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1255再铸鼎 >

第641章

1255再铸鼎-第641章

小说: 1255再铸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世杰心里一咯噔,看来果然是不知道哪里走漏了消息,让陈宜中提前布了局。

    他飞快地思索起对策,可这时候苏胜继续说道:“不管谁在任上,都要忠于君父,我部把守这钱湖门,便不能让人随意通行。沪国公这多年来勉励维持新军,我亦是看在眼里,很是敬佩。没想到今日你竟做出如此犯上作乱之举,真是令人嗟叹,你若心中还有忠义知廉耻的话,就速速带兵回营吧。”

    张世杰怒从心中起,什么时候轮到你这后生晚辈教训我不忠了?

    他当即喝道:“忠于君父?你若真忠的话,就该知道,这临安城并非庇护,而是囚禁天子的牢笼。你不见那夏军的大战舰还经常来钱塘江上一巡呢,天子居于皇城,与居于炮口之下何异?唯有将天子解救出去,才能护其免受夏国的威胁,才是真正忠臣之所为!”

    “嗯?”苏胜并未思考过这一层,有些诧异。

    实际上他也不是陈宜中的亲信,只是时间太紧,陈宜中也没好人选,所以就近把他推了上去。苏胜平日为人刻板,陈宜中对他讲了一番忠义的大道理,他也真的就兢兢业业做好了守门的工作。但现在听张世杰这么一说,怎么感觉有些不对呢?

    “呜————!”

    这时,突然一声汽笛从东方传来,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这种声音在临安不常见,但给人印象很深刻——每次它出现的时候,就是夏国的蒸汽船出现在钱塘江上的时候!

    张世杰眼睛瞪圆了,怒骂道:“这陈与权竟无耻至此,真的勾结夏人了!”

    苏胜也不敢置信地看向东方,虽然从这个角度看不到江面,但隐隐约约还是能在远方看到一点烟柱的痕迹。这让他不禁想起了七年前,当时他还只是普通一兵,部队在城墙上被东海军的快枪打了个溃不成军,他侥幸逃生后重新归队才有了晋升的机会。

    如今,仿佛又回到了那一日。

    “夏国的船又来临安了,这,这,难道……”

    张世杰立刻对他骂道:“你还在犹豫什么?等到夏船靠近了,天子就再无生机了!还不速速开门,放我进去迎驾!”

    苏胜犹豫起来,内心左右互搏,一会儿觉得应当坚持执行任务,一会儿又觉得事急从权该相信张世杰,不知如何是好。

    张世杰指挥部下在城下叫骂起来,噪杂的喊声让苏胜更加心乱,回头朝东方的大内看过去,想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寻常的迹象——结果真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东西,一抬轿子在一大堆衙兵的护卫下,自大内向钱湖门而来了!

    苏胜心中惊讶,但又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事真不正常,但责任也不需要他来担了。

    不久后,轿子就在城外的喝骂声中抵达了城墙,一名衣着华贵的大员从中走了出来,正是当今宋国官场中的第一人,左丞相陈宜中!

    陈宜中见苏胜下城迎接,不顾他脸上的焦虑,笑道:“苏部将,你把守住了城门,很好,以后自少不了你的好处!”

    “多谢相公。”要说苏胜不一点因此暗喜,那肯定是不客观的,但他还有更焦虑的事,脱口问道:“相公,江上可是有夏国的战船过来了?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陈宜中微笑着摆手道:“无妨,不过是借夷平乱而已。”

    说着,他留一脸错愕的苏胜在原地,带随从上了城墙,走到了张世杰的视野之中。

    这两人可是熟识了,张世杰一见他,当即破口大骂道:“陈与权,果然是你在搞鬼!如今天下危局难道你看不清吗?平日间你争权夺利也就罢了,可这存亡关头,你为何要不顾大局跳出来使绊!”

    陈宜中冷笑了起来,你当初都不与我商量一声,就自顾自要接走官家和诸位太后,这是你的大局还是我的大局?你带他们一跑,照样做你的沪国公,可我这边没了皇帝,不就成了个空头丞相,权力还从哪来?

    你们可做的真隐秘,要不是新军中的内线之前偷偷知会了一声,还真就被你们给瞒天过海去了!这下好了,你不忍我不义,这次也正好借机把你这个沪国公除掉,将新军的军权重新纳入枢密院治下,重塑礼乐!

    “沪国公,你可真是识大局啊。如今夏宋两国有所误会,闹了些紧张,正是应该小心平息事端,好与国公会重归于好。我前不久刚派了使臣去北边赔礼道歉,你就在这里给我闹事……嗬,要是夏国国公们知道官家突然离了临安,那还不勃然大怒?说不定还会以为我们这是在主动挑衅,没准可就要宣战打过来了!要是真有这一日,你这新军能挡得住?届时生灵涂炭,你就是大宋的罪人啊!”

    张世杰感到气血上涌,指着他道:“蠢货!难不成你以为时至今日夏国还能放过大宋?此时绝无打不打的问题,只有何时打的问题,只有提前备战,将官家撤出临安这个险地,才能尽可能保全社稷啊!”

    陈宜中皱眉道:“若是打,你们可有丁点的胜机?所谓撤出险地,不过是赌而已,同样是赌,我赌他们愿意谈和,成算还高些呢。实在不行,让官家自请去帝位北面称臣,祖宗祭祀总是能保全的。”

    张世杰脸色大变,原本是怒,现在却有些惊而鄙夷了:“姓陈的,你这是要做谬丑啊!”

    谬丑是秦桧的谥号,用他来比喻陈宜中,显然是很严重的侮辱了。

    不料陈宜中却愠怒着说道:“忠献公虽身后背了骂名,但当时若不是他苦苦支撑,大宋恐怕在百年前就亡了!沪国公……不,姓张的,今日你带兵欲要进临安,已经是大不敬的叛逆之举,若你识相现在束手就擒,还可保全家小,否则负隅顽抗,那就要诛九族了!”

    张世杰气愤地说道:“好你个陈谬丑,是不是也要让我去风波亭走一遭?嗬,能跟岳忠武一般,倒也是我的荣幸,可如今大宋风雨飘摇,我却不能就这么撒手而去,你要是有本事,那就来军中取我人头吧!”

    他心中有底气的很,虽然今日行动失败,但他手中毕竟还有六将新军牢牢掌握着,而陈宜中能掌控的新军和衙兵加起来不过两将而已,战斗力也不行,绝非自己的对手。

    不料陈宜中这时反倒露出了微笑,右手轻轻往东方江水的方向一指,道:“你还是冷静些的好。”

    张世杰一开始不明,然后很快反应过来他指的是什么,心中震惊,声音都有所颤抖了:“你……你竟想主动引狼入室,让夏军来对付我?混账,既引来了,难道你还想能把他们送走吗?”

    陈宜中冷笑道:“你既知此事后果不堪设想,还不乖乖交出兵权,束手就擒?姓张的,我再最后叫你一声沪国公,若是老实点,妻小家产我可给你保住,不然,哼哼……事已至此,还是做个聪明人吧。”

    张世杰只觉得心中一片凄凉,喉咙之中如同梗住了一般,声音也低下来了,叹道:“大宋之所以沦落到如今的地步,都是因为你这样的聪明人太多了啊……”

 第895章 天日昭昭

    景炎七年,12月1日,临安,栖霞山。

    栖霞山位于西湖西北,风景秀丽多佛寺,原本是文人雅士平日间的休闲去处。七年前临安事变后,张世杰重编新军,一方面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不能把军队集中在临江的临安城里,另一方面也不能离城太远,以免出事后无法及时应对,就在这个不远不近的栖霞山周围新设了军营用于驻兵,指挥部和张世杰的住所也就近设置。

    今日天气阴沉,寒风自北嗖嗖吹来,山上几无游客。不过吴浚现在就站在半山高处,专注地眺望向东南方临安城的方向,心中也不知道在期盼什么。

    之前他受文天祥的指派前往临安联系张世杰,协调将皇室送往江西一事,结果他中途受到夏国的实力所震撼,对宋国和自己的未来感到忧虑和迟疑,竟神使鬼差找到了夏人,想要出卖内情,换取未来战事起之后家族和家产的安稳。

    他本以为自己把事情告知他们,他们会立刻出手先把皇帝控制起来,不料并非如此。夏人得知这个谋划后并未立刻动手,而是让他仍然按原计划去找张世杰,一如既往地执行文天祥的计划。

    一直到现在,他所做的事都与之前计划的无异,真的也就是来了临安找到张世杰说服了他,然后张世杰带兵去临安接引官家,他自己在栖霞山这里等待。如果没什么变故的话,等到张世杰带人回来,他就跟他们一起向西前往徽州了。

    那么会不会有什么变故呢?

    “已经都出去快两个时辰了,也该有动静……咦,来了。”

    从山上向南望去可以俯瞰整个西湖,西湖之上有一条标志性的长长的苏堤分割东西、连接了南北两岸,现在就能看到有一队数百人的人马自南上了苏堤,逐渐向北而来。

    渐渐的,距离越来越近,吴浚看清了这队人马的一些细节,正是清晨由张世杰率领离去的那些人。他们穿着统一军服,倒是挺好辨认,但他们如果成功了的话,是应该还护送着一大堆皇室车马一起过来的,现在却毫无踪影,这是失败了?

    吴浚心中一紧,开始沿着山路往山下走去。

    栖霞山南麓正对着苏堤的地方有一处院落,规模不大但却时时有香火,乃是著名的岳坟所在。当初岳飞含冤而死,死后二十多年才由孝宗平反,原本草草掩埋的遗体便迁葬到栖霞山下,设香火祭祀。

    吴浚下山时,山路正从岳坟旁边过,不由得看了几眼。当初他从江州出发的时候,还曾打定主意到了临安后来祭拜一次这位英雄,结果现在心里有愧,明明就住在不远处,却不曾进去看上一眼。即便是现在走在旁边,心里也感觉凉飕飕的。

    他匆匆走过岳庙,一直往苏堤走去,过了一段时间后便与那队人马相遇了。果然,领头的正是张世杰,队伍中除了军人也没其它人。

    吴浚见状心中一松,知道夏人终究是在自己不知道的地方出手了,但同时也有些不安,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他只能先找到张世杰,主动问道:“沪国公……可是出了什么变故?”

    张世杰并不知道他的背叛,仍然把他当作文天祥手下的“忠臣”来看,对于自己无功而返甚至有些愧疚。

    他下了马,带着吴浚一起向北行军,一叹气,然后气愤而遗憾地说道:“确实出了事,不知道哪里出了纰漏,消息走漏了出去。那奸相陈与权知我等要迎官家西狩,竟无耻勾结夏人闭锁了临安城,甚至还反咬一口,污蔑我为反贼,要夺我军权!”

    吴浚心中一颤,陈宜中贪权之名他早就有所耳闻,此事他会出手干涉也在常理之中,然而时机这么巧,显然是幕后有人故意引导的。

    这么一来,夏国没有直接出手,宋国却自己先内乱了起来,可真是杀人不见血呐。

    他的声音不带掩饰地颤抖起来,对张世杰问道:“国公,那么,接下来,我们该如何是好?”

    张世杰悲凉地一仰头,道:“大厦将倾……只能尽力匡扶了。陈与权已经丧心病狂,接下来不知道还要搞出什么卑鄙手段,这时我们要先稳住阵脚,以防他捣乱。有他看着,官家已不可能出城,接下来我会设法遣人往宫中送消息去,看太皇太后能不能秘密送一位亲王出城。实在不行,还要拜托吴参赞回江西去,请文制置去寻访几位合适的宗室……”

    这是真的没办法了啊,吴浚脸色黯淡地摇了摇头:“七年前,贾师宪扶立伪帝,分了大批新军和大好江山出去,让大宋元气大伤,才有之后的一路沦陷,为人所不齿。没想到如今我们也要重蹈覆辙了。”

    “没办法,如今只能行此下策了。”张世杰叹道。“先延续祭祀,然后……咦?”

    他抬头看向前方,只见西北处有几名骑兵策马疾驰,拐到了苏堤上来,然后朝这边快速接近过来。不多时,他们便已到了近前,张世杰认出了他们,是自己帐下的几个亲兵,看这样子显然是有急事。

    他立刻出声道:“是什么事?”

    为首一名亲兵下了马,上前熟练地单膝跪地一行礼,然后急切地道:“国公,不好了!就在刚才,枢密院派了一队使者来到军营,指称您为‘叛逆’,要各将各部各自整肃,不再接受您的命令,甚至还要带人把您抓起来……弟兄们自然不忿,现在正在闹呢!”

    张世杰深深吸了一口气,骂道:“这姓陈的,果然不是省油的!”然后他立刻翻身上马,对吴浚说道:“吴兄弟,你跟着我这些步兵一同回营,我先走一步了!”

    吴浚立刻道:“国公小心!”

    张世杰挥了挥手,然后一甩马鞭,带着亲兵往大营的方向赶去。

    吴浚抬头看了看天,天色比刚才更阴沉了,栖霞山后甚至有了些乌云的迹象。他苦笑一声,道:“风云将起啊。”

    ……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张世杰愤怒地将一份文书扔在了地上。

    之前几名枢密院的官员将这份文书送到了新军大营中,召集诸将当场宣读。上面的内容令人震惊,竟颠倒黑白,列举了七条张世杰的所谓“罪状”,要将他捉拿回临安城中审问。

    诸将追随张世杰多年,自然知其人品秉性,对此并不相信,反倒将这几名官员堵在营中,等候张世杰回来发落。张世杰归来后读到了此文,自然气愤无比,一口郁气积在胸中,久久不释。

    他现在坐在一张大椅之上,两侧整齐地站立着军武官员,把来送信的那几个枢密院文官围在了中央。

    这些人以一个红袍官为首,剩下的是三个绿袍官,刚来的时候还气势汹汹,结果发现这些军人上下一心,竟毫不为政令所动。他们在为新军如此失控感到震惊的同时,也心寒胆颤,此时收敛了锋芒,唯唯诺诺在大堂中站着,不敢多做表情,生怕惹怒了这些厮杀汉,招惹祸事上身。

    被张世杰掷出的文书在地上滚了几滚,落到了红袍官身前。

    此人眼皮一跳,发现张世杰正怒瞪着眼看着自己,知道不能再装死下去了,只能试探着说道:“沪国公息怒……沪国公忠义世人皆知,此事或许是有什么误会在,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