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春秋大领主 >

第125章

春秋大领主-第125章

小说: 春秋大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一来,答案就只剩下一个了!

    “来人!”郤至喊了一声,等蒲元进来,吩咐道:“告知厨子,我将亲往一见!”

    这个“厨子”可不是做饭的厨子。

    魏琦除了有“吕”地之外,之前还有一块封地叫“厨”。

    他的“吕”地跟吕武置换了,新的封地还没有建设起来,旧有封地可不就剩下了“厨”地吗?

    因此,外人称呼魏琦,也能用“厨”地来作为前缀。

    郤至想了想,又说道:“我家欲购阴氏之甲一事,公诸于众。”

    自然会有家臣去操作这么一件事情。

    等了一小会,郤至脸上出现了诡异的笑容,呢喃道:“阴氏……如不属我,何不毁之。”

    而魏氏那边。

    魏琦得知郤至将拜访自己,客气地让蒲元回禀,一定会做好招待的准备。

    等待蒲元离去。

    魏琦深皱眉头想道:“温季为何特地见我?”

    他没有光凭自己去思索,派出家臣打听郤至之前都做了什么。

    很快,新田城南郊外关于老吕家部队被检阅的事情,传到了魏琦耳朵里。

    “三千甲士!?”魏琦先是一愣,随后感到震惊,很是不可思议地说:“阴武有三千甲士???”

    卧槽!

    唬谁呢!

    以为穿上一身铁甲就真的是甲士了?

    知道哪怕是培养一名普通的武士需要耗费多少时间和资源吗?

    然后,成为武士的标准又是什么。

    真就不是发一把武器,就是武士了。

    需要的是掌握战斗技能,并且持之以恒地锻炼杀人技巧。

    而关于体能方面的训练,没有足够的产出支撑,能练出来才是有鬼了。

    对甲士的要求更高!

    首先身高要达标,再来就是足够强壮,体能耐力的要求很严格。

    不然,穿一身铁甲不用说跑,走上几十米就气喘吁吁,上战场去送人头的吧?

    魏氏对老吕家并不全面了解。

    魏琦知道老吕家的冶炼技术很先进,但他更知道有装备是一回事,有没有足够的人去穿上那身装备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他一听到吕武带来三千甲士,脑子里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特么是在逗我?!

    吕武也知道啊!

    他面对任何的质疑,只会给出一个答案:有甲,任性。

    说白了,老吕家就是能大批生产甲胄。

    别人需要精挑细选,老吕家但凡能穿,吕武就赊借了,咋地?

    至于说武士穿了之后是正正得正,还是正正得负,他们要自己心里有逼数,做出最恰当的选择。

    很有逼数的吕武,他真正看重的是集中起来训练长达三年之久的五百重步兵。

    要说甲士,老吕家只有这五百名武士才算是符合要求。

    这些年,他做的更多的是让来自韩氏、魏氏、赵氏和邯郸赵的那一人归心。

    上位者想让下位者归心,无外乎是“解衣推食”或“厚重赏赐”两套。

    一套是精神层面。

    另一套则是物质层面。

    对于做戏这种事情,吕武一开始干得比较粗糙,后来也就渐渐成为一个好演员了。

    再有他武勇的加持,老吕家展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不敢说那些人全部忠诚度满值,起码是将自己当成老吕家的人了。

    在城外营地漫长的等待中,吕武先后接见了几批人,无一例外都是来求购铁甲。

    他因为没有得到魏氏那边的回馈,一一进行了婉拒,却又是给出了后续的期待感。

    应该是该到的军队已经到齐,又或是上层人物准备就绪。

    开拔的命令被下达。

    在临出发前,吕武才知道这一次的情况有些特殊。

    国君要求晋国的中军、上军、下军和新军都要出动。

    只是会盟而已,用得着这么劳师动众?

    尽管几个“卿”互相之间或多或少有些矛盾,栾氏与郤氏更是斗得有些凶,他们却是形成一致的意见。

    行!

    要几个军团一块出动是吧?

    那就全部出动,只是每个军团都不满编。

    比如吕武所在的新军,他很忠厚老实地带来了一个满编的“师”,连辅兵都是齐备状态。

    结果,新军竟然特么只有两个半的“师”,并且其他人压根就没带多少辅兵!

    “留下一万辅兵。”吕武才不当这个冤大头,吩咐梁兴,道:“你且带他们归乡,后续自行追来。”

    老吕家的家臣一看家主这么“实际”,一个个立刻就心安了。

 第205章:带你装X带你飞

    武士每一次出征都会携带自己的随扈。

    这些随扈可以是武士的亲族,也能是自家的奴隶,等于说是他们自己提供粮秣,不是家主承担其后勤。

    吕武只是习惯性地会将自己的部队构成,尽量地将数量统计到个位数,用以了解都是个什么成份。

    其余家族的家主,他们率部纳赋一般只会统计带了多少名武士,至于武士自己又带了多少人是不会去关注的。

    可以将现在的武士视为一帮中产阶级。

    他们是除了贵族之外,一批拥有自己财产的人。

    其实在属民和奴隶的眼中,武士也是贵族阶层,只是武士很清楚自己并不是真正的贵族。

    属民或是奴隶?

    属民并没有属于自己的财产,从土地到居住的房屋等等,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

    奴隶会更惨一些,他们无法像属民还有只有活动的权利,也就不存在过得不舒心,还能选择迁徙这么一个选项。

    作为老吕家的武士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情。

    老吕家的家主刚刚崛起,有的是可以安排的土地,他们能够获得足够多的土地,只不过需要自己进行开垦。

    同时,吕武要对治下收心,自然不会干一些残暴的事情,甚至要考虑到治下的“民心所向”来修正发展策略,武士的一些述求也就能够得到满足。

    另外,吕武喜欢搞一些新的工具,食物方面也有很多新花样。

    别看只是新工具,每一件新工具的出现都是一次革新,能够对生活的方方面面起到助益效果。

    吕武喜欢研究食材,满足了他自己的口腹之欲,又何尝不是给治下开拓了更多能食用的食物种类。

    简单的说,以前不知道能吃,或是稍微处理之后可以吃的食物,经过吕武的研究之后能吃了。

    现在,凌就抱着一个坛罐,里面装的是一些黑乎乎的玩意,闻着是某种酱香。

    仔细辨认一下,能发现黑乎乎的玩意就是酱,还有一些切片了的蘑菇,以及能看到一些碎肉块。

    酱当然不是吕武发明出来。

    华夏民族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制作出了各种“酱”,还会将“酱”文化延续下去。

    目前对“酱”最为偏好的是秦人。

    老吕家的秦人挺多,绝大多数还是奴隶的身份,却也有不少成了属民。

    他们带来了秦国那边的“酱”文化,为老吕家增添了不少的口味。

    吕武很关心自己领地的变化,发现秦人习惯性地制作“酱”又特别关注了一下,搞出了不少的衍伸种类。

    凌在吃的东西就是其中的一种。

    那玩意其实就是经过处理的剔骨肉和一些软骨,蘑菇再加上酱,装进坛罐之后封口,成了老吕家的野战食品之一。

    以吕武的习惯,需要来一碗米饭,加热之后盖饭,十分的美味。

    当然,晋人更加喜欢煮上一碗面,再将“酱”加入其中。

    现在的人,他们极度喜欢吃口味重的食物,压根就不想吃口味平淡的食物。

    其实是挺能让人理解的事情,就好像古人喜欢吃肥肉而不喜欢吃瘦肉一般,到了现代喜欢吃瘦肉反而是多数。

    吃完了“酱”的凌将坛罐收起来,翻找自己的包裹又掏出了一个新的坛罐。

    他将封布给拆解开,昂头又将坛罐凑到嘴边,一阵“咕噜——咕噜——”地喝着。

    接下来,他直接将手伸进坛罐里面,拧起了切好片的桃子,放进嘴里嚼动起来。

    诸夏当然有桃子。

    吕武搞了果林,其中就包裹桃树。

    酿酒暂时没让他花费太多的心思,比如去试一试蒸馏之后的酒,却不为难他弄出水果罐头。

    当然了,无法真空密封的关系,“酱”类的罐头还好,水果罐头的保存期就不怎么样了。

    庞大的队伍已经离开新田,分为了两个部分南下。

    中军和下军走的是往少水而去的路线,也就是向东南行军。

    上军和新军则是先往南面的“周阳”而去,会绕过东山皋落氏,进入周王室的地盘。

    吕武得知晋国腹地竟然还有一支叫东山皋落氏的地方,听名字好像是一个狄人部落?

    他惊讶晋国为什么不将这个狄人部落灭了。

    只是,晋国能允许东山皋落氏那么靠近新田,又放任不管,必然是有其原因,甚至是不可公诸于众的秘密。

    “皋落氏?”葛存知道这个,说道:“申生(自缢而死的晋太子)曾率军败之,迫使其向东迁徙,遗留之民降于申生,如今已是晋人。”

    里面存在的秘密就是关于晋国君权更替的争斗。

    申生在骊姬(晋献公的妃子)的多次阴谋陷害之下,在新城曲沃自缢而死。

    而东山皋落氏被击败是申生生前的一个大功绩,成了一个贵族将之刻意留下来,证明申生可怜,又能让骊姬产生“污点”的证据。

    时间已经过去八十年之久,曾经的恩怨纠葛早被普通人忘记,哪怕是贵族都可能遗忘,只有广闻博学的人才会记得。

    吕武对晋国的历史还是挺感兴趣的。

    只不过,目前并不是现代,想知道一些什么上网查就能多多少少查得到。

    想要知道更多,很是需要一批博学广闻的人能来讲述。

    他们绕过了东山皋落氏,一路百多里再也看不到城池,倒是偶尔能路过村落。

    途径的有范氏、韩氏、栾书的封地。

    他们为什么不在这边建造城池,是各家族自己家的事。

    将要进入周王室地盘,先进入的是“原”地。

    而“原”地曾经是赵氏主宗的封地,它现在却是被分割得零零碎碎,有着许多的中小贵族。

    这一次赵武也被征召,去的是下军服役。

    吕武在进入“原”地后,想道:“幸亏下军不走这边,要不赵武该是个什么样的心情?”

    想必,赵武看到“原”地被切割得零碎,许多曾经是赵氏的人建立了自己的家族,心情会很复杂的吧。

    一想到赵武,吕武又不免想起了邯郸赵。

    自赵旃离开新田回去邯郸,两年内只是与吕武联系了两次。

    约好的送来嫡女联姻,赵旃解释为什么没有履约。

    总而言之就是,邯郸赵现在最好什么都不做,联姻也就需要延后。

    吕武对赵旃送不送来嫡女,欲望上面并不大。

    既然邯郸赵要低调,他又何必去为难?

    “原”地往东的大河沿岸,第一个比邻是的韩氏的封地,随后还有范氏、郤氏和智氏的封地,另外就是一些分得比较散的中小贵族。

    上军和新军会走这一条路线,有着郤氏的私心。

    去年周天子派出姬朝到晋国都城新田,将几年前的旧事重提,周鄇再次提出要“温”地。

    这一次郤至特地选了这一路线,路国“原”地会进入“单”地,也就是姬朝的封地。

    在外人看来,郤氏摆明就是要来搞事的。

    “阴武。”郤至将吕武召唤到自己的大帐,定定地看了吕武几个呼吸的时间,吩咐道:“携阴氏甲士,随我一行。”

    吕武内心是拒绝的。

    毕竟,谁都认为郤至来姬朝封地就是要搞事。

    “温子?”吕武问道:“武可需齐备?”

    宁娘咧!

    别真攻打周天子“卿”的封地啊!?

    郤至眯了一下眼睛,说道:“善!”

    带着些许忐忑心情的吕武下去,下令老吕家的甲士进行集结。

    他决定严格执行郤至的命令,让带甲士就是真的甲士,绝不带虚的。

    等郤至看到吕武自己全副武装,却是只带来五百名士兵,纳罕地问:“此五佰便是阴氏甲士?”

    “回温子。”吕武理直气壮地说:“正是!”

    其他只是身穿铁甲的士兵,不算甲士哦!

    俺实不实诚,实不实在?

    郤至看了吕武很久,发现还是一脸的理直气壮,没有半点心虚的模样,点了点头,说道:“如此,出发罢。”

    吕武憨憨地说道:“温子,若需长途跋涉,请允许武调来代步车架。”

    郤至有些迷,拉了一个“哦?”的长音。

    穿重甲行军是一种很蠢的行为,肯定是要有代步工具。

    吕武吩咐下去,没多久来了近百辆的马车。

    郤至安静地看那些甲士上车,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另外,可能是吕武带来的士兵数量少了些的关系,郤至自己调来了两个“旅”。

    他们就那么明晃晃地进入“单”地,还是没有派人事先告知的前提之下。

    吕武现在已经知道姬朝是谁,更清楚姬周与姬朝的关系。

    行军途中,他暗自吩咐下去,没有自己的命令,谁下令都不管用。

    事实上,以现在的规则,武士是该听自己家主,不用理会其余人的命令,哪怕命令来自国君。

    吕武也就是摸不清郤至到底想要干么,又会将事情闹得多过分,才特地强调。

    他们进入“单”地,深入大约二十里左右,到了一处矮山的边上,远远地能看到有一群人。

    那群人在山脚边上搭设了营地,山顶弄了一个很显眼的棚帐。

    依稀能看到山顶上有人在弹筝,离得近了能听到音乐声。

    “止步!”

    吕武看向喊话的郤至。

    而郤至对吕武招了招手。

    “今日之事,所见所闻不可对人言。”郤至先讲了这么一句,见吕武有些茫然,又说道:“山上是周公子。”

    吕武的茫然属于半真半假,听到“周公子”三个字,没有半点虚假地愣了一下。

    原来,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是来见姬周这位有晋国君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