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春秋大领主 >

第220章

春秋大领主-第220章

小说: 春秋大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一来,平定“新田”混乱的是他智罃主持,迎立新君自然也是当仁不让。

    有这么大的功劳。

    有弑君嫌疑的中行偃摆明着就是出局。

    老夫与韩厥谁适合当元戎,大家伙的眼睛要擦拭得雪亮啊!

    士匄还不知道智罃派人追回智朔的事情。

    老范家的这位年轻人只知道一点,栾氏和郤氏完蛋之后,晋国以范氏最强。

    既然已经是事实上的最强,肯定是要强者恒强,哪里顾得了吃相什么的,先吃了才是正经事。

    结果就是,士匄一再催促智罃赶紧拿定主意。

    智罃提起了别的事情,问道:“原定阴武前往‘单’迎归公子周。如今阴武主持‘新田’。老夫决议由智朔与魏绛前往,新军佐以为如何?”

    士匄觉得这就是一件小事。

    近期有风声说吕武要娶姬姓女,的的确确是该压制一下阴氏,不再适合由吕武去接公子周。

    士匄更想透了一层,知道智罃这是要占下迎立新君的最大功劳,暗自好笑智罃这是在舍本求末。

    不趁着栾氏和郤氏倒下抢地盘,去追求那种虚到没边的迎立新君功劳,有必要吗?

    在晋国,什么时候不是哪家强,哪一家的话语权就大。

    虚名啥的,有实惠重要?

    士匄心里暗自鄙视智罃的同时,嘴中说道:“下军将独断便是。”

    好咧。

    反正得罪吕武也是老智家去得罪。

    俺没意见。

    说不准,还能找到机会将吕武彻底拉到俺这一边。

    啊……

    简直不要太美滋滋!

    智罃等士匄离开,对家臣吩咐道:“请阴武前来。”

    家臣应命,利索地去办事。

    没有多久之后,吕武风尘仆仆地过来了。

    “‘新田’之事有赖于武。此功甚伟,国人莫不感激。”智罃说着让吕武坐到对面。

    吕武刚坐下,不得不开口说道:“此乃武应尽之责,分内之事。”

    智罃又说:“‘新田’之事未了,国不可一日无君。老夫与新军佐商议,需你暂留在‘新田’,尚有余事。迎归公子周,另有其人。”

    啥意思?

    这特么是要过河拆桥啊!?

    只是,这河都还没有完全过完,是不是太着急点。

    “朔有一女,你有一子。”智罃目光炯炯地盯着吕武看,笑呵呵地说:“老夫以为良配。”

    呃!?

    智朔不止有一个女儿。

    吕武也不止有一个儿子。

    不过吧?

    嫡子和嫡女,还真的是属于独一份。

    关键是,这都啥意思啊?

    先敲一闷棍,再抛出一颗甜枣吗???

    吕武霍地站起来,一脸大喜地说:“谢智伯优渥!”

    他是真的感到喜悦。

    老吕家之前跟韩氏、魏氏、赵氏是姻亲,其中韩氏和魏氏其实就只是顺带的(从嫁),并不能视作真正的姻亲。

    能算是吕武姻亲的家族只有一个,那就是赵氏。

    现在这么个年头,想取得互信的话,最为简单的方式就是联姻。

    智氏那边有能嫁给吕武的女人,只不过头筹已经属于赵氏,智氏再嫁女过去也只是跟赢?平起平坐,意义不大啊!(现在女子应该是名在姓前,也就是?赢。为方便读者阅读,姓在名前)

    智罃琢磨着,吕武这一代就算了,完全可以着眼下一代嘛。

    他见吕武爽快答应下来,开口就是一阵“哈哈哈”的大笑。

    接下来,智罃又交代了不少事情。

    其中包括怎么用最快的速度解决栾氏与郤氏的遗留问题。

    智罃决定分两个大步骤来走。

    按照魏氏的建议,组成联军对栾氏和郤氏展开攻击,地盘怎么分等打完再说。

    需要吕武统率其中的一路军队,主力就是阴氏和魏氏,再加上众多的其他家族。

    智氏和范氏带着另外的家族,成为其中的两路,一样开始攻击栾氏和郤氏。

    等于说,吕武负责汾水以及少水沿线区域,战事由他进行指挥。

    另外的区域,又被智氏和范氏进行瓜分。

    吕武的解读就是,事后无论怎么分地盘,会是智氏、范氏和阴氏的话语权最大。

    更直白一些,智罃是在暗示,少不了阴氏的好处。

    还有一件大事,也就是迎归新君的事情。

    这件事已经和吕武无关。

    会由智朔为主,魏绛为辅,得到这个从龙之臣的功劳。

    在之前,吕武还在为了不想离开国内而烦扰。

    智罃想占功,没忘记拉上魏氏,士匄知道吗?

    很明显士匄必然会知道,却是没有太大的反应。

    事后,吕武从一些小道消息听说士鲂很是捶胸顿足了一番。

    要不怎么说,姜还是老的辣呢?

    士鲂未必有士匄聪明,却是比士匄多活了好些年。

    人老了,经历的事情多了,看事情的角度会更宽广和长远一些,不会像年轻人那样只顾着眼前利益。

    听了那么件事情的吕武只是摇头笑笑,专心做属于自己的事情。

    他邀请“新田”的公族以及一些中小家族,阐述了智罃关于栾氏和郤氏的决定。

    与会者很清楚栾氏和郤氏一定要遭殃,却拿捏不准会不会灭门。

    毕竟,栾氏和郤氏的实力就摆在那里。

    烂船还有三千钉呢!

    哪怕是失去主事人,仅仅是各个封地的郤氏族人和家臣组织反抗,一样不会轻易就被灭了。

    坐在主位的吕武在观察众生相。

    只看见下方有一个算一个,脸上表情渐渐形成一致。

    从这一刻起,栾氏和郤氏就是毒瘤,一定要完完全全的剿灭啊!

    话糙理不糙的直说,灭了栾氏和郤氏,众家食之而肥,没人不乐意。

    他们感到踟躇的只有一点。

    按照功劳来瓜分的话,自家是保留余力,还是拼尽全力呢?

    想要拿出所有力气,又怕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阴谋,几乎是所有与会者的顾虑。

    “阴子。”解朔恭敬行礼,问道:“阴氏出兵几何?”

    吕武平淡地说:“三个‘师’。”

    能不能拿出这些兵力,先不提。

    态度就是这样的态度。

    与会者再次展现众生相,大部分人都是露出一副目瞪口呆的表情。

    他们一想也对。

    吃肉不积极,脑子有问题!

    俺们跟着梭哈啦!!!

 第332章 盈满则亏

    只看数量,不看质量,晋国很多家族都能拉出三个“师”的兵力。

    只不过,没人会干出这种事情。

    没有经过良好的训练,五个普通人都不一定能打得过一名“徒”,并且会随着普通人的数量越多,对阵“徒”更加难打。

    战斗力不行,人数却多,其实是一种在后勤上极大的负担。

    简单的说就是,数十万农民军败给一两万正军队,历史上的例子比比皆是。

    只因为战争真不是单纯比拼人数的多寡,最高层次是国力上的硬抗,接下来是对战两军的军械装备,再来就是训练程度和战时士气。

    决定一场战争胜败的因素非常多,博弈中出现任何失误都可能致使惨败。

    不过,别看有那么多经典的战例。

    那些战例在无数场战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经典,其实已经足够说明问题。

    物以稀为贵!

    正是因为太少、极少,才会是经典。

    正常情况下,肯定是国力最强、军械装备更优、训练度与士气更高的一方获得最终胜利。

    所以,从来都不见一个硬实力不行的国家,能依靠名将效应去获得一场本来不可能得到的最终胜利。

    吕武从“阴”地、“吕”地能拉出两个“师”又一个“旅”。

    他现在已经正式获得“霍”地。

    这个“霍”地的农耕状况不怎么样,却是盛产战士。

    老吕家早早就在渗透“霍”地。

    现在下达征召令更是名正言顺!

    向“霍”地发出封主令(领主令),集结起一个“师”会有点困难,再拉出两三个“旅”则绝对没问题。

    以晋国贵族的严谨和死板,吕武拉出来的军队,其中“阴”地和“吕”地的“徒”不会超过六千,余下都是“羡”,肯定是不合格的。

    不过,事急从权嘛!

    吕武已经打算下血本,士兵的素质不够,就拿装备来凑。

    拉出来的军队,超过六成的士兵身穿铁甲和手持铁质兵器,谁还能苛责个什么?

    “主,如此一来,封邑多处建设需停,北疆与西北疆亦无边军。”葛存能理解自家主人为什么要表现,只是一些话还是该说。

    老吕家逮住机会就开荒,已经成为一种家族惯例了。

    三四年前,吕武没有经过上报,获得“吕”地之后就开始追亡逐北,向北边的狄人地盘攻占了近两百里,后来又进军了西北疆攻占白翟地盘近百里。

    那是建立在赤狄、大戎和白翟被打怕的前提下,并没有费多大的劲,获得的土地。

    老吕家只是派出一个“旅”,不断地剿杀回迁的那些部落,真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战争。

    过程中,老吕家不断获得人口以及牧畜资源,很是壮大了一番。

    葛存很清楚自家跟赤狄、大戎和白翟的矛盾已经形成,甚至可以说非常尖锐,有点怕北疆和西北疆空虚的时候,猛然间被他们来那么一下。

    吕武说道:“征骑奴,组骑兵,巡防两地。”

    葛存迟疑了一下下,说道:“如此可行?”

    那些骑奴都不是晋国人,就是征战北疆和西北疆时,俘获的赤狄、大戎和白翟。

    吕武十分自信地说:“可为人,岂愿为兽?”

    有机会当个晋国人,那些胡人还愿意当野兽吗?

    葛存有些痛心疾首,又不敢多说些什么。

    现在这么个年头,晋国人的身份多高贵啊!

    尤其是对非诸夏族裔来说,他们获得了晋国人的身份,不亚于是由野兽向人进行转变,有点从地狱爬上天堂的意思。

    葛存是鲁国人嘛。

    他还是很看重诸夏族裔身份的,认为赤狄、白翟和大戎有机会成为晋国人,哪怕是晋国的奴隶,压根就是祖上烧高香了。

    当然,胡人现在可玩不出烧“香”这么高级的行为,烧马粪还差不多。

    甚至可以说,诸夏这边也只有少数人能玩一整套流程。

    而“香”其实就是烧香蒿,并不是后世的朝天一柱。

    吕武当然不可能组建全由归化人组成的军队。

    这种行为不少人干过,无一例外都遭到了反噬。

    他相信胡人非常愿意成为一名晋人,该防却还是要防着的。

    三名晋人配七个胡人是一个能够接受的比例。

    军官更是要由晋人来当。

    甚至可以说,吕武不会培养这一代的归化人成为军官,下一代都还要择优再择优。

    现在各家都很忙。

    他们忙着派人回去封地,召集自己的封臣和武士。

    吕武给了集合地点,就在“随”地边上的“甲氏”。

    这个“甲氏”的归属有点复杂。

    赵氏没有覆灭之前,大概十分之二属于赵氏。

    剩下的则是狄人和部分贵族占据,其中绝大部分地区是狄人的栖息地。

    也就是说,压根不是全部归于晋国所有。

    另外,“随”地再往北边的地方,也就是“涂水泊”附近,一样不属于晋国地界。

    现在的疆域划分比较模糊。

    这个模糊不单纯是诸夏的列国这边,诸夏与异族的疆域也没那么分明。

    现在领地归属的标志是筑城,并且有贵族进驻,要不其余什么都不算数。

    等于说,吕武是在北疆和西北疆开疆了,拓土的事情则还不确定,除非他愿意耗费人力物力去筑城并驻军。

    这一天,吕武来送别智朔和魏绛。

    当然不止是吕武到场。

    在“新田”的贵族,除了智罃、士匄、中行偃之外,有一个算一个都来了。

    这一次将由智朔为主,魏绛为辅,前往周王室治下的“单”国迎归公子周。

    这个“单”说是一个国,其实就是虚有其名。

    周王室的“国中之国”太多了,不算封建的各个诸侯国,不大的“王领”也有很多鼻屎大的“国”。

    这些“国”大部分都是失去了旧有的国土,找周天子庇护,又得了块土地进行复国。

    名义上是个国家,其实就是食邑。

    这么一搞,本来没多大地盘的周天子,属于“王畿”的那一部分又不断缩小,状况肯定是要越变越糟的。

    智朔和魏绛带的人马绝不能说少,两家各自出动一个“旅”,又有在“新田”的各家七拼八凑,给凑出一个“旅”。

    期间,智罃和士匄拒绝公族的参与行为。

    是那种不但迎归公子周没公族任何人的什么事,护送队伍也不允许被塞人进去。

    祁奚和羊舌职估计会在心里大吼:卧槽,无情!

    可是,他俩不敢在实际上有所行动,甚至都不敢说些什么。

    这一次去“单”地,尽管智罃和士匄没明说,大家却知道是怎么回事。

    算起来,先君姬寿曼被弑杀已经过去将近十天。

    在讲究国不可一日无君的年代,十天没有国君已经算是大事。

    幸亏现在消息传递的速度慢,要不周边的国家知道了会干什么,有点难以预料。

    如果楚国那边知道?

    再一次举起“吾乃蛮夷”旗帜的楚国,更不知道会干出一点什么事来。

    重新自认蛮夷的楚国,战斗力爆表啊!

    楚国逼退了以晋国为首的联军,救下了郑国,将宋国摁在地上爆锤。

    宋国求援的使者往晋国派了一批又一批,也派出使者前往齐国、鲁国、卫国,其中卫国的表现比较活跃。

    没爆发内乱之前,晋国对宋国的求援态度很有意思。

    大意上就是:顶住,兄弟顶住,援军马上就到。

    然后?

    没然后了啊。

    之前是那样。

    现在晋国自己出了大问题,援救宋国的事更是没影了。

    这一点怎么都瞒不住,以至于来“新田”的宋国使者已经卷铺盖回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