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1255再铸鼎 >

第409章

1255再铸鼎-第409章

小说: 1255再铸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都脸色唰一下白了下来,这可怎么办?他又忍不住转口看向了身后的大营,这可是他好不容易一路从西边的河中地区赶过来的,里面牛羊成群、物资无数,还有些好驱使的民夫,难道要就这么沦陷在这里了?

    “留得母羊在,不怕没羊羔!”他的亲卫们一下子围到了他身边,劝说起来。

    海都最后看了一眼东方的别失八里城,恨恨地说道:“这么一退,还不知道哪年才能回来算了,先走吧!”

    于是,退军的号声响起,海都率领自己的亲军,头也不回地逃离了刚搭起来还没多久的大营。

    在他身后,轻松赢下了这一战的汉军步兵们高声欢呼起来,这种欢呼进一步摧垮了战斗中的海都参军的意志,不少人逃亡不迭,就这么投降了。

    在更后方,在别失八里城头观战的阿里不哥差点颓唐地跌了下来。被手下扶住之后,他面无血色地说道:“罢了,罢了,我这就向忽必烈请降吧。我自己的命就这样了,希望他能看在血脉相连的份上,饶了他的侄子们吧。”

    1269年,9月11日,长安。

    关中地区在中华文明历史上的地位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自秦以来,此地是多个伟大文明的首都,可谓帝国心脏,人文荟萃。但也正是因此,使得这片地域汇聚了远超承载力的人口,生态环境被破坏,青山不再,绿水变浊,农业产出逐年下降,最终再也无法承担一国之都的职责,文明的重心向东向南转移。

    金元之交,关中地区是金朝抵抗蒙古入侵的最后防线之一,双方在这里进行了多场大战,杀得血流成河,最后伴随着金朝的灭亡,这里也彻底残破不堪了。

    但讽刺的是,正是因为战争带来的毁灭,使得关中人口骤减,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后,环境反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山野间再度出现了绿意,农业条件也改善了不少。这也算是涅槃了吧。

    而从两年前开始,这片已经涅槃重生的古老土地再次热闹了起来,到了今天,更是达到了又一个高峰。

    “诞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必有美名,绍百王而纪统

    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兹大冶流形于庶品,孰名资始之功;予一人底宁于万邦,尤切体仁之要。事从因革,道协天人。於戏!称义而名,固匪为之溢美;孚休惟永,尚不负于投艰。嘉与敷天,共隆大号。”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长安宫城太极殿中,忽必烈志得意满地看着殿下匍匐在地山呼万岁的蒙汉群臣们,一股豪情壮志油然而生。

    别失八里大捷之后,阿里不哥自缚归降,终于为这场旷日持久的兄弟大战画上了句号,同时也使得忽必烈的威望再次达到了鼎盛。在这风头正盛之时,以刘秉忠、姚枢、史天泽、张柔为首的文武汉臣再次上表劝进,劝说忽必烈正式改纳汉法、建立王朝。

    而忽必烈本人也正有此意,于是在三辞三让之后,大元王朝就这么正式成立了!

    元朝的正式成立,不但比历史提前了两年,格局也大有不同。

    由于面临海上的威胁,所以龙盘虎踞的燕京并未被选为新的大都,原先负责营建大都的刘秉忠被转派去关中重修长安城,新的首都也设置在了长安。

    为了彰显大元朝的气魄,忽必烈共设置了中都长安、上都开平、北都和林、西都金满别失八里的唐时旧名、南都南阳将申州和周边州县合并而成五个都城,疆域广大,在现在的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了。燕京并未设置成都城,但仍派了亲王驻守,作为重镇来经营。

    不过,这个至元六年版元朝和历史上的至元八年版元朝的权力架构大不相同,不再是一个严格的中央集权式的王朝,而是一堆大小蒙汉领主的聚合体。平坦而广阔的华北平原上,居然大部分土地都被世侯们占据管理,朝廷直属的地方少得可怜。这是因为忽必烈能当这个皇帝,主要是靠下面的支持而不是自家的实力,倒有些像东晋或晚唐的局面。

    对于这个局面,忽必烈自然是不满的,之前在对付阿里不哥腾不出手来,现在就可以好好谋划一下集权的事宜了。不过,他也没什么好办法。之前他没法用税赋募兵,为了让世侯们出兵出粮支持他西征,不得不把更多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世侯们,并确认了他们的世袭权力。现在回头一看,很是有些尾大不掉之感,甚至比起七年前还更严重了。总之,此事尚需仔细谋划,也不能急于一时,现在还是先享受一下胜利和建国的快感吧!

    不过,有些人就是没眼色,非得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添堵。

    当天夜里,典礼过后,忽必烈拿着一份从东北来的急报,脸色铁青:“什么,东海人出现在了黑龙江上?还把哈州给夺了?”

    1255再铸鼎

 第575章 黑龙江上 一 骨嵬岛

    数月前。

    1269年,6月18日,骨嵬岛。

    骨嵬岛,即后世的库页岛,此时因岛上的骨嵬人而以此名见诸于册。

    从日本经鲸海北上可以到达骨嵬岛,但鲸海越往北越狭窄,到了骨嵬岛附近的时候,就只有窄窄一段了。这段狭窄海域的风向比较特殊,由于受西北太平洋逆时针气旋的影响,在南方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初夏、盛行东南季风的时候,此海仍然是北风占了主导,挡住了外来客人。直到六月下旬、大暑之后,这里才开始出现南风。

    而在这南风乍起之时,就有勤劳的渔船乘风北上了。

    这支渔船队全体漆成黑色,船壁涂饰着花花绿绿的吉祥纹路,桅杆上挂着“铁牛帮”的旗帜,正在沿着骨嵬岛的海岸线向北行驶。船队中,一艘大号的顺风级用于装鱼,四艘灵巧的类似于放大版闪光级的单桅船从事具体的捕鱼工作,还有一艘双桅快速帆船应急,是典型的现代化渔船队。

    现在正是午餐时间,各船上的船员们除了当值的,都捧着木碗在狼吞虎咽着。铁牛帮给普通水手提供的饭食是一种“海鲜饭”,也就是用糙米饭、小鱼小虾、海带、腌菜、发酵鱼酱之类的东西拌在一起做成的饭。说是饭可能不太恰当,因为海上米贵鱼贱,碗里反倒是海货多些。客观来说,虽然这顿饭卖相差了些,但是味道够足,营养搭配实际上还算合理,对这些不久前还是穷苦农民的水手来说算得上是一顿不错的美餐了。

    而在顺风级的艉楼上,一个样貌清秀却皮肤黝黑的男子正拿着六分仪,透过深墨色的镜片不断观察着太阳,一边还不断记录着数据。过了一会儿,他珍重地把仪器放回匣子中,抖了抖记录数据的纸条,吹了吹,交给身边的刘二,说道:“刘堂主,数据出来了,约莫北纬48度42分,应该还有二十海里就到了。”

    刘二自打当年进了铁牛帮,铁牛帮就一直顺风顺水。日本干涉战争的时候,铁牛帮表现不错,攒了不少积分。事后,他们“兑换”了关东地区鲸海沿岸一个叫本庄的小地方,把铁牛帮的总部搬到了这里,兄弟们各占一个地头,都成了老爷。这些年,他们一边教化本地人,一边从大宋往领地输送移民,一边做生意,一边因地制宜经营一些产业,各司其职,好生兴旺。刘二也从当初的一个小跟班变成手下好几十人的小头目,哦对了,现在也学着读书写字,不知道看了什么书,给自己改名“刘平行”了。

    他现在在帮里负责“黑水堂”的业务,呃,实际上就是带着一帮手下,在鲸海捕捞鲑鱼鲑鱼这种美味自从打开了江南市场,就受到了豪富们的热烈追捧,这几年来捕鲑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北日本地区一门相当重要的行当了。

    而渔民们为了满足越来越大的需求,不断寻找更丰富的渔场,最终发现了鲑鱼的洄游规律,也就是每年89月它们会大量进入北边的混同江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后的部分称混同江,在此时此地捕鲑简直比挖土豆还容易。因此,黑水堂嗅着渔汛,在骨嵬岛上设置了落脚点,准备在捕捞季大干一场。现在离捕捞季虽然还有几十天,但是宜早不宜晚,等到风讯一起,他们便北上待机了。

    刘平行接过那张小纸条,读出了上面的数字,高兴地说道:“甚好!李秀才,有劳你了!哈哈,自从有了你这懂得牵星之术的秀才,出海可就安省多了。”

    对面这个“李秀才”名叫李立理,台州人,原本家里耕读传家、兼营海贸,他也被家里送去黄岛海事学院学习航海技巧。不过年前接连变故,一来海船连续出事,家中伯父和家兄罹难,二来家中田产遭到了朝廷的公田法打击,于是好好一个大家子突然衰落下来。他也没了出路,只能去庆元府想办法混口饭吃,于是机缘巧合遇到铁牛帮在招人,就上了他们的贼船。

    李立理礼貌地说道:“堂主无需多礼,这是在下份内之事,自当尽力。”

    其实铁牛帮对他相当不错,不但他本人拿了一份不薄的薪水,帮主赵牛儿听说他家的境遇后,还慷慨地一连聘了他好几个族人来日本,教书育人,甚至给他家在本庄划了一小片土地出来。这对于李家无异于再造之恩了,因此李立理对铁牛帮非常感激,发誓效忠,尽心尽责地办事。

    实际上嘛,铁牛帮身为此岸郡下辖的地方领主,是肩负着同化任务的。对此他们相当头疼,一直想着从大宋招些读书人过来教人读书,但无奈人家对你不知根不知底,怎么敢跟你过来?现在撞上一家愿意来日本的,还不得好好抓住啊。

    刘二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好了,都是自家兄弟,客气啥呢。喏,二十海里是吧,那么天黑前肯定就到梅乡了。骨嵬岛上不少野味,咱们也能在陆上歇”

    这时,他突然感觉到风向发生了变化,脸色也是一变:“见鬼,怎么突然起北风了?刘吉,刘吉!赶快带人收帆!”

    出发得早也有一定的风险,那就是风向很容易变回去。他们现在就不幸遭遇了这种情况,本来海上吹的是和煦的南风,结果老天不知怎么就突然变了脸,一阵猛烈的北风冒了出来,还有天色异变的趋势,一下子令船队偏了航。

    水手长刘吉听了堂主的召唤,赶紧放下饭碗跳了出来,招呼水手们动了起来。

    “八嘎,帆,下,哈压库!”

    刘吉并非铁牛帮的初始成员,而是本庄土生的日本人,因为政治进步、主动向帮派靠拢,又学了一部分汉话而被看中。他现在在黑水堂手下做事,改了汉姓汉名,手下也管了一帮日本水手,由于做事卖力又能双语沟通,被刘平行很是重用。

    实际上,现在铁牛帮下面有不少日本帮众,他们采纳此岸郡推广的“考试选拔”模式,在治下民众中进行汉语教学,并且定期从中选拔成绩好的入帮。对于一般平民来说,这就是凄苦的农奴生活与敞开吃海鲜饭的幸福生活之间的天壤之别,该如何选择不言自明。

    正在吃饭的水手们听了刘吉的召唤,恋恋不舍地放下饭碗,去桅杆上帮忙降帆。然而这么一耽搁,时间已经晚了,西北风骤然大增,这艘顺风级“黑水号”猛地向东偏航过去。本来他们离岸就比较近,这下子不幸撞到了海岸边一处暗滩上,海水很浅,整艘船一下子歪倒了过去。

    水手们扒在桅杆上惊恐地大呼小叫,尤其是看到午餐翻滚着落到海水和沙滩上后,更是心疼无比。

    船队中的其余几艘小船都赶了过来,它们吃水浅,并不怕搁浅,围在大船旁边观察情况。

    刘平行带着李立理从艉楼上攀到了岸上,紧接着就喊刘吉等人下到底下检查船体有无受损。

    “呸,真是晦气!”他黑着脸唾了一句,紧接着又朝东南西北方各拜了一下:“龙王爷,妈祖娘娘,佛祖,三清,小底海上讨个生活,年年上香,未曾冒犯,还请莫要难为小底,保佑俺们一路安康,回乡后必定奉上三牲”

    拜完神佛,他又头疼了起来。这船上没装什么贵重货物,搁浅了本身的损失倒是不大,但耽误了捕捞的功夫可就麻烦了,得赶紧弄起来才行。不过一时也没什么家把式,该怎么把它弄出来呢?

    “堂主,船底倒是无大碍。”李立理从后面转了回来,“不过我看现在是在退潮,可是有些麻烦啊。”

    他们的这艘黑水号是经过崇明船级社认证的船,结构足够坚固,并未在搁浅中出现明显损伤,不过如何脱困仍然是个问题。

    刘平行看了看周围,一拍脑袋:“得,我看一时半会儿也搞不好了。山后那么多树,咱还是先去砍点回来,准备架滑道吧。”

    他们折腾了老半天,直到天黑也没搞定,于是只能在岸上宿营了一晚,等到第二天才出状况了!

    “拿稳你们的刀!”刘平行对着手下们大喊一声,然后攀在倾斜的艉楼桅杆处,用手中的鸟铳瞄准前方一个正拉着贴近地面的右舷板试图爬上来的土人,“砰”的一声打响。土人发出一声惨叫,应声而落,船周围的土人被吓了一跳,也往后退了一圈,但仍未完全退却,依然围在黑水号周围,对船上的人做出各种威胁的姿态。

    或许是因为铁牛帮的人昨天闹出了太大的动静,引发了骨嵬岛上原住民的注意,等到今天他们准备继续工作的时候,东方的丛林中突然杀出了一帮穿兽皮的土人,如同狩猎一般,手持着木矛石斧就朝他们杀了过来!

    有两个正在林中砍树的水手猝不及防,被他们抓住,又有两人逃跑时被他们砍伤,剩余的人受惊,只能逃回了搁浅的黑水号上。其余几艘小船试图救援,但是大船被土人团团围住,这些人都是常年在深山老林中打拼出来的身子骨,战斗力极为凶悍,一时小船上的人竟然接近不了海岸,只能眼睁睁看着土人们开始围攻黑水号。

    若是在海上,黑水号船身高大,不亚于一般的院墙,足以挡住这些没什么器具的土人。但现在这艘船偏偏歪倒在岸上,铁牛帮众在船上站不住脚,土人也能从侧面攀爬上来,局势可以说非常危险!

    李立理拿着一根刚分到的短矛,颤抖地靠在桅杆旁边:“梅乡那边的土民不是挺客气的么?为何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