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1255再铸鼎 >

第321章

1255再铸鼎-第321章

小说: 1255再铸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兵,未来将逐步扩充到三百人,按照东海军的标准训练了起来。有这么一批兵力,已经足够朱龙草掌控西洋城了。

    他们分了两处驻扎,一处是城中央的庄园,另一处是码头处的营地。其中,新兵都住在外面的营地里,朱龙草自己住在庄园中,而老兵分了四组,两地各两组,定期轮换。

    庄园这里虽然已经换了几波主人、血腥气太重,但毕竟环境不错、开发完善,又处于高处稍微凉爽些,不容易召蚊子,所以朱龙草还是收拾收拾住了进去。至于防御薄弱的问题,他们会暂时用铁丝网和大炮弥补一下,之后再雇佣当地人用石头筑一道墙出来,港口营地也如法炮制。总的来说,都只是权宜之计,等未来几年随着商社在这边的力量逐步加强,会择地重设新城。

    韩松笑了一下:“行,你辛苦了,注意安全,尤其小心防蚊,也多注意督促着手下们。对了,留的那些钱还够用吗”

    朱龙草摆摆手说道:“够了,我再给他们分点地,再募些佃户,说不定还能介绍些本地唐商家里的丫头过去,保准一个个都乐不思蜀。不过长远看,也是坐吃山空,得有新的财源才行。我也想了想,想在这里收关税恐怕不是一时能解决的事情,未来有可能的话,我想在当地办个玻璃厂。”

    “玻璃厂”韩松有些意外,“这不怕泄密噫,还真不怕。”

    朱龙草说道:“烧玻璃又不是什么秘密,只是工艺和材料不好控制罢了,没泄密的问题。隔壁岛上有不少白砂,是上好的原材料,只要下次送熟练工过来,把架子搭起来,每年再随船运些纯碱过来,这边就能量产优质玻璃器正好,这里就是商港,渠道都是现成的,随手一卖就能倾销出去,那么我们就有一个稳定的财源了。”

    热带无疑是个宝库,即使重要的美洲经济作物如橡胶、烟草、可可等尚未引进,但只靠栽种胡椒、甘蔗、棉花等既有作物,也能有丰厚的收益。不过,开办种植园需要大量的人力和一定的开发时间,投入大收效慢,对于东海人现在在西洋郡的薄弱力量来说,更需要能立刻见效的办法,所以朱龙草就想到了玻璃。

    韩松想了想,不得竖起大拇指来,承认这是个好主意。工业部现在已经有了稳定量产纯碱的办法,运来这边就能大量生产玻璃器,本地玻璃价虽然不如江南高,但也不低,整体算起来,这个利润率可比运玻璃过来赚钱多了。而且还不用担心泄密,因为关键材料纯碱是受控的。

    这样的办法,既有暴利可赚,又不会侵犯本地商人的利益,反而会受到他们欢迎,因为他们转手卖出去就能大赚。相比收取关税这样的暴力手段,这一招更有助于东海人稳固根基等到几年过后,根基稳固了,就任他们捏扁揉圆了。

    既然朱龙草自有了主意,韩松便不再犹豫,告别之后登上了船,带领舰队继续踏上了西行的道路。

    朱龙草送别了他们,直到许久之后,都在码头上不停地挥着手,然后又转回头来,感慨地看着这座现在由他统治的西洋城。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他需要在这里建立起一支基础的官僚队伍、征募一批工匠、对周边进行探险和外交、在西洋郡修建一批简易的基础设施当初商社二百人共同完成的壮举,现在落到了他和他的八十个亲随身上,想想还真是,有些小激动呢

 第451章 北印度洋环流

    1263年,12月23日,小寒26日,西洋洋面。

    远洋舰队重新出发之后,先是花了几天时间,去了苏门答腊岛西北角的龙涎屿,摧毁了赛义德在那里建立的基地,以斩草除根,然后便继续踏上了西去的道路。

    自龙涎屿往西,航行便顺畅了起来。这里的洋面受所谓的“北印度洋环流”控制,夏季时,洋流顺时针流动,而现在的冬季则逆时针,也就是自东向西流动。在这样同向的洋流和东北风加持下,舰队几乎是一日千里,迅速地接近着南亚次大陆。

    不过直到今日,他们还仍没有看到陆地的影子,四周尽是一望无际的海面,海水倒是挺清澈,但看多了也只是无聊。

    时间接近正午,追云号上的实习军官们又走上了舰桥,开始每日例行的经纬度测量。见到他们上来,周围的船员们也精神了起来,他们每日百无聊赖地重复着各种机械动作,最盼的就是这个时候,倒不是因为求知欲,而是因为测完坐标就该开饭了

    大航海时代的饮食自然是单调乏味的,硬如磐石的肉干,发霉的面包才怪呢

    之所以有这种刻板印象,大概是因为常见的航海记录都是英国人写的,英国人做的饭能吃吗

    而在远洋舰队上的中国厨师手里,就算是普通的腌制食品,也能做出不一样的味道来。

    就像现在,汪然就领到了一份丰盛的午餐:一个白面干馍,中间切开,里面塞着一些酱肉丁和酸菜;一条手指长的鱼干;两片用水泡开的土豆干,切碎后与豆芽、豆瓣酱、辣椒酱拌在一起;一个小橘子;一大杯淡酒。

    这样的午餐,即使在大陆上,也算相当丰盛了,而在东海海军的船上,就算是他这样临时上船的普通外聘水手也能吃到。这样的美食除了是为了吸引水手入伍、提高忠诚度,更重要的是预防航海病。

    这些食物,无一例外都富含维生素c,也就是预防坏血病的必要营养素。坏血病是一种在历史上长期困扰远洋水手的疾病,远洋船只上,长期缺乏新鲜食物,水手们很容易因此而得病,精神萎靡、皮肤溃烂、虚弱失能。这种疾病一度成为远洋航海减员的主要因素,直到后来发现了新鲜蔬果的作用之后才得到解决。

    这在后世对于熟悉航海史的人士来说是耳熟能详的历史,所以东海海军从一开始就很注重这一点。不过现在来看,颇有些晴天送伞的感觉以现在几日一停的航海方式,船只可以补给到充足的新鲜食物,因此坏血病的严重性并没有暴露出来,所以水手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美味食物救了他们的命,实际上确实也没有。

    汪然蹲在船舷边,慢条斯理地吃完了这顿美味的午餐。

    放在不久前他可不会这样。长期受虐待的他,就算是见到了普通的土豆泥也像见到了无上珍馐一样,吃起饭来那叫一个狼吞虎咽,还会偷偷把其他水手吃剩的食物藏起来。但经过这近一个月的调理,他算是恢复了人样,同时对东海人彻底的服了:吃得又好,武力又强,衣服又好看,前几天还去打了那帮大食贼人给他报了仇,果然不愧是朝廷级别的正规水师啊

    只是,当时韩提督说要让他当个向导,结果这么多天下来,丝毫就没再提这事,自顾自地就把船开起来了,航路似乎还都对。那还要不要用他了不过汪然也安于这点,虽说他当年也是叱咤风云的大海商,但经过这么一场变故,早已看破人生了,别说当个普通水手,就算现在韩提督让他从船上跳下去,他也会毫不犹豫地照做的。

    “汪然,提督找你”

    冷不丁的,一个准尉出现在了汪然身后,抛来了一句命令,惊得汪然在和煦的海风中打了个冷颤。

    汪然现在对东海海军的编制已经相当了解了,知道这些准尉虽然连军官都不是,但却是东家们重点培养的人才,当即不敢怠慢,把餐具一收拾,跟着这名准尉下到炮甲板,去舰长室报告了。

    他这还是第一次进入追云号的舰长室,进入之后当场就被里面的华丽装饰震慑了。

    左边,有两张豪华的单人床,离地很高,床底下还用绳索固定着几个箱子;右边,是一张议事用的茶几,茶几边上有几个矮凳,现在都固定在甲板上的卡槽中。地上铺着舒适的毛毯,两边的墙上固定着许多精致的装饰品,其中大部分是刀剑盔甲,甚至还摆了两门火炮作为装饰其实并不是装饰,令人叹为观止。

    正前方,也就是舰船的艉立面,几乎是一整片窗户,上面镶嵌了一块块的玻璃,还有几扇打开着,为房间里带来了充足的采光和新鲜空气。就在窗前,正对着门口,有一面巨大的办公桌,韩松现在正坐在桌后,在逆光中交叉着双手托着下巴看着他。

    “我,我我我”汪然被这种豪奢的气质吓住了,不知所措,半天过后才学着水兵们的做派,把手举到耳边,喊道:“报报告汪然向您报告”

    不过韩松却出人意料地友善,站起身来,笑着招呼道:“是林钊啊,来,这次我们去印度,还要劳烦你多指教呢。”

    汪然刚要往前走两步,一听此话,立刻眼泪都要感动地流出来了,当即双腿站直,呜咽着说道:“不,不劳烦,是,是在下应该做的”

    韩松呵呵一笑,走了过来,将他招到了门右侧的墙边,指着上面挂着的一幅巨大的地图里的南亚次大陆说道:“来,你还是把印度的情况再给我介绍一遍吧”

    这副是“世界”地图,不过省去了很多内容,东只到日本,北只到北海,西只到希腊,南只到爪哇,虽然惊世骇俗,但也并不超出这时代高端知识分子的认知。不过既然是海军用的图,便在投影法上稍微用了一点小技巧,更凸出东南部海洋部分的占比,使得沿岸标注得更清晰,相应的缩小了陆地部分。

    这样的技巧当然是汪然看不出来的,实际上,这副地图与他脑中对“世界”的印象完全不同,乍一看,还真没看明白。直到随着韩松的解说,他逐渐辨认出中国、占城、龙牙半岛、锡兰等地,才大概有了个印象。随后就是极度的震惊:这样的海图,他们是怎么画出来的

    但他自知韩松没有多少时间让他震惊,又确认了一会儿之后,便接过教鞭,对着最熟悉的锡兰岛指点了起来:“狮子国最南最北各有一小港,北曰加将门里,南曰僧加剌。提督只要到了岛边,不管是往南还是往北,都能找到贸易的地方。不过据我所见,还是往南去的好,因为北边水浅多礁,不易行船,南边就要好一些。只是南行多汪洋,不易寻觅航线,当然,东海军熟习牵星之术,定无此忧。若是走南线的话,僧加剌北边还有一大港曰高郎步,来往商船众多,当地盛产宝石,唐货亦能卖个高价,提督可去看看。”

    韩松听了他的讲解,大概心里有数。南北两个小港应该是后世的加勒、贾夫纳二港,纵使有所偏差也不会太远,毕竟适合做港口的地形不会变。而“高郎步”应该就是后世著名的科伦坡了,是锡兰乃至印度东南海岸最大的港口,确实不可错过。

    “好的,很好,你继续说。”

    汪然得到肯定,松了一口气,又辨认出南印度标志性的三角尖角,继续说道:“天竺颇为富裕,邦国林立,港口众多,又无朝廷约束,其实随处可贸易。只是风期易逝,若是一处处寻过去,为免太费时日,不如直奔大港。这周近,闻名的大港有三,一是东北方曰沙里八丹的,只是比加将门里还要往北,恐怕不顺路;二是位于这最南端尖角处的古佛里,这倒是必经之地;三是西北边的古里港,这里”

    韩松听着汪然对各地风土的分析,不住地点着头。其实他虽然面色平静,但心里是那个高兴啊:捡到这么个宝贝向导,真是不知道省了多少事,比之前陈阿贵那样的简直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他虽然有后世的资料,对南印度周边的地理信息很是了解,但毕竟不能直接套用到现在,谁知道现在哪里有人哪里没人又卖些什么之前在江南、泉州、广州一带搜集的资料,都似是而非、语焉不详,甚至还前后冲突,让人无所适从,现在有了亲历者的讲解,局势一下子就明朗了

    韩松心中欣喜,又取过一张新纸,拿过来铺在地图上摹出大陆的线条,将汪然所说的港口一个个标注上去,然后又记录下各类信息。

    正当两人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头顶上突然传来了一阵欢呼声,然后便听到了急切的脚步声和敲门声。

    韩松脸上一喜,急忙喊道:“进来”

    然后便见武新知神情兴奋地冲了进来,左右一看,转过身来敬礼说道:“报告提督,前方发现陆地了”

 第452章 新的历法,新的未来

    锡兰岛中央是高耸的山脉,高处海拔达两千米以上,是再显著不过的地标了。

    当日追云号的水手观察到锡兰山后,军官们根据之前测量的经纬度、航海里程和与锡兰山的夹角计算出了当前的位置,又向西南转向,避开近海危险处,继续航行了一夜后,于小寒27日上午到达了锡兰岛南部港口僧加剌后世斯里兰卡加勒港附近。

    僧加剌港是个天然港湾,口向西南开,东部是高山,西部有个向南伸出的半岛。港湾入口很大,但是由于东部有不少暗滩和珊瑚礁,难以通行,所以只能从靠近西部半岛的方向进入,港口设施也是建立在这个半岛上。

    从狭窄的水道小心翼翼地进入港湾的时候,韩松看着西边的半岛不禁发出了感想:若是在这里建立一处炮台,整个海湾不就被锁住了

    实际上,他的想法和后世葡萄牙殖民者不谋而合。他们来到此地之后,就是在这个半岛尖端建设了一处棱堡,控制住了这个港口。这个棱堡直到后世都是加勒当地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

    僧加剌港面积不大,不过也有不少人气,远洋舰队甚至在这里遇到了不少中国老乡。但确实如同汪然所说,这里周围大都是山地,供养不了太多人口,所以可供贸易的商品不多,舰队在这里停留了一天,便跟着老乡们一起,北上去了更为著名的港口高郎步。

    高郎步是个河港,不愧是整个锡兰最大的港口,明显要比僧加剌繁华太多了。开来河上可谓千帆云集,其中有大量的中式货船这不仅是因为来往的唐商多,还是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极为重要的两个节日立春和元旦即将到来,所以他们都安心地停留了下来,准备在异国他乡度过佳节。旧历法中,元旦是农历正月初一

    今年是癸亥年,明年就是新的甲子年了,而在这干支轮替之际,阴阳历也发生了奇妙的交汇:作为节气之始的立春就在癸亥的腊月二十九,隔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