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春秋大领主 >

第165章

春秋大领主-第165章

小说: 春秋大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看上去是全铜的结构,系着一些翎羽和动物尾巴,还悬挂了铃铛。

    吕武接过节杖,对国君行礼,说道:“必不负君上之命!”

    国君含笑又说:“若是事不可为,偃旗而走,可也。”

    他说完,示意吕武可以走了。

    吕武再次行礼,心想:“国君没被掉包吧?怎么懂得收拢人心了。”

    过去,国君的种种表现只有不堪。

    这个绝不是诋毁,是一件又一件事情摆出来的事实。

    国君的转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应该是这一次南下之后?

    等待吕武离开,长鱼娇说道:“君上此举必能使魏氏归心。”

    胥童接着话题往下说道:“魏氏归心,能得韩氏,又可得阴氏,此乃一石三鸟。”

    国君没笑。

    他都不知道自己这么做到底对不对。

    从国君处获得“权宜之权”的吕武,先下令自家的骑兵进行集结,急匆匆地又赶到魏氏营地。

    他过来却是得知魏琦已经带着老魏家的部队出营列阵。

    “相!”吕武对着魏相和魏颉展示自己刚得到的‘权杖’,发现魏颗(令狐颗)也在,没顾得上诧异,赶紧说道:“君上……”

    就是将国君的态度给讲明白。

    然后,又询问魏氏有什么意见。

    他必须有这么一道步骤。

    要不然,没通知魏氏,自个儿闷不吭声直接冲进魏琦和养由基的决斗场地,魏氏会是什么反应?

    “果真如此?”魏颗先是激动,随后却是一脸的讶异,应该也是对国君的反常感到茫然。

    吕武则是更讶异地问道:“君上未遣人知会?”

    好像真的没有。

    不然的话,魏氏这一家子怎么会是这样的反应。

    这样一来,吕武就需要思考是个什么回事了。

    国君给了“权杖”却是没有通知魏氏。

    是不是能断定,其余各家族也没有得到通知呢?

    这样搞的话,大家怎么知道国君不在乎魏琦“国君杀手”的称号。

    事实上,国君还真能够免去魏氏的麻烦,只要公开表示不在意就行了。

    有国君的态度,列国是什么看法对魏氏的影响不会太大,晋国内部的影响则会减到最小。

    正当吕武想着自己要不要持节满大营的乱窜,再派人宣示国君的意思时,一名魏氏的家臣进来。

    这名魏氏家臣通知了一个消息,讲的是国君派人去找元帅,宣布是他下令魏琦对楚共王熊审射箭。

    听到这个消息,魏氏的一群人露出了大喜的表情。

    他们这一刻必然会国君产生了感激之情。

    魏琦要是自己对楚共王熊审射箭,无疑问就是在挑衅君权。

    如果换成晋君姬寿曼下的命令,事情则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魏颗愣了很久,回过神来看向吕武,着急地说:“武,快快出营!”

    他说着,命左右赶紧给自己着甲。

    吕武也不犹豫,行礼就转身,快跑着离开。

    魏颗看到吕武急不可耐地离去,一边穿甲,一边对两个小辈说道:“你等不可负阴氏!”

    魏相和魏颉无比肃穆地应了下来。

    当然了,一时感动产生的情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淡忘。

    像是栾书。

    他在获得郤克提拔的时候,肯定也产生了极致的感激,心中发誓一定要好好报答。

    然后呢?

    现在栾书算计郤氏有留情面吗???

    国君做出的举动已经渐渐开始传出去,得知的晋国贵族无一不是一阵愣神。

    他们绝对在奇怪国君什么时候有这样的情商,与过往判若两人。

    栾书正在核对出战各家的名录,得到消息也是发了很久的愣。

    他对自己的儿子栾黡说道:“君上此举尽收魏氏之心矣。”

    栾黡多少有些高兴地说:“君上如此,天之幸也。”

    栾书被自家儿子一句话,搞得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是什么表情。

    晋国的贵族有一个默契,说什么也不会让国君成为一言可决的实权之君。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花了整整四代人的努力,无论是哪个家族成为元帅、执政和中军将,都在约束君权。

    到了晋景公这一代人,他们实际上已经完成既定目标。

    结果就轮到“卿”之间上演倾轧了。

    “你寻阴武询问可有相助之处。”栾书对栾黡讲了这么一句。

    栾黡想要问为什么,结果被自家老子狠狠地一瞪眼,只能带着疑惑离开。

    他找了一大圈,硬是没找到吕武。

    越来越多贵族知道国君的举动,他们先是愕然,随后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

    家族实力越强,听到国君的举动,反应就越诡异。

    栾书的感概从另外几位“卿”里嘴巴说出来,又或者在脑海中默念。

    他们不会允许国君得到助力,可能已经开始在思索怎么劝告魏氏,又或是威胁。

    人已经在战场上的魏琦听到国君的举动,眉头却是皱得都变形了。

    能活着的话,又有谁想死呢?

    有时候,死了远比活着对家族的贡献更大啊!

    魏琦刚才都已经跟养由基完成了远远的互相致意问候,只等着两军的阵型摆开,要进入到决斗环节了。

    流程已经走完。

    他还能告诉养由基,俺突然间不用死了,要不决斗的事就算啦?

    而这时,一阵狂暴的马蹄声在远处响彻。

    听动静绝不是几匹马的踏蹄声,至少有个几百匹马在奔跑驰骋。

    当然是吕武领着自家的骑兵……,或者应该说骑马步兵,首次来了个亮相。

    他身穿重甲,没有马能驮得起,只能是乘坐战车。

    另有一百五十名左右的老吕家士兵,他们骑马紧紧地跟在吕武乘坐的战车后方。

    站在战车上面的吕武,手里高高举着那根“权杖”,公示给己方将士看。

    第一次看到那么多单骑走马的人,着实是感到了极度的讶异,没搞懂是个什么情况。

    而楚军这边,他们也看到了突入战场的老吕家骑兵,猛然间爆发出嘲笑声。

    这么个年头,单纯骑马一般会被视为狼狈,尤其是对不跟狄人、戎人接壤的楚人来说。

    楚人比较了解的是各种山地和林区的蛮人,狄人和戎人离他们太遥远了。

    吕武还在找魏琦在哪,看到魏琦的旌旗,也看到了楚军那边有一辆战车独自向前。

    而魏琦看到养由基已经出场,贵族的尊严不允许他不做回应,迟疑了一下也让驭手驱车向前。

    战场上逐渐安静了下来。

    双方士兵早先多少听说养由基要跟魏琦致师,且不论愿意谁胜谁负的问题,能够看到天下第二出战,还是感到无比期待的。

    吕武看到魏琦的战车向前,赶紧催促青加速。

    他视线转向楚军阵列,发现楚军的阵型有些不太对劲。

    今天出营的楚军数量方面很奇怪。

    左右两翼看上去挺厚实,中军位置却是非常的薄弱,并且楚军的中间战场竟然没有大纛。

    楚共王熊审并没有出现在战场上。

    关键是,没人顶替楚共王熊审,来指挥楚军的作战吗?

    晋军这边并不清楚一件事情。

    本来应该顶替楚共王熊审指挥全军的楚国令伊子重昨晚喝太多酒,搞到新一天的战事即将开启都还没有醒过来。

    还是楚国的右伊子反发现情况不对劲,赶紧地接过军队的指挥权。

    要不然的话,今天就该又是个休战日了。

    偏偏楚共王熊审派去晋军代替养由基邀战魏琦的事情已经干了,今天哪能休战呢!

    子反暂时都没敢将子重贪杯误事告诉楚共王熊审,怕就怕把有伤的楚共王熊审给气死了。

    晋军的高层早就发现了楚军的异状。

    楚军应该再一次庆幸现在是春秋中叶,约定单挑,肯定是先让两个要单挑的人决出胜负。

    换作是不讲“礼”的年代,晋军就该直接向楚军的薄弱位置发起攻击,争取获得这一场战争的胜利。

    养由基搭乘的战车减速。

    魏琦所在的战车在做相同得动作。

    他们相距约有二十步,将要进行致师的最后流程,也就是阵前谈话。

    而这时,吕武已经单车过来,一群骑兵则是留在五十步之外。

    他让青在三十步以外停下来,自己下车快步跑过去。

    “武,你来作甚?”魏琦大声喝问,为的是向养由基表示自己并不知情。

    吕武手里还拿着“权杖”,快步跑过来先对魏琦行礼,再对养由基行礼。

    他该做的礼节完毕,对养由基说道:“‘阴’武问候养叔。闻养叔武勇日久,早先前往面见楚君,已向养叔致意。”

    养由基那个时候并没有当回事,现下却不能不当回事,颔首道:“确实如此。”

    毕竟,吕武已经干掉天下第二潘党了,养由基不重视吕武,也该尊重已经阵亡的潘党。

    “寡君有言,武既已是天下第二,如何不窥探天下第一。武听罢如醍醐灌耳,不敢辜负寡君期望。”吕武一脸的诚恳。

    魏琦没法再虎着一张脸了。

    看似吕武在提醒养由基,明明是他率先发起挑战,怎么能让魏琦抢了先。

    有了晋君姬寿曼之前的举动。

    再有吕武急急忙忙赶过来。

    魏琦再不明白是个什么情况,绝对是失智了。

 第260章:我正在向养由基冲锋!(5K)

    魏琦现在的心态很复杂。

    谈不上什么死里逃生的庆幸。

    更多的是忧虑会不会给家族留下什么隐患。

    作为一名老行伍,他知道在战场走神是一件极度危险的事情,只是控制不住会思绪有些发散。

    养由基则是在打量吕武。

    他看到的是一个浑身上下,除了一双眼睛之外,包裹在金属里面的人。

    作为一名神射手,尤其有着天下第一的称号,他下意识开始判断一旦对上这么一个金属怪物,射哪里才合适。

    无疑问,只有一双眼睛没有甲片保护,射眼睛已经成为唯一选择。

    神箭手啊!

    不就是想射哪里,就能射中那里吗?

    所以说,只要存在破绽,神箭手就能达到给予目标一击毙命的一箭。

    吕武则是依然诚恳地看着养由基,内心多少则是有些惴惴。

    这可是公认的中华第一神箭手啊!

    后世关于养由基的故事太多。

    当代的中原列国……,尤其是晋国,一直被养由基支配着恐惧。

    养由基的箭不但准,并且力道出奇的大。

    传闻中,养由基可是一位没(o)金饮羽的箭手。

    什么叫“没金饮羽”呢?

    就是射箭入石,箭镞和箭杆后的雕翎全都隐没不见!

    到底射的是什么石头啊?

    能整支箭给全射进去!

    石头当然有许许多多的种类。

    养由基究竟射的是金刚石,还是滑石?

    金刚石是已知中最硬的石头。

    滑石则是已知中最软的石头。

    当然啦,诸夏这边不盛产金刚石。

    另外,金刚石也没有大到能用来包含整支箭矢的地步。

    吕武知道有人射箭能几乎没(o)入石中,那人叫李广。

    他还真不知道养由基也能,不然心中会更加惴惴不安。

    战场上已经没有了喧哗声。

    鼓声停了下来,只有偶尔想起的马嘶和牛哞之声。

    一片肃杀气氛之下,是两军旗帜迎风招展,还有一张张各种表情的脸。

    楚军的士兵相对狂热。

    他们坚信养由基将获得胜利,等待见证获取胜利的过程与结果。

    蛮人当然听说过养由基的大名,他们对武勇的人更加崇拜,瞪大眼睛就那么盯着。

    暂时归属于楚国阵营的郑兵、陈兵和蔡兵,他们的心态则是要复杂许多。

    由于郑君姬睔逃离战场迟迟没有归来,遗留在“鄢陵”这边的郑兵现在已经成了被遗弃的弃子。

    陈君与蔡君倒是在场,只不过他们很清楚自己就是来凑个人数的。

    晋军这一边。

    无论是贵族还是士兵,其实都不相信魏琦能在致师中战胜养由基,只是猜测魏琦能支撑多久,会不会被杀死而已。

    因此,晋军将士的看法相对悲观一些,甚至都已经有了接受魏琦战死的心理准备。

    至于说替魏琦报仇的想法?

    谁都知道想法只是想法,根本没可能成功。

    毕竟?那可是纵横疆场数十年未尝一败的养由基啊!

    并不是说有养由基在场?楚军就不会失败。

    指的是压根没人是养由基的对手。

    而养由基再怎么厉害也只是一个人,难以决定数千、数万、十数万人对战的胜败?他是战将?不是统帅。

    养由基有一个列国公认的外号,叫猛将杀手。

    无论是多么勇猛的战将?碰上养由基都只有一个下场,便是洒血于养由基射出的箭矢之下。

    这个称号不是养由基自己“养望”而来?是用中原列国一个又一个猛将的鲜血浇灌而成。

    悲观的晋军看到吕武突然上场?先是感到不明所以,等待看到吕武手中持“节”,没有恍然大悟,有的只是产生更多的疑惑。

    君王赐予的“权杖”用途其实挺少?一般是给予出使的使节用来免于遭受冒犯?再来就是代表君王意志。

    养由基早早就看到吕武受伤的“权杖”,要不早就对敢过来砸场子的人射箭了。

    当然,他也从穿戴上认出来人是谁,多少是感到有些期待。

    不是期待什么。

    吕武在战阵上杀死了潘党。

    养由基与潘党的交情只能说一般,但好歹是相识一场?不能没有表示。

    并且他作为天下第一神射手,觉得有义务干掉晋国新晋的天下第二神箭手。

    现在?他面对吕武的挑衅,思考着是先为楚共王熊审报两箭之仇?还是先干掉晋国的天下第二。

    站在巢车之上的栾书心情有点差劲。

    他已经看出楚军的严重疏忽,期盼致师赶紧结束?好抓住机会让这一场战役出现结果。

    本来?魏琦对上养由基?致师应该会很快结束才对?

    现在因为吕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