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春秋大领主 >

第244章

春秋大领主-第244章

小说: 春秋大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吕武现在能用的人手并不算少。

    尤其是他成了晋国的“卿”之后,来投效的人越来越多。

    他也不管这些人为什么而来,只看有没有才能,先后收纳了一批,却不是全部委任为家臣,大部分是作为门客。

    现在当然已经出现门客制度。

    只不过,贵族实际上不怎么喜欢吃白饭的人,收留谁为门客的原因只有一个。

    觉得哪个人对自己有用,又暂时无法进行安置,先养着再说。

    门客与家臣的区别在于,门客想走随时都能走。

    现在养门客,真的不是出于需要一大帮人来帮自己鼓吹(养望),也不是需要特别的手艺,比如鸡鸣狗盗之辈。

    有些贵族吸纳门客只有一个出发点,也就是养一帮临时工的刺客。

    晋国大批收纳门客的贵族几乎没有,倒是其余列国的贵族出现了大肆收纳门客的风潮,其中以楚国最甚,齐国次之。

    楚国的贵族大肆收纳门客只有一个用意,用来进行打架斗殴。

    齐国的贵族收纳门客是君王带的头。

    齐君吕环是一个一言难尽的人。

    他喜欢手艺人,尤其钟爱猛士。

    关键在于,他从来不会真正地去重视手艺人以及猛士,只是拿来取乐。

    “劝归山野之人为首要。”吕武说道。

    他琢磨着,阴氏跟栾氏哪怕有仇,攻打栾氏由不是阴氏作为主力,仇恨应该被范氏给承担了。

    栾氏要是还有忠于家族的人,他们要恨也是最恨范氏。

    茅坪慎重地答应下来。

    经过战乱摧残的地方,能看的东西不多,看到的大多也是悲惨。

    他们过来之后,第一件干的事情就是清理所能看见的尸骸,大批大批地捕杀野狗以及野兽。

    这简直太现实了!

    死在战乱中的人不少,几个月后剩下了尸骨,又或是干尸。

    将尸骸清理完毕之后,城池并不是马上就能入住,必要的消毒过程肯定不能缺。

    现在也没什么太好的消毒手段,无非就是洒了大量的石灰,又或者将曾经倒卧尸骸的土给铲走,许多地方甚至需要放火再烧一烧。

    捕杀野狗的原因更现实。

    这些狗在这几个月没少吃人肉,甚至是吃腐肉。

    吃过人肉的狗绝对不能留!

    它们已经吃过人,等于说食谱上增加了人这个选项,看到人会进行扑咬。

    哪怕人没被吃,会咬人的狗又怎么能留呢?

    野兽方面,没有了人的痕迹,不管什么地方都能成为它们的乐园。

    人想要安全的繁衍生息,不能时刻遭受野兽的危害。

    这个过程至少需要耗费一个月以上。

    南下的阴氏众人,以及收纳的野人之类,需要在外搭建居住场所。

    吕武只是在“原”逗留两个月,带着队伍继续南下。

 第363章 魏氏要跟阴氏决裂啦

    “温”地的情况远比“原”地要好很多。

    智氏的军队从“温”地撤离,得知土地归属阴氏所有,先前逃亡的郤氏众人就回到自己的家乡,心怀悲痛抚平战争带来的破坏。

    吕武选择总督“温”地的人是梁兴。

    原因跟选择茅坪一样。

    作为一块飞地,需要有一定的管理才能,更多的是要能跟周边的邻居处好关系。

    另外,“温”地太过于靠近周天子的地盘。

    虽说周天子现在已经成了招牌,手底下的一帮人却是不甘寂寞。

    有些投靠周天子的落魄公卿,他们的胆子非常大,甚至都敢跟作为晋国卿位家族的郤氏争田。

    轮到姬寿曼当政时期,郤氏就在周天子的公卿手里吃过亏。

    嚣张跋扈如郤氏都那样?

    证明周王室的某些公卿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晋国现任的国君长居周王室地盘,对周王室那边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吕武安排梁兴作为“温”地的军政一把手,仰仗的是梁兴的外交手段。

    同理,主政的一把手是多面手,副手只能选择更能干实事的人来担任。

    这里也就说明一件事情。

    很能干活,却是不懂交际,肯定会吃亏的。

    肯脚踏实地的做事,却不懂表现自己,升迁速度真的快不了。

    吕武来到“温”地得到了迎接。

    那些来迎接的人,是以郤氏的旧臣为首。

    对于这点,吕武有喜有忧。

    “原”地被破坏得太彻底,阴氏想要重新利用起来,比之从零开始的优势只是有建设基础。

    原属于郤氏的旧臣在智氏撤离后回到原处,一些逃亡的人也被劝了回来,固然是能让“温”地恢复一些生气,却留下了属于郤氏的烙印。

    对此,吕武实际上没有感到太大担忧。

    他的奋斗过程是朝阳东升。

    现如今不说如日中天,却也是勃发时刻。

    阴氏目前已经崛起,并且实际上接收了郤氏的大量人手。

    郤氏作为一个家族已经覆灭。

    吕武需要担忧被倾覆吗?

    防是要防着一些。

    警惕心过强则没必要。

    吕武需要做的是先利用和吸收,再进行甄别与排除。

    本来,他想安排蒲元来“温”地作为副手,后来自行否决了。

    郤氏是灭亡了,却有苦成氏。

    因此过份的担忧不需要,却不能留下太多的郤氏烙印,免得苦成氏哪天崛起让阴氏遭到反噬。

    这一点担忧实际上不用过甚。

    也就是吕武会多想一些,其余贵族很难有这样的忧虑。

    像是赵氏主宗覆灭,曾经属于赵氏的家臣,忠于赵氏就跟着一同赴难,有心思又有机会则是自立,投靠了其他家族就算是外人了。

    赵武重新复立赵氏,没有看到原先属于赵氏的那批人,哭着喊着要回归赵氏。

    这是现在自有民情在的关系,并不是什么人情冷暖。

    因为有原属于郤氏的旧臣投靠,阴氏在处置“温”地方面会容易许多。

    吕武做的是接纳并跟那些郤氏旧臣建立契约,也就是有选择性挑人进行效忠仪式,逗留不足一个月就开始回转“新田”了。

    他再次回到“新田”,居住的地方是在宫城里面。

    这个当然是因为推倒重建的府宅没建好。

    儿子吕阳以及一众家臣,一样是住进了宫城,倒是带来的部队需要返回“阴”地。

    吕武带着儿子入住宫城让国君非常高兴。

    国君闲暇时会喊上吕阳,干什么事情都有。

    这样,多少让国君有了属于大孩子的一面。

    只是这件事情让韩厥表达了非议。

    他认为吕武是“阍卫”住在宫城当然没关系,携带家人一块入住宫城就不对了。

    老实说,是有点不像话啊!

    吕武很羞愧地进行致歉。

    他回头找到智朔,直接让吕阳住进了老智家。

    其实也不是不能找某个家族借地方。

    几位老牌的“卿”在“新田”的房屋多得是,一些贵族也有空置的府宅。

    阴氏与智氏两家已经定了娃娃亲。

    吕阳住进老智家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表现出亲近的一面。

    找智氏,没有去找魏氏或赵氏?

    对于这点,老智家是举起双手双脚来欢迎的。

    讲道理,吕阳的生母是赵氏出身,借住赵氏更为合情合理。

    在外人来看,魏氏现在与阴氏还在蜜月期,借出一座府宅,不会有什么二话。

    吕武让吕阳住进老智家,是有着属于自己的考虑。

    国君知道之后,他从自己的一些名下产业中挑出一个府宅送给了吕武。

    隐晦的意思就是,阴氏和智氏不是出自同宗,哪怕吕阳会成为智氏的女婿,没必要那么亲热吧?

    吕武又再一次表现出了“从谏如流”的一面,府宅到手就将吕阳从老智家接出来。

    只是因为吕阳的住所问题,几个人的态度却是先后显露出来。

    其中包括魏氏从头到尾没有什么表示。

    自然也少不了国君不希望几位“卿”过于亲密。

    “主,魏氏开始疏远我家?”葛存表现得很敏感。

    至于说韩氏?

    韩厥一直以来都是那副模样,没人感到意外。

    哪天韩厥变得油滑,才会让人惊得下巴掉到地上。

    吕武对魏氏的表现倒是感觉符合情理,说道:“想必魏氏处在矛盾之中。”

    家族最大的产业链遭到致命打击,进项变少是一方面,人情交际肯定也受到了影响。

    魏氏想要的卿位已经到手,肯定是要重新考虑怎么来跟阴氏相处。

    年轻人当家的范氏反应比较慢,还是智罃率先有所行动。

    这个就是吕武为什么要让吕阳住进老智家的原因。

    主要是让智罃要不要拉拢魏氏产生迟疑,真要拉拢也舍不得付出太大的代价。

    跟吕武相处最好的魏相已经出使秦国。

    魏相这一次到秦国还是去骂人的。

    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再次将骂人,骂得留下传世章。

    包括吕武和魏琦在内,他们有理由相信国君选择魏相出使秦国,是一种图谋。

    说白了就是,国君真的不希望卿位家族能好到穿同一条裤子。

    接下来就看魏氏会不会顺势,真的疏远阴氏,乃至于变成敌对。

    葛存多少有些忧虑地说道:“人心不可测。”

    国君不希望卿位家族太亲密?

    吕武和魏琦哪怕还是非常亲密,是不是也要在国君那边展现演技?

    只是,很多时候总会闹得假戏真做。

    别提说,阴氏和魏氏真的有大矛盾。

    吕武近期没找魏氏,就是想看魏氏到底会做出什么选择。

    而魏氏没有联络吕武,肯定是内部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

    让吕武去跟魏氏技术共享?

    以前的吕武过于弱小,为了求存乃至于上进,该舍弃的利益,一点都不会犹豫。

    现在?

    吕武其实是不断在进行思考以及权衡利弊,暂时没有做出最后决定。

    他还是需要先看看魏氏的诉求。

    只要魏氏不过份,阴氏不是不能让出一部分利益。

    如果可以互利互惠,则是更好!

    吕武能够拿出互利互惠的合作项目。

    他没有立刻拿出来,就是想看看魏氏还记不记得自己对魏琦有活命之恩,又想看看阴氏对魏氏的份量多大。

    在晋国,恩情重到还不上,选择处心积虑弄死,真的不是独一例了。

    魏氏在纠结?

    吕武在等他们自己想明白。

    这人啊,想不明白,做出的抉择就不靠谱。

    所以从另一个层面来说,魏氏近期不接触吕武是好事。

    “我问阴氏于往来之间设有驿?”士鲂一脸的好奇。

    他是下军佐,以后会跟吕武形成上下阶级,也是一种合作关系。

    那个“驿”就是驿站。

    吕武需要家族的通讯更便利一些,要不人在“新田”很难对各地形成有效的指挥。

    是现实逼得他在“霍”地、“阴”地、“吕”地和“原”地、“温”地开始建设消息传递系统。

    这个系统就是每相隔一段距离,实际看地段的交通,可以是三十里就存在一个驿站,也能五十里乃至更远距离设立一个驿站。

    这些驿站会有常驻人员,并且该有的一应东西也会有。

    吕武名下的封地自然好说,经过其余家族则是需要取得同意。

    现在没人会轻易得罪阴氏。

    近期吕武一直在找一众贵族进行沟通,大部分贵族同意划出小小的一块让阴氏建设驿馆,极少的贵族明确拒绝。

    需要进行沟通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属于谁的地盘,贵族就有全权的处置权,国君没有得到当地封主的同意都不能乱来。

    “正是。”吕武回道。

    士鲂问道:“此驿为消息传递之用?”

    吕武说道:“亦可供往来旅人住宿。”

    有一点还没说。

    其实,还能用来作为贸易中转站。

    只不过,吕武不会一开始就拿来当贸易中转站,甚至也不会提供给其他家族用来住宿,只会拿来快速传递消息。

    士鲂一脸的若有所思,问道:“我家可借鉴否?”

    他太好奇吕武的脑子里到底有多少奇思妙想了。

    吕武当然说:“自是可以。”

    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东西,效仿没难度。

    问能不能用是给面子。

    士鲂点了点头,又说道:“如此,需思量成法。”

    出现新鲜东西啦。

    怎么能没有出台新的律法来应对?

    老范家在晋国就是干这个的。

    吕武一听来了很大的兴趣。

    他对范氏最馋的,就是好奇范氏制定律法是基于什么基础,又是怎么进行量刑。

    倒不是他想不出律法,是要符合当下。

 第364章 一起搞波大事呗

    人最难能可贵的品质是什么呢?

    不是善良。

    是有自知之明!

    要不,甭管是想当好人还是坏人,首先得是个活人,不能是一具尸体。

    有了自知之明,等于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有根据时局变动,采取审时度势的行为。

    为什么有些人明明不咋地,却是能够活得远比自己优秀的人更好呢?

    就因为他们找到合适自身定位的位置,用正确的方法取得自己的利益,并且绝不心持更多的贪婪。

    那叫见好就收。

    至于下一次的狩猎是什么时候?

    看情况呗!

    现在吕武需要表现出来的立场是满足于现状。

    国内别再明里暗里的搞东搞西。

    国外对异族想怎么捞就怎么捞,反正没去损害到哪个“卿”的利益,不会产生新的对立点。

    跟诸夏各个列国的邦交?

    之前拿到手的邦交权力,或许可以有选择性地抛掉那么几个。

    吕武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跟士鲂的交流最多。

    他想从老范家这里“取经”,获知范氏构思律法的思路,窥探采取量刑的基础架构。

    范氏在晋国的崛起便是从担任“士师”这个职位为起点。

    因为是从“士师”开始崛起,明明是该以“范”为前缀,外人以及内部却使用“士”这个前缀。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