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春秋大领主 >

第236章

春秋大领主-第236章

小说: 春秋大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以至于国君的脸色看上去有些僵硬。

    他重新坐上主位,先宣布智罃为元戎的任命。

    不管谁是什么看法,国君话讲出来就是既定事实。

    不少人下意识看向韩厥。

    他们原先以为会是韩厥来担任元戎的。

    而中行偃?

    有弑君嫌疑,能不能继续担任卿位都存在疑问。

    国君没理会众人的反应,继续宣布卿位人选。

    名单念完,有人欢喜有人忧。

    晋国卿位人选分别是:

    中军将智罃,中军佐韩厥。

    上军将中行偃,上军佐士匄。

    下军将吕武,下军佐士鲂。

    新军将魏琦,新军佐解朔。

    吕武听完先是激动,随后对名单产生疑惑。

    国君属意的祁奚没获得卿位。

    韩厥要鼎力支持的赵武也落了空。

    竟然是解朔获得了卿位???

    解氏强大吗???

    还是说,解朔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泼天大功劳???

    吕武看向先是错愕又马上换上惊喜表情的解朔,产生的想法是:“解氏要完蛋啊!”

 第352章 福兮祸所伏

    为什么会是解朔啊???

    这一刻,不知道多少人的脑子一团乱麻。

    解氏在晋国当然属于比较古老的家族,只是一直不温不火,没有什么特别的贡献,亦没听说犯过什么致命的错误。

    以家族实力来讲,解氏属于比较平常的中等家族。

    拥有一块不大不小的封地,人口最多不会超过五万,能拉出两个“旅”左右的兵力。

    这样的家族,晋国起码有十五个以上。

    事实上,中等规模的家族都是那样的实力,哪怕有差距也不会太大。

    大多数的小家族,治下人口从数百到上千,纳赋时带上一个或两个“卒”。

    能拉出一个“旅”进行纳赋,算是达到中等贵族的水平线。

    而在晋国讲的是“卿本位”的那一套。

    简单的说,除了国君之外属于“卿”最金贵。

    很多时候,国君说的话未必有“卿”讲来管用。

    这个也就决定“卿”的尊贵和有用。

    但是!

    “卿”的有用是建立在每每国家需要征兵,出兵最多的会是卿位家族。

    更直白一些,“卿”掌握了更多的资源,能拉出更多的兵力。

    国家需要动用军队,一名“卿”再少也能拉出一个“师”,多的甚至能拉出一个军团。

    那当然是因为卿位家族掌握了比其余贵族更大的地盘,能够动用的资源也更多。

    相反,国君有大义名份,手头上却没有足够的武力,来保障发号施令能被严格执行。

    吕武决定暂时不去耗费精力来猜测解氏怎么成了卿位家族。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

    老吕家可算是成为卿位家族了啊!

    然而,不是获得卿位就算万事大吉。

    那么多卿位家族是怎么消失的?

    太远的例子很难说得清楚,赵氏、栾氏和郤氏的教训就发生在不久之前。

    吕武琢磨出两个规律。

    第一个是因为太强。

    像赵氏和郤氏都是太强,导致不但国君忌惮,连带一些第二梯次的家族也不想国内有这么一个强大到过份的存在。

    那怎么办?

    联合起来干他呀!

    第二个是仇人太多。

    这个讲的是郤氏。

    强得过份会被联合起来干掉。

    得罪的人多要被无时无刻地进行算计。

    弱则保不住卿位。

    可以想象在晋国当“卿”是何种程度的如履薄冰。

    在接下来,国君又公布了一些任命。

    包括吕武兼任司徒。

    士鲂兼任士师。

    而司空、司寇、内史、中尉等一些职位是早被“卿”给兼任了。

    在晋国当“卿”,一人兼任多个职位早就是老传统了。

    国君宣布完任命,又讲了一些勉励众臣的话,没打算举办饮宴进行款待。

    同样,国君没有处置那些空出来“无主”的地盘。

    吕武刚刚成为“卿”。

    国君很人性化地给吕武放了假。

    众人出了宫城。

    众贵族开始向获得卿位的人进行祝贺,就是一个个无法掩饰恰柠檬的表情。

    “解朔并未兼任何职。”士匄说着还对吕武眨了眨眼睛。

    吕武没心思去猜测解氏会得到什么样的下场。

    士匄压低声音说道:“国君推举祁奚,中军佐韩厥举荐赵武,皆未如愿。”

    他没有过多的讲什么。

    晋国的贵族,没可能让公族担任“卿”的。

    国君推举祁奚,遭到了智罃、韩厥、中行偃和士匄的一致反对。

    想推赵武上位的韩厥,则是遭到了智罃、中行偃、士匄和国君的质疑。

    其中,士匄的反对最为坚决。

    他将话讲得太透,说赵武没有值得夸耀的功绩,年纪着实也太小了一些,覆灭又复立的赵氏难以承担接下来的纳赋。

    智罃说了跟士匄差不多类似的话。

    晋国在接下来会连续爆发战争!

    如果没有足够的家底,还是不要强行在争夺卿位上凑热闹了。

    覆灭又复立的赵氏,地盘太小,治下人口两三万,拉不出一个“旅”以上的兵力。

    这样一来,赵武成为“卿”是好事还是坏事?

    本来态度不明的国君也开始反对赵武获得卿位。

    事实就是那么一回事。

    接下来晋国可能要跟秦国打一场,更需要应对楚国的挑战。

    一些小弟那边也出现状况。

    齐国又开始在欺凌鲁国。

    卫国和曹国的矛盾还没有解决。

    另外一些更小的国家,屁事也太多。

    等于说,晋国极可能需要两线或多线作战,担子重得很呐!

    小身板绝对扛不起那么重的担子,还是别瞎凑热闹啦!

    国君不再强求祁奚担任“卿”,也反对赵氏获得卿位,问还有没有人选。

    反对赵武为“卿”的人,其实未必心怀歹意。

    智罃刚要推荐人。

    国君就说解氏不错。

    反应过来的韩厥也跟着提到解氏适合。

    结果是士匄没想明白,智罃和中行偃迎合了国君和韩厥的建议。

    那就在卿位家族中多一个解氏了呗。

    士匄是等尘埃落定才想明白为什么是解氏,不是其余的哪个家族。

    先君姬寿曼的那些宠臣对付郤氏的当夜,中等家族中的解氏第一个发动仇杀。

    解氏干出了袭击籍氏的事情,又连续攻打了三个小家族。

    国君推荐祁奚没有成功。

    韩厥也没成功让赵武上位。

    看功绩或实力,解氏都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以为将解氏弄成卿位家族是干么的?

    士匄哪还能不明白解氏就是负责先占坑的角色,有那么一天会被祁氏或赵氏所取代。

    几个“卿”还需要再找个地方聚一聚。

    魏颗要先回家一趟,告诉族人魏琦被任命为新军将的事情。

    而魏琦不能继续在家待着,需要马上前去老智家参与接下来的会议。

    不是“卿”的另外那些贵族,他们该回家好好想想,接下来该抱哪位“卿”的大腿。

    人群中的赵武看上去很是鹤立鸡群。

    不是其它什么原因。

    主要是赵武的年纪着实太小了!

    吕武随着其余几位“卿”来到智罃的家中。

    他们抵达前,老智家已经将接待客人的一应准备做好。

    “为阴氏贺!”智朔看上去是真的为吕武感到高兴。

    吕武笑呵呵地回礼,道:“为智氏贺。”

    两人露出了心照不宣的表情。

    智罃能够成为元戎有吕武的功劳。

    这个功劳具体有多大,看老智家自己怎么进行判断了。

    来到一个四边大门皆被打开的大厅。

    智罃当仁不让地坐在主位。

    其余“卿”按照卿位排序,分别进行入座。

    能看出解朔还处在极度兴奋的状态,没察觉到其余几位“卿”对自己那种若有如无的疏远。

    不怪他。

    天上掉馅饼,谁被砸头上都会一时晕乎乎。

    中了五百万,只会认为是自己运气好到逆天,哪会思考为什么是自己中了。

    坐下后的智罃没有第一时间讲话。

    他在等仆众将一应餐具以及食物摆好,又抬来各种各样的烹饪工具,服侍就餐的侍者也都到位。

    期间,没有任何人讲话。

    吕武一边思考自家未来的发展路线,留下一些精力观察其余几位“卿”都是什么表情。

    大家伙看上去大体上是高兴的。

    又以中行偃和韩厥有那么点心事重重。

    不怪中行偃是那副模样。

    他虽然还是一位“卿”,却是从中军佐变成上军将,一定有着很复杂的心路旅程。

    不过,总体来说,他应该是感到庆幸的?

    韩厥心事重重就有点难猜了。

    元戎之位差点到手?

    推举赵武没能成功?

    参与攻击郤氏和栾氏的各家得到壮大,韩氏却在原地踏步。

    几个老牌卿位家族已经是韩氏最弱。

    哪怕是刚上位的阴氏和魏氏,似乎都比韩氏强了一丢丢?

    “诸位,与老夫共饮一觞!”智罃率先拿起酒觞,出声邀饮。

    众人举起酒觞,一饮而尽。

    一阵咳嗽声出现得比较突然。

    原来是解朔被酒给呛到了。

    “失礼,着实失礼,请诸位见谅。”解朔一边擦拭身上的酒迹,一边满脸尴尬地致歉。

    智罃调侃道:“是否如梦中一般?”

    解朔点了点头,脸上出现了恍惚,说道:“实未料到如此。解氏何德何能,得君上赏识,诸同僚力荐。”

    矮油?

    您倒是挺有自知之明的!

    韩厥咳嗽了几声。

    他没被呛到,怕的是智罃点醒解朔。

    智罃看了韩厥一眼,再次举起酒觞,说道:“诸位共勉!”

    众人很配合地再次一饮而尽。

    他们每喝完酒觞里面的浊酒,会有女仆赶紧从炭火在温的觥gōng中捞出酒来,添加到服侍对象的酒觞之中。

    女仆手里拿的是一种杆很长的勺,左右手臂总是会间隔很大,添酒时一套动作能让属于女人的体态看上去很有美感。

    只是几个“卿”没人会特别去看她们到底美不美。

    这时,魏琦的身影出现在外面。

    他走了进来时,只有智罃坐着,其余人都是站了起来。

    元戎嘛,有点逼格是应该的。

    其余“卿”怎么都要表现出对同级别同僚的尊敬。

    这也是一种自我尊重。

    魏琦并不是魏氏的当家人,魏犨的嫡子魏悼子才是。

    只不过,魏悼子是个病秧子,长期不能主持魏氏事务,导致魏氏的事务一直是由魏颗令狐氏和魏琦栎阳氏在办理。

    这一次魏琦担任“卿”对魏氏来说有点隐患。

    等于魏氏的重心开始向栎阳氏这一支倾斜。

    如果作为主脉的魏悼子这一支在后继没能接过栎阳氏的权力,必然会出现荀氏一样的局面。

    荀氏现在的情况是,作为小宗的智氏崛起已经成为现实,智罃已经能够自立自主,甚至还能以小宗吞掉大宗以及其余旁支。

    书友们之前用的小书亭  已经挂了,现在基本上都在用app  。

    智罃见卿已经聚齐,没再邀饮,知道是时候谈正事了

 第353章 吃饭睡觉打秦国啊

    初次参加这种高级别的聚会,吕武内心里忍不住有些小激动。

    现在交通不便,信息传递方面也比较缓慢。

    已知世界中,中原地区毫无疑问是晋国最为强大,南方则是楚国为尊。

    成了霸主国的领导班子成员之一?

    换作谁都会心情激动。

    智罃展开了第一次“卿”之间的正式会谈。

    他的第一个话题是,到底要不要对秦国开战。

    大家还以为初任元戎的智罃会对郤氏和栾氏的地盘进行分配。

    毕竟,智罃的贪婪已经成为一种既定的形象了嘛。

    选择秦国来证明晋国依旧强大是吕武的建议。

    他不能沉默,站起来说道:“平叛之初,我与元戎皆忧秦国恐将不宣而战。我家有‘客’在秦,窥知秦朝白翟暮义渠,意图稳定疆域之东北,秦君频招大臣与会,国中贵族时刻准备听成。”

    那个“客”其实就是吕武安排在秦国的奸细和间谍。

    所谓的“听成”就是等待被征召。

    说明秦国的确是在准备打仗,并且是准备打大仗的。

    留人在他国观察动向在春秋中叶是一种公开的行为,特别搞奸细则属于不地道的龌蹉事。

    在这个还讲礼仪的年代,极少才会不宣而战。

    想要进行战争,召集贵族进行开会是一种必要步骤。

    秘密调兵啥玩意的?

    基本属于不可能。

    众人听说吕武这边在秦国有安排,没有多大的意外。

    他们在乎的是秦国有在准备打仗。

    士匄比较揶揄地说:“秦,西蛮也。”

    西边那帮野蛮人啊?

    他们不止一次对晋国进行不宣而战的偷袭了。

    再干出点什么更过份的事情。

    没人会意外的吖!

    智罃看向魏琦,问道:“魏氏主河西,可有窥知秦国动向?”

    晋国爆发内乱之后,智罃安排了三路大军。

    本来会跟吕武合兵的魏氏被调去河西之地防备秦国。

    这一次内乱,实力不弱的韩氏和魏氏充当了一次看客。

    有区别的在于,韩氏是甘当看客,魏氏则是想参与又不能。

    魏琦说道:“戍边秦军拔营后撤。”

    这是在拆吕武的台咯?

    并不是。

    位处边界线的秦军撤退,就是一件最大的反常啊!

    上一次晋国与秦国打完,狠狠地从秦国身上咬下了一块肉。

    秦国疆域虽大,却无一寸多余。

    他们为了扩大地盘,花了近百的时间跟西戎血拼,搞得国内的绝大部分地区一直没有进行开发。

    河西之地就属于秦国没有足够人力物力去开发的土地。

    一样被秦国有选择性放弃的还有渭水以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