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1255再铸鼎 >

第85章

1255再铸鼎-第85章

小说: 1255再铸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层军官对此没有经验,一时不知该如何处理,相互矛盾的命令反复出现。高层们也好不了多少,折腾了半天,只知道骂娘。没办法还是要股东们出手。

    三营营长尤力对着后面的几个连长大骂道:“就是五百头猪,见到前面堵了,也知道停下吧?你们这是练兵都练傻了?赶紧回去整队,今天回去有你们好果子吃!”

    高正喊过范龙城,让他派骑兵往前后传递命令。一番调整过后,步兵分成左右两队,走在官道两旁的野地上,而炮兵营和保障连走在中间,骑兵按伍洒了出去进行侦察。这么一来,整条队伍的长度缩短到了三百米,虽然步兵们走起来费力了些,但总体行进得有秩序多了。

    夏有书凑了过来,说道:“唉,这才两千人就这么麻烦,当初咱们高中办活动的时候,人数比这还多,也没乱成这样啊。”

    高正取下水壶润了润嗓子,说:“你以为高中生很普通吗?那至少也是经过了十年集体训练的优秀人才,按现在的标准可是一等一的精兵了。这些新兵毕竟才训了十天,能走成这样还算可以了。不然古代军队一日只能行军三十里,真是他们傻吗?”

    夏有书打了个喷嚏,说道:“是我心急了。唉,本来我还准备搞个突击训练之类的,让范龙城他们扮蓝军来个突然袭击。现在看来,怕不是一刺激就得溃散,先老老实实走完吧。”

    “嗯,一回生二回熟,等这趟走完,下次训起来就容易多了。”高正掏出对讲机试着呼叫了两句,见没反应,又嘀咕道:“也不知道第二舰队到哪里了,怎么到现在都没信号,这海军的人还是一向不靠谱啊。”

    与此同时,高密县北方的柳沟河上。

    “我靠,这夏有书别的本事没有,地图开疆倒是玩得挺溜啊。他这大笔一挥,可是坑死我们了!”

    许嵩涛看着前方狭窄的水道,不禁隔空抱怨起夏有书来。

    为了配合陆军攻占高密的行动,今天一早,许嵩涛让两艘星火级在新河镇留守,顺便指挥本地雇工清理一下地基,给要塞的建设做些准备工作,自己带着两艘沙船和六艘青叶船沿胶水河南下,准备前往高密。

    由于北风强劲,即使是逆水而上,航行也非常顺利。不过新河镇往南地势一马平川,胶水缺乏来自高山的水流汇入,水量迅速减少。最初,两艘沙船勉强可以通行,但走了三十多公里之后也不行了,只能由较小的青叶船继续航行。

    青叶船又走了十多公里后,来到了一处分岔口,胶水河拐向东南方或者说它本来就是从东南方流过来的,之后有数条支流从南北汇入胶水。

    船队沿干流向东南走了一段之后,许嵩涛派遣两艘船继续沿干流行驶,侦察一下胶水河上游的水文,自己带着其它四艘船选择从一处名为“柳沟河”的支流转向南行驶。从地图上看,这条河直通高密城西。

    这份地图是以后世地图为基础,经考察队实地考察后制作的,柳沟河现在未必叫柳沟河,只不过位置与后世的柳沟河近似,所以被取了这个名字。在地图上,柳沟河看起来通行能力不错,所以被夏有书选为高密新河防线的一部分。但是考察队来的时候是夏天,水流正盛,而现在临近冰期,水量比夏季低了不少,河面狭窄处只有十米宽,青叶船都要小心翼翼才能通行,还不时传来船底擦到什么的声音。也难怪许嵩涛抱怨了。

    “报告,前方发现一道木桥!”

    临时旗舰,青叶01号的桅杆望斗上的瞭望手对下面喊了这么一句。

    许嵩涛皱了皱眉头:“这下麻烦了啊,青叶船的桅杆是固定式的,该怎么过去等等,这桥除了方便敌人渡河还有什么用?搬出大炮来,把它轰掉!”

    于是这可怜的小桥就这么在东海人的炮火中断成了两截,许嵩涛仍然不满足,让水手把断掉的桥板拖到东岸,点上火烧掉,才继续启航。

    就这样,当船队轰掉两道小桥,最终到达高密城西的时候,已经到了下午两点。而此时,义勇旅也已行军到了高密城外。

    高密城北是一片名为百脉湖的大规模湿地,后世因为胶莱运河和各项水利设施的开通而枯竭,但现在仍然是军队难以展开的险地,这侧城墙干脆就没开门。

    这倒是省了东海人的事了,北边只派了一个排去监视,三个营大部分兵力展开围住了高密城的东、南两面。同当初攻打胶西城时一样,墙头上没什么敌人,新兵们在轮流用火枪练习射击。

    根据围三阙一的原则,城西没有布置兵力,留给海军埋伏。

    城西的柳沟河上有一座石桥,许嵩涛想了想,没有把它摧毁,而是通过对讲机跟高正取得了联系。

    交流一番后,他让船队在高密城西的河段上散开,然后带着二十个水手,搬了两门虎威炮下来,守住这座桥。水手们一边拿出预制的混合干粮吃了起来,一边监视着东边的动静。

    不久后,义勇旅发动了总攻。炮兵们轰破了城门,新兵们装模作样抬着梯子爬上了没人的城头。

    许嵩涛收到消息,立刻让水手们做好警戒。果然,没多久,数十名丢盔卸甲的兵丁向这边奔逃过来。两门虎威炮隔着五百米就开火,炮弹虽然没打中几个人,但一下子吓住了他们。

    紧接着,范龙城带领的骑兵也从侧后方追了上来。溃兵们见走投无路,只好乖乖跪地投降了。

    之后,义勇旅在本地以孙天和商行为首的士绅们的配合下,迅速稳定了高密县的秩序。

    到此为止,整个胶州三县,已经完全落入了东海商社的手中!

 第118章 山河防线 七 胶水县

    1258年,10月13日,高密。

    范龙城将骑兵分成两组,一组仍然在外围巡视,另一组下马,将俘虏捆绑起来。许嵩涛也带着水手们过来帮忙。

    水手们用娴熟的绳技将俘虏牢牢捆住,看得骑兵们啧啧称奇。

    许嵩涛走到一个穿着鱼鳞甲、看上去像是首领的俘虏身边,叹着气说道:“早点投降不就好了吗?看,现在多受罪啊。”

    那个俘虏委屈地说道:“大王,不是俺们不想投降,是你们不让投啊。不由分说就一顿乱打,我们也没办法啊。”

    许嵩涛尴尬地笑了笑,然后凑到范龙城吐槽道:“老范啊,你们可真够狠的。对了,你们陆军都扩军十倍了,你这手下怎么还是就这么几十人马啊?”

    范龙城下了马,叹气道:“没办法啊,兵源不够。步兵不用说,随便就能招到一堆。炮兵虽然号称技术兵种,但是规章流程做好之后照着来就行了,跟流水线没什么区别。只有我们骑兵,没几年的功夫是练不出来的。我们现在虽然也招了近百新兵,但基本都是勉强能骑马的水平,根本不能打仗。为了不添乱,我都没让他们过来,继续窝在平原区练习呢。”

    “哈哈,跟我们海军差不多嘛。”许嵩涛拍着范龙城笑道。

    范龙城感觉有些嫌弃,我们骑兵是贵族兵种,怎么能跟你们那些臭烘烘的水手差不多?

    这时许嵩涛突然想起了什么,拉着范龙城小声问道:“你们最近不是要和真蒙古人打仗了吗?怎么样,你们这些弟兄能行吗?”

    他指的是攻打胶水县的事。胶水县城已经被废弃,没有守军,但是胶水县东有一个小蒙古部落,是个隐患,不得不慎重对待。

    范龙城皱了皱眉头,说:“胶水那边,主要是步兵的事,我们捡漏就行了。倒是新河要塞的修建,你们得抓紧啊。”

    “行,没问题,陆平他们干得不错,我们把建材运到了就行了。啧,说起来,胶水河最东侧和大沽河就隔了十公里,愣是没水系相连,只能用陆路转运一段,压力全在这里,怪不得后世要修胶莱运河呢。”

    胶水河,发源自高密县以南的山区,向北流经高密县东部之后拐向东北,在胶西城正北约二十公里的姚家村又拐向西北,此后一路流入莱州湾。大沽河与胶水河距离很近,却没有直接的水系相连。

    历史上的1282年,元朝曾经在姚家村和大沽河之间开挖过一条运河,也就是胶莱运河,将两条大河联通起来,使得南来的船只可以从胶州湾一直行船到莱州湾,但是因为淤积严重,用了没几年就不得不废弃了。

    目前,落药要塞已经接近完工,只剩下最后的收尾工作,铁道队正在将砖块往姚家村转运,以便第二舰队运去新河要塞。

    义勇旅攻占高密后,将第三步兵营、一个骑兵班和一个炮兵连留了下来。其中第三营和炮兵连继续训练,顺便配合新的高密工作组稳固当地的秩序。而骑兵则要配合第二舰队,控制高密胶水河一线,以防姜家的军队渗入,打乱安全部的部署。

    不过许嵩涛他们一路过来,就没见过姜家军的影子。据降兵所说,潍州和密州的守军都坚守城池,没有出动的迹象,也不知道他们在等些什么。

    第一营、第二营、剩下的炮兵和骑兵还有海洋部委托培训的海军陆战队则开赴落药要塞,在要塞外围驻扎下来,简单休整一天,就准备执行攻占胶水县的任务了。

    十月十七,胶水县。

    胶水县,也就是后世的平度市,位于山东半岛的中央,北临大泽山,南边不远就是重要的胶水和大沽河,可谓通往胶东的门户。不过也正是地理位置的重要,胶水县城在金末乱世中毁于战火,至今未能修复。

    由于有了高密的经验,胶水讨伐队前往胶水县的过程顺利了许多。他们从落药要塞出发,沿着落药河向西北方行进,大约走了二十多公里后,遇到了胶水县内的一条大河白沙河。

    此河与城阳区的白沙河同名,发源自大泽山东麓,向南流动一段距离后,分出一条支流汇入落药河,主流继续向西南奔流,一直汇入胶水河。说起来,此河也算是连接大沽河和胶水河的一条水道了,不过绕路太远、水量不多,所以利用率不高。

    与落药河流域常见农田的情况不同,这里明明也是优良的农业区,但是完全荒废,两岸目力所及之处一片枯萎衰败的景象。

    之前安全部派范龙城领着一支先遣队去胶水县内侦察,而他们已经在落药河和白沙河的交汇口东岸设立了一个简易营地,大军直接在此驻下,开始扎营。

    士兵们还在忙碌的时候,范龙城收到信号,带队赶了回来,验过口令后,一头扎进了指挥部的营帐。

    “报告!”

    帐内的几人转过头来,高正见是范龙城,先喊了一句“进来!”,然后笑呵呵地问道:“老范啊,辛苦了,胶水县的情况怎么样?”

    范龙城摘下头盔,喝了口水,说:“胶水县原先的县城已经完全荒废了,城墙都被人拆光了,只留下半圈残破的夯土坡,外面不仔细看,还真想不到这里曾经有城市存在。”

    “唉,沧海桑田啊。城内还有人吗?”

    “有,而且还不少,有几十户,不过都住在高墙大院里面,气质也挺彪悍的,一看就不是易与之辈。据说这里仍然有几条商路经过,他们大概是干这行的,不过为了不惹麻烦,我们暂时没和他们接触。”

    “嗯,这些人麻烦不大,先不用管他们。蒙古人的情况如何?”

    范龙城的表情严肃下来,说:“等等,我给你们找个专业人士过来。”然后转身出了营帐。

    不多久,他带着一个年轻军官走了进来,拍着他的肩说:“这是我们骑兵营的新星,王破虏,马技娴熟,一点不比黄家那几个小子差!破虏,你去给首长介绍一下蒙古人的形式吧!”

    “是!”王破虏激动地答道。他的家乡就是这里,但是被蒙古人害得家破人亡,可以说是与他们仇深似海,如今有了报仇的机会,如何能不激动呢?

    王破虏走到帐内挂着的一副简陋的等高线地形图旁边,先是仔细看了一遍,然后拿起教鞭,在胶水县东部画了一个大圈出来,说道:“各位首长,这些蒙古人的主要活动区域在这里,主要是白沙河流域和落药河上游的谷地,总面积在二十万亩以上。其中,又分了两部分,”

    他在大泽山东部的一处高原地带上画了一个圈,继续说:“这里由大泽山和临近山脉围出一片高地,只有南边白沙河附近可以出入,虽然地势较高,但是内部还算平坦,水草丰美,最初蒙古人的营帐就驻扎在这里。”

    说到这里,他咬了咬牙:“但是后来他们养的羊马越来越多,这片高地就不太够用了,于是他们又下山,将高地周围十里的范围都划成了他们的牧场,莱州官府只当没看见。白天,他们赶着马群,到山下放牧,晚上又赶回高地上。不过这个季节进入了枯草期,牲畜大都待在高地上吃干草,所以我们现在周围看不到他们。”

    等他说完,高正问道:“你知道他们有多少人,多少马吗?”

    王破虏一愣,回答道:“报告首长,为了不惊动他们,我们没有进入高地侦察。不过据我以前知道的,他们应该有一百多帐,五百多人。马就很多了,至少得三千匹吧。”

    高正点了点头:“好的,你先回去准备吧。明天好好表现,一定有你报仇的机会!”

    王破虏激动地应了一声,然后转身出帐了。

    高正转过身来对其他人说道:“五百多人,跟哲布说的差不多。这五百里面,青壮也就一两百,但料敌从宽,假设蒙古人都是战斗民族,壮妇少年大叔都能上战场,算他们三百战兵,这仗该怎么打?”

    “正面推过去呗,还能怎么办?”司徐高声喊道。

    “别闹!”谢光明批评他道。

    “不,我觉得有道理,”带领海军陆战队参与这次行动的高川说道,“他们这么点人,我们打赢不难,但是想全歼就有些麻烦了。如果我们搞个突袭,他们一混乱,四散而逃,我们又追不上,那么被他们化整为零闯到我们腹地闹事,我们就被动了。”

    “你这料敌也太宽了吧?”谢光明不太同意,“要是他们有这打游击战的本事,还能窝在我靠,不对,他们后来真统一中国了啊。等等先不说这个,就算我们正面推过去,他们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