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春秋大领主 >

第252章

春秋大领主-第252章

小说: 春秋大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行偃则是不断地在骚扰吕武。

    攻打“彭”城是由中行偃来主持,一雪因为攻击“苦成”留下的无能名声。

    他有太多的话题想跟吕武探讨,希望能够增进互补。

    吕武的注意力不在中行偃身上,时不时地应一声,更多的注意力是在国君与其他“卿”的交流上面。

    听到要讨伐郑国?

    吕武不知道该不该将听到的一则消息讲出来。

    那个消息就是郑君姬睔病重了。

    吕武最终还是没讲出来,示意中行偃稍等,开口向国君请示道:“齐悖盟,臣请伐之。”

    这一次齐国不但拒绝晋国的召唤,还是第一个响应秦楚邀请会盟。

    以前齐国再怎么闹腾,晋国真的不太爱搭理。

    那是因为齐国再怎么闹腾都无法影响晋国。

    现在不一样了。

    晋国内乱必然造成实质上的国力受损,举国上下也因为内乱丧失了一些信心。

    齐国第一个悖盟,又明确要跟秦楚勾搭?

    揍啊!

    不揍是真的要让齐国上房揭瓦了!

    阴氏负责跟齐国的邦交,作为主力去征讨非常合情合理。

    国君看向了智罃,问道:“伐郑缺下军、新军能胜否?”

    智罃思考了一番,给出答案,道:“必胜!”

    国君又看向韩厥,问道:“此时伐齐,允否?”

    韩厥没有立刻回答,陷入了长久的思考。

    齐国是一流强国来着。

    晋国只是出动下军和新军,够不够?

    另外,下军有阴氏和范氏,不用有什么兵力不足或不善战的担忧;新军却是有一个解氏,能依靠魏氏一家撑起来吗?

    韩厥的视线停在解朔身上。

    慢慢的,包括国君在内,甚至是必须在场记录的史官,目光全部集中在解朔的身上。

    解朔被众人看得压力山大。

    如果能选的话?

    他压根就不想去征讨齐国,更愿意参与捏郑国这个软柿子。

    当然,说郑国是软柿子只是相对时机而言。

    郑国入侵宋国打了小半年,哪怕一胜再胜也将感到疲惫,别说他们才刚撤军。

    了解这个时代的军事,会知道一支军队进行撤军,回国后肯定是得到解散。

    现在的士兵都是贵族的私有物,撤兵并解散等于完成年份内的纳赋额度。

    一旦再次被征召,贵族就算愿意响应,他们却是要担负起“士”的所有耗费。

    简单的说,“士”交血税也是有份额的。

    他们在份额内的纳赋什么都要自己准备。

    非份额的纳赋则是吃、喝、用全部需要自己的封主来付出。

    晋国的贵族刚刚肥了一波都不太乐意出战。

    而这种情况不会只出现在晋国贵族身上。

    晋国好歹是个军果主义国家,贵族必须进行纳赋,要不得到的惩罚后果很严重,参与纳赋也等于是抓住上进渠道,能撑得住就不会选择放弃。

    郑国是个怎么样的赏罚制度?

    完成纳赋额度的贵族,愿意自掏腰包来跟晋军展开血拼吗?

    解朔张了张嘴,到最后一句话都没说出来。

    国君将视线转到吕武身上,行礼道:“拜托下军将了。”

    吕武回礼。

    那么,由吕武统率下军和新军征讨齐国的事情,只差一个派人去宣战的程序。

    宣战需要国君给出国书。

    派去宣战的人则是吕武来选。

    他选中的人是葛存。

    当作为鲁国人的葛存得知自己要去对齐国代表晋国宣战,兴奋得满脸涨红又紧握拳头。

    鲁国人太不容易了!

    他们被齐国欺负了几十年,只要是个鲁国人,谁不想对齐国耀武扬威一把?

    得到国君和智罃的允许后,吕武带着下军和新军重新北上。

    从宋国去齐国能选的路很多。

    可以径直向东北方向行军,穿过鲁国再抵达齐国的疆域。

    能够借道曹国和卫国,选择从从西向东展开入侵。

    吕武选的是后面那条路。

    他们出征在外,不可能一次性就将所需的辎重带上,必然是时不时就要进行补充。

    攻打齐国需要耗费多少时间才能让齐君吕环屈服,谁也拿捏不准。

    吕武需要跟卫国进行沟通,让卫国答应保证攻齐晋军的粮道安全,甚至可能需要向卫国采购粮食。

    “将,我师使卫,言卫君必是亡国之君,噩其君,惹其怒,卫君安从?”赵武是下军尉,肯定也在下军服役。

    师旷出使卫国的事情?

    吕武已经知道了。

    事情办得怎么样,不作评价。

    反正是,卫国已经走向了悖离晋国的方向。

    吕武见过卫君卫衎,印象中是一个挺操蛋的人。

    他没那个功夫去解决卫君卫衎,要找的人是卫国执政孙林父。

    大军一直北上,抵达曹国的时候,不免要听曹国的一种贵族哭诉卫君卫衎的无耻。

    话说回来,曹君姬负刍还被卫君卫衎给扣着没有放回去呢。

    这件事情本来应该早点解决的。

    只是,先有楚国北上的事情耽误,后来晋国又爆发内乱,导致一直没有进行处理。

    国君在吕武率军北上前进行了嘱托,希望吕武能够让卫君卫衎将曹君姬负刍给放回国。

    这一次列国悖盟,只有曹国响应晋国的号召。

    曹国算是一个三流国家,无法出动多少军队,只能起到摇旗呐喊的作用。

    各个诸侯国并不喜欢杀掉竞争者又贿赂周天子继承国君位置的姬负刍,问题是木已成舟,造成既定事实。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吕武记得是范氏负责曹国的邦交?

    问题是士燮病逝之前放弃了对外的邦交,不然齐国也轮不到阴氏来负责。

    吕武觉得国君是给自己交代了一个难题。

    阴氏负责邦交的国家已经占了一个一流强国,不能再过份的贪心。

    等于说,谁来负责曹国、卫国的邦交都行,阴氏不应该再揽在怀中。

    他们在卫国的边境线得到孙林父的接待。

    孙林父见到吕武的第一句话,问道:“晋伐卫?”

    也不是不行呀!

    谁让卫君卫衎最近脑子抽了,不断喊着囔着要远离晋国,想改换门庭给楚国当小弟。

    吕武看到的孙林父很颓废。

    只有被诸事缠身又难以解决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精神状态。

    孙林父毕竟是臣,对国君只能隐性的压服,无法再做出更激烈的举动。

    “若晋伐卫,请允许我回国都召集贵族与您交战。”孙林父说完,行礼。

 第374章 承认吧晋国不行啦

    攻打卫国?

    吕武率军北上的选项中并没有这个。

    晋国虽然强大,但不能随随便便逮住任何一个国家就打。

    身为个人,才能肆意妄为。

    作为一个国家,则要有自己的战略定位。

    当然也不是不能打卫国。

    前提是卫国不适合作为“鸡”来杀给猴看。

    杀这么一只鸡崽难以达到震慑列国的效果。

    齐国才是一只雄壮的鸡。

    吕武对孙林父说道:“若卫君要战,如无不可。”

    晋国并没有对卫国宣战。

    哪怕是真的要打,肯定是不能少了宣战的程序。

    吕武透露的信息很明显,告诉孙林父赶紧搞定自己那个脑子抽了的国君,要不然战争真的要降临在卫国身上了。

    一句像是威胁的话却让孙林父放松了下来。

    晋国的“卿”展露出了态度,相信的是他这个卫国执政,对卫国的国君则是非常不满。

    这个对他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卫君卫衎近期为什么会这么跳?

    主要原因就是孙林父失去了在晋国那边的靠山,导致无法借力再压制卫君卫衎。

    所以,晋国的内乱,其实是实际影响到了列国的正局。

    很多国家的正局,要么是国君得到晋国某位“卿”的支持才能压服群臣,不然就是某位大臣得到晋国一位“卿”的支持而压制住国君。

    “阴武子欲驻扎何处?”孙林父这是一句试探的话。

    吕武想了想,说道:“‘戚’。”

    孙林父露出了大喜的表情,很快又收敛起来。

    那个叫“戚”的地方是孙林父的封地,并且离“朝歌”很近。

    吕武率领晋国的下军和新军来到卫国,没有派人向卫君卫衎沟通,还进驻了卫国执政的封地。

    其实,是很能惹人联想的。

    在卫国,孙林父是一位权臣,列国基本上也是那么看的。

    他得到了晋国的支持才能那么风光。

    在风光的同时,他与卫君卫衎必然是一种对立的局面。

    所以,这一次卫君卫衎看似对晋国悖盟,何尝不是一次要收回权力的行动呢?

    吕武在驻营之后找来解朔,说道:“卫本可伐,恐列国惊诧,不能伐之;孙氏为我(晋)屏障,不可使之失势。不知足下何以教我?”

    阴氏真不能再增加邦交的国家了。

    推给魏氏?

    吕武现在不会那么做。

    送给范氏则更没可能。

    选来选去只有解氏合适。

    解朔愣住了。

    搞懂什么意思之后,他站起来庄重地对吕武行礼,露骨地说:“此恩解氏永不敢忘!”

    吕武笑着说道:“去罢。”

    他看解朔那么兴奋,心里略略不好意思。

    阴氏现在不能增加负责的邦交国家,不代表以后不行。

    但凡是有智慧的人,谁看不出国君和韩氏是拿解氏来占坑?

    解氏若是倒了下去,卫国的这个份额不就又空出来了嘛。

    作为当事者的解氏肯定也看出国君和韩厥的用意了。

    比较关键的是,解氏真的没资格成为卿位家族,国君和韩厥想利用解氏,解氏可能也甘于被利用。

    毕竟,成为卿位家族是危机,何尝不是机遇?

    要是解氏能够站稳脚跟,吕武今天这么做的情分,他们是不应该忘记的。

    解朔刚离开。

    士鲂和魏琦一块来找到吕武。

    前者坐下就问道:“如何使卫君放归曹君?”

    吕武已经在做了啊。

    大军驻扎的“戚”地就在卫国的国都“朝歌”边上。

    他们到来之后并没有去向卫君卫衎致以问候。

    表明的就是晋国对卫国非常不满了。

    最重要的一点,他们的进驻是受到卫国执政孙林父的邀请,不算是一种入侵的行为。

    这样一来,能对卫国进行施压,又从礼法上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包括卫君卫衎,以及其余列国,清楚是什么个情况,指责却是无从说起的。

    魏琦问道:“葛存入鲁,合鲁攻齐?”

    吕武是选择了葛存作为前往齐国国都“临淄”宣战的人选。

    要宣战是一回事,什么时候进行宣战则是另外一回事。

    肯定是要大军到了地方再宣战。

    哪能早早地让齐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备战。

    吕武让葛存先去鲁国绕不开魏氏。

    只因为负责鲁国邦交的是魏氏,他需要遵守晋国“卿”之间的游戏规则。

    他们现在并不知道鲁国有没有答应秦楚的会盟邀请。

    另外,哪怕是鲁国已经答应了秦国的邀请,也是能够改变的嘛。

    士鲂现在最为关心的是吕武要怎么打齐国,又是打到哪种程度,问了一下关于攻击目标的选择。

    齐国是大国,发展的时间早,人口密度大,城池的数量非常多。

    无论是选择从哪一路进攻齐国,少不了一路攻城拔寨打进去。

    吕武对齐国的山川地理并不熟知。

    他问过魏琦与士鲂。

    两位同僚也就士鲂多少了解一些齐国,但说不上有多熟悉。

    那么,鲁国愿不愿意参与这一次攻齐也就显得重要了一些。

    重要的不是鲁队的战斗力怎么样。

    晋军需要的是熟知齐国山川地理的鲁国人来充当向导!

    他们在“戚”驻扎的第六天,孙林父带着曹君姬负刍过来了。

    以外表来看,曹君姬负刍看上去发福了不少,只是精神状况有些差。

    “寡人谢过诸位了。”曹君姬负刍态度平和,甚至很礼贤下士。

    他在卫国当然不会受到什么虐待,甚至一直是好吃好喝的待着。

    精神方面比较差?

    谁被软禁还能精神好到哪去。

    等待曹君姬负刍离开。

    孙林父才一脸抑郁地说:“寡君决意与秦楚会盟。”

    国君让吕武救出曹君姬负刍的任务已经达成。

    卫国要不要去蜀地参与秦楚会盟?

    吕武没有得到阻止的任务。

    他向孙林父表达了谢意,又说道:“我闻足下愿合兵攻齐?”

    解朔适当地挺了挺腰,表示这是他的政绩。

    是政绩。

    只不过更多的是添乱啊!

    并且,解朔太过于需要成绩,明显是被利用了。

    孙林父想要卫国出兵参与攻打齐国,还不是卫国不能真的得罪晋国。

    卫君卫衎脑子抽了。

    孙林父身为卫国执政,只能为卫国操碎了心。

    说白了,卫国实际上就是在两头下注呗。

    当前阶段是晋国认清楚一帮小弟的好时机,能辨认出艰难时刻,哪一个小弟会不离不弃。

    早就表态的曹国,因为他们的国君不在国内,其实是不能多么算数的。

    他们的表态带着杂质,希望晋国能帮忙从卫国那里将曹君姬负刍救回去。

    现在,卫国先有国君卫衎坚定地要跟秦楚会盟,又有执政孙林父表示愿意出兵跟晋国一块打齐国?

    杂质方面比曹国还明显。

    吕武知道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

    晋国的其余人,可能知道那个道理,可能也不知道。

    他们会因为外交关系中含有“杂质”而感到苦恼吧?

    那些是国君和元戎该头疼的事情。

    吕武没有立即表态。

    孙林父需要去做解朔的工作。

    接下来就是解朔一再跟吕武讲道理,士鲂和魏琦则在旁边看戏。

    吕武又是拖了四天,等葛存传来新的消息,才拒绝卫国出兵的请求。

    在告别时,孙林父特地找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