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春秋大领主 >

第100章

春秋大领主-第100章

小说: 春秋大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了,要是谁穿越过来,逮住一个谁就喊“公子”,不但是在害那人,也是自己不想活了。

    吕武称“祁公”是恭维祁奚在公族的声望很高。

    晋国公族中能拿得出手的人物不多,祁奚算是军中职位比较高的一位,他所在的家族实力也不弱。

    更重要的是,祁奚非常聪明,脑子一直很清醒。

    一阵饮宴过后,到了说话的时间。

    祁奚告诉吕武关于秦国的消息。

    有些是吕武之前已经得知,更多属于没打探到消息的部分。

    其中包括秦国想要赎回被俘的秦人。

    看来秦国的新君知道关键,土地被侵占还能夺回去,一时间的人口锐减对秦国的影响更加要命。

    秦国正处于半农耕和半游牧阶段,秦庭能够实际调动的人手远比想象中更少。

    不然的话,一个人口一百八十万的国家,卯足了劲怎么只可能调集六万战兵?

    只说明秦君能够实际约束的贵族数量不占多数,更多的贵族要么调动不了,或是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进行调动。

    吕武对晋国愿不愿意归还秦人战俘,很在意。

    老吕家这一次获得了一万三千秦人俘虏,不算获得最多,却也不是最少。

    这一批劳动力对现在的老吕家至关重要,一旦被拿了回去,建设进度必然遭受致命影响。

    祁奚说道:“秦国割土,君上召集有功之臣,阴子有大功,不可不在场。”

    说起来,吕武在那一次战役最大的功劳不是其它,是破了“雍”的城门。

    这是一件极度羞辱秦国的事情,却是给晋国大涨威风的举动。

    将来意说明,祁奚不想有过多的耽搁,没有做停留就又离去了。

    国君当然有召集封臣的权力。

    只是在晋国,一般是由元帅进行召集。

    吕武没有马上动身,他需要等一等。

    这一等,果然等来了栾书的召唤。

    “现在晋国愿意给国君保留脸面的卿不多,栾书会是一个。”吕武对这个看得很透彻,想道:“栾书毕竟是元帅和执政,权力的基础在国家,需要为国家保留颜面。”

    不过,他觉得栾书也忍不了多久。

    身为元帅、执政和中军将的栾书,他是因为职责而顾着国君的颜面,随着国君一再胡闹下去,耐性总有被消磨干净的那一天。

    吕武安排好了家族该干什么的事情,调集五百名武士和一千名属民,踏上了往新田而去的道路。

    一路上,他们偶遇到了很多一样要去新田的队伍。

    跟往常一样,各支队伍不会刻意靠近,甚至会进行防备。

    这一次对秦国的战争获得大胜,有功之臣获得的奖赏太少。

    吕武事先就知道肯定还会再起波澜。

    有功不赏是大忌!

    国君手中已经没有多少能够赏赐出去的土地,升爵的附加福利就是增加封地,像吕武得到了升爵,却少了土地的赏赐,封赏并不完整。

    晋国的大多数土地被几个“卿”掌握在手里,他们的土地历来有增无减。

    等于说,晋国的“卿”除非失去卿位,可以自己下台,也能被攻杀灭门,要不晋国的土地现状难以改变。

    这也是晋国目前正治生态形成的原因。

    那些“卿”的实力越来越强,国君当然就要被压制。

    现在维持晋国平稳的不是国君,是几个“卿”相互忌惮。

    吕武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来到新田。

    他们刚刚进城,天空飘下了细雨。

    老吕家在新田并没有产业,每一次来都要找韩氏或是魏氏借地方。

    比较令人纳闷的一点是,新田这边的土地无法买卖,需要取得国君的首肯,才能拥有使用权。

    实际上,现在的土地都无法私下买卖。

    吕武的晋升速度太快。

    晋景公时期,吕武还没那个资格获得在新田的土地。

    等姬寿曼这位新君继任,喜欢瞎胡搞的国君好像忘了那茬。

    韩氏和魏氏还是相当大方,他们借给吕武的宅院,借出去的那一天就再也没有收回去,平时也会派人进行维护。

    吕武刚住进去不到半天,韩无忌、韩起和魏绛魏悼子子、魏颉令狐颗子、魏相吕锜子都来了。

    这些人一到,没来得及打招呼,智朔、中行偃的车队也到了门口。

    这搞得吕武刚将韩氏与魏氏子弟迎接进去,又要返身出来迎接荀氏家的孩子。

    荀氏是大宗,中行氏和智氏是别出,他们其实都是荀氏的子弟。

    等吕武将他们都接进去,布置好了怎么招待,又有客人到来。

    梁兴禀告说,郤伯宛也来了。

    结果后一脚,范氏的士匄一样过来。

    只差一个栾氏的子弟,几个“卿”的家族弟子就算齐了。

    这都怎么啦?

    吕武现在的名声很大没有错,却自认没重要到能聚集这么多的大家族子弟。

    韩氏和魏氏是姻亲,他们也一贯玩在一起,来了是一种亲近的表现。

    智罃觉得自己挺照顾吕武,知道吕武来新田,想让荀氏子弟过去亲近一下,同样是正常的举动。

    郤氏那一边,吕武有在“新军”服役的经历,多少也有点由头。

    吕武跟范氏只有一次接触,还是为了保证不涉及贩陶行业,不算有什么交情的。

    到后面,又有很多连吕武都没有听过,别说是认识的人,相继前来进行拜访。

    事态的发展让吕武起了警醒之心,拉着魏相到一旁,很直接地问:“相,出了何事?”

    魏相却玩起了吊胃口,一副笑而不语的模样。

    看得吕武想挥出小拳拳。

 第169章:这一刻,空前团结!

    只有一两家陌生的人过来,吕武还能觉得正常。

    这么多陌生的家族一块来,他不能自恋到认为都是来找自己。

    所以,只是他们压根就是找个由头,好有一个地方能聚一聚,商谈一些什么事情。

    这个庄园是韩氏名下。

    吕武到来只算是客居。

    他尽了自己应该做的招待,将主导权交到了韩无忌手上。

    秦国割让国土,面积上面还挺大。

    东起大河黄河,西至泾水,南抵中南山,北向义渠。

    这是一块面积超过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秦国约十分之三,抵得上晋国的十分之二。

    吕武上次已经走了一趟,很清楚那边的情况。

    渭水直贯整片平原,南岸多有森林,北岸则是以平原居多。

    再过上几百年,一条郑国渠被修建而成,该地被开发成为一个粮仓,提供秦国六世之君东出粮秣。

    直接一点的明说,真的要将这一片地区开发出来,足以承担六百万人的粮食消耗,甚至还有剩余。

    这么一块地盘,看得吕武忍不住要流口水。

    他是知道历史,其余的贵族不知道历史,对土地的认知却很清楚。

    现在,秦国还被打残了,未来十年之内会非常服顺,岂不是开发那片地盘的最佳时机?

    等地盘开发出来,家族实力已经壮大起来,还有整个晋国作为后盾,怎么可能怕秦人来夺取。

    吕武走了一圈,跟认识的人寒暄,不认识则是正式认识一下。

    几次跟秦国交锋下来,贵族圈子很少不知道吕武这么个人。

    他们非常乐意跟吕武混个脸熟,每每会好奇地打量吕武,好奇就这么个体格哪来那么大的力气。

    太多贵族的关注点在吕武的勇猛上面。

    个别则是将重点放在吕武是怎么用那么短的时间,爬到现在的高度。

    这个人,他们不会像其余不明所以的家伙,认为吕武的崛起完全依靠韩氏和魏氏的扶持。

    一些大家族没少扶持小家族,见过哪一家用四年不到的时间发展成这样?

    因为不是好时机,对吕武发展好奇的贵族,他们只能先混个脸熟,约个时间聊一聊的事情都没干。

    各家的都是各家的。

    谁都没有将自己家知识分享的义务。

    这种场合很讲究身份。

    是个卿位家族,他们有足够的资格登堂入室,必然待在最正式的地方。

    大夫爵位之家,要看家族本身的实力,不好判定则是看军中的职位。

    实力差一些的家族,他们没那个脸派来家人,等于连围观的资格都没有。

    在晋国,一样是大夫还存在区分。

    不是什么上、中、下的高低,主要先看家族实力,再履任什么职位。

    而大夫的爵位吧?很多列国都有自己的讲究,像秦国分的是左、中、右,一些列国则以地名来作为大夫爵位的前缀。

    与华夏明存在区别的是,目前的楚国压根没大夫这个爵位,一些叫“大夫”的人,他们既不是医生,也不是爵位,是某个官职名称。

    如屈原任左徒之前出任三闾大夫,主管昭、景、屈三个王族事务,与后世的宗令、宗正职务类似。

    可以将过来吕武这边的人,看作是各个家族的代表。

    郤氏、范氏、荀氏、韩氏的这几家,他们没有丝毫的心里负担,进入大堂之后,照着自己心中的判断,选个位置屈膝跪坐下去。

    来自魏氏的几位堂兄弟,他们非常有自知之明地站在门外的走廊,坐那是没有坐下的。

    又有虞氏、郇huán氏、黎氏、原氏、巩氏等一些先前风光却没落下去,又或者新晋的家族代表。

    魏相给吕武介绍了一下,特别提到了巩氏。

    这个巩氏其实是荀氏的一支。

    晋景公改变制度时,巩氏的巩朔担任过上军大夫一职。

    以前的“上军大夫”就是现在的“上军佐”,只是权力要比“上军佐”更大一些。

    后来,晋景公又取消了某个军团大夫的职位,重新用回军佐的职称。

    他改变制度不是一次两次,一度还给晋国设了十二个“卿”。

    晋国这么个国家的残酷之处,就在于只能强,不能有虚弱的时刻。

    像是晋公时期叱咤风云的五个大家族,等待晋公成功上位,也就赵氏和魏氏扎下根来,其余狐氏、先氏、贾氏早被扫进了历史长河。

    后来也没几个家族成功上位,又或是一度上位,没过多久来了个举族皆亡的下场。

    看看这几个大家族在干什么。

    又瞅一瞅实力较差的那些家族,他们站在大堂门外又眼巴巴地在等什么。

    不知道是谁事先准备好了白色布匹。

    宽大的白布被放在地板上,智朔拿来毛笔画了起来。

    对了,现在毛笔有很多的称呼,楚国现在叫“聿”,燕国叫“弗”,吴国叫“不律”,晋国则叫“插”或“竹”。

    另外,毛笔并不是现在的主要具,刻刀才是。

    毕竟,竹简只有不重要才会书写,一般都是刻字的。

    智朔画的是秦国割让的那片区域大致舆图。

    以河流为主要的地标,再大致地将一些比较明显的地标,也就是城池或山添加上去。

    智朔画完站立起来,看了其余几个人一圈,重新蹲下去又拿起毛笔画了一些线条。

    第二个默不吭声拿起笔就画的人是来自范氏的士匄。

    然后就是郤伯宛和韩无忌。

    大概地形图很快就被线条分割成了几块区域,占去了大约十分之四。

    这些地方明显就是被他们瓜分了,剩下的空白部分则还属于不确定,留下来给其余家族去争夺的。

    吕武站在外面默默看着,再一次见证了卿位家族的霸道和贪婪。

    “武?”中行偃看向吕武,微笑说道:“请进。”

    一样是站在门外的人,无一例外都拿眼睛看向吕武,个别几个露出了诧异的表情。

    排排站分果果,吕武能搭上这个顺位?

    他特地转头看向魏氏的几个子弟,发现他们都在微笑。

    再看里面那些来自卿位家族的孩子,他们分明是一副觉得该这样办的表情,应该是一种事先早商量好的决定?

    吕武走了进去,居高临下看向已经被分出线条的地图。

    因为白布上被画出线条的部分没有写字,着实不好分辨哪块是一家,看着大小也都不一样。

    靠近晋国方向的位置大部分被占了,一般是在靠近渭水的区域。

    西边还是空荡荡的模样。

    渭水南岸比较狭长,不知道是哪一家占了一大半。

    连带洛水那一片区域,至少有两家画出了一个长方形,占尽了水源上的便利。

    吕武必须思考自己为什么有这个资格来参与,又为什么能排在同为“大夫”家族的第一顺位进行挑选。

    另外,他们这么干,怎么没有栾氏的参与。

    是栾书不掺和?

    压根没有这个可能性!

    贵族就没有不贪婪的存在,他们的高风亮节,承受的代价是其他人变强,自己则是在原地踏步。

    吕武拿着毛笔,数了一下地图上被画出了多少个“框”,一数之下发现有八个。

    已经画了的有荀氏、范氏、郤氏、韩氏、智氏,一直在里面的中行偃代表的是荀氏,不是为中行氏动笔。

    而郤伯宛则是代表郤锜和郤至。

    多出来的那一个“框”是哪一家的?

    韩无忌看吕武迟迟没有动笔,靠近了也不顾其他人诧异的目光,伸手在其中一个“框”边上点了点。

    吕武看那个“框”的位置是在洛水上游西岸,纳闷韩氏怎么选了这么个地方。

    他抬头看了几个人一圈,憨笑着说道:“我家新晋,需有长辈看顾。不若几位写上谁家持有?”

    韩无忌也不啰嗦,直接从吕武手里拿过笔,利索地在自家的“框”里面写上一个“韩”字。

    有了他的带头,另外几家的代表先后写上自家的氏。

    吕武发现是由中行偃去写那个“栾”字,相信了一个传闻。

    晋国贵族圈有一个传闻,讲荀庚是栾书的跟屁虫,几乎栾书说什么荀庚就干什么。

    这么重要的事情栾氏交给了荀氏?

    这样看来,不是传闻啊!

    而在十数年前,栾氏和郤氏亲密无间,近年来却是冲突不断。

    不知道栾氏和荀氏的交情还能维持多久。

    吕武想了想就在韩氏边上也花了一个“框”,并且给写上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