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1255再铸鼎 >

第496章

1255再铸鼎-第496章

小说: 1255再铸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0舰炮之前已经试制成功,不过鉴于88口径的17式已经够用,军方对更大的舰炮的需求没有那么迫切,因此量产进度不快。但上次军事预算会议之后,各方面决定把88炮的产能向陆军倾斜,毕竟陆地才是下阶段的主要进取方向。可是海军的换装压力也不小,不能就这么停下,因此他们又催促着加快了120炮的投产进程。反正它用的是新建的生产线,不占用既有产能,大家都舒服。

    如今这条产线运转正常了,因此郑绍明就领了一个小团队过来参观一下,也算是射雕计划备战整军的一个部分。

    卢安庆略显得意地说道:“确实是个大家伙,不过这还不是最大的,之前我们还造过一批150的,那才是真正的巨炮!”

    120炮虽然已经够威猛了,但定位也只是“中型”舰炮,在此之上自然还有“重型”舰炮。相关部门曾经试造过一批150口径的真正重炮,但后来没有得到军方的认可,并未投产。

    “好像是有这事来着。”郑绍明回忆起了相关记录,点了点头,然后又略有疑惑地转头看向队伍中的海军中校乔达:“既然有更大的炮,你们为什么没采用呢?”

    乔达遗憾地说道:“150炮确实威猛,但问题是太过笨重了,旋转和复位都更麻烦,弹药不是一般人能搬动的,装填起来要费半天功夫,算下来往往要两三分钟才能打出去一发。这一算,单位时间内的弹药投射量还不如120炮呢,更何况成本和产能问题也很严重,所以最后没采用。试制的那几门都被我们放在东海湾口镇宅去了,别的不说,至少那根将近四米的大炮管看上去就够唬人,有助于海关收税。”

    “哦,是这样啊。”郑绍明点了点头。

    乔达指着台子上的那个大炮胚,又继续说道:“但这门120炮可真是好炮,虽然是17式的近三倍重,但也没重到玩不动的程度,装上专属炮架后一分钟仍然能打出三炮甚至更多出去,考虑到实战中瞄准和观察所需的额外时间,真实射速不会比17式低多少。而威力是实实在在的强,炮弹有18kg重,足有88炮的两倍半。不光更重,在保证壳体强度的同时装药量也更多,甚至能用高爆弹去对付以往必须要穿甲爆破弹才能穿透的目标,这个毁伤效果可就是天差地别了”

    见他说到兴奋处,唾沫飞溅,郑绍明摆了摆手:“行了,行了,当初你们海军吹88炮也是这么吹的,说的好像只要一种炮就够用了。怎么今儿换了120,就又不一样了?”

    乔达尴尬地摸了摸后脑勺:“都好,都好,哈哈”

    不光他这个海军对新炮很满意,队伍中另一名陆军少校王大龙看着也有些眼热:“确实是个好东西啊,我看,不光海军能用,我们陆军也可以装备上一批。”

    “什么?”乔达立刻紧张了起来,“你们这是得陇望蜀啊!88炮的产能都让给你们那么多了还不满足,还想要这120?嘿别的不说,这炮算上炮车可是好几吨的大家伙,你们陆军拉得动?”

    王大龙摸了摸鼻子:“嗯,机动性确实差了点,但也不是真拉不动,大不了多加几匹马走慢点就是了。一般的遭遇战也用不上这样的大家伙,但万一遇到了什么硬点子,说不定是能起大用的”

    见他认真起来,乔达产生了危机感:“这可不行,上面都说好了,这批中型炮都是海军专用的!”

    王大龙嘿嘿一笑,说道:“别急啊,中校,我也没说要跟你们抢啊,再说我也说了不算不是?嗯,不过我给你们海军提个建议,你们的炮不可能一股脑全装船上去吧,总得留一批做后备吧?干脆就拿这些备炮组建一支海军陆炮部队,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呢?”

    乔达一愣,然后意识到这个方案有点意思。这“海军陆炮”和“陆军重炮”看上去没什么区别,都是把重炮在陆地上运用,但主导权在谁的手里区别可就大了。要是哪天海军的陆炮部队在陆地战场上立了大功,那么海军不是上下都有面子?现在海军干着急却插不上手,这正是个好机会啊。

    想到这里,他就不由得心动起来,犹豫着说道:“倒也不是全无道理,我回去说不定可以跟上面提个建议”

    见自己的怂恿产生了效果王大龙狡黠地微笑起来。

    旁边的郑绍明摇摇头:“行,这事你们自己回去商量去。卢工,我们继续吧。”

 第686章 都好起来了 四

    锻造车间看着惊心动魄,不过看多了也没什么看头,卢安庆带着他们又往下面走去。

    一边走,他一边继续讲解道:“现在火炮进化到了后装线膛炮,工艺要比之前的前膛炮复杂许多。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个圆柱形钢胚,在锻造成型后会切削加工成中空薄壁的圆筒状,不过这并非炮身,而只是炮身的一个炮管,整个炮身会由三段长度和内径不同的炮管嵌套而成这里,就是切削加工的地方了,请各位注意头顶和脚下,不要走出黄线,不要打扰工人,不要乱拿乱碰。”

    一行人没走多远,就来到了一处比之前更大也更嘈杂的车间。十多台各式机械在车间两侧排开,其中大多数都在忙碌着,有的在加工内膛,有的在给外管修形,还有用手工打磨的。头顶上有粗壮的钢梁架起的行车吊着炮管半成品前后转移,好不热闹。

    要是外行人来到这么高精尖的工厂区,肯定得吓尿不可,不过郑绍明等人见得多了,更大规模的车间都司空见惯,更别说这个刚成型没多久的“小”产线了。

    实际上,这条新建的120炮产线除了刚才那台夔牛100确实先进,剩下的这些机器都是成熟的旧型号,甚至有几台还是别处淘汰下来的,唬不了他们。

    “虽然机器都是旧的,”卢安庆见他们面不改色,不服输地继续讲解起来,“但是也有独到之处,首席,请看那边。”

    郑绍明顺他指的方向看过去,见是一台钻床正源源不断地从炮胚中掏出铁屑,将它逐渐变成中空的管胚。

    这个场景确实很惊人,但此类加工方式已经应用十多年了,郑绍明对此也不陌生,倒没看出什么特别的。但他也不好直说,于是敷衍道:“嗯,能把这么大一根粗胚加工成薄薄的炮管,确实了不得,是用了什么新技术么?”

    卢安庆得意地说道:“机器是普通型号,但用的刀头可不一般。以往用的高碳钢刀头,工作时间一长刀头自身就会过热变软,没法长时间连续加工,效率很低。后来换锰钢刀头会好一些,但时间长了还是不行,只能降速。直到现在,我们用上了钨钢刀头,啧啧,那可真才叫一个削铁如泥啊,自身够硬不说,还耐高温,因此钻起膛来才能这么快”

    别人听了还没什么,郑绍明倒真是吃惊了:“等等,钨钢现在已经能用了吗,不是说说没法熔化用不了吗?”

    东海工业部门多年来一直在各地寻找新奇矿物,十多年下来也小有所获。之前他们曾发现了锰、锑、镍等新金属,还有些白矾之类的化合矿物,钨也是其中之一。

    钨是一种高熔点高硬度的金属,对于工业和军事有重大意义,军事上暂时还没必要用上这么高级的东西,但工业上若是能获得钨材料的刀具,提升可是立竿见影的。毕竟钨的熔点可是有三千多度,能够持续进行切削加工而不用担心过热,可以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可是,这起来,这种意义重大的矿产资源其实还不少,但东海股东们穿越得匆忙,并没有详细的矿区资料,大部分资源只能大海捞针,只有少部分名气够大的矿产才会有意识地去寻找。而钨矿正是这类有意识去寻找的矿产之一,因为后世江西正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钨矿产地之一,二十世纪前半一度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途径,股东们对此印象深刻。同时与他们关系不错的文天祥家族在江西颇有根基,因此东海人很早就开始在那边布局了。虽然他们也不知道钨矿的具体位置,但是多年找寻下来终有所获,获得了一片稳定产出钨矿的矿脉。

    不过,找到了钨矿不代表他们就能利用钨了。钨最大的优点是极高的熔点和硬度,但最大的难点也在于此对于这种熔点超过三千度的金属,以东海工业如今的手段根本就没法加工啊!

    钨的冶炼倒不难,它在矿石中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可以用与炼铁类似的方法,用碳去把钨还原出来。但是铁的熔点低,炼出来之后自然形成铁水或铁块,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后续加工。可钨就不行了,由于熔点实在是太高,即使还原出来了也不可能熔融,只会以细小的粉末或颗粒形式存在。也就是说,费了半天力,也只能得到一堆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钨粉,完全无法利用。

    钨的发现和挫败作为重大事件,在内参里都特别提过,郑绍明即使不特别关心,也是知道的。现在听说已经有能用的钨钢刀头了,他未免特别吃惊,甚至比旁边几人更吃惊,毕竟作为后世人,他是知道钨在工业中的重要意义的。

    卢安庆作为工业技术界的新星,对此事手尾也是很熟悉的,当即就娓娓道来:“嗯,当年安博士他们刚发现钨此物的时候,确实是拿它们没什么办法。这种新元素简直太顽劣了,无论用上什么手段,加热到如何的高温,始终都没法熔化,我怀疑它是不是根本不会熔的?世界之大还真是无奇不有啊。后来之所以能用,还是一次意外。

    安博士的一个研究生做坩埚实验的时候误把一些钨矿粉加了进去,结果意外地炼出了一锅格外坚硬且耐热的钢来,事后细细追索,才发现原来是钨的作用。这时他们才发现,虽然炼出来之后的钨没法加工,但钨矿却可以与铁一同冶炼,炼出来的钨直接散布在铁里,便就成合金钨钢了。这种钨钢虽然没有纯钨的不熔特性,但福之所倚,因此也就能被我们加工了

    当然,这事也没那么简单,矿粉杂质太多,直接加进去会影响性能,还不好混匀。后来是与学宫化学系合作,搞了一个酸浸的精炼工艺,获得了氧化钨精粉,才得到了比较好的钨钢。而且钨钢即使能加工了,想做成好刀头也是个技术活,因为这只能热加工,没法像普通钢材那样耐心加工”

    随着他的讲解,郑绍明渐渐也回忆起了相关事项来。当初他工作没那么多,对内参和外部刊物看得仔细,因此对钨矿的发现和冶炼印象比较深,但后来当上了首席日理万机,就没空去关注这些细节了。现在经卢安庆这么一说,他才想起之前工业部确实有过跟“高速钢”有关的提案,说是高速刀头的生产更依赖于技巧而不是生产规模,因此最好多募一批工匠,把工作外包给他们,让他们去研究如何做好。由于当初工业部的方案做得很完善,他没怎么在意就直接批了,因此也没留下什么印象,现在看到实物,才发现原来已经成了啊。

    “好,好啊。”郑绍明鼓起掌来,“有了这好东西,以后很多东西都好加工了!”

    高速钢的出现,不但可以提升现有的机械加工速度,还可以使得一些过去加工困难的材料得以量产,对于整个工业和军事体系影响深远。

    王大龙别的听不太懂,但对这钨的特性很有兴趣:“卢工,你说这东西削铁如泥,若是制成兵刃或者盔甲,那岂不是天下无敌了?”

    卢安庆先是得意地点点头:“当然,与钨钢相比,以前的所谓神兵利刃全都是废铁!”然后又话锋一转,“不过,这价格也是没法比的,矛头那么一点长的钨钢刀头,价格可是以百元计的而捅起人来,也并不比普通钢材能多放些血。”

    听他这么一说,诸人不禁都咋起舌来,果然,高精尖便意味着贵到死啊!

    王大龙也被这个高价吓到了:“那还是算了,有事还是用火枪解决吧。唉,真是好东西,可惜跟我们这些兵将无缘了。”

    “这可未必,”卢安庆摇头道,“钨钢虽然不能直接用于兵械,却可以用来加工兵械。以前刀头受限于钢材,只能加工更弱的材料,但现在有了钨钢,能加工的材料也就变强了。等到将来,说不定你们就能用上更好的高碳钢乃至锰钢制成的军械了呢?”

    军官眼前一亮:“真的?那你们可要抓紧了啊!”

    卢安庆哈哈一笑,指着前面正在钻孔的炮胚说道:“这不就是了吗?”

    众人也接二连三笑了起来,不过很快就被从外面传来的一阵欢呼声打断。

    这阵欢呼高昂而热烈,甚至把嘈杂的机械声都压了下去,郑绍明惊奇地往外看去:“这是出什么事了?”

    卢安庆也疑惑地往外看去,不过当他找到声音来源的时候,眉毛也一下子跳了起来:“是隔壁罗氏难道他们搞成了?”

    “搞成了什么?”郑绍明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过看卢安庆激动的样子,八成是个好东西,于是当即拍板道:“走,去看看!”

 第687章 自走机(加更)

    1273年,7月5日,金口市,中央蒸汽动力工坊。

    郑绍明一行人出了新火炮产线,循着声音来到了隔壁罗氏动力机械的厂区。

    罗氏动力机械是一家新兴的生产蒸汽机及相关设备的民营企业。虽然是民营,但大股东罗氏一族在东海商社创立初期有重大贡献,家族产业深植于东海体系,早已被视作“自己人”,因此才能第一批涉足这种国之重器的制造领域。

    不过说实话,现在的蒸汽机结构简单,实在也没什么需要保密的,能做出来的就是藏着捂着也能做出来,做不出来的就是手把手教也做不出来。

    这一行业真正的关键,并不在明面上的机械结构,而在于看不见摸不着的测量和标准化体系、加工精度、公差配合、工匠手艺、市场化等因素。这些可不是掌握了一点“机密”就能复制出来的,而是必须以科学技术为魂、以人才为根基、以利润为养分、以竞争为驱动力才能诞生并发展起来的。

    因此,股东们非但没想着垄断蒸汽机的制造,反而还打算重组拆分现有的社营相关企业,并且再扶持几家民营企业出来。

    当然此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现在罗氏动力没感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