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1255再铸鼎 >

第556章

1255再铸鼎-第556章

小说: 1255再铸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排好队?不要插队,按次序下船……”

    客舱里?一名早就等得不耐烦的员外想冲在前面,被船员拦了回来?安排到了队伍的最末尾。他不禁抱怨起来:“这破船?味道冲?规矩又多,真他奶奶的麻烦!”

    魏景胜并不下船——这艘船只是在邳州中途停靠,最终目的地是临沂郡,而他要坐到终点——听见员外的抱怨不禁皱起了眉:“没规矩怎么行?你要是喜欢,干脆去坐那些私船好了,整个大船舱里乌压压挤几十人,那真不用规矩拘束,恐怕小儿溺到你脸上都没人管!”

    周围几人嗤笑了出来,员外涨红了脸,欲回嘴,但见他衣着体面,怕是不好得罪,只得“哼”了一声,夹着皮包跟着队伍往外走去。

    过了一会儿,下船的队伍走完了,又有船员推着小车过来推销道:“瓜子果汁山泉水,盒饭罐头牛肉面……这位乘客,脚让一让……”

    现在也到中午了,正是该用餐的时候,不少乘客忍不住香气,掏钱买了些吃食。魏景胜也拿出两枚小钱牌,换了一盒鸡汁土豆盖浇饭回来。不过他嫌客舱内闷热,端着饭盒又去了甲板上,一边看着港内的景象一边吃饭。

    淮运008所停靠的码头新近安装了一台蒸汽吊机,现在正轰隆轰隆冒着烟,从船上吊下一托盘纸包着的货物——这虽然是艘客船,但也顺便运点货物,这年头就是这样,客运货运没法分得那么清。

    魏景胜一边用勺子扒着饭,一边啧啧称奇道:“这一板货,怕不是得有上千斤吧?真是惊人,就这么运过去了,得省多少人工……真是不一样呐!”

    很快他吃完了饭,将木盒和饭勺交还给售货的船员。不久后,船只也卸完货加完了煤水,离开邳州港继续启航了。

    下一段航程更长,且是逆水,因此没法短时间内抵达终点站,傍晚前停靠到了中途的郯城西港。

    郯城地处沂、沭之间,这些年来发展很快,已经由镇升成了正式的建制县,归属临沂郡管辖。该县有一西一东两个港口,分别位于沂水和沭水河畔,规划中有一条铁路也会自此县经过,商业发展日日可期。除了商业,郯城县的棉花种植业和畜牧业也很发达,淮运008停靠后,趁着天色未黑,就将一板板的棉花和皮革装进了货舱里。

    魏景胜从船上看去,竟能看到一条平整的三合土路伴随着一条铁路向东延伸过去,长长的一眼望不到头,上面车马川流不息,不得不惊道:“没想到在这小县也能见到这般好路,好大的手笔!”

    旁边一名郯城出身的船员自豪地说道:“这是三年前郯城市民集资筹股修建的,自有了这两条路,东西交通不知方便了多少,连带着本地的商贸也兴盛了呢。”

    魏景胜频频点头:“是该这样,利国利民啊。哼,别处就没有这般的有识之士,也唯有在东海治下才能见到了。”

    船上只有坐席没有卧席,虽说也可以坐着凑合一晚,但魏景胜也是有身份的人,没有在舱内凑合,而是下了船,预备寻个住处宿一晚。

    码头外颇有些本地人做他们这些乘客的生意的,有的蹬着三轮自行车,有的拉着更简单的两轮人力车,在外面的大路两侧排着队候客。

    见魏景胜过来,排头一名车夫拉着自己的双轮车蹭蹭跑到了他身边,热情地招揽道:“客官,可是要乘车吗?小底是拿了县府的执照的,这辆车也是有板簧的舒适款,包您上了就不想下来!”

    魏景胜倒是不置可否,随意问道:“这周遭你可熟悉?我欲寻个旅店宿一晚,有什么好去处?”

    “有,有,当然有!”车夫殷勤地请他上车,然后沿着大路向东走去,一边走还一边说道:“客官是第一次来吧?以后可得留个心眼,颇有些无良车夫拿了回扣拉着客人去黑店的,当然,我可不是,您放一万个心吧……”

    “哦,是这样?”魏景胜先是紧张,听了他的保证又有些安慰。

    西港这边面积不大,各类设施却齐全。不久后,车子就在一处前楼后院挂着灯笼的所在停了下来,车夫笑着放下车,对魏景胜说道:“客官,承蒙惠顾,三分钱!”

    魏景胜抬头一看,笑了,此处竟是一间青楼!

    ……

    第二日,魏景胜回到船上,继续向北出发,在正午前就抵达了终点站临沂。

    临沂作为多条水陆商路的汇聚点,这几年来一直在飞速发展着,如今已经是横跨多个河岸、房屋鳞次栉比、道路纵横的大城市了。

    魏景胜一下船,便有了目不暇接之感:“好多高楼,好多车!这大道竟是黑色的,是什么东西?嚯,好大好威武一座大铁桥,这竟是如何建成的?啊,难道那就是传说中的火车?”

    他便如刚进城的土包子一般,抬头走在路上,不断为新奇的景象所震撼着。比旁人稍好些的是,之前他在书报上见过现代城市的画像,不算是第一次冲击,但真正亲眼见到,还是不免的心神荡漾。

    “如此兴盛的城市,居然还只是东海国的第四大城市?那前面的又该是一副什么景象?”震撼过后,他更坚定了此行的决心,“果然,是该决断了。”

    稍后,他找了一员在港区附近接活的“中介”,寻了处客栈住下,简单了解了一下临沂城的情况,就去了城北,找到了新鲜换了牌子的“临沂郡行政府”,与门卫说明来意说是寻人,便在门口等了起来。

    门卫进去通报,过了好一会儿,才带着一名穿着东海式黑长裤和白衬衫的男子出来。

    门卫对魏景胜一指,便回传达室里了。白衬衫走了过来,对魏景胜一拱手:“是魏青木兄吧?我便是徐渐离。之前我收到朱兄的信了,说今日你来,果然如期而至。不好意思,刚才在开会,所以晚了一会儿,让你久等了,真是怠慢!”

    魏景胜也附身行礼:“哪里哪里,是我叨扰徐兄了。”然后掏出一个纸包,往徐渐离那边递去,“这是我带来的一些土特产,还请……”

    没想到徐渐离打了个激灵,像见到毒蛇一般向后跳了一步,左右看了看,然后赶紧摆手道:“魏兄,不可不可,这大庭广众,你这是害我啊!”

    魏景胜一愣,他知道东海国对廉政抓得颇紧,却没想到这么紧。他赶紧将纸包收了起来:“啊,真是唐突了。其实也只是些吃食,没多珍重,徐兄真是清廉如水……”

    徐渐离打了个哈哈,说道:“纪律,纪律。”

    魏景胜又道:“既然徐兄还在工作,那我也不便叨唠了。不知徐兄何日方便?我去府上拜访。”

    徐渐离思考一会儿,抬头问道:“冒昧了,之前朱君信中未说魏兄的来意,不知?”

    魏景胜有些不好意思地答道:“不瞒徐兄,我此来是欲参加六月的东海科举得,只是对科举的门道还有些糊涂,又听闻徐兄当初正是应考得中,故托了关系,想求徐兄为我答疑解惑,当然,事后自然……”

    东海国每年六月份举办标准化考试,是读大学和进入公务员系统的敲门砖,没想到这魏景胜竟是为这个来的。

    徐渐离一愣,说道:“标考?那可没几日了,魏兄难不成想裸考?那可不好说有什么把握啊……而且魏兄不是在徐国公府高就么,为何要从头开始考这标考?”

    魏景胜叹气道:“徐兄自然清楚,徐国公的幕府恐怕也行不了几日了,小底自然得找条出路才行啊。今年的考试自然是不报指望,不过我想着先考过一次,知晓这科举是如何行进,来年也更有把握。”

    徐渐离点头道:“魏兄有心了……正好,如今我国政制大变,正是求贤若渴的时候,有魏兄这般的才俊赴考,也是幸事。择日不如撞日,今晚我正有空,不如就约在南皇街的缑山茶坊吧!”

 第772章 四、政体为……

    1276年,5月19日,临沂。

    这个时节刚过夏至,白昼正是一年中最长的时候,徐渐离下班时天仍大亮,于是也不叫车什么的,步行往南皇街走去。

    南皇街是当地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徐渐离走过布幡遮天的主街,拐入一条巷口挂着“缑山茶坊”的小巷,然后进了一处挂了同牌匾的小院中。

    院中知客见是熟人,与他交谈了两句,便指了右边的一个方向。徐渐离点点头,轻车熟路地自一条造景的小河上的木桥跨过,转过一片竹林,豁然开朗。

    竹林后摆了一张石桌和数把藤椅,桌上摆了一套茶具,还放着一叠书报。魏景胜正坐在椅上,右手扇着折扇,左手把一张报纸叠了几叠在读着,现在见到徐渐离,急忙起身招呼道:“徐兄,你来了!”

    徐渐离拱了个手:“青木久等了。莫要称呼我徐兄了,呼我表字开之即可。”

    “那便却之不恭了。”魏景胜伸手为他拉开一张藤椅,“这茶坊果然是好地方,清静雅致。我只叫了一壶春还花,不知开之想吃些什么,这便唤人来上吧。”

    徐渐离又与他客套了几句,便点了一碟绿豆糕、一盘炒干笋、二两卤牛肚,就着茶吃了起来。

    两人相互交流了一番家世、渊源,又谈了一会儿工作生活上的琐事,便进入了正题。

    “原来开之是十年前中的榜,如今在郡化局任职,当年就有如此远见,真是令人佩服。”

    “哈哈,无非是一员小吏而已。说起来,我们这东海标考入选虽易,却也不如南宋科举那般中了进士便可一步登天,得从基层做起,有所表现才能晋升,各有取舍罢了。”

    “开之谦虚了。之前我也读过些标考的材料,对其中的题目颇感头疼,当初开之能脱颖而出,必然是有过人之处的。”

    魏景胜说到这里? 严肃起来,把筷子放下,问道:“我听说明年标考要大改? 可是真的?”

    徐渐离点头道:“对,明年标考就一拆两半了,考高校的考试与考公务员的考试分离,没法一起考了。公考题目会改一些,更重逻辑? 学识的部分就少了些,还有35岁的年龄限制。”

    魏景胜一愣? 他今年32岁? 眼看着离这年限就没几年了啊。他急忙问道:“为何要限这年龄呢?南朝白首中榜者也是常有,难道要不得这些人么?”

    徐渐离摇摇头:“历朝科举? 与其说是取士,不如说是囚士? 以科举晋身之阶吊着天下有志之士? 使他们皓首穷经不做他务,便无人想着造反了。此举倒也确实有用? 然而不知使多少人将一生才学耗费在无谓的故纸堆中,这是多大的浪费?国公会不愿重蹈覆辙? 故规定了公考的年龄,能考则考? 不能考早日寻他途吧。如今天下处处是通途? 也没必要在这一条路上吊死。”

    “是这样?倒也确实有理? 果然高瞻远瞩”魏景胜听着频频点头,突然又察觉到了什么,“国公会,这是?”

    徐渐离哈哈一笑,拍了一下桌子,放低了声音说道:“此事出于我口,入于你耳,莫要传出去”

    然后,他便向魏景胜透露了一个惊天大消息原东海国的全体大会将进行重大革新,重组为“国公会”,以后东海股东们就改称“国公”啦!

    魏景胜惊得差点从椅子上掉下来,左右看看,见周围无人,才小声问道:“可是真的,竟是如此大事?等等,只有国公,那官家呢?”

    徐渐离得意地往椅背上一靠,笑道:“没有官家”然后突然发觉不对,换了副悲伤的表情,朝东一拱手:“东海故国陆沉,国主殡天,此乃天下憾事。国不可一日无主,可东家们都是忠良贤臣,如何做得篡位之举?于是便约定章程,众皆为公,不可僭越,以国公会之意志代行天子之职,便是这国公会了。国公会所立之国,非一家一姓之国,乃是天下为公之国,再也没有什么官家了。”

    这就是全体大会的最新决定了,一人发了一个国公,世袭罔替,满足了股东们的虚荣心。全体大会也因此改组成“国公会”,成为新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这个决定已经做下,徐渐离对魏景胜透露此事,其实并非泄密,而是“奉旨吹风”这场改革事关重大,如果一直保密到了日子才突然公布,必定会造成巨大的震动,所以先内部把精神传达下去,让商社职工和公务员们逐渐将消息放出去,以减少冲击。

    魏景胜大张着嘴巴,半天才喃喃说道:“真是开天辟地之举了不得。”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app, app  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徐渐离等了一会儿,又说道:“还不仅于此,嗯,说来青木想考公,那与你也有很大关系。国公会成立之后,会革新行政体系,也就是革掉现在格局已经有些嫌小的管委会系统,设三省六部”

    魏景胜脑子又像被锤了一下,连忙问道:“可是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吏户兵工礼刑六部?”

    三省六部制是唐朝发扬光大的经典行政体系,中书省制定政令,门下省审查封驳,尚书省执行,六部就是尚书省下属的执行机构。国公会号称“唐朝遗民”,挂上了腐朽的国公头衔后思维也被传统观念侵蚀,不知道谁就想起了这套体制,最后套用了过来。

    徐渐离点头道:“正是。若是青木要考的话,就要从中选一个了。”

    魏景胜露出期待的表情:“各省各部所需的考试可是一样的?若是投考中书省,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徐渐离一怔,然后揉了揉鼻子,说道:“呃,抱歉,疏漏了,尚书省尚可,这中书省可没法考。”

    魏景胜有些失望:“是这样?为什么呢?”

    中书省有制定政令之权,堪称首脑部门,以至于元国只立了一个中书省废了其余两省,这样的好地方不能考可真是可惜啊。

    徐渐离解释道:“我先说尚书省吧。这尚书省实则是由当下的管委会改组而成的,原本管委会是全体大会任命首席委员,首席任命其它管委,改组后就是国公会任命宰相,宰相再聘六部尚书。六部名为六部,实际上只是六个行政方向,每名尚书分管一个,宰相统领全局,每部下面还有许多具体的职能部门,也就是现今的工业部、化部等等。

    尚书省位于中央,主管天下行政事务。然而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