金银土地美女对了,倒也有传言道金俊侵夺过部下的土地和妻女,不知是否是真的。”

    “这也行可真是”

    经过与王国昌的一番交谈,符凯伟对接下来的策略也有底了,于是端茶说道:“今日一席谈,受益良多,多谢王纲首了请放心,高丽海关这样肆意侵夺的行为,妨碍了东海与高丽之间的自由贸易传统,伤害了东海公民的感情,我们一定会想办法解决的,纲首自可静候佳音。对了,这阵子我们可能要去高丽一趟,纲首若是有船要往那边走,可以一同随行。”

    王国昌心中一喜,虽然他自己趟出了黑水洋航线,但是跟着东海海军一起过去,总归是要安全省心些。而且,有海军的大炮舰压阵,高丽税吏总该收敛些了吧别看只是搭趟便船,但这一下子可能就省几百上千贯的费用出来了。

    看来,这就是这位符东家给他今天这次谈话的回报了。而且,看这架势,东海军难道是要征伐高丽了这敢情好啊,就该给那些混蛋点颜色看看,省得夜郎小国整天不知道天高地厚的。

    他当即起身道:“那便谢过东家了,在下不便叨唠,这就告辞了,祝东家旗开得胜”

 第411章 马政

    1263年,4月16日,立夏25日,东海市,青岛牧场。

    “咴”

    牧场的一处整洁的马棚中,在一名年长女工的熟练操作下,一匹灰白色的雄骏公马发出了长长一声嘶鸣。

    在她身边,还有好几名女工在围观着,其中有两个年级不大的已经涨红了脸。

    “别闭眼,好好看着”年长女工呵斥着。

    她操作完之后,从马下取出了一个巨大的鱼鳔,拿起来给身后的学徒们看了一圈,然后就招呼起她们,快步走去了隔壁的母马棚。

    她们身后,一直在旁围观的符凯伟和吕泽两人,也跟着走了过去。

    到了隔壁后,女工把鱼鳔中的半透明液体倒入一个鲸皮制成的水囊中,手指不断积压着,味道浓烈地散发了出来。

    符凯伟看到这场景后,再也忍不住吐槽的,对吕泽说道:“老吕,你们真是会玩啊,人工授精都搞出来了”

    吕泽是卫生部的人,穿越前曾学过一些兽医,穿越后骑兵系统有育马的需要,就将他找了过来。渐渐的,他也差不多成了东海育马领域的领头人了。

    符凯伟今天来找吕泽,本来是想“采购”一批马向济州岛输出过去,结果正好遇到马场在搞人工授精工作,就过来看个热闹了。结果还真是刺激啊。

    吕泽看着女工拿着水囊,摩擦着末端的一个牛角状的出口,朝一匹健壮的母马身后靠去,脸上不禁带上了玩味的笑容:“没办法,立夏过后,马的发情期也就二十天,现在都到尾巴了,不趁这个机会多努力一下,怎么扩大生产量”

    去年战后,东海商社从忽必烈那里获得了一批良马,大部分是西域里海附近突厥民族培养出来的良种,也有少量是从大食或波斯地区运来的,其中有14匹是适龄未阉割的公马。骑兵系统和农业系统得到这批珍贵的种马之后如获至宝,立刻开始了改良马种的工作。这些种马在这段时间内可谓日夜笙歌,不知道服务了多少母马也是辛苦,然而还不够,东海人非得把它们榨得一滴也不剩才行。

    女工拿着水囊,在母马身后操作了一番,母马一阵抖动,看得符凯伟啧啧称奇,感叹地说道:“忽必烈居然就真的给我们种马了,他也真是心宽,难道不知道育种的作用吗”

    蒙古帝国占据大半个欧亚大陆后,取得了世界上最好的良马产地,对于好马是不缺的。虽说由于路途遥远,能运到东方来的数量并不多,大部分蒙古骑兵骑的仍然是普通的蒙古马,只有上层阶级才能骑到西方来的好马,但是百多匹的规模,对于忽必烈来说仍然不算什么。平时,出于防止增强敌人力量的考虑,这样的好马当然是禁止向汉地输出的,但是当时局势紧急,也顾不得这么多了。再说了,就这么几匹马,能起什么作用

    当然有很大作用一匹种马一年足够给几十上百匹母马配种,有了这批种马,几年下来,足够培养出上千匹改善了品质的好马了从这点来说,这是大大的失误啊

    吕泽哂笑道:“他当然不知道。实际上蒙古人就不会育马,只会放牧。好马放到他们手里,一代一代下去肯定就退化了,所以由己及人,他当然不觉得种马在我们手里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哈,他就等着自食其果吧”

    他说的有点刻薄,实际上不仅蒙古人,整个东亚地区,在马匹育种上都是一团糟。汉唐时期还好些,控制了西域可以从外输入良马,而现在的大宋就彻底当然,种马来源的匮乏只是其次,宋朝马政的问题更多的还在于自身。其一,它没有一个合理的育种体系,不懂得优中选优、保持优势种群,反而往往出于急功近利的因素,把最优秀的公马阉割选成战马,导致种群的衰退。其二,到了后来,官营马场连马也养不好了,成本高企,产量低下,还不如私营马场。所以说,宋朝的所谓“缺马”,更多的是自己做的。

    当然,东亚之外,其他民族的育马工作也不是说做的多好。现在的欧洲人也是半斤八两,直到16世纪之后,成熟的育种工作才开始进行。真正进行了有体系的育马工作的,也就只有西亚的游牧民族,也就是后世的土库曼斯坦一带和阿拉伯地区。

    符凯伟一个海军,对育马自然不会太懂,惊奇地问道:“退化是怎么回事马种总不会是用进废退的吧”

    此时授精过程已经完成,女工们又笑着往下一匹母马身后走去。两人也不再看下去,出门向马场的办公区走去。吕泽一边走着一边比划着:“呃,这道理就跟杂交水稻差不多吧。你知道的,杂交水稻是不能留种的,你想得到一个既高产又抗倒伏的品种,得先培养一个高产的稳定品种和一个抗倒伏的稳定品种,然后让两个品种杂交,得到的种子才能播种产生兼具两个形状的优质水稻。而这个杂交后的品种若是留种再次播种的话,就会发生性状分离,品质不再稳定了。

    总之,就是这么个道理,蒙古马也不是说它一无是处,作为野生生物,它还算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太过原始,作为战马的性能太差。所以对蒙古马的所谓品种改良,就是把优秀马种的基因不断输入进种群,这就需要像杂交水稻的父本和母本一样,始终保持着一个纯种的优秀马种种群,为主种群提供种马。而蒙古人的问题,就是不知道这一点,只会把好马与劣马混养,这样的话,第一代确实能改善性状,但是失去了纯种马之后,后面几代就会逐渐性状分离发生劣化,甚至被环境进行逆向选择,逐代退化。”

    符凯伟点点头,表示听明白了,又问道:“那么我们现在是怎么育马的呢”

    吕泽比出三根手指,依次说道:“三层种群体系:纯、精、杂。第一层,纯种,也就是把我们最初的这批良马相互交配,繁殖扩大规模,以作为优质基因的源头グ桑傻谝徊愕闹致砼渲郑源罅坎胖实暮蟠5扔辛说诙螅土粝履嘎碓俅闻渲郑徊礁纳破分剩缓笫涑龉怼br >;

    “等等”听到这里,符凯伟惊讶地打断了他,“母马再次配种这,这不是近亲”

    吕泽笑了一下:“就是近亲啊。当然,近亲确实有可能出遗传病,但也有可能让优质性状再次富集啊。而且,人不能近亲繁殖,是因为不人道,但是马要是出了遗传病,直接人道毁灭就行了,事情完全不一样嘛。”

    符凯伟目瞪口呆,但想了一会儿好像没什么不对,于是又问道:“那第三层呢”

    此时两人已经到了办公区,拉开门进去坐下之后,吕泽又说道:“嗯,刚才那个第二层,当前我们的规划,是分了青岛、北山、田横三个精选育马场,好分散风险,每个五百匹母马,以后再看情况扩编。好马当然是多多益善,但是种群的选育和血统管理工作也不是件简单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精力,所以规模不能一下子扩张起来。

    为应对这个情况,我们又增加了第三层杂选,也就是从第二层中,选一些合适的公马向外输出作为种马,输出地既包括我们自营的次级马场,也包括民间的马场,让他们用来改善品种。正如刚才所说的,这个方法和蒙古人的做法相似,会导致血统杂乱、性状分离,长远来看会逐渐退化。但在短期内,确实也可以迅速增加马群的平均素质,虽然杂乱,但只要基数够大,还是能从中选出一些合格的战马的。这样子,精育和杂选双管齐下,十年之内,我们就能得到上千匹优质战马和更多的品质超越一般蒙古马的上等战马了,这足够发挥很大作用了。”

    话说,现在东海骑兵的战力其实已经相当强悍了,上次战争打出了赫赫威名,远近皆知。但这更多的还是依赖于装备优势,而且他们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致命缺陷,那就是跑得慢。

    东海骑兵与其他骑兵之间的对战,能打赢,却很难追上去把敌人留下来。这就有些类似于步兵对阵骑兵的尴尬了,没法赶尽杀绝,很容易被重新集结的敌人再玩点什么花样出来。为了改善这个窘境,除了加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