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1255再铸鼎 >

第77章

1255再铸鼎-第77章

小说: 1255再铸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商社全面转入战备状态,阔马区这个开发比较早的地区也更加忙碌了起来本来也很忙碌。一车车一船船的木料、布匹和钢铁被运输到这里,加工成军队急需的车辆、船只、衣物和盔甲等等。

    李如南今天为了行动方便,连心爱的进口宋式衣裙都没穿,换上了后世样式的干练工作服,带着劳工部的工作组,风风火火地在阔马区各个工坊之间巡视着,不断地做出各种指示:

    “现在扩大牲畜的养殖量已经来不及了,而且还会多消耗粮食,嗯,不如多养点鸡鸭吧。哦对了,加大鱼类的捕捞力度,至少增加两倍,唔,先不管了,暂时解禁敲罟法吧。那海洋部不是在训练新水手吗?就让他们拾回老本行,帮忙出海捞鱼去!”

    “农忙季结束了,农业组的人力应该空闲出不少吧?还有那些没事干的初级劳工,通通划进工厂!嗯,就学义勇队的训练法,先把他们组成一个单独的车间,让资深劳工教他们干活,等熟练了,再补充进正式车间。”

    “还有那些结了婚家里有房子就宅在家里的女劳工,通通动员起来,至少帮忙作些女红活也好。给她们计件工资!不用商量,就把活计摊派给她们,她们还能有钱不赚不成?呃,等等,能省一点是一点,我们在胶州不是收了不少丝绸吗?发给她们折算工资好了。”

    “这不是还有不少小朋友吗?他们放了学也没事干别紧张,我又不是要用童工!把他们组织起来,在居住区和工业区附近巡逻一下,再捡捡垃圾什么的。贴标语之类的活也能让他们帮忙,不又能解放出不少人力?嗯这事大概得跟文化部商量一下,张国庆,你去跟张老师打个招呼!”

    “建设部的人?不,建设部的劳工不能抽调,相反,让他们多准备点建材,多造点房子,要不然放出去的水没地方收啊!”

    劳工们在他们的调动之下,平均工作时间骤然延长,工作强度也有所加大,当然,薪水也多赚了许多。在此基础之上,东海商社这个怪物发挥出了巨大的生产力,以这个时代难以想象的速度吐出各种工业制成品

    原先的阔马区一号工坊旁边又新建起了一间大砖房,用作专用的炼钢车间,而原先的旧建筑则成了专门的锻造车间。

    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阔马区的炼钢车间并没有搬到金口区去,但随着金口工业区炼铁业的大发展,炼钢车间的活计也轻松了许多。他们只需要把金口过来的质量已经很好的各类生熟铁测试一下,然后按需要混合,扔进石墨坩埚里,再适当加一些辅料,直接焖烧一遍,就能得到很好的钢材了。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已经能初步控制碳含量,想要高碳钢就有高碳钢,想要中碳钢就有中碳钢,想要低碳钢你们还是直接用熟铁吧。

    隔壁的锻造车间,则成了专门打造盔甲和冷兵器的地方。

    得益于靠近崂山,水流落差较高,这里的水车已经更换成了最新式的上射式水车,也就是在上游修建一个较高的蓄水池,使水从高处流下,由上而下冲击水车桨叶,可以更充分地利用水流的能量。在同样的流量下,上射水车的功率达到了传统下射水车的两倍,差不多有五千瓦,而且由于蓄水池的存在,输出稳定性也很好。只是受限于地形和成本,目前只有阔马区的几个工坊采用了这样的技术。

    前不久,这里被抽调了不少熟练工匠去金口区造火枪,又补了一些学徒工进来,冷清了不少。

    锻造车间负责人、工业部的马玉石背着手踱着步,视察板甲的生产过程。

    现在板甲的打造也流水线化了,大致可以分为三道工序。

    第一道由学徒工和一级工操作,是把锻好的钢板借助模具敲成穹壳状。这道工序其实相当需要经验的,因为新手掌握不好力度,很容易把材料敲得越来越硬乃至开裂。但由于东海钢铁性能较好,能够承受得起笨拙的锻击,所以他们只管敲就行了。

    第二道则由经验更丰富的二三级工操作,他们接过歪歪扭扭的半成品板甲,检查上面的缺陷,入炉回火重塑晶相,冷却后再敲成更标准的形状。

    第三道则由资深工匠把关,把板甲精修成最后的成品。

    这三道工序渐次进行,源源不断地将板材加工成板甲。但也可以看得出,这套生产流程严重依赖于人力,因此在不少工匠被抽调走的现在,产能就骤然缩减了。

    原来锻造车间排满班的话,平均每日可以生产十套包括头盔、胸甲、肩甲的三件套,不过之前没有迫在眉睫的威胁,一般不会生产那么多。可是现在人手不够,即使火力全开,也勉强只能出五套。这个产量比火枪倒也差不了多少,但安全部的规划中除了火枪兵还有更多需要配甲的长矛兵,按这个速度肯定是不够用了。

    马玉石转了一圈,看着工匠们汗流浃背不断灌着水的样子,知道不能强求,叹气道:“没办法,只能偷工减料了。”

    说完,他走到厂房里一个单独的角落旁,与一个技工小组聊了几句后,拿起一块他们的试制品胸甲看了起来。

    现在的玄武甲总重25kg,马玉石决定将它进一步简化,将材料从钢板换成更薄的熟铁板,重量减到2kg,费工时的棱线设计也简化掉。如此一来,不但节省了用料,还因为原材料变薄变软了而更容易加工,可以大大节省工时。

    当然,强度肯定也会因此而锐减,但反正挡挡流矢就够了。现在义勇队不怵同规模的对手,真到了大规模近身肉搏需要盔甲硬抗的时候,那肯定是敌军远比自己人多,就算甲再厚也没用了。

    他现在拿着的这块甲,就是践行这个思路做出来的。这个小组连产线都没上,小半天就叮叮当当敲出来一块,如果全车间都这么搞的话,怕不是一天能做出二十块了。

    但他把它左右掰着,看着它不断变形的样子,还是放心不下:“虽说防御力不用太好,但总得过得去啊,这真的行吗?”

    小组里带头的那个三级工黄元苦着脸说道:“东家,俺们可是照你的要求打的,再怎么说也就只能这样了,可不是俺们不尽心哇。”

    马玉石摆摆手:“我知道,你们辛苦了。不过,总得有个底才行那就试试吧!”

    锻造车间生产盔甲兵器,门外就有测试的靶场。马玉石带着小组走出门去,把这块胸甲简单固定在一个胸靶上,然后亲自抄起一把炽焰矛,对着它狠狠地戳了过去。

    “duangzhaaaaa!”

    可能是当年军训时练出的技术还没生疏,也可能是甲片强度是真的不行,总之他这一矛下去,直接在上面戳了一个洞出来。

    一个学徒跑去把甲解下,马玉石将矛抽回来,看着矛头上串着的像烤肉一样的甲片,脸色乌黑:“啧,还真不顶用。”

    黄元叹道:“用这种软铁,也就只能这样哇。”

    马玉石戳着那块破甲,恨恨地说道:“可不这么搞产量又跟不上啊,真是难搞。”

    黄元眨巴了一下眼,若有所思地说道:“东家,其实也不是没办法。甲还是可以这样用熟铁敲,但后面可以再撒碳粉锻一遍,还可以再蘸一下,虽说赶不上玄武,但肯定比现在强。不过这都是老法子,不知道东家们能不能看得上”

    黄元是铁匠出身,其实对旧式的渗碳炼钢法更熟悉些,来了商社之后见他们能生产出如此优质的东海钢,自惭形陋,对手里的旧技术不敢再自夸。现在提出这个解决方案还不太自信,一副怯生生的样子。

    马玉石听了倒是眼前一亮:“对啊,还可以热处理嘛,是个办法!嗯,表面渗碳,但也得耗用不少人力吧也不一定,我去找季国风问问,看他能不能搞个批量处理出来。黄师傅,你可立功了啊,你先回去带徒弟们继续做,这个办法你也自己试一下,过阵子我再来找你!”

    于是他便这样一阵风般地离去了。

    后来他找到季国风商议,季国风对此很感兴趣,组织多人攻关后,做出了一套高温回火渗碳淬火渗氮的工艺。也就是先将冲压出的熟铁板甲加热到九百度,在外表面撒上研细的木炭和石墨混合粉末,保温一段时间,待表面渗入碳原子后,浸入尿液淬火。用尿液淬火的原因是,尿中含有尿素,淬火时会有少量氮原子进入钢材表面,能够增加硬度。虽说相比后世成熟的渗氮工艺效果很差,但毕竟也是有一点啊。

    说起来,这尿又是集硝又是渗氮的,真是东海商社的一宝啊。

    这样热处理之后的板甲,安全部测试下来,防护效果居然比之前的勇士甲都不差了。毕竟后者没经过表面处理,如果也这么来一遍的话,说不定效果会更好。但是现在他们需要是产量,没时间等工匠慢慢一锤子一锤子对付钢板了,所以立刻给阔马区第一工坊下了大批量的订单。

    后来第一工坊又补充了一批人手,流程跑顺之后每天能生产二三十套简化版板甲套装。这样的速度,加上以前的库存,勉强可以在一个月内满足新兵员的盔甲需求,但是敌人真的会给你这么多的时间吗?

 第106章 全取胶东!

    1258年,9月29日,东海堡礼堂。

    “全取胶东?”

    临时召开的全体大会上,股东们七嘴八舌地提出了自己对下阶段局势的意见,可当他们听到新鲜上任的“总参谋长”夏有书提出的“全取胶东”谋划的时候,一个个都吃惊地大张着嘴,以为自己听错了

    东海商社前不久控制的地盘连半个县都不到,现在占领胶州之后就有些吃力了,还一下子就想吞掉四州之地的整个胶东地区,是不是胃口太大了点?

    夏有书穿越前业余爱好是研究排队枪毙时期的战争,穿越后自然进了安全部,不过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直到前不久的战争中,他在后方统筹谋划,把军事调动和后勤补给处理得井井有条,所以才在扩军之后被火线提拔为安全部的总参谋长。

    上任之后,他烧的第一把火,就是提出了一个占领整个胶东地区的疯狂军事计划。

    此前,股东们为如何处理当前的事态争论不休。有的支持占住胶州之后,谋求李璮的“招安”;有的支持就此打出反旗,一路打到和林去;有的支持收缩防线,退守东海和青岛地区,凭借天险,足以阻挡十万大军;有的认为应当投靠南宋,去向老赵家求援;甚至有人支持干脆撤出大陆,找个海岛从头干起

    总体来说,真正激进的意见很少,大部分人都是稳妥保守的,即使喊打也是以打促和。毕竟,大多数股东并没有真正的信心去与强大的姜思明乃至他背后的蒙古帝国对抗。

    夏有书却是唯一一个喊着要打出去,而且还提出了明确的战略方案的人。不过,他的这个方案显然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想象。

    他拿着一根教鞭,在黑板上敲了敲,说道:“现在的路看起来多,可实际没几条能选的。确实,我们的敌人可能非常强大,但毕竟眼下还没打过来不是?难不成我们能为了这一点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的威胁,现在就卷铺盖逃海岛上去?”

    众人纷纷摇起了头,同属安全部的司徐立刻捧哏道:“就算要逃,也得打上一场再逃啊!”

    夏有书点头道:“所以我们实际上只剩打一条路了,接下来的,无非是围绕这一点尽可能做好罢了。当然,以我们这点家底,想打出去多远也不太可能,打更多的是为了打出一个良好的战略形势,才能更好地巩固我们的基本盘。”

    他把后面的山东政区图拉了过来,在上面比划着:“我知道有不少人反对进一步扩大事态,觉得有现在这点就足够了。但敌人可不会这么简单就放过我们。如果我们停滞于现在占领的胶州地界,那么我们将面临莒州、潍州、莱州、登州、宁海州五州的包夹,在西、北、东北三个方向都有受到攻击的可能。如此长的防线,而且几乎无险可守,显然是不可能长期维持的。”

    他又在原先的东海地界上划了一道,说:“当然,如果我们退回东海地区,防御压力会大大减轻,但是失去了市场和原材料来源,显然也是支撑不久的。你们真的愿意转进海岛从头开始吗?”

    “但是,”夏有书在胶州湾和莱州湾之间指了一下,开始用诱惑的语调说道:“如果我们向前看,主动出击,把整个胶东地区都占领下来,那么,需要防御的边界反而大大减少了!山东半岛最窄处只有这么短短的一段,比胶州的边界线短多了,只要守住这里,便没人能攻进来!陆上不行,海上更不行,胶州湾以北的海域,根本没有能和我们相抗衡的海军!”

    随着他的语调不断升高,一部分股东看着地图,开始呼吸加促,露出了热切的眼神。

    夏有书轻轻一笑,顿了一会儿,继续说道:“当然,如果只看行政地图,在莱州湾和胶州湾之间这一段,即使是山东半岛最窄处,也仍然有一百公里长,但是,但是!”

    他把政区图撤下,又换了一张山东地形图,用红笔在上面沿着一条河描了一下,又圈出东北方一片山区,接着说:“看看这张地形图,形势则完全不一样了!胶东地区东北方多山,其中在莱州以南、胶水县以北,有一道南北长达三四十公里的大泽山脉,是大军行进的禁区!

    而且!胶州湾北方的大沽河下游,也就是自入海口直到移风店镇这一段,长达三十多公里,在当下水流充沛、河面宽阔,即使在隆冬时节,也难以完全结冰,可谓天险!

    所以,我们只要守住胶州,再用海军看住大泽山北那一段狭窄的莱州走廊,甚至直接攻占莱州,那么剩下的真正需要防御的,也就只有大泽山南麓至大沽河北岸这一段,不过短短二十多公里长罢了,其间还有森林河流阻碍,可谓轻松至极!”

    说完,他停了一会儿。台下的股东们纷纷相互交谈起来。

    看得出来,大部分人都有些心动,兴奋地谈论着这个计划的前景和可行性。毕竟,随着实力的增强,野心也在部分股东们的心中滋长起来,谁不想干出一番事业呢?

    见气氛不错,夏有书又趁热打铁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