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1255再铸鼎 >

第451章

1255再铸鼎-第451章

小说: 1255再铸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炸薯片和果汁也来些,要冰的。”

    这大肉包是东海食堂的特色产品,内含丰富的肥油,热量爆棚,自从十多年前推出之后便深受劳动人民的欢迎。后来屡次革新,又推出了搭配炸土豆片和加了大量糖分的果汁的套餐,已经成了一份招牌菜。不过,这套餐一般是中下层人民才喜欢吃的,对于官家来说实在是有些粗俗了,但谁让他老人家喜欢呢?

    不久后,步兵们打了一阵子,就停了下来透透气。然后炮兵们又把大炮推了上来,准备开始他们的表演。

    今天他们所用的是六门八百斤的大炮。这又是军器监自产的佳品,由上百名资深铸匠精心调教而成,青铜铸造,发射三斤半炮弹,在使用东海进口火药的情况下,威力堪比著名的龙吟炮。

    现在这个五百人的炮兵部就利用此炮轻便的优势,奋力将它推到前线,直接在不到百步的距离上对着草靶打出一片霰弹。本来就被火枪打了个一片狼藉的草靶群现在更是像被镰刀割了一样一片片地铺倒,威力令人惊叹。

    “好”赵禥刚要喝彩,就见下面号声大作,之前一直在外围游走的骑兵部突然动了起来,朝前线直冲过去,直接从卧倒的草堆上践踏而过,声势惊天动地,让他一下子看呆了,然后更奋力地鼓起掌来,“这个更好!”

    宋朝自立国起,就一直困扰于骑兵力量不足,难以对抗北方的优势骑兵。但其实从硬件来说,中原并不缺乏养好马的条件,所谓缺马,只是自己把马政给玩废了。不过在分封了京东路三个藩国之后,朝廷可以从他们那里购置马匹,虽然数量仍然不多,但组建一支不大的骑兵是足够了。尤其是这两年京东路闹旱,宋军更是趁机购入了不少马匹,所以现在新军的骑兵,至少看上去是有模有样了。

    而在骑兵践踏过之后,步兵们紧接着大喊一声“杀!”,然后端着上了刺刀的火枪就冲了上去,对着残余的草靶不断地戳着,演示清剿残敌的场景。

    贾似道看着他们,满意地点了点头。他毕竟是带过兵的,自然能看出来这个白虎将的虚实。虽说他们表演的有些浮夸,但是令行禁止、行动如一,确实有强军的底子,只是欠点战场的考验但考验的机会这不就来了吗?

    狄柳荫一边奉承着皇帝,一边也注意着这些新军的表现。以他的眼光来看,他们虽然仍不能与东海军相比,但也算是一支有力的军队了。要是二十个新编禁军将都能有这种水平,那别说教训安南了,收复东京都不是不可能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看来连大宋朝也不例外啊,还真不能小视了!

    这么一来,大会的整体战略也需要重新全盘考虑了,安南

 第630章 铁血强宋 三 马政(加更)

    1270年,11月23日,广南东路,吉阳军。

    “这马真是不错,吉阳军居然有如此好马?”

    吉阳军城西的牧场上,张世杰看到栏中几匹神骏的大马,不禁惊叹了出来。

    他现在出现在大宋领土最南端的吉阳军,自然说明讨伐安南的行动正式展开了。

    事情的进展之快超出了所有势力的预料。

    当初,虽然贾似道有迫使各藩国都出兵随征的意思,但是搞了一次阅兵,东海国表现出了“恭顺”的态度,他意气风发之下反而改了主意我皇宋新军如此强大,打个小小安南岂不是手到擒来,若再让别国参战,不是反而让他们分润了战功吗?

    所以,他没再让东海国出兵,只让他们进贡了二十八艘大海船以供运输军旅辎重之用。当然,大宋天朝上国好面子,没有白征,是给了赏赐的,这让东海商社趁机处理了不少旧船。此外,他又点了东海、齐、滕、蔡、巴、高丽诸藩国,让每国出百人随征,倒不是去打仗的,而是去瞻仰皇宋军威的。

    折腾完了这一切,贾似道便忽悠赵禥祭了太庙,然后指派张世杰领六将新军出征,陈宜中监军,又命水师将领刘师勇统领六艘新造大战船、四十八艘运输船及小型战船哨船无数。他们就这么乘北风泛海南下,于一月之内抵达了广南东路,行动之迅捷,以大宋的标准可谓神速了。

    这支远征军能行动这么快,一方面是因为贾似道大权独揽,只要决心一下,就没人敢拖后腿了,所以各项工作都筹备得很快。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并没有多少人真的南下了,派去的六个将里只有张世杰亲领的白虎将是满编的,其余五个都是只有六百多人的架子将,总共加起来也才六千人,而且没有几个辅兵,都轻装简从,也难怪这么快了。

    贾似道虽然是奸相,可不是傻相,自然不会就这么让六千新军直接去讨伐安南。他们到了广南之后,会先整训广南两路的地方部队,把能用的壮士编入五个架子将中,不能用的老弱淘汰,剩下的则编成辅兵充当杂役。如此一来,张世杰手底下就会有一万五千的战兵和数倍的辅兵可用,按以前的规矩,号称十万都没问题了。不但兵力充足,贾似道还能藉此清洗一遍广南两路的地方势力,甚至还能趁机推行公田法,在政治上也是一次大胜,真不愧是奸相啊。

    显然,这背负着政军双重使命的任务,不是单靠武人能完成的。所以派来监军的陈宜中现在反而成了主角,指挥五个架子将进驻广南各州府,整编新兵、清理官场,闹得一片鸡飞狗跳,可也不亦乐乎,看来还得整上一段时间。

    而名义上的主帅张世杰也没有闲着,带着白虎将渡海来到了琼州岛南端的吉阳军。

    吉阳军也就是后世的三亚,不过现在几乎没有开发,几乎没有什么居民,也不临近安南,战略地位不重要。但是,这里却有朝廷设立的一个马场,而马匹对于新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骑兵无马不行不说,拉大炮要用的马数量也少不了。所以,张世杰在广州呆了一段时间,稍稍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后,就带人来了这个吉阳军取马。

    在来之前,他的期望值其实是很低的。毕竟吉阳地处天涯海角,整个大宋都没有第二处地方比它更有资格说天高皇帝远了,当地官吏和官军怎么会用心打理马政?能有几百匹劣马就不错了!但马匹海运不易,能有一点是一点吧。

    然而到了之后,当地的情况却大大超乎了他的预料。马场中种植了大片的牧草,马匹数量足有千数,而且不是南方常见的矮小的滇马,大部分都是中上品质的草原马,甚至还有一部分令人眼前一亮的骏马,甚至比江南能寻到的一般战马都要强上不少实在是太惊喜啦!

    张世杰脸上堆满了笑,用力拍了拍陪他阅马的吉阳军官员:“好啊,你叫孙达生是吧?干得不错,等我凯旋归来,必定奏明贾相和官家,为你请功!那么,这几匹马我便领了!”

    不过,孙达生却尴尬地说道:“呃,将军,呃,呃,这不是军马,而是民间寄养的私马,不,不能领走”

    “啥?”张世杰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这是私马?怎么会有人把私马寄存在你这里?”

    而且民间私马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品质?

    孙达生的黑脸都泛紫了:“好,好几拨呢。有东海国前首辅张公的,有龙牙府朱公的,还有东海国海军的他们海船从吉阳过,经常就把马匹寄养在这里,偶尔来取一批。这些都是大人物,小底可得罪不起啊!”

    呃,这也不是什么隐秘,吉阳军地理位置好,正处在航线上,又是自己人的地盘,东海商社自然会好好利用起来。实际上此地开发潜力是很大的,不过既然有现成的马场,所以首先利用起来的也就是养马的相关领域。他们把从本土带来的好马和从大食带回来的劣马寄养在这里,后来又自我繁殖出了一批,广南工作组和龙牙都护府共享资源,谁需要打仗就来领用。当然,也要付给吉阳军一笔寄养费,而东海商社财大气粗,只要稍微给一点,对于在这个穷地方困守的官军来说就是天降横财了,因此对这些马照料得尽心尽力。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现在吉阳军可以说是整个南洋加上广南两路最大最好的马场了然而,不给钱的朝廷军队就没份了。

    张世杰听了,先是惊讶,然后苦笑了起来。怪不得之前在城里见了那么多东海风格的小楼呢,原来东海人真的常来这里啊!

    “呵,这东海国还真是神通广大,到了吉阳军也躲不掉啊”

    这下可好了,若是普通富户寄养的,他还能先拿了再说,可既然是东海军的马,那就只能三思而后行了。

    他看了看,又指向北方一批普通的蒙古马,问道:“那边那些总是你们的了吧?”

    这些蒙古马确实是吉阳军原有的,是当年从北方迁移过来的。由于当地地形封闭,并未与矮小的山地马种杂交,所以血统保持得很好,以岭南的标准也算好马了。它们借了东海马的光,也养得膘肥体健,毕竟东海人自己的马不一定够用,有时候也会租马场的马用,而这又是一笔额外收入,当然要同等用心了。

    现在张世杰要领这些马,孙达生当然没有阻拦的理由,只能心里流着血同意了。唉,这些马要是租给东海财神,得换多少银元回来?现在就只能白送了,败家啊!

 第631章 铁血强宋 四 进攻态势

    1271年,1月2日,广南西路,钦州。

    “幺二幺,幺二幺”

    钦州城南,钦江沿岸的一处空旷河滩上,在军官的号子声中,新编禁军右军第二将的士兵们一边喊着号子,一边歪歪扭扭走着队列。

    这些新军兵并未穿着与效用兵相同的绯色军服,而是仍穿着各自的旧衣,只在上身缠了块红布以示身份,显得寒碜了许多。而且他们连双鞋都没有,就赤着脚在遍布砂石的河滩上走着,走错了还要被抽鞭子。这个季节是地处岭南的钦州一年中最凉爽的日子,不过一活动起来,他们黝黑的皮肤上还是不免布满了汗水,看上去真是辛苦。

    不过这些新兵们却没什么怨言,一是因为比这更糟的工作条件他们都习惯了,二也是因为编入新军之后待遇也提升了不少,至少糙米饭是能敞开吃了。

    实际上,按照新编禁军仿自东海军的供应标准,不光得保证米饭,还得定期补充鱼肉蛋之类的蛋白质才行,不过这些新征兵当然是没有的。军官和监军官们好不容易来到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何必给泥腿子吃那么好呢,省下钱来弟兄们买点酒吃不好么?

    突然一阵锣声响起,训练戛然而止,原来是主将张世杰带着一帮人来视察了。

    他随意看了一会儿,便挥手道:“好,今天加餐!”

    说完,后面的夫子们便把一缸缸的鱼酱和木薯饭抬了过来。钦州地处北部湾,渔业条件相当不错,这种用小鱼和鱼杂腌成的鱼酱价格并不贵,用来给士兵加菜还是挺合算的。虽然要多花一点钱,但陈宜中带着新军在两广搜刮了那么多地皮,也该分润点了吧?

    新兵们欢欣鼓舞地打起了饭,老兵们则拿着鞭子在旁边盯着,谁敢在队列中乱动就招呼过去。在这种鞭子加“美食”的调教之下,这些刚入训一个月的新兵们倒也能站住了。

    张世杰看了一会儿,又亲自打了一碗鱼酱饭尝了两口,便走到一边,与他的部下、第二将的将官阎顺讨论起了训练的情况。

    “这些粤兵是从钦、雷两州的州军整出来的吧,用起来怎么样?”

    “唉,一言难尽啊。广南诸军多年不战,早已朽坏不堪,就没多少兵卒能战的。裁撤老弱油滑之辈后,也没剩多少了,勉强才把一将补满。不过这些粤兵常年被长官驱使,拼杀的功夫虽然没有,脚底板倒是不错,多有能挑着担子日行百里的。再加上他们适应本地风土,不易染疫,所以训好了拿上枪,未必不能别有奇用。就是散漫惯了,左右都不识,训了一个月才勉强能走齐步子。眼看着过了立春,这岭南之地也该热起来了,不知道会不会误了用兵。”

    “这你倒不用急,按部就班练兵就行,我看再练一个月,就可以学着放枪和拼刺了。不光要把这将战兵练好了,也得把配给你的辅兵操练一下,至少得懂规矩、走得起队列,日后也好运用。时间尚充裕,我与陈侍郎商议过了,今年夏末秋初才进军,这段时间你专注把兵练好即可。”

    “为何?我等心急火燎从行在赶来,不就是为了在天凉的冬季征讨安南的么?若是延误到夏季,天气炎热疫疾丛生,又让安南人有了戒备,岂不正是应了彼之长、我之短?”

    “我们早来,正是为了多做点准备嘛,不然哪有时间练兵?至于暑热,确实是个问题,但在夏末开打,步步推进,等大战之时差不多也入冬了;反而若是急着在冬时去打,还没分出胜负便要入夏了,更难耐受。安南之事,不用担心,横竖不过半年时间,他们能戒备些什么东西?有了这半年时间,陈侍郎方可在两广整顿公田,稳固后方供应,也更有利于战事。对了,说不得过段时间还得调你这将出去征田,你可得长点眼神啊。”

    “多谢将军提拔!将军所言有理。说来,果然这疫疾才是天南大患,现在还未真打起来,南下的效用中就有十几人染疫了。这还是学了东法驱蚊虫、喝开水,方才未造成大患,要是就这么入了安南,还不知道得因疫减员多少。若是能多些时日,让兵丁适应了天南的瘴气,在安南也该轻省些。”

    “好,那你就继续努力吧!”

    “将军放心,属下定会尽心竭力!”

    时间一月月地过去,随着各地军兵的整训初见成效,官们对安南下达了最后通牒,武将们也将部队部署到位,展开了对安南的进攻态势。

    7月1日,立秋。

    陈宜中兴冲冲地走进了钦州城外的白虎将大营中,里面的张世杰连忙起身对他行礼,而他正在兴头上,举起手上的一份书说道:“不用那些繁缛节了。安南的回复来了,陈酋不识好歹,兴兵以抗王师,按照官家和朝廷的谕令,我们这便可以动兵了!张将军,你准备如何动兵,先说与我听听!”

    张世杰听了,也兴奋起来,在这燥热的天南之地待了半年多,他早就不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