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朝为田舍郎 >

第89章

朝为田舍郎-第89章

小说: 朝为田舍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鼻子骂娘的颜真卿,在李十二娘的眼里也不过只是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充其量字写得挺漂亮。

    只要为人有某个起眼的长处,便可入李十二娘的府上引为座上宾,与之把臂论交。豪侠之风范,可见一斑。

    顾青觉得这样的酒宴令他很轻松,在这里没有任何身份的桎梏,乞丐与权贵能够同坐一堂,在豪侠的眼里,他们皆是苍生,没有任何区别。

    夜已深,酒正酣。

    这座不夜的都城里,此时仍到处闪烁着灯火,与天边的皎月对映成辉。丝竹之乐夹杂着人们轻快的笑声,深夜里的歌舞喧嚣,像浮华盛世里的一场人生大梦。

    顾青已微醺。

    不记得喝了多少酒,他只知道李十二娘府上的酒很多,从西域的葡萄酿到三勒浆,还有本土的米酒,果酒,各种酒坛在堂前摆成一排又一排。

    府上的侍女不停忙碌,为宾客布菜斟酒,堂中还有李十二娘的女弟子们舞剑助兴。

    杜甫已喝得有点迷糊,这样的场合他有些内向,独自一人坐在桌边,懵然的脑子一点又一点,似倒又未倒。颜真卿强行拉着顾青,手指沾了酒水在桌上为他比划,这个字如何写,如何起笔,如何收锋,小子,十二娘说你字写得难看,你能不能专心点?

    顾青无法专心,他脑子也喝懵了,主要是裴旻太可怕,拉着他喝酒都是用能装一斤的漆耳杯,咣咣一口干,杯里不准剩酒,否则便强行往顾青嘴里灌。

    不仅是顾青,今晚前堂上的人几乎都是裴旻放倒的,剑圣的酒量深不可测,唯独给李十二娘敬酒时碰了钉子,一个“滚”字委婉拒绝后,尴尬的剑圣便找其他人撒气。

    颜真卿已被裴旻灌得摇摇晃晃了,跟杜甫一样垂头颓然许久后,颜真卿忽然猛地一拍桌子,大喝道:“有乐岂能无舞?十二娘,多年不见你亲自剑舞,今夜可否为我等破例?”

    裴旻和杜甫一愣,然后纷纷拍掌大笑附和起哄。

    李十二娘也喝了不少,坐在主位上一手托着腮,一手端着杯,端杯的手肘搁在弯曲的膝盖上,飒爽之姿强胜须眉。

    李十二娘淡淡一笑,道:“我已多年不曾剑舞,你们若想看,我可让弟子为你们舞之。”

    颜真卿又拍桌子:“不行,我想看你亲自剑舞,公孙一门弟子众矣,唯独十二娘得了公孙大娘剑舞之精髓,绝世舞姿岂可埋没于岁月?十二娘,故交多年,这点请求都不能满足我么?”

    堂内众人又是一阵鼓噪,就连李十二娘的女弟子们也纷纷挤在门外,期盼地注视着她。

    李十二娘悠悠叹了口气,道:“世人只为剑舞之姿而倾慕,唯有故交知我剑舞中的飘零感怀之意,可惜故交凋零,知己已逝,十二娘本已不愿再为无干之人舞剑。只是今夜……”

    说着李十二娘忽然望向顾青,朝他一笑,笑中泛泪:“今夜,仿若故人重生,与我樱花树下相见,暌违多年,且看我为君舞……”

    说完李十二娘忽然身形飞起,像一只矫健的燕子,翩然飞到前堂中央,大声道:“剑来!”

    裴旻当即拔出自己的剑抛给她:“用我的。”

    李十二娘看也不看,足尖一点,将剑踢了回去,道:“不义之人的剑,我不屑用,脏了我的剑舞。”

    裴旻接住剑,怅然半晌,神情露出难过之色。

    堂外的弟子递上佩剑,李十二娘接过,扬手一抖,一片雪白的剑花闪过。

    李十二娘执剑而立,注视着顾青,道:“听闻你在蜀州便有才名,还为当今贵妃作过诗,今夜可有兴致为我赋诗一首?”

    顾青此刻已有七八分醉意,闻言洒脱大笑道:“有何不可,李姨娘只管舞来,看小侄为您赋诗,哈哈,酒来!”

    女弟子急忙奉上一坛葡萄酿,顾青揭开泥封便举起酒坛径自往自己嘴里灌去。

    颜真卿这时也兴奋地道:“有诗有酒,又有久违多年的剑舞,今夜可为盛事,当书以记之,留后人倾仰。拿纸笔来!”

    见顾青端着酒坛仰头灌酒,李十二娘目现温柔之色,眼神迷蒙如雾,随即凝结成泪。仿若回到当年故交相聚时的画面中,顾家夫妻在痛饮狂歌,她在樱花树下为知己舞剑。

    堂外,李十二娘的弟子忽然击起了鼓,鼓声细碎,如同一位绝色佳人轻踩莲步盈盈走来。

    一念清明,李十二娘眼神一正,然后,雪白的剑光随着婀娜的身姿翩然舞动起来。

    一道道剑光如矫龙游渊,又如凤舞九天,金蛇缠绕,剑身过处,留给众人一道道绚丽的残影。

    众人屏住呼吸,倾心欣赏时,顾青忽然将酒坛递给旁边的杜甫,使劲拍了拍杜甫的肩,留给他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随即起身大声吟道:“今有佳人十二娘,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爧如羿射九日落,娇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众人原本为李十二娘的剑舞倾醉,然而听到顾青吟诵的诗后,众人愣了一下,纷纷望向顾青,眼神中的钦慕之色更深了。颜真卿正等着顾青的诗,顾青开口之后,颜真卿神情凝重,笔走龙蛇,将顾青念的每一句诗都写了下来。

    堂外的鼓声愈见急迫,李十二娘剑舞的身姿也愈见灵动疾敏,剑啸之声随着顾青的诗句吟诵,在半空中划出冗隽的回音。

    顾青吟诵的节奏忽然停顿了一下,此刻醉意酩酊的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丝清明。

    这首诗的后半段恐怕不能原样复述出来,因为这首诗原本应是十几年以后才问世的,那时已是安史之乱以后,天下早已物是人非,而且原诗后半段对李隆基颇有指责之意,全诗其实主要是感怀岁月易逝,以及忧叹战乱之后国运衰退,世事巨变。

    脑海里仅存的一丝理智告诉顾青,后半段诗不能原样照搬,会出事的。

    于是顾青犹豫了一下,接着念道:“……天子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二十年间似反掌,女乐余姿映寒日。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少年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语落,李十二娘的剑舞也戛然而止,堂外的鼓声亦骤停。

    前堂内一片寂静。

    顾青心跳有些快,删去了原诗中比较犯忌的两句后,这首诗的意境亦变了,它仍然有感怀往事之意,但已淡化了朝代衰亡的忧叹和指责李隆基昏聩的意思。

    不过删去两句犯忌的诗句后,这首诗用于此时此地,却显得分外应景,今夜此时,李十二娘愿意亲自剑舞,原本就是为了感怀故人。而今年今时,盛世犹在,本不必为它忧叹。

    寂静之后,李十二娘将剑递还给弟子,忽然掩面哭泣起来。

    一首歌的某句歌词,一段凄婉曲子的某一段落,一首诗的某一段凄婉句子,都能瞬间击中某个人内心最深处的感怀伤心处。

    顾青刚才这首诗里,其中两句“二十年间似反掌,女乐余姿映寒日。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令李十二娘积抑多年的相思苦痛瞬间释放出来,仿佛这两句诗是顾青看穿了她内心深处的记忆,用哀婉的语气将它娓娓道给世人。

    前堂内依旧鸦雀无声,只听得到李十二娘低沉的抽泣声。

    良久,正在奋笔疾书的颜真卿忽然将笔重重摔落,大声道:“书成矣!顾长史高才,此诗可为千古绝唱,好!十二娘,公孙一门之剑舞,必因此诗而重现辉煌!”

    李十二娘恍若未闻,仍在掩面哭泣。

    杜甫撑着最后一丝清明,踉跄走到顾青面前,朝他长揖一礼,红着眼眶道:“少郎君之才,吾不及也。观十二娘之剑舞,又闻少郎君之千古绝唱,舞与诗,皆可传世千年。乍闻此诗,如雷霆万钧,又如江海奔腾,气势雄浑,独冠当世。”

    裴旻没说话,坐在堂内一角垂头阖目,神情哀恸,似乎也忆起了当年与顾青父母痛饮狂歌快意恩仇的岁月。

    顾青也醉了,念完后独自走到桌前,端起酒坛往嘴里猛灌几口,身躯摇摇晃晃朝众人露出缥缈的一笑,随即重重倒地,彻底醉过去了。

    …………

    酒宴散,颜真卿等人告辞,李十二娘平复了情绪,与宾客辞别后,令弟子将顾青抬到厢房睡下,她却独自坐在曲终人散的前堂内,一盏接一盏地饮酒,似要将自己灌醉。

    一名女弟子进来,行礼后告诉她,顾青已安顿下来了。

    李十二娘看着面前颜真卿写下的顾青的诗句,神情渐渐淡漠。

    “将此诗记下来,明日传遍长安,我要让长安的士子全都知道顾青之才。”

 第一百五十一章 名动长安

    第二天,长安城内酒肆饭堂青楼处处传诵着一首诗。

    诗名《观李十二娘舞剑器行》,其诗气势雄浑,由剑舞而思昔年,感叹时光,忧思岁月,令人回味潸然。

    顾青还在李十二娘府上高卧酣睡之时,浑然不知自己突然成了长安网红,长安的文人士子被这首诗所倾倒,人人争相传颂之余,纷纷来到李十二娘府上,请求见一下作出此诗的少年郎君。

    很快顾青的身份也被人肉出来了,出身蜀州农户,是蜀州贡瓷窑的主人,还写过“千里共婵娟”的长短句,为杨贵妃专门写过赞美她的诗,并且是第一个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将从古至今的四大美人完美贴切地形容出来的人。

    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少年才名并非自此诗而始,很早以前便有过脍炙人口传世千秋的诗作,直到这首《舞剑器行》出来,人们才将那几首经典的诗和顾青这个人联系在一起。

    同时人们还知道,前些日为朋友两肋插刀胆敢劫万年县大牢,数百平民跪在大理寺为他求情的主角,也是这位少年。十八岁便被天子封为左卫长史的年轻朝臣仍是这位少年。

    有惊世之诗才,又有执义之侠名,还有不可限量的远大前程,顾青顿时成了长安文人们口中赞颂钦羡的主角。

    李十二娘府门前无数文人聚集,女弟子们全都站出来维持秩序,然而还是挡不住人们的热情,他们纷纷要求见一见诗才傲世的左卫长史顾青。

    这个年代的人们还是很纯粹很朴素的,爱与恨全都写在脸上,喜欢一个人便表达得清清楚楚,就像一千多年后的粉丝追星一样。

    …………

    顾青醒来时已是下午时分,睁开眼便觉得头疼欲裂,无数个打桩机在脑子里打地基一般,轰轰轰的难受极了。

    捂着额头坐起身,顾青蹙眉呻吟,宿醉的感受生不如死。

    脑海里对昨夜醉倒之前的记忆有些模糊,全都是零零散散的片段,顾青努力将那些片段拼凑在一起。

    依稀记得李姨娘舞剑了,颜真卿写字了,杜甫没能刷出存在感,因为……自己又剽窃了他的诗?

    顾青眼睛赫然睁大,这就有点不好意思了,当着原作者的面剽他的诗,似乎有那么一丝丝无节操啊……

    更过分的是,自己居然改了原作者的诗。

    顾青不是挑事的人,但如果换了他是原作者,知道别人当着自己的面改了自己的诗,不抽死他才怪。

    门被推开,李十二娘进来,她也喝了一夜的酒,可此刻看起来神采熠熠,丝毫没有宿醉的样子,看来练武的人体质就是不一样,着实令顾青羡慕。

    顾青见到李十二娘后,第一反应是捂住了自己的胸……

    李十二娘白了他一眼,道:“捂着作甚,有什么好看的?”

    顾青想了想,男人的胸确实没什么好看的,只为了区别正反面而存在罢了,于是赧赧放下了手。

    李十二娘手里端着一碗粥,递到顾青面前,道:“宿醉难受吧?先喝了这碗粥,填一下肚子,肚里有了食物,宿醉便不那么难受了。”

    顾青好奇道:“李姨娘很有经验的样子,您经常喝醉吗?”

    李十二娘淡淡地道:“十年前很少,自你父母逝后,我经常醉。”

    一句平淡的话,却蕴含了几许心酸,顾青叹息一声,接过碗喝粥。

    看着顾青一口一口喝粥,李十二娘脸上露出柔和的神采,轻声道:“昨夜你作的诗,很好,不愧你的才名,你的诗今日已在长安城传遍了,顾家的人果然皆不凡,你不曾辜负你父母的声名,我很自豪。”

    顾青一愣,想不通为何一夜之间自己的诗便传遍长安,看着李十二娘平静的表情,顾青恍然,应该是她暗地里运作,帮自己扬名了。

    李十二娘是真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她已代入了母亲这个角色,自己的孩子但凡有任何优秀的地方,她总是迫不及待地传扬出去,展现给外人看。

    顾青有些感动,在这个世界上,他本是孑然一身,只是没想到不知不觉间,这个世界给予了他太多的善意和感情,有时候扪心自问,如果此时突然要离开这个世界,他还会像从前那般毫无留恋地离开吗?

    铁石般冷硬的心,不知何时起已渐渐融化。这个世界他已有了太多无法割舍的人,越有牵挂便越害怕死去,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放不下,舍不得。

    “李姨娘,余生还很长,你要开心的活着,若你这辈子不打算嫁人,我给你养老送终。”顾青下意识脱口而出。

    李十二娘一愣,接着眼泪扑簌而下,抚着他的头顶哽咽笑道:“好,我等着你给我养老送终,一定不要骗我。”

    顾青笑了:“不会骗你。”

    李十二娘吸了吸鼻子,平复了情绪,笑道:“莫作儿女惺惺之态,昨夜酒宴,可为长安盛事,可惜若吴道子和张旭两位在就更好了,此二人亦有惊世之才,又都是好酒之人,定能与你一见如故,引为忘年知己。有了诗画书剑和酒,盛事方才名不虚传。”

    “不过昨夜你一枝独秀,对扬你诗名亦有好处,想必用不了多久,你的名声便能天下皆闻了,人在朝堂官场,文采方面高调一点不是坏事,或许对你的仕途更有利。”

    “顾青,朝堂凶险,我能帮你的地方不多,往后还是要自己小心,你选择的路与你父母不同,作为长辈,我实在无法给你什么建议。”

    顾青笑道:“李姨娘放心,我终归也有几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