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1255再铸鼎 >

第480章

1255再铸鼎-第480章

小说: 1255再铸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太后叹了一口气:“军战上的事,老身一个妇道人家也不清楚,不好多说。不过,贾太师,还有叶镇之、赵和仲他们正往大内来呢,你速速整好衣冠,去与他们商议吧。”

    赵禥没办法,只能伸平双手,任凭谢太后叫过来的宫女整理衣物。她们有的在给他抚平褶皱,有的给他套上了经典款的红袍,有的在整理束带,有的在给他气色虚浮的脸上扑粉。

    一边整理着,一边他仍自有点想不通:“母后,真是东海人打来了临安?可是为什么啊,朕待他们不薄啊!而且平日他们那么恭顺,怎么就突然闹起来了呢?”

    谢太后又露出一副苦涩的表情:“谁知道呢。但依老身看,也是太师太过得意了,骤然便要与东海人动刀兵,说不定就是因此激怒了他们。可是他们怎么来的这么快,还这么厉害老身也想不通哇!不过,他们来者不善是真的,奉天靖难的大旗都挂起来了呢。”

    “奉天靖难?”赵禥书读过不少,但脑子不怎么好使,对此并没什么印象,“这是什么意思?”

    其实没印象才是正常的,因为这词是后世朱棣发明的,现在还没人用过呢。也就韩松三人不学无术,想不出什么好词,又不想把“清君侧”一类的陈词滥调拿出来,就提前山寨了一下。但是,他们居然反而歪打正着了。

    谢太后亲自给他戴上幞头,说道:“我问过陈学士了,他说奉天靖难词语未曾见于典籍,但倒有个奉天之难,说的是唐代德宗皇帝削藩,引发了众节度使叛乱。或许是东海人不学无术,写错了字,不过用于此时此景,倒也贴切”

    赵禥不禁打了个哆嗦,他虽然脑子不太好使,但事关自身利害的时候还是分得清轻重的:“那得赶紧商量对策才行啊他们还有什么要求,割地赔款能不能行?”

    “谁知道呢?”谢太后摇了摇头,但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赶紧对赵禥说道:“官家,快,命人去武库挑些轻便的兵器来,分发给各宫!”

    赵禥没理解她的意图,下意识地点头道:“对,大敌当前,宫人也得自保才行。”

    “自保什么啊!”谢太后差点就要捶胸顿足了,“要是东海大兵真打了进来,她们那点小胳膊小腿能有什么用?兵刃是用来自裁的!靖康之耻,可不能再在临安重演了!”

    作为一个都城,临安的格局是与众不同的。

    大多数普通的国都,皇城要么位于城正中,要么位于城北,唯独临安偏偏反了过来,皇城是建在旧杭州城的南边。对此,赵构的解释是“坐南望北,不忘故土”,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因为城南更靠近钱塘江,一旦外敌打了过来直接可以上船就走,逃跑起来可就方便多了。

    这个格局对于以陆军见长的金人确实是有用的,但对于从海上而来的东海人,却起到了相反的效果,正好把软肋给暴露了出来战舰往江边一靠就是皇城根,连码头都是现成的。

    等到谢太后收到告急之后亲自把赵禥揪了起来的时候,东海军都已经把最南边的嘉会门给占了。

    更多的士兵还在从玉津渡口上岸,林宇和魏万程两人已经身先士卒,登上了城楼,策划起了下一步的行动。

    “老魏,你对这片熟悉,我们下面应该怎么走?”林宇问道。

    魏万程四处张望着说道:“等等,先待我观察片刻。之前我来的时候都是被人带着走,稀里糊涂的,哪有那么清楚?先让我回忆一下”

    其实不用魏万程讲解,站在高高的城楼上,林宇现在也能将临安城的结构看个大概。

    大致来说,临安城整体是个南北长东西短的长条形,最外层是包裹住了整个城市的外城,城墙修缮得很是完善,墙头之上可并排跑开三匹马。而皇族居住的内城位于城南沿的凤凰山东麓,面积比起外城就小多了,城墙是个不规则的多边形,周长只有九里。内城最核心的一片区域则是皇帝居住的大内,也就一点点大。

    毕竟临安是大宋实际上的首都,这三层都是有森严守卫的。但是嘛,根据我大宋一贯的尿性,越是靠近核心的地方,军队就越容易堕落。可想而知,在承平了百年之后,守卫临安的那些军士还能有多少战斗力虽然现在有了新编禁军,但他们也没预料到今天皇城居然会被偷袭,大部分都调到城北围攻京东商城去了,现在守卫南城的也就是不多的旧军。对付他们,都不用真刀实枪地打,只要用舰炮轰上几轮,他们就作鸟兽散了,而作为门户的嘉会门就因此轻松地被东海军拿下了。

    现在,东海军已经在来到了第一层的外城之上,接下来只要再突破两层城墙,就能进入大内活捉皇帝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思索了半天后,魏万程终于开始指着前面的内城说道:“你们攻进内城应该不难吧?但是,不能直接攻进去。内城里面宫殿众多,各种花园水榭,我们的人进去了很容易迷路,万一绕了几个弯子,被皇帝跑了,那么可就后患无穷了。所以,我的建议是,先别急着进城,而是沿着城墙走,把里面的人起来,然后再考虑进一步的问题。虽然完全封锁的话兵力可能不够,但内城总共就南、北、西北三个大门,只要看住了这三个要点,应该没太大问题。”

    林宇看着内城的形势,点头对他的建议表示同意:“有道理,内城城墙就这么一圈,怎么转也迷不了路,而且左边这一段建在山上这是叫凤凰山来着是吧?正适合我们的山地步兵发挥。只要困住了他们,等明天下一批援军到了,就什么都好说了。”

    “对了,”魏万程突然又想起了什么,指着西边补充道:“我们不是带了一个骑兵连吗?正好,那边有个御马监还是什么的,是皇帝养马的地方,去把那里抢了,不就有马可用了?只要有了骑兵,查漏补缺就方便多了。”

    林宇一竖大拇指:“好样的,这就齐活了,我这就安排人过去!”

    他刚要召人做出进一步部署,但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赶紧对魏万程问道:“等等,这皇城之内不会有什么密道吧?万一我们把城墙占住了,他们却钻洞跑出去了,那岂不还是白瞎?”

    魏万程也是一愣,挠头说道:“确实有可能啊但我也就是进宫吃过两次酒,哪里知道会不会有这种隐秘设计?”但他很快又把手一拍:“得,不管有没有,我们得尽力确保他们不跑。这样吧,等找个机会,我去假装跟他们和谈,随便讨几个条件稳住他们,然后等明天人多了,就直接攻进去就行了。嗯,说来成功率还是挺高的,咱们怕他们跑,其实他们也是不想跑的。单纯跑个皇帝倒是简单,但政治上的影响可就太糟了,但凡有一点转圜的余地,他们也不会跑的既然这样的话,你这边行动起来也隐秘些,不要立刻攻上内城去,做做姿态就行了,但是暗中调兵遣将还是不要停。”

    林宇又把大拇指竖了起来:“行啊,还真亏有你在这儿,那就这么做吧。其实我看也不一定要假装,老赵家都是软骨头,说不定一咋呼就认了什么优厚的条件呢?真那样的话干脆假戏真做就行了,我们要抓他,求的不也是这个么。”

    “有道理,那说不定我得试试。”魏万程点点头,然后又抬手指着东边说道:“但我们首先得把他们给击退了吧?”

    林宇顺着他的手指望过去,果然在外城城墙上发现了一大队向南前进的人影。

    这便是从城北赶来支援的新军了,临安城中拥挤不便行军,城墙之上却宽阔平整如同公路一般,所以他们自然选择从城墙上前进。算算时间,现在也正该到了。

    看到这黑压压向这边挤过来的宋军,林宇讪笑着摇了摇头,招手对身边的士兵们说道:“列队吧,用穿甲弹。”

 第667章 临安事变 九 转角

    <;a hrefhttps:>;<;font orred size4>;<;font>;<;a>;

    1273年,4月14日,14:00,临安。

    林宇身边有一群身着经典红白蓝军服的海军陆战队员,不多,但他对他们的战力很有自信,布置好任务后,便把指挥交给了他们当中领头的罗八五中尉,自己继续去别的方向调兵遣将去了。

    罗八五在海军中资历也算老了,是十三年前在崇明岛上入伍的四川籍水手,那时崇明岛甚至还不在东海国治下呢。不过由于文化程度不高,这么多年他也才混了个中尉。现在,他看着远处黑压压的敌军,不惧反喜要是打退了他们,怎么也是件不小的功劳吧?停了好几年的军衔也可以动一动了。

    所以,他当即就着城墙的走向规划起战术来。

    临安城墙不是一次修成,而是借着地势多次扩建的结果,因此城墙的形状并非四四方方笔直的那种,而是多处弯折,有凹有凸,形成了复杂的线条。这样的构造对于东海军并不是很有利,因为他们的武器以射程见长,战场自然应该是越空旷越好。但真正的军人绝不能被客观条件的不如意打倒,罗八五稍看了一会儿,便对士兵们招呼道:“走,去前面的那处宽敞地列阵,阻击前面拐角处的敌军!”

    他所指的“宽敞地”就在嘉会门东边不远处,这一段左有人马登城用的驰道,右有凸出城墙的马面,横向空间比起狭窄的城墙宽上不少,更适合用于布置火力输出点。

    而这个宽敞地再东边几百米,便是外城东南城墙的拐角处。这个拐角处有一个水门,钱塘江的一个支流从这处水门流入城中,向北分成“大河”“小河”两条南北向的河流,为城中提供了重要的水源和物流通路。水门处既是控扼水源的要地,同时也是现在罗八五他们能打到的最远的地方了。

    人少好指挥,罗八五随便一比划,就带人在“防线”上排好了队形。实际上就是一个密集的两行横阵而已,堪堪从马面一直延伸到了驰道。此时,宋军尚未到达水门,罗中尉趁机掏起望远镜观察起他们来。

    这批宋军人数在一千以上,前后分了三段,看着应该是三个新军部。他们现在在城墙上行军,倒有点精锐气质,从城北一路走过来,还能保持住队形,很了不得了话说回来,要是保持不了队形,在狭窄的城墙上根本也走不起速度来,早就自己撞一起了,能走过来的必然是有秩序的。

    “还真是齐整啊。”罗八五在望远镜用刻度比照着宋军的身形,估量双方的距离,“好,就让你们齐齐整整地在一起六百米,穿甲弹,预备”

    随着他的命令,列阵的陆战队员们轻松写意地从弹药袋取出一枚黑头铜壳弹,装进了真陨星步枪的枪膛内,然后举枪瞄准了前方。

    这种子弹是新产品,相比普通铜壳弹,主要区别在于弹头材质大部分都是钢,只在边缘覆了一层铜以嵌入膛线,长径比更大,重量倒仍然是与铅弹相同的25g。这一来可以节省用铅,二来在击中重甲的时候可以更好的穿透。新研发的铜壳弹本来存量不多,但这次紧急行动也顾不上节省了,一股脑都带了来,所以他们有的是可以挥霍的。

    黑头弹并不尽善尽美,有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是穿透力过于强了这当然是问题,万一敌人没穿盔甲,反倒容易一枪两孔直接从肉里穿过去,没造成致命的伤害。现在林宇指定士兵们用这种穿甲弹,其实就是看中了这个缺陷对面怎么说也是同胞,还是留点手,致伤而不致死吧。这或许有些假惺惺,但至少能让自己心安一点。

    平台中段的前排士兵蹲了下来,与站立的后排共同形成了双重火力。但两翼由于有女墙挡住了视线,就不能这么玩了,只有前排站着瞄准,后排拿枪等着给他装填。

    罗八五一个箭步蹿到了马面最外侧的女墙上,在风中站稳了身形,肉眼直视远方,等待宋军走出转角。

    不过宋军倒没这么直着闯过来,而是在水门附近停了下来,先控制了这个战略要地,才派了一队兵继续向前试探。

    看到他们如此谨慎,罗八五有些失望,他本准备先放几百宋军过来再以真陨星疾风暴雨的弹雨将他们击溃的,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摧毁他们的战斗意志。但就来这么几十人,可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啊

    他想了想,还是不甘心,于是转头对部下们说道:“停!改变策略,都别开枪!把标尺放下去,等二百米再瞄准,听口令按纪律开枪,不得滥射!”

    士兵们一头雾水,但还是按照他的口令继续忍耐了下去。

    宋军小队走过转角后,一开始走得小心翼翼,后来发现对面没开枪,才敢一路趋近。他们一直走到差不多二三百米的距离,发现东海军还没开枪,便各自取下火枪,开始装填起弹药来

    就在这时候,罗八五果断喊道:“开火!”

    “砰砰砰!”

    陆战队员们先后扣响了扳机,28枚钢弹应声而发,一边旋转着一边朝前方的宋军激射过去。如果是传统的滑膛枪,这个距离只能说“勉强能中”,但对于已经多次改进甚至都用上了铜壳弹的真陨星来说,这个距离简直是“触手可及”。

    虽然仍有几发打歪了,但造成的战果甚至还超过了子弹的数量。因为这些第一批到达的宋军都是没穿甲的轻装部队,穿甲弹在击中他们之后果然穿透了过去,再次撞在了后面的战友身上造成了二次伤害。实际上,后面那位可能反而更倒霉,因为弹头在打穿一人之后动能衰减,这时候再进入人体更容易翻滚造成更大的创伤,这可就不是一枪两孔能比的了。

    宋军先头部队遭此猛攻,顿时就崩溃了,风一般地向后逃回去,就连不少中了一枪的人也捂着枪口疾奔如飞。他们本来就只是来探路的,遭遇了强敌哪里还敢继续呆着?赶紧回去复命才是正道啊!

    而陆战队员们打完一枪,便娴熟地开膛开始装填,不料罗中尉这时突然说道:“等等,装完后继续摆弄一会儿,别急着开火。蹲着的也站起来活动活动吧。”

    罗八五就这么让他们慢慢来,直到差不多十多秒后,才让他们又打了一枪,而这次特意打歪,对已经跑出百米的宋军没造成太多伤害。

    “好,现在装填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